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的重要性已尽人皆知,但企业如何创新依然还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话题。
目前,在官员、学者和企业家的头脑中,创新通常被定义为“科技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是指科学和技术创新。但同时又认为,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这就产生了一些疑问:科学是科学家从事的工作,科学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也不以市场为导向,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商业组织。那么,在企业不能放弃盈利目的的情况下,科学怎样以企业为主体去“创新”呢?这些疑问使我们有必要对创新和创新的实践进行重新思考。
回归企业创新的商业本质
从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角度看,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叫“创新”。然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企业家的立场看,创新则有另一番解释。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商业活动,包括创新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学很早就把企业创新列为其研究内容。
经济学家认为,创新既不是科学“创新”,也不是仅指技术创新。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五种情况:引进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任何一种工业执行新的组织。以实现这种“新组合”为职业的人就是“企业家”,因此,创新是以企业家为领导而完成的。
熊彼特之后的100多年来,经济学对创新的研究越来越多,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企业创新理论。
在现代创新经济学中,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创新就是“对新想法的成功利用”。换句话说,创新既包括一个新想法的诞生,同时也要包括它的商业利用。这就把创新与技术发明、科学发现区别开来。“发明是研究活动的积累,常为可以申请专利或新工艺的思想、草案或者模型。但如果不能用于商业开发或利用,发明就会停止。当新思想用作市场之中时,我们就得到了创新。创新是发明的商业利用。”英国诺丁汉大学彼得·斯旺教授说。
根据经济学家的描述,可以绘制出一个简化的企业创新线性模型如下:
在这里,科研成果称作发现(discovery),技术进步叫作发明(invention),而企业创新(innovation)则是指“对新想法的成功利用”。在模型中,发现、发明、创新既有密切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不能一律称作创新。企业创新包含了前端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但一个新想法或一项新技术如果没有成功地应用在市场之中,尽管它可以申请一項专利,但却不能称作创新。这是由企业区别于非盈利机构的性质决定的。强调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就必须强调创新的商业价值,回到创新必须要满足于用户(消费者)需求的商业本源。所以,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必须经过产品设计与开发并应用到商业之中,创造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改变了生产方式,这才能称作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
很长时间以来,企业创新都曾被习惯性认为属于工程范畴,或者是增强的机器和设备。但在发达国家,由于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创新的理解也从一个纯粹的工程或硬件问题,“扩大到包括应用和利用信息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变革,以及创造新客户体验或服务交付方法等。”罗伯特·阿特金森、史蒂芬·伊泽尔在《创新经济学:全球优势竞争》一书中说。
适应这种变化,现代创新经济学把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工序创新。产品创新既指产品本身创新,也包括服务创新、品牌创新。工序创新则是指产品的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包括生产管理创新、供应链创新、营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创新等。
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工序创新,企业都必须考虑它的商业利用,考虑创新是否具有满足用户需求的商业价值。如果忽视创新的商业利用和客户价值,企业必将失去市场,创新活动也将停止。在此情形下,企业如果还是一味地扩张低端“同质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产能过剩和生产过剩就一定会出现。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创新乏力、产能过剩等困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对创新的误解所致。
所以,企业一定要强调创新的商业利用、客户价值,这是企业创新的商业本质。
创新的主战场
中国正在从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过渡。学者们对创新主战场的认识也因此产生了分歧。一些学者认为创新的主战场在制造业,另一些学者认为创新的主战场在服务业,甚至认为金融创新最为重要。
学者们的争论不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决策层。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说:“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还有许多短板,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6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把装备制造业确立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获得了快速发展,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并保持至今。但因中国是一个后发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是从引进技术开始,从技术对比看,中国制造业依然是大而不强。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中国制造业仍处在技术含量、附加值都比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营销和售后服务等领域缺乏竞争力。
