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2抑制剂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后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soul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2(SGLT2)抑制剂虽然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病等疾病的治疗,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明确.本文以SGLT2抑制剂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背景,从心血管自主神经角度对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发现SGLT2抑制剂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后,而这种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介导的.
其他文献
背景 目前,为了改善机械通气患者人机协调、保护患者脏器功能,临床上主要采取镇痛、镇静治疗.瑞芬太尼和布托啡诺联用可以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但二者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呼吸动力学的影响,以期为机械通气患者选取镇痛、镇静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托啡诺治疗,研
背景 脑卒中具有致死风险高、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的特点,支架取栓、导管抽吸取栓治疗均是快速消除患者血栓、降低病死率以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预后的重要治疗方案,明确支架取栓、导管抽吸取栓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提高临床疗效以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比较导管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支架取栓治疗,研究组采用导
背景 研究表明,病毒性脑炎(VE)早期即可导致脑神经不可逆损伤,而仅给予抗病毒治疗常难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仍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案.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VE伴精神行为异常患儿临床症状、神经营养分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VE伴精神行为异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联合单唾
背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是目前临床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手术方式,而减轻OPCABG后早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改善心肌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左西孟旦对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OPCABG后早期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行OPCABG的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例和试验组32例.行OPCABG前,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OPCABG前24 h应用左西孟旦
背景 退行性变是西方国家二尖瓣关闭不全常见的病因,与二尖瓣置换术(MVR)相比,二尖瓣成形术(MVP)不仅无需长期抗凝,避免了抗凝相关并发症,而且能够有助于左心功能的维护.目前MVR与MVP治疗退行性变的远期疗效尚不明确.目的 比较MVP与MVR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3—2008年在俄罗斯巴库列夫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接受瓣膜手术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2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MVP组(129例)和MVR组(14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患者5年、
主动脉瘤指各种病因导致主动脉扩张或膨出并达到正常管径的1.5倍以上,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少数患者出现不典型症状,极易漏诊.主动脉瘤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与左主干病变致急性心肌梗死相似,二者极易混淆.本文报道了1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瘤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较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进而诱发“双心疾病”.因此,双心护理对AMI患者至关重要.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临床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的首选心理疗法.目的 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在AMI术后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改善AMI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焦虑的AMI患者100例,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 检测经靶向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中驱动基因突变情况,分析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经靶向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复发的晚期NSCLC患者54例,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法检测外周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肿瘤蛋白P53 (tumor protein P53,TP53)、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
目的 观察老年肺腺癌患者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nnose-binding lectin 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2,MASP-2)、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表达情况,探讨其对老年肺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117例老年肺腺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及术后组织病理检查,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30例和未转移组87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术前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水平,采用ELISA
目的 探讨miR-135a-5p增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对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敏感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human oral keratinocyte,HOK)和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SCC9、SCC25细胞中miR-135a-5p和B淋巴瘤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区1(B-lymphoma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region-1,BMI1)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