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未完璧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i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到顾颉刚、金毓黻等高度重视的“中国方志考”之下编,未能整理出版,更为可惜的是,有待整理的后半部书稿在“文革”中毁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在于片面强调“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时代氛围,使不能直接服务于革命斗争需要的学术著作受到相对忽视。面对学术与政治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还是令人深长恩之。
  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方志名家张国淦(1876-1959)的遗作《中国古方志考》。这本书是“中国方志考”之上编(自秦汉至元),共70余万字,收录方志2200多种,甫一出版即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而作为下编的明、清、民国部分书稿,则未能一并整理出版,更为可惜的是,有待整理的后半部书稿在“文革”中毁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张国淦先生早在1916年即开始撰著“中国方志考”,至1930年初具规模,此后屡有修订。1937年抗战以前,初稿数百万字完成,并应顾颉刚之请,在《禹贡》杂志发表约十万字。顾氏评介道:“蒲圻张石公先生研治地理之学,发愤忘食,盖数十年如一朝,收集方舆图籍之富,甲于旧都(指北平)诸藏书家。遍求各省府县古今志书而读之,并辑其佚著之散见于群籍者,以及序跋评论之属,一字之涉,咸所不遗。作《中国方志考》数百卷,与宜都杨惺吾先生之《历代舆地图》,可谓泰、华并峙者矣。”(《张国淦文集》,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P473)。
  1953年,张国淦经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董必武的介绍,受聘为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員。他的同事、著名史家金毓黻深知其方志著述的学术价值,72岁高龄时,将整理张国淦之“中国方志考”书稿作为自己拟进行的20项工作之一(《静晤室日记》,P7635)。近代史所领导考虑到金毓黻年老体弱,另外安排王寿彭、李育民协助整理,但主要采用金毓黻建议的方法。即:(1)“分全书为前后二编,前编是古代自秦汉至元,后编是明清至现代。”按此种方法,已编成部分书稿;(2)“仍分前后二编,但将原资料另加选择排比,以清眉目。凡有关考证处,统作按附于后。”1958年返工另作,只编成总志、河北、东北、江苏几部分,即行停止。张国淦本人主张不分前后编,只按省编次,由古到今,未获采用。
  早在1957年7月24日,张国淦与科学出版社签订合同,出版《中国方志考》卷一,字数50万,交稿日期为1957年8月。预付全部稿费的10%即500元(按每千字10元计算)。后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59年1月20日,商务印书馆致函协助整理的王寿彭:“‘中国方志考’第一编前四册,我们已在看阅,其余部分,是否已经整理好?我们盼望早日寄来。第二编最后的脱稿日期和肯定字数,也望见告,以便考虑全书的出版问题。”1月25日张国淦病逝,次日商务印书馆再次致信王寿彭:“从报上得悉张国淦先生已经逝世,不胜哀悼;并请代向张先生家属致意。‘中国方志考’一稿,我们打算出版,前信已道及,第一编谅已最后定稿,第二编的情况,希告知。盼望抽空来我馆面谈一次,或者约定日期,我们去看您。”
  应该说,商务印书馆对出版此书极为重视,《中国古方志考》一稿发排后,他们很快又就体例订正等问题致函近代史所办公室主任程红宇,通报删改情况并问询第二编是否再继续整理。
  《中国古方志考》上半部(秦汉至元)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似已成定局,王寿彭、李育民于1960年1月13日致函张国淦夫人顾佶人,告知此书已经发排,且由张国淦之子张英代签出版合同。4天后顾佶人回信,并商及“方志考”下半部整理出版事宜:“方志考后编的校理工作是否尚在继续进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后编也能发印,则老先生数十年的心血和心愿也可全部付之实现。”