有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一年制造11.8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嵌在其中的芯片却80%依赖进口,2013年,进口总额达到了2313亿美元,超过石油进口额。另据统计,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大型成套石化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和胶印设备的70%等均被进口产品占领。
这种状况不改变,中国就不可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现在“中国制造”虽然已经遍及全球,但基本都是消费品。李克强说:“如果中国制造从消费品转向中国装备,就能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大大升级,进而迈向中高端。” 为此,2015年5月,国务院制订了《中国制造2025》,目标是尽快将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从这份文件确定的十大重点突破领域看,基本属于装备制造业,这也是国家确定的下一步中国制造创新的主战场。创新的技术路径是以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此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
显然,《中国制造2025》重点强调的是装备和技术。但是,技术进步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目标也要10年才能实现。技术对企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从现在到智能制造实现的10年间,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呢?如何处理好现实和未来的关系?比如,面对当下的产能过剩企业如何应对?企业如何避免低端产品的价格战,走向“差异化”的良性竞争?这些现实问题不解决,企业生存就会陷入困境,创新活动也将难以为继。所以,企业应避免不考虑自身情况而盲目地去做智能制造。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应在逐步提升制造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创新。
以产品创新驱动企业发展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要拥有伟大的产品。产品是满足客户需求、给消费者带来价值的载体,如苹果手机、海尔洗衣机等;而技术和生产方式只是制造产品的手段或工具。所以,产品创新对于企业而言更为重要。
产品创新既包括产品本身创新,也包括服务和品牌创新。制造一个产品必须综合考虑这几项创新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很多企业在产品创新中只重视技术突破,忽视市场开发和产品设计,使企业在大量投入研发费用后,由于没有创造出市场需要的产品,最终陷入经营困境。所以,加强产品设计能力建设,注重产品市场开发,是在同样技术条件下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开发和设计能够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使企业走向“差异性”定位的良性发展。
关于服务创新,企业近几年才有所重视,目前停留在售前咨询、售后安装、维修、保养等方面。笔者认为,这样做服务是不够的。赫尔曼·西蒙教授在《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一书中介绍了一些服务创新的案例。例如,德国温特霍尔特-加斯特诺公司是一家商用餐具清洗系统制造商,它以提供服务深度为特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在商用洗碗系统中,有学校、医院、企业、军营、酒店和餐馆等细分的次级市场。温特霍尔特公司专门选择了酒店和餐馆这一细分市场。市场集中是第一步,接着他们要做的是深度服务。“现在,我们的业务被定义为‘提供清洁的宾馆和饭店的服务者’并承担全部相关责任。我们把服务业扩展到水处理系统和自有品牌的洗洁剂。我们提供24小时的优质服务。我们占到了宾馆/饭店餐具洗洁业务全球份额的15%?20%,并在不断攀升。在这个细分市场中,我们始终是客户的第一选择。”就这样,温特霍尔特公司不仅提供洗碗机,而且还提供水处理、洗涤剂和全方位的服务。客户得到的是问题的深度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件产品,或者简单的安装、维修、保养服务等。这是德国行业领军者的服务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与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相比,品牌创新长期被中国企业忽视。1995年中国内陆企业有3家进入财富世界500强,2016年中国上榜企业110家,其中内陆97家,总数仅次于美国,占世界500强近20%。而在Interbrand最佳全球品牌100强榜单中,2014年,中国企业华为首次入榜,排名第94位。2015年和2016年,也只有华为和联想入榜,占世界品牌100强的2%。一个排行榜占近20%,一个排行榜占2%,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这说明大部分中国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品牌的价值和意义。很多企业认为品牌投入是费用,不形成资产。有些企业虽然口头上强调做品牌,但最多也就是有个名字、标识、口號而已,并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品牌植入客户心中,占领客户的心智高地。
笔者经常碰到企业家问这样的问题:我们的产品技术含量、质量不比国外的竞争对手差,为什么客户不选择我们的产品?这就是典型的不了解品牌意义的发问。其实企业家更应自问:当我们制造产品时,想没想到产品的商业利用,想没想到产品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想没想到企业怎样向用户传递产品和服务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2014年,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说:“中央企业虽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多,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存在,尤其是缺少在全球叫得响的知名品牌。中央企业要实现‘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目标就必须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品牌。”
这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只是做大,打造世界一流品牌才是做强。说到底,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要有伟大的产品、伟大的品牌。这一切靠的是回归商业本质的产品创新,当然也需要生产方式的改进。
