传承与反思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代表着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反映了其精髓和魅力,更是东北人民长期同自然抗争的诗与歌。本文以二人转的艺术特点为出发点,对二人转在现代城市中的继续发展进行阐述,分析现代城市中流行的二人转与传统二人转之间的差异,反思其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二人转;艺术特点;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2-0064-02
  一、二人转的艺术特点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民间小戏,是一种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走唱类曲艺形式,在民间有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可见东北人民对于二人转的喜爱之情。早在雍正年间二人转就已经开始出现,其艺术形式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了莲花落这种说唱艺术发展而来的,正可谓是“秧歌打底儿,莲花落镶边儿”。此外还吸收了数来宝、民间笑话以及民间戏法的说口词等,形成了二人转说口艺术。最能够表现二人转地方性和群众性特点的莫过于它的唱词。不论是流传下来的、移植过来的还是现在编创出来的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二人转的唱词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唱词来源于田间地头劳动人民的生活,用艺人们的话来说叫作“唱唱要跟老百姓走一条道”,结合本乡本土的事情唱唱,观众入耳就能明白,这样就对了他们的心思,抓住了他们的感情。
  其次,二人转的唱词具有较强的口语化。二人转的唱词是使用东北当地的方言进行演唱的,用农民的、大众化的方式进行表演。在经典唱段《大姑娘美大姑娘浪》中就有对东北方言的运用,如:“我东瞅瞅西望望,咋就不见情哥我的郎,郎呀郎你在哪疙瘩藏,找得我是好心忙……”“咋就”“哪疙瘩”都是口语化的代表。
  最后,二人转唱戏创作的自由性。在创作中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加入其中,不受程式的限制,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为了适应广大农民群众的审美标准,那些故作文雅和空洞的大道理是很少出现的,农民也不是一句文雅的词都要不得的,要的是“文中带土”“土中带文”。
  
  二、二人转的城市化发展
  二人转在20世纪初进入城市发展,为了适应城市中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艺人们自发将原来的内容及音乐进行整改。民国时期的前20年是二人转艺术在城市中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在城北全盛茶园及五行会馆等地均有蹦蹦戏的演出,只是时间不长,未能在群众中扎根。“九一八”事变后,二人转在城市中的发展进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日本帝国主义对二人转艺人进行大肆地殴打追捕,大部分被送去修铁路做劳工,即使留在沈阳的少数艺人也为了糊口谋生被迫出演一些宣扬封建迷信、色情凶杀、低级庸俗的坏戏。由此可知二人转初入城市后的发展是何等艰辛。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蹦蹦艺术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二人转艺人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随着大批的二人转艺人从农村涌向城市,在各大城市都相应出现了许多“蹦蹦剧团”。据统计数据显示1961年辽宁省专业二人转演出团体就有10个,如1952年成立的“沈阳艺新地方戏剧团”“沈阳群众东北地方戏剧团”“沈阳新新地方戏剧团”等。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得二人转这门东北民间原生态的艺术开始吸收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元素。现代城市中的二人转艺术的发展与传统二人转有着较大的差别,称为“新型二人转”。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级政府对民间艺术的关注日益重视,将整理和发展二人转艺术纳入新文化建设的计划中。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了大量整理改编
  传统剧目及创作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本,如《西厢》《回杯记》等经典剧目。这些剧目不仅弘扬了经典,又在内容与表演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就像二人转表演艺术家赵本山,他在二人转剧目中添加了许多赵氏喜剧的元素,使得二人转艺术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特点。