  当时适逢三年困难时期,纸张十分紧张,出版书籍相当不易。《中国古方志考》上半部早已定稿排版,但直到1961年底仍未能面世。王寿彭于是年12月3日致函顾佶人告知情况。因对张国淦之书稿改为按政治区划分重编,工作量不小,明清以下尚未着手。王寿彭亦与之商量此书下半部如何整理。
  张老太太:日久没有通信,想你阖府安好。方志考一书,上半部在去年已排版,今春又加了一次工,新编了索引,在秋季交付商务馆,大约在明年五月可以出书。这部分可印成一本书,约六十万字。现在我已经退职了,身体还好,李育民同志还在所里,将来是否下放,还不知道。程红宇同志早已离开三所。
  “方志考”是部很有用的书,社会上早就知道有这部稿子,希望出版。若只出一半,真是可惜。过去金老(按:指金毓黻)支持,所以作了这一半。现在金老有病不去上班,三所里没人注意到这部书了。
  我追随老先生二三年,老先生对我很好。我想老先生用一生精力作成此稿,我应当把他继续整理出来。但我又感到力量太单薄,学识不够,书的份量太大。
  我在退职的时候,和三所领导上谈了一次,我说我愿将方志考下半部带回家中整理。经所里同意,我把全部稿子带回,检查了一次,大体上完全,内中还有不少的地方需要补充。再费些事,可以出版。前些日和商务馆联系了一次,商务馆基本上愿意继续出下半部,但是否准印,须经过开会决定。我要求三所写了一封介绍信,交给商务。现在等候商务的回信,看他是否准印。商务如不印,我再找其他出版社去联系。
  现在对下半部的办法,就是如此,照这样办,老太太是否同意,请你来封回信。
  对于王寿彭主动提出继续整理书稿之下半部,顾佶人却另有想法,并于1962年3月26日致函王寿彭:
  你能对张老先生遗著如此关心,愿意继续整理,感激莫名。我自接你来信后立即去信三所,征求他们的意见,但迄今无回音,不知何故。
  现有几件事想得到进一步的了解,据来信称《方志考》第一编五月要出版,目前纸张仍然紧张,不知出版日期有否改变?盼代为询问。记得当时第一编是根据出版社的要求而采取目前的整理方法,现在第一编尚未付印,第二编出版社是否接受?如果接受,是否仍按第一编的程序整理?如果出版社不能接受,或接受后并不要求与第一编同样的整理,你费了很大劳力岂不可惜?凡此种种,希望能与三所联系,征求领导的意见。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由三所负责与出版社联系,签订了继续出版《方志考》第二编的合同后,再根据要求动手整理,这样比较妥当些。
  为张国淦“方志考”遗著尽快得以整理出版,1961年12月29日,顾佶人又致函近代史所所长范文澜,“非常希望领导上对于下半部《方志考》稿子的整理和出版继续予以支持”。范文澜此时专心编写其《中国通史》,很少过问所务,因而并未回复。1962年4月2日,顾佶人又致函近代史所实际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刘大年,“希望三所继续大力支持,保存好第二编原稿,与出版社联系,请他们继续出版,使该书能以全豹与学术界见面,以供参考”。   《方志考》上半部本已确定由商务出版。但到1962年又生变数,转交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近代史所致函顾佶人说明情况,并提出整理下半部书稿的两个方案:
  关于张国淦先生遗著《方志考》出版等问题,情况是这样:《方志考》上半部原定商务印书馆出版,现商务印书馆接受分工出版外文翻译著作,因此《方志考》的出版由商务印书馆于今年二月份移交上海绍兴路七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刚刚接受,审查完稿子后方能确定出版时间。
  《方志考》下半部,原计划由王寿彭先生继续整理好后出版,使这部书得以完整问世,以达张先生在世时之意愿。去年机关精简,王寿彭先生退职回家。他要求继续整理,我们也同意。现在王提出因年高,精力有限,无法继续完成这一任务。因此,他把《方志考》下半部书稿已交回所内保存。上半部书稿,因书尚未出版,仍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关于《方志考》下半部的整理工作,我们根据所内情况考虑两个方案:第一,您若有可能在上海组织人力整理,我们即将书稿寄去。第二,须要所里整理,目前还不能动手。因为所内能作这工作的人极少。近一、二年内来的大学毕业生对这方面知识薄弱,根本不能担负这一工作。要整理是必须到所外组织人力。现在各单位工作任务均很繁重,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来还很困难,因此,时间须要拖长,估计在二、三年内还不一定能够动手。以上两点意见,不知您意如何?
