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关注课程改革,就必须要关注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农村学校在实施课程改革实验中,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师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因为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对教师的培训。因此,认清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如何把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怎样才能建立以校为本的培训模式,是当前课程改革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现状分析
农村中小学在校本培训方面存在的一些现象令人十分担忧,概括起来有如下两个方面:
学校方面:一是学校校长认识不明确,只抓学生管理和教学质量,把教师校本培训不纳入学校的重心工作来抓。二是受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因素的限制,缺乏必要的培训基地(学习室,阅览室等)和培训设施(资料室,网络教室等)。三是缺少一定数量的指导教师。四是由于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短缺,能维持好正常的教学开支都有困难,很难保证教师校本培训。五是有的学校受上级的压力,将校本培训做成了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每周利用一定时间,召集全校教师,由分管教学的领导读两篇关于课改的理论文章,学一学培训文件,并要求教师们做好学习笔记上交备查。
教师方面:一是思想僵化。这类教师一般是年龄偏大,很少参与培训,缺乏自学、教研能力和必要的教学经验,他们大多是知识老化,精神不振,工作消极。二是敷衍了事。这类教师马虎应付教学,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管它春夏与秋冬。三是高学历低能力。农村中小学教师很少是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多是“民转公”教师,后来虽然通过函授取得了专科、本科文凭,但实际的教学基本功普遍偏低,教学呆板,知识不够全面,他们习惯了应试教育,只会时间加汗水地擂质量。
以上各种现状,是制约农村中小学课改的顽症,必须通过校本培训加以解决。
对策研究
校本培训是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整体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根据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采取以教师任职学校为重要阵地,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校本培训的基本做法是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以研讨为主要形式,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一般说来,校本培训有理论学习式、研究交流式、案例分析式、课题研究式、问题诊断式、专题讲座式、自修反思式、示范模仿式、远程教育式、区域合作式,但结合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开支小,周期短,见效快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理论学习式:这种方式是以理论学习为主体,目的是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逐步形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基本的实践分析策略。理论学习式的一般步骤是:确立学习主题,收集学习资料、展开实例分析、提出建议。一个学校每个学期所确立的学习主题不要过多,一二个就行,重在将理论学习运用到实践中去。如确立“研究性学习在学科课程中的渗透”、“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等,主题确立以后,再根据所设计的主题,收集相关的资料,组织老师们进行学习,学习之后,再制定实施计划,围绕主题深入课堂,实际操作,看教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使之有利于先进理论的掌握,有利于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研究交流式:通常是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经常性的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充分利用本校教师资源,共同研究教学中的问题,旨在帮助教师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我校每个星期都拿出一上午或一下午的时间,供每个备课组搞集体备课。老师们根据教学进度在一起讨论每一单元、每一章节或每一课的重点、难点以及课堂教学程序,然后形成教案,发给每个老师。老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在教案旁附加内容。教案拟定后,再组织老师上课、评课,提出修改意见,完善教案,一学期后,将这些教案装订成册,便于以后能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就这样,老师们在反复的备课、评课、交流反思之中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问题诊断式: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共性的问题和教学中重点疑难问题或学科遇到的突出问题,经过综合归类,形成问题议题,组织教师集体会诊,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得到提升,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诊断分为综合诊断和学科诊断。问题诊断一般包括六个步骤:形成问题、自主学习、现场观察、对话交流、形成报告、开出“处方”。我校要求老师随时记录下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如“这种最简单的题目通过反复讲解后为什么还是做错”、“例题讲了后学生不能触类旁通”、“‘而’字用法学生难以辨别”、“抽象类的作文题学生写起来很虚”等,一段时间后,在教研组的组织下,老师将所遇的问题摆出来,综合归类,然后带着问题进行自主理论学习,之后,对那些较突出的问题,再组织老师进行课堂观摩、课后对话交流,提出建议,最后达成共识,给问题开出有效的“处方”,从而有力地指导课堂教学。
自修反思式:它是指教师在自我进修、自我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该模式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也是校本培训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以前每学期结束时,学校都要求老师写一篇总结,老师们也是应付形式,交差了事。现在学校一改以前这种走过场的形式,每学期有两次大型的课堂教学反思活动,一是期中,二是期末,要求老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把教学中的经验、问题、所得写成论文进行交流,对于优秀论文学校再向杂志社推荐。除了学校组织的反思活动外,老师也可自己进行反思,一来它可以检查教学情况,二来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近几年来,我校老师的反思论文已有31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以上方式的运用,除了要学校精心组织外,还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时间上的保证。如我校每周给每个备课组半天时间进行活动(这半天该备课组的老师都没安排课);二是严格考评、考核。如我校每个组有专门的领导督导活动开展,将老师们参与活动的情况作记载,把这些与老师全年的目标挂钩,并且作为老师晋级、评先、表模的重要依据。
