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地对话,有时更能抵达真相、呈现历史价值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ey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燕舞是因为评论。几年前开始给他所服务的中央某报在业内外享有盛誉的评论版写评论,燕舞是编辑之一,我们偶尔在MSN上交流也只限于稿件问题。逐渐熟悉之后,彼此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广。燕舞虽然身在“评论界”,但他其实并未真正融入这个圈子,他真正的兴趣还是在文化方面。
  通过“评论”,你并不能全面了解燕舞的学识和才华,他的志趣更多地在于写些书评,或者是一些能够沉淀下来的东西,短平快的评论(时评)写作并不是他喜欢的。偶尔在《新民周刊》等报刊上看到燕舞应邀做的人物访谈,其访谈的深度大抵相当于一篇不太深奥的学术论文。终于等到了这本《见解》(燕舞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的出版,对于作者燕舞而言,《见解》的面世从某个侧面见证了他的成长;而对于众多读者来说,《见解》又为你打开了了解当下社会的一扇窗。
  《见解》的主体是人物访谈,作者访谈的对象并不是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在这个浮华的以眼球取胜的时代,如果访谈一些被媒体热炒的政坛人物或娱乐明星,可能更具普遍意义上的市场价值。但是,燕舞选择的访谈对象大多是一些能够沉静下来的学者或文化人。在众多访谈对象中,距离公众最近的那个群体应该是其中的“记者”一辑,即便是“记者”,他所选择的对象也并非火热一时的“新闻人”,而是充分呈现时代核心命题、对我们这个时代有着深沉思考的那些资深媒体人,比如由记者转型为时政作家的凌志军,比如迄今为止全球唯一荣获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1992年度)的华裔记者刘香成,比如近年着力关注口述史等公益事业的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
  《见解》中,采访者燕舞的提问基本都是基于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大问题”,偶尔也会有针对个体的“小问题”。比如,在访问台湾知名乐评人马世芳时,燕舞会很直接地问马世芳:“像李敖、龙应台这个年纪的作家,他们今天在台湾实际的影响力如何?”这类“小问题”背后,展示的其实还是大时代中的影像。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人都愿意和想要发声的时代,《见解》中的访谈对象并没有为文艺而文艺、为学术而学术,他们都带着介入社会的文化关怀来呈现他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在燕舞的提问、追问与双方对谈中,他们无论是作家、学者、记者或艺术创作者,其作品背后或多或少或明或晦的对现实社会文化的关怀与批判,均表露无遗。
  让人庆幸的是,在这本访谈《见解》中,访谈对象的社会关怀及其介入并没有呈现出普遍的愤怒,他们的“见解”基本上都处于平和的对话状态。比如,燕舞在对著名作家韩少功的访谈中问及“底层写作”等问题,韩少功说:“一个好作家应该超越阶层身份局限,比如一个穷人作家,最好能体会上层人的苦恼,不能囿于阶级仇恨;一个小资或大富的作家,最好能关注下层人的艰辛,不能止于阶级傲慢。”
  所有痛苦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比出来的,习惯了怒目以对,习惯了对抗分歧,痛苦和愤怒反而显得并不高尚。即便是看待历史不平时,《见解》中的访谈者们大多都是娓娓道来。当然,这样的平和并不完全取决于访谈者本身,对于记者而言,是否会有意放大痛苦和不平,这也是一种考验。
  受访者回答的内容如何,有时候完全取决于记者的提问。在《见解》一书中,作者的提问都进行了精心的“平和”设计。表达自己对世界的忧虑,表达自己强烈的历史感,并不一定非要通过展示痛苦或者愤怒的提问才能达到。平和地对话,有时更能抵达真相、呈现历史价值。
  这份“平和”一定和作者的性情有关。正因为有这份平和的性情在,作者才认为在学术文化上,默默工作、不作秀的人才格外值得关注的,所以他访问了北大中文系退休教授洪子诚、访问了法国汉学家潘鸣啸、访问了天津作家杨显惠等很多并不为公众熟知的“名人”。
  在一个处处弥漫着功利和戾气的社会里,如果能非常平和、淡定地倾听别人表达一些对这个社会的“见解”,作为读者,我们确实应该留意一下《见解》的存在。在它帮你从某个侧面打开这个世界的某扇窗之外,你甚至还可以将它视作一本教记者如何操作深度思想文化类访谈的教材。
其他文献
石家庄七一学校(石家庄二十四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省级重点高级示范中学,具有独特的红色历史文化沉淀,其前身是全国闻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七一学校”。她是1953年由“华北军政大学干部子弟学校”和“平原军区新英干部子弟学校”合并而成。1952年时任华北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政委薄一波指派军区干部部部长王平到石家庄考察,选定校址。在去确定学校名称时,华北军区根据朱德司令的提议,确定“七一”
期刊