  二人转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以观众为中心的,所以在城市中发展也是为了迎合广大城市居民的审美标准。二人转的表演由最初的自娱到现在的娱人,其创作风格和内容是随着观众的审美而改变的,只要是观众喜欢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元素,二人转艺人都愿意进行吸收而变成自己的东西。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二人转在人们审美多元化、审美趋势世俗化的变化中转变为小剧场体制的二人转艺术。在大众消费的推动下为了迎合现代观众的审美标准,二人转中吸收了大量流行元素,将有趣的、新的东西吸收过来,但这并不是原样照搬,而是在艺人们的理解下变成了二人转艺术自己的东西。但是像这样的吸收融合也给二人转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问题。高度追求符合观众审美标准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丢失了传统二人转的踪影,现在人们欣赏二人转见得更多的是现代喜剧小品、流行音乐、器乐演奏和杂耍的元素,而像传统剧目中的说口和唱词却很少能够听到了。
  
  三、当代二人转的反思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二人转在城市中的发展日趋繁荣,近几年二人转不管是进京还是南下,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二人转始终把观众作为自己转变的核心,但是过于迎合观众的需求也使得二人转艺术缺失了传统二人转的文化元素,传统二人转的演出主要是《蓝桥》《西厢》《红月娥做梦》等成本大套的剧目,其题材也是来源于生活,是反映生活中人民群众思想情感的民间艺术,而现代二人转更注重的是娱乐,没有了像传统二人转中成本大套的剧目演出,取而代之的是《小拜年》这样的小曲、小帽。
  传统的二人转演出是通过歌舞说口来表现故事的,但是当代小剧场中的二人转故事和人物都淡化了,在舞台上只剩一男一女两人,即便再演绎传统选段和现代歌舞,都已经是只有空壳并无内涵的表面艺术了。传统二人转中的说口表演所占比重是很小的,为的是让演员稍做休息,对观众来说是换换口味,通常都是像唠家常一样表述观众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而在现代二人转的表演中说口成了主要部分,整体效果看起来更像是小品或者是相声。
  近代对于二人转“雅俗”之说的争论不绝于耳,二人转本身就不是大雅的艺术,这是由它的本质决定的。在进入城市之后迎合大众的喜好,二人转在其艺术形式上吸收了大量现代艺术的元素,但是现在有些演员以“脏口”“荤段子”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种转变阻碍了二人转的发展,即使在传统二人转中“脏口”也不是二人转的本色,二人转作为东北“土乡土色,以俗见长”的民间艺术,这里的“俗”是民俗而不是庸俗。
  二人转为何会产生转变?其中最主要的两点是发展的背景和听戏的观众改变。二人转在进入城市发展之后在人们的娱乐消遣文化的促使下开始转变,当二人转艺术不再受到高雅文化等因素抑制的时候便开始按照自身的形态开始发生转变,属于娱乐消遣的因素开始肆意膨胀,导致了传统二人转中的成本大套的剧目被小曲、小帽、喜剧小品和综艺性的说口所取代。由于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们都处于一种精神紧绷的状态,生活节奏比较快,欣赏者也由最初的农民变为现在的城市居民,由过去的老年人变为现在的年轻人,正是因為客观条件在不断进行改变,因此二人转也在随之进行着转变。
  对于“绿色二人转”的倡导,我们应该给予肯定的态度,但是容易给人们带来一定的误导,在书本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去说明有脏口的二人转就是不好的二人转,也没有定义去说明没有脏口的二人转就是好的二人转,所以对于这样的倡导我们需要辩证地去理解,不管是对传统二人转的继承还是对现代新元素的吸收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面对二人转的繁荣,我们也要思考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对于二人转的转变,国内学者众说纷纭。现在城市中的二人转就像是兑了水一样,虽然还是原来的剧目原来的东西,但是其性质却改变了,我们要如何在吸收现代新元素的同时保证二人转的本性不改变?如何看待小剧场中二人转传统唱功和绝活的缺失?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其他文献
黄河的呼喚
期刊
[摘要]克洛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法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印象主义风格音乐的创始人。他是一个对音乐具有格外好奇心的人。正因如此,他打破了西方传统的和声调性系统,用他独特的方式,带着和浪漫主义不同的音乐意识慢慢开始颠覆传统的和声调性,开启了属于印象主义色彩的钢琴音乐。  [关键词]印象主义;德彪西;贝加莫组曲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編号]1007-2233
期刊