目前,在官员、学者和企业家的头脑中,创新通常被定义为“科技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是指科学和技术创新。但同时又认为,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这就产生了一些疑问:科学是科学家从事的工作,科学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也不以市场为导向,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商业组织。那么,在企业不能放弃盈利目的的情况下,科学怎样以企业为主体去“创新”呢?这些疑问使我们有必要对创新和创新的实践进行重新思考。
回归企业创新的商业本质
从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角度看,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叫“创新”。然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企业家的立场看,创新则有另一番解释。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商业活动,包括创新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学很早就把企业创新列为其研究内容。
经济学家认为,创新既不是科学“创新”,也不是仅指技术创新。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五种情况:引进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任何一种工业执行新的组织。以实现这种“新组合”为职业的人就是“企业家”,因此,创新是以企业家为领导而完成的。
熊彼特之后的100多年来,经济学对创新的研究越来越多,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企业创新理论。
在现代创新经济学中,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创新就是“对新想法的成功利用”。换句话说,创新既包括一个新想法的诞生,同时也要包括它的商业利用。这就把创新与技术发明、科学发现区别开来。“发明是研究活动的积累,常为可以申请专利或新工艺的思想、草案或者模型。但如果不能用于商业开发或利用,发明就会停止。当新思想用作市场之中时,我们就得到了创新。创新是发明的商业利用。”英国诺丁汉大学彼得·斯旺教授说。
根据经济学家的描述,可以绘制出一个简化的企业创新线性模型如下:
在这里,科研成果称作发现(discovery),技术进步叫作发明(invention),而企业创新(innovation)则是指“对新想法的成功利用”。在模型中,发现、发明、创新既有密切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不能一律称作创新。企业创新包含了前端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但一个新想法或一项新技术如果没有成功地应用在市场之中,尽管它可以申请一項专利,但却不能称作创新。这是由企业区别于非盈利机构的性质决定的。强调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就必须强调创新的商业价值,回到创新必须要满足于用户(消费者)需求的商业本源。所以,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必须经过产品设计与开发并应用到商业之中,创造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改变了生产方式,这才能称作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
很长时间以来,企业创新都曾被习惯性认为属于工程范畴,或者是增强的机器和设备。但在发达国家,由于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创新的理解也从一个纯粹的工程或硬件问题,“扩大到包括应用和利用信息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变革,以及创造新客户体验或服务交付方法等。”罗伯特·阿特金森、史蒂芬·伊泽尔在《创新经济学:全球优势竞争》一书中说。
适应这种变化,现代创新经济学把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工序创新。产品创新既指产品本身创新,也包括服务创新、品牌创新。工序创新则是指产品的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包括生产管理创新、供应链创新、营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创新等。
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工序创新,企业都必须考虑它的商业利用,考虑创新是否具有满足用户需求的商业价值。如果忽视创新的商业利用和客户价值,企业必将失去市场,创新活动也将停止。在此情形下,企业如果还是一味地扩张低端“同质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产能过剩和生产过剩就一定会出现。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创新乏力、产能过剩等困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对创新的误解所致。
所以,企业一定要强调创新的商业利用、客户价值,这是企业创新的商业本质。
创新的主战场
中国正在从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过渡。学者们对创新主战场的认识也因此产生了分歧。一些学者认为创新的主战场在制造业,另一些学者认为创新的主战场在服务业,甚至认为金融创新最为重要。
学者们的争论不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决策层。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说:“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还有许多短板,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6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把装备制造业确立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获得了快速发展,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并保持至今。但因中国是一个后发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是从引进技术开始,从技术对比看,中国制造业依然是大而不强。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中国制造业仍处在技术含量、附加值都比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营销和售后服务等领域缺乏竞争力。