他是名人,他的画作《金山岭晨光》、《白洋淀晨曦》、《翔鹤图》等,被人民大会堂悬挂,并作为中外元首会见常用之背景;他是凡人,他有着一颗“凡心”,用艺术家质朴率真的性格特质,将祖国、故土、山村等元素流露笔端,并形成自己的风骨;他用一颗对艺术敬畏之心,及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彩绘着人生,书写着感恩画卷;他人生如画,画如人生,人们在为其画卷所折服的同时,也记住了其鼎鼎大名——吴建潮。    其人如画  吴建
期刊
2011年10月,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揭晓了“中国好人榜”9月份的入选名单,全国青联委员、安徽中环投资集团董事长余竹云赫然其中。  对于这个头衔,他却有些“忿忿不平”。  “首先感谢这个荣誉,但是我很诧异,也有一丝悲哀,中国的好人真的是太多了,而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做的。改革开放30年,在中国转型期,企业家是最大的受益群体,我们更应该心怀祖国、感恩社会、善待众生。为回
期刊
2011年4月15日,余竹云作为唯一受邀的房产商参加亚洲博鳌论坛青年圆桌会议,并且受到胡锦涛主席亲切接见。  25人的亚洲青年领袖名单汇集了亚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体育界的青年领袖,其中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茅台酒厂董事长袁仁国这些重量级“中国面孔”,有姚明、杨扬、马艳丽这样无需文字注解的“明星脸庞”,还有新浪网首席执行官曹国伟、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刘炽平这些“新媒体力量”。  或许,
期刊
2012新年的阳光,静静地洒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带给我们无尽的温暖和希望。  迈进新年,一份全新改版的《中华儿女》杂志,散着微微的墨香,带着真诚的祝福,怀着新年的憧憬,与亲爱的读者们如期相见。  23年前,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的《中华儿女》杂志,精彩面世。邓小平同志欣然为杂志题写刊名,对办好一份面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期刊,寄予了无限期待和深情厚望。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中华儿女》
期刊
这不是一笔巨款,却点燃了数以千万计贫困失学儿童的人生理想    只要中国还有一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希望工程的崇高使命就不会结束。在这个宗旨的感召下,从1989年3月启动以来,希望工程在多方的关注与参与中走过了20多年。  从救助第一个失学儿童张胜利开始,至今希望工程已经募集资金超过50亿元。这不是一笔巨款,却点燃了数以千万计贫困失学儿童的人生理想,让他们找到了实现梦想的殿堂。  20年时光飞逝,
期刊
2011年12月12日,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作为安徽省青联副主席的余竹云自然不能缺席。  三天的会议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公司,因为这里离不开他。对于中环投资集团讨论公司的战略规划与企业远景,余竹云的愿望非常朴实:“中环投资集团不求企业做到行业内最大最强,但要立志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优秀企业。”  《中华儿女》:对于青年人创业,您一直鼎力支持,全国青联常委、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建议
期刊
创业到探险,她完成了一次次蜕变。    她在4年时间内登顶5座8000米级雪山,创造了五个第一:第一位登顶海拔8156米马纳斯鲁峰的中国女性;第一位登顶海拔8012米西夏邦马峰的中国业余登山女性;第一位从南坡登顶海拔8844米珠穆朗玛峰的中国内地女性;第一位登顶海拔8516米洛子峰的中国女性;第一位登顶5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中国女性。  她是母亲、是创业者、是公益志愿者,是中国民间户外运动事业的
期刊
他就像公安战线上的一颗星,在指挥台,他是智者;在战斗一线,他是勇者,;在生活中,他真以见性,柔以见情;面对手中的权,他更是廉政的典范,不断升华中华卫士之尊    他是肯于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苦育时,内心多的是坦然。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砺出锋芒,在披荆斩棘中出类拔萃……  在黑龙江省成千上万的干警中,崔存德这位传奇式的人物称得上是“壁立千仞”的巨石,刺破云天的苍鹰。  从上世纪70年代步入警界,3
期刊
中国企业家的幸福快乐,是由个人、家庭、企业、行业和社会这五个环围起来的。  记得数年前,“非典”肆虐期间,蜗居京郊,好好重温和享受了一把家庭幸福生活,连续几天,一日三餐准时吃饭,已经是十几年来没有过的事,反倒把胃弄得七上八下不舒服了。  其实中国企业家的幸福,也就如此。  企业家的幸福的第一环,来自个人,是个人价值的发挥和社会影响力。  很多企业家虽然事业成功,但是心中都会有一些疑问:“现在干的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