  不难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顾佶人希望由近代史所出面,布置“方志考”下部之整理与出版,因而对王寿彭的积极提议婉言拒绝。王寿彭因未得到积极回应,遂转而推脱,将书稿交还近代史所。1962年9月,《中国古方志考》上半部终由中华书局出版,但下半部书稿的整理工作尚无明确安排。张国淦曾为全国政协委員,顾佶人遂致信全国政协委員谢家荣询问有无其他单位能承担下半部之整理工作,全国政协又将信转到近代史所。近代史研究所于是年9月30日致函政协秘书处,详述整理出版此书之经过,及整理下半部分书稿之困难情形:
  张先生在1953年来我所担任研究員,负责撰写北洋军阀史料。后来,张先生要修订他的旧稿“方志考”,因为这项工作不属于我所研究的主要项目,没有列入工作计划。但张先生既然愿意进行,我所还是大力支持,派王寿彭、李育民两同志做张先生的助手,整理、抄写。王、李两同志做这项工作先后共二年多的时间,在张先生逝世以前,“方志考”上卷即送交中华书局,现已出版。
  张先生逝世,“方志考”下卷整理工作无人主持,原来担任整理工作的王寿彭先生后来退职。王当时表示愿意在家里继续整理此稿,我们很赞成,并嘱咐他征求张先生家属意见。因顾佶人先生不同意交王寿彭继续整理,只好作罢。我所将原稿自王寿彭处全部取回,并向顾先生提出两个方案:第一,由他在上海组织人力整理,第二,仍由我所找人整理,但我所在精简以后,能作这种工作的人很少,目前很难进行,时间须要拖长。顾先生并未回信。
  我所对于张先生的遗著是重视的。但限于人力,目前只能这样作,如果张夫人打算另组织人整理,我们可将原稿寄去。这样做可能更好一些。
  1962年12月12日,顾佶人再次致函近代史所实际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刘大年,着重提出“方志考”下半部整理事宜:
  “中国方志考”前半部和后半部原是一个整体,在你所领导支持下前半部出版了,当然,你所也对后半部的整理出版乐于给予支持,促其早日完成;而后半部的接着整理出版,不仅是我们的愿望,可能还是研究地方志的人共同的愿望。虽然限于客观条件暂时不能做到,我们总希望你所在二年内完成整理工作,并与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联系,请他们继续出版,尤其是我们全家所日夜盼祷的。
  又中华书局今天来信,《中国古方志考》将于近期内重印,不知你所有修订意见否?希示知为感。
  近代史所1963年1月7日即回信,告以整理下半部书之实际困难:
  来信已收到,适值刘大年副所长去广州,您所提问题由我们答复如下:
  第一、我们对稿费分配问题从未制订具体办法,一般惯例是由参加工作的人員协商决定。‘古方志考’的稿费也请您和王寿彭、李育民等同志商议解决,何况王寿彭已经退职,我所不便再另提意见。
  第二、我所已将张老先生的遗稿妥为保存,因为在精简时期,无法立即整理,究竟什么时候才可以动手,现在尚难预料。如果您能找到适当的人能够担任这项工作,我们即可将遗稿寄上。
  第三、中华书局希望重印“古方志考”,可以按照原版付印,不必再作修订:因为老先生已去世,再有修改,恐失作者原意。
  《中国方志考》上半部分的出版已颇经曲折,在各方推动下终于面世;而顾佶人虽多方奔走联系“方志考”下半部分之整理,中华书局亦有意继续出版下部以成完璧,但因此书稿卷帙浩繁,下部(明、清及民国部分)达300余万字,整理自非一日之功,须通旧学的专业人士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原来承担整理工作的王寿彭、李育民因人員精简而被近代史所辞退,王、李二人与顾佶人可能亦有些隔阂。尤为重要的是,在当时学人看来,历史研究为政治服务乃天经地义,而“方志考”一类著述是纯粹的书斋学术,与现实需要相距较远,因而不免相对轻视。参与协助整理“方志考”的李育民在1958年的整风运动中提出:“张先生是北洋时代的重要人物,对于当时的政治内幕知道很多,应当写出他的回忆,以便充实我所编辑近代史工作,这意见双反期间同志们已提过了,现在还未见到领导上重视起来这件事,我以为应该动員张先生自动写出通俗小册子,或去专人访问随时记录,这样做是符合目前形势需要的也是对社会主义革命有利的,据我所知现在张先生每天仍埋头乱抄一些无聊的东西,又整理与我所无关的方志考,空空浪费人力物力。”(《建议对张国淦先生的工作要作适当措施》)实则此前张国淦已写出《北洋军阀的起源》、《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斗争》、《洪宪遗闻》等数十万字的文稿,以其亲身经历与见闻,揭示北洋军阀时期之内幕。在片面“强调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氛围中,“中国方志考”自然难以获得真正重视,近代史所亦难以安排精干研究人員全力从事整理工作。种种原因交织,书稿下部之整理出版只得搁置。
  1963年10月16日,经顾佶人同意,“中国方志考”下编书稿转交曾供职于近代史所的朱士嘉。顾佶人、中华书局及朱士嘉三方订立协议,由朱负责整理完毕,即行付印。“文革”前,朱已将明清部分整理完竣,交回中华书局保存,余民国部分尚在整理之中。“文革”中“清队”,朱士嘉受到审查,其家中所存民国部分,以及已整理好在中华书局保存的明清部分全部稿件,均由其所在单位武汉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文革领导小组保卫组朱孝平取去,并保存于打字室内。后因机关全体人員到黄陂去“斗、批、改”,资料在室内受潮,部分被水浸透而霉烂,部分被老鼠啃坏。1971年湖北省科学技术管理局成立时。为清理和交接有关档案资料,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干部黄德亮、刘伟等人认为此书稿无保存必要,将之作废纸处理。(《张传玲函》、《黄德亮、刘伟函》、《上海人民出版社革委会古籍编辑室函》,见近代史所档案甲350-461:合卷函《张国淦之女张传玲问刘大年方志稿事》)。“文革”结束后,出版社与张国淦家人抱万一之想多方搜寻,均无音讯,造成永远的遗憾。
  “中国方志考”的整理出版工作一波三折,仍然未成完璧,其间或有偶然因素,但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在于片面强调“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时代氛围,使不能直接服务于革命斗争需要的学术著作受到相对忽视。平心而论,在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下,近代史所已然体现了难得的包容,而“中国方志考”尚不能避免“断简”的命运。面对学术与政治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还是令人深长思之。
  (本文编辑 宋文佳)
其他文献