现状分析
农村中小学在校本培训方面存在的一些现象令人十分担忧,概括起来有如下两个方面:
学校方面:一是学校校长认识不明确,只抓学生管理和教学质量,把教师校本培训不纳入学校的重心工作来抓。二是受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因素的限制,缺乏必要的培训基地(学习室,阅览室等)和培训设施(资料室,网络教室等)。三是缺少一定数量的指导教师。四是由于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短缺,能维持好正常的教学开支都有困难,很难保证教师校本培训。五是有的学校受上级的压力,将校本培训做成了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每周利用一定时间,召集全校教师,由分管教学的领导读两篇关于课改的理论文章,学一学培训文件,并要求教师们做好学习笔记上交备查。
教师方面:一是思想僵化。这类教师一般是年龄偏大,很少参与培训,缺乏自学、教研能力和必要的教学经验,他们大多是知识老化,精神不振,工作消极。二是敷衍了事。这类教师马虎应付教学,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管它春夏与秋冬。三是高学历低能力。农村中小学教师很少是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多是“民转公”教师,后来虽然通过函授取得了专科、本科文凭,但实际的教学基本功普遍偏低,教学呆板,知识不够全面,他们习惯了应试教育,只会时间加汗水地擂质量。
以上各种现状,是制约农村中小学课改的顽症,必须通过校本培训加以解决。
对策研究
校本培训是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整体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根据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采取以教师任职学校为重要阵地,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校本培训的基本做法是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以研讨为主要形式,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一般说来,校本培训有理论学习式、研究交流式、案例分析式、课题研究式、问题诊断式、专题讲座式、自修反思式、示范模仿式、远程教育式、区域合作式,但结合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开支小,周期短,见效快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理论学习式:这种方式是以理论学习为主体,目的是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逐步形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基本的实践分析策略。理论学习式的一般步骤是:确立学习主题,收集学习资料、展开实例分析、提出建议。一个学校每个学期所确立的学习主题不要过多,一二个就行,重在将理论学习运用到实践中去。如确立“研究性学习在学科课程中的渗透”、“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等,主题确立以后,再根据所设计的主题,收集相关的资料,组织老师们进行学习,学习之后,再制定实施计划,围绕主题深入课堂,实际操作,看教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使之有利于先进理论的掌握,有利于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研究交流式:通常是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经常性的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充分利用本校教师资源,共同研究教学中的问题,旨在帮助教师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我校每个星期都拿出一上午或一下午的时间,供每个备课组搞集体备课。老师们根据教学进度在一起讨论每一单元、每一章节或每一课的重点、难点以及课堂教学程序,然后形成教案,发给每个老师。老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在教案旁附加内容。教案拟定后,再组织老师上课、评课,提出修改意见,完善教案,一学期后,将这些教案装订成册,便于以后能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就这样,老师们在反复的备课、评课、交流反思之中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问题诊断式: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共性的问题和教学中重点疑难问题或学科遇到的突出问题,经过综合归类,形成问题议题,组织教师集体会诊,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得到提升,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诊断分为综合诊断和学科诊断。问题诊断一般包括六个步骤:形成问题、自主学习、现场观察、对话交流、形成报告、开出“处方”。我校要求老师随时记录下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如“这种最简单的题目通过反复讲解后为什么还是做错”、“例题讲了后学生不能触类旁通”、“‘而’字用法学生难以辨别”、“抽象类的作文题学生写起来很虚”等,一段时间后,在教研组的组织下,老师将所遇的问题摆出来,综合归类,然后带着问题进行自主理论学习,之后,对那些较突出的问题,再组织老师进行课堂观摩、课后对话交流,提出建议,最后达成共识,给问题开出有效的“处方”,从而有力地指导课堂教学。
自修反思式:它是指教师在自我进修、自我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该模式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也是校本培训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以前每学期结束时,学校都要求老师写一篇总结,老师们也是应付形式,交差了事。现在学校一改以前这种走过场的形式,每学期有两次大型的课堂教学反思活动,一是期中,二是期末,要求老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把教学中的经验、问题、所得写成论文进行交流,对于优秀论文学校再向杂志社推荐。除了学校组织的反思活动外,老师也可自己进行反思,一来它可以检查教学情况,二来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近几年来,我校老师的反思论文已有31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以上方式的运用,除了要学校精心组织外,还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时间上的保证。如我校每周给每个备课组半天时间进行活动(这半天该备课组的老师都没安排课);二是严格考评、考核。如我校每个组有专门的领导督导活动开展,将老师们参与活动的情况作记载,把这些与老师全年的目标挂钩,并且作为老师晋级、评先、表模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