[摘要]不论哪个民族,爱情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情歌曲则是这一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生活在河口的瑶族人民也不例外。瑶族人热爱歌唱,在浩如繁星的民歌中,《小小葫芦开白花》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笔者拟通过对这一首爱情歌曲的分析,向读者展示风趣幽默的歌词,进而刻画瑶族人民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爱情,且又不乏朴实的形象。  [关键词]河口;红头瑶;音乐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
期刊
[摘要]黄自的艺术歌曲格调高雅清新、结构严谨精致、音乐形象逼真丰富,既有西方艺术歌曲的艺术特点,又有东方音乐的艺术神韵,堪称我国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思乡》《玫瑰三愿》《春思曲》三首歌曲是黄自艺术歌曲的代表,本文即以这三首歌曲为例谈谈黄自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和演唱方法。  [关键词]黄自;艺术歌曲;艺术风格;演唱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
期刊
[摘要]本文以艺术歌曲《花非花》为例,笔者以诗人白居易诗歌中的文学艺术创作为媒介,领略到了诗人所想表现的意境。同时还从歌词的用法、本曲的风格特点、曲式特征和結构等不同角度,综合地赏析《花非花》这首歌想要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及这首作品的内涵。音乐的音响作为媒介来表达作曲家创作时的心境和创作背景,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作曲家黄自先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艺术创作的思索和追寻。进一步地让我们了解了艺术歌曲的定义以
期刊
[摘 要]根据古筝名作《高山流水》改编的声乐曲《高山流水》,体现了传统古筝曲的中华韵味和古曲魅力。全曲以弦乐的大气磅礴作为基调,以古筝的优雅与笛子的空灵作为铺垫的点睛之笔,赋予这首声乐作品灵动的古韵气息。本文把此曲进行创新性的舞台演绎,将古筝的自弹自唱与当代声乐曲相结合,主要从声乐作品《高山流水》的曲式分析入手,对作品的音乐特征对比、声乐演唱的舞台演绎与加入自弹自唱等方面进行尝试、分析和研究。  
期刊
[摘要]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其文学造诣也是首屈一指。其写作的诗词作为我国诗词艺术的瑰宝,不仅蕴含着他对前人诗词歌赋的深刻理解,也显示出他本身丰富而又深邃的中国智慧。用毛泽东诗词谱写的艺术歌曲,不仅是对毛泽东诗词文化意蕴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我国艺术歌曲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充实。《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是众多毛泽东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代表作之一,对其展开美学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其他毛泽东诗词
期刊
[摘要]《玛依拉变奏曲》取材于哈萨克族原生民歌《玛依拉》,作者在原曲调上大胆的改编创新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也受到广大师生及声乐爱好者的喜爱,并在各类声乐表演和比赛中频现。笔者以这首歌曲为切入点,分析其所代表的新民歌的演唱技巧,探寻原生民歌與新民歌演唱技巧的联系与不同,由此结合人们的审美从原生民歌和新民歌的演唱比较探寻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趋向。  [关键词]原生民歌;新民歌;多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2017年4月28日至5月3日,由中國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国际歌剧教育学会承办的“第八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暨“第二届国际大学生歌剧声乐比赛”活动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隆重举行。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活动自举办以来,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影响力最大、参与面最广、比赛分组最细、含金量最高、评委阵容最庞大、高校学生参与度最高的声乐展演。本届活动则保持着展演水平逐届提高的良
期刊
7月9日上午,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经典品牌“周末音乐会”迎来第450场演出。《梁祝》作者之一、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做客周末音乐会,为现场观众解读其经典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何占豪直言,经典作品《梁祝》,绝非仅仅是他与陈钢的“创作”,“它的旋律取自于民间、来自于越剧,可以说是许多琴师、民间艺人共同的智慧结晶。《梁祝》其实是中国戏曲界、中国音乐界几代人的劳动成果。《梁祝》就是外来形式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