京剧自晚清年间成熟,迅速进入鼎盛时期,并且在不到半个世纪的短短时间里就风靡全国,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近两个世纪以来,京剧在中国社会文化领域拥有特殊地位,对它的繁荣发展助力不小,福兮祸兮,不能一概而论,整体而言,对京剧的传播助力不小,但更重要的是京剧伶人们对艺术的精心雕琢与执着追求,才成就了京剧辉煌的成就与地位。  尽管京剧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文化与艺术领域有毋庸置疑的地位与影响,但京剧研究的
2011年11月16日,“美国国家图书奖”在纽约揭晓。是年奖项都有哪些作家最终入围?获奖作家和获奖作品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美国国家图书奖:此NBA非彼NBA  当今世界,无论是喜好篮球还是不喜好篮球,大概少有人不知道美国的NBA,即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美国还有一个NBA,其全称为National Book Awards,即“美国国家图书奖”。  第一届美国国家图书奖举办于1
1961年,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发表在《河北文学》上,小说讲述的是抗日小英雄张嘎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1963年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小兵张嘎”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而这部作品亦成为几代人记忆中的红色经典。小说和电影在1980年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2004年又被翻拍成同名电视剧。张嘎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最著名的人物形象之一,进入新时期以来,《小兵张嘎》被编入《战斗的童年文学丛书》
刘淑度为鲁迅所刻印章。晚年刘淑度。  鲁迅晚年时有两枚印章经常使用,一枚是“鲁迅”,另一枚为“旅隼”。这两枚印章均为石章,现在都保存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壹/  “鲁迅”这枚石章高63毫米,鲁迅文稿《〈北平笺谱〉序》钤印。“旅隼”高63毫米,在鲁迅自己设计的《准风月谈》封面中钤用,使之成为封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这两枚章还用于字幅上,特别是《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的诗稿上同时钤上了这两
《北鸢》无疑是一部以家族史为基础的长篇小说,以巨幅的容量演绎关乎民国的家族记忆与历史记忆。然而民国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国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时事复杂多变,风云诡谲,然而也是一个丰盛而辽阔的场域所在,正所谓江山不幸诗家幸,正同此理。甫一乱世之中,往往就若纸鸢命悬一线,而又暗藏一线生机。沉浮于其中的青年弄潮儿们注定要在家国之间做出选择,究竟是舍小家成就其大义,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于浊世固守自我
如何认识和发掘古典的意义与价值,是关乎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未来的重要问题,不可不慎思而行。一百年多前,“新文化运动”的先哲们怀着拯救中国文化的宏愿,喊出了“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他们的初衷無可厚非,但其后续种种行径,却颇有过犹不及之弊。反观他们所大力提倡学习的西方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和启蒙主义在内的思想运动,却无不是回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时期,向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三十年的老友梁东方先生的大作《德国四季》即将出版,邀我作序。1987年冬天与东方相识订交,后来朝夕相处虽只一年,却是我这一生仅有的几位至交了。2006年夏天他去德国留学,我开车送他到首都机场,一年后回国,样子变化巨大,人瘦了一圈,精神矍铄,目光如炬,记得我开玩笑问,是不是德国食品太贵,每天吃不饱,饿成了这样。关于在德国的见闻,每次见面也谈,但从未细论,我也就一直不知道他在欧洲的详情。读完了他这本归
假如要问李商隐诗歌有最大影响的是哪一类诗?我的回答是:“听雨诗”。李商隐“听雨诗”的代表作  唐代大诗人中,以“雨”为题写得最多的三位诗人,依次是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李商隐所作以雨为题的诗有《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所居永乐县久旱县宰祈祷得雨因赋诗》《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夜雨寄北》等。  李商隐带“雨”字的诗句特别多,如:“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三篇经典文献,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通过歌颂白求恩、张思德两位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和“愚公移山”精神,明确阐述了“做一名什么样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干革命为了谁”“共产党员干革命要靠谁”等根本问题。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正是在无数白求恩、张思德这样优秀共产党员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重阳节俗的起源  在古代節俗中,农历的一月一(春节)、三月三、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乞巧)、九月九(重阳),组成了一个较为特别的重数节日序列。一、三、五、七、九在《周易》的占卜中属“阳数”(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九”为最大的阳数,故称重九为重阳。  与其他四个重数节俗的起源甚古相比,重阳节的形成比较晚近,它大概形成于东汉,成熟、普及于魏晋南北朝。从目前的文献来看,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