有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一年制造11.8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嵌在其中的芯片却80%依赖进口,2013年,进口总额达到了2313亿美元,超过石油进口额。另据统计,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大型成套石化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和胶印设备的70%等均被进口产品占领。
这种状况不改变,中国就不可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现在“中国制造”虽然已经遍及全球,但基本都是消费品。李克强说:“如果中国制造从消费品转向中国装备,就能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大大升级,进而迈向中高端。” 为此,2015年5月,国务院制订了《中国制造2025》,目标是尽快将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从这份文件确定的十大重点突破领域看,基本属于装备制造业,这也是国家确定的下一步中国制造创新的主战场。创新的技术路径是以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此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
显然,《中国制造2025》重点强调的是装备和技术。但是,技术进步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目标也要10年才能实现。技术对企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从现在到智能制造实现的10年间,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呢?如何处理好现实和未来的关系?比如,面对当下的产能过剩企业如何应对?企业如何避免低端产品的价格战,走向“差异化”的良性竞争?这些现实问题不解决,企业生存就会陷入困境,创新活动也将难以为继。所以,企业应避免不考虑自身情况而盲目地去做智能制造。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应在逐步提升制造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创新。
以产品创新驱动企业发展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要拥有伟大的产品。产品是满足客户需求、给消费者带来价值的载体,如苹果手机、海尔洗衣机等;而技术和生产方式只是制造产品的手段或工具。所以,产品创新对于企业而言更为重要。
产品创新既包括产品本身创新,也包括服务和品牌创新。制造一个产品必须综合考虑这几项创新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很多企业在产品创新中只重视技术突破,忽视市场开发和产品设计,使企业在大量投入研发费用后,由于没有创造出市场需要的产品,最终陷入经营困境。所以,加强产品设计能力建设,注重产品市场开发,是在同样技术条件下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开发和设计能够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使企业走向“差异性”定位的良性发展。
关于服务创新,企业近几年才有所重视,目前停留在售前咨询、售后安装、维修、保养等方面。笔者认为,这样做服务是不够的。赫尔曼·西蒙教授在《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一书中介绍了一些服务创新的案例。例如,德国温特霍尔特-加斯特诺公司是一家商用餐具清洗系统制造商,它以提供服务深度为特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在商用洗碗系统中,有学校、医院、企业、军营、酒店和餐馆等细分的次级市场。温特霍尔特公司专门选择了酒店和餐馆这一细分市场。市场集中是第一步,接着他们要做的是深度服务。“现在,我们的业务被定义为‘提供清洁的宾馆和饭店的服务者’并承担全部相关责任。我们把服务业扩展到水处理系统和自有品牌的洗洁剂。我们提供24小时的优质服务。我们占到了宾馆/饭店餐具洗洁业务全球份额的15%?20%,并在不断攀升。在这个细分市场中,我们始终是客户的第一选择。”就这样,温特霍尔特公司不仅提供洗碗机,而且还提供水处理、洗涤剂和全方位的服务。客户得到的是问题的深度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件产品,或者简单的安装、维修、保养服务等。这是德国行业领军者的服务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与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相比,品牌创新长期被中国企业忽视。1995年中国内陆企业有3家进入财富世界500强,2016年中国上榜企业110家,其中内陆97家,总数仅次于美国,占世界500强近20%。而在Interbrand最佳全球品牌100强榜单中,2014年,中国企业华为首次入榜,排名第94位。2015年和2016年,也只有华为和联想入榜,占世界品牌100强的2%。一个排行榜占近20%,一个排行榜占2%,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这说明大部分中国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品牌的价值和意义。很多企业认为品牌投入是费用,不形成资产。有些企业虽然口头上强调做品牌,但最多也就是有个名字、标识、口號而已,并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品牌植入客户心中,占领客户的心智高地。
笔者经常碰到企业家问这样的问题:我们的产品技术含量、质量不比国外的竞争对手差,为什么客户不选择我们的产品?这就是典型的不了解品牌意义的发问。其实企业家更应自问:当我们制造产品时,想没想到产品的商业利用,想没想到产品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想没想到企业怎样向用户传递产品和服务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2014年,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说:“中央企业虽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多,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存在,尤其是缺少在全球叫得响的知名品牌。中央企业要实现‘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目标就必须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品牌。”
这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只是做大,打造世界一流品牌才是做强。说到底,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要有伟大的产品、伟大的品牌。这一切靠的是回归商业本质的产品创新,当然也需要生产方式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