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穿”的轿车
为了克服轿车“人车两离”的设计缺陷,2005年1月28日,日本丰田汽车制造公司设计出了“人车合一”的i-unit与i-foot两款超时空概念车,以达到“车中有人,人在车中”的状态。
i-unit超时空概念车,像一片放在4个轮子上的树叶,宽1米,长1.8米,高1.8米,可供四肢健全的成年人单独驾驶。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单个人交通工具”,以锂电池为动力源,后轮驱动;无方向盘、制动器和离合器,所有控制按钮均在扶手上;车身由环保型植物材料精致而成,不仅重量很轻只有180千克,且完全能回收再利用。这个车坛的“独行侠”,具有两种行驶模式:在人多车多的拥挤路面,它可以“站”直身子缓缓行走,司机坐在驾驶座位上;在路宽车少的路面,它就“伸展四肢”切换成轿车模样款款行驶,司机相应地处于半躺卧姿势。它不仅可以以0.9米的半径急速转弯,充分展现其小巧玲珑的优势;而且由于配置了“智能交通系统”,故能在特制的车道上自动驾驶。
i-foot超时空概念车,专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精心设计。它像一个长着两条腿的蛋壳,高2.36米,重200千克,把驾车者紧紧地包起来。这种“以人为本”的单驾车,开起来十分简单,一个操纵杆即可摆平一切,还能攀爬楼梯;双腿能够向后自动弯曲,最大限度地方便驾车者轻松上下。美中不足的是,i-foot超时空概念车把驾车者的颈部和上身支撑起来,从而大大增加了老年人、残疾人的转体难度,难以随心所欲地看到侧面或背后。
驾驶者难打瞌睡的汽车
为了最大限度避免疲劳驾驶司机在开车时打瞌睡,尽量消除由此带来的重大交通隐患,2005年2月6日,英国科学家发明创造出了“疲劳司机警报系统”——阿斯特德(ASTID)。
这一车载报警系统,将由于司机打瞌睡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高发期、车辆行驶状况、司机持续驾驶时长等常见因素作为参考系数,适时监控司机在开车中表现出来的疲劳迹象。
当司机进入汽车驾驶室准备上路时,只要先一按下“疲劳司机警报系统”电脑屏幕上的“菜单”按钮,显示屏就会显示出“新司机确定”指令,再按“确定”按钮就会显示确定提示“已重启并就绪”,这时“疲劳司机警报系统”就自动进入监控状态。
在自动监控状态下,“疲劳司机警报系统”会对当日时间、司机睡眠信息、已完成的驾驶时长和类型、车辆正在行驶的方式等变量实施持续监测,一旦变量产生异常就立即激活声音和图像警报,提醒司机疲劳早期迹象已出现,应赶快停车休息片刻以免无端惹祸上身。
更为神奇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疲劳司机警报系统”就会自动记录事发前的重要驾驶数据,诸如:司机是否启动“疲劳司机警报系统”并输入本人睡眠信息、“疲劳司机警报系统”是否适时发出警报、司机是否在警报提醒下采取必要的休息措施,从而鉴定和确定交通事故的成因。
目前,“疲劳司机警报系统”已在世界各地进行过数以万计的严格测试,并在欧盟各国、中东和美国正式投入使用。
自动呼救的汽车
为最大限度缩短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等待救护时间,使欧盟各国每年死于公路交通事故高达5.07万人的比率大幅度降低,2005年2月14日,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汽车工业系统联合制定一个行动计划——从2009年起,欧盟各大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的所有新车,都必须配置高科技自动呼救装置。
这一高科技车载自动呼救系统,能在发生车祸时自动启动拨打报警电话。并通过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指示事发具体方位,离事故发生地最近的救护中心将收到报警信号,在第一时间内赶到出事地点进行全方位救护。
谈及这一系统的强大功效,欧盟委员会女委员雷丁信心十足——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加强欧盟各国道路安全提供了可能性。与为汽车配置防撞雷达一样,配置车载自动呼救系统,同样需要在整个欧盟范围内达成一致,消除技术和贸易壁垒,以便让高科技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挽救更多本不该离世的宝贵生命。
为了克服轿车“人车两离”的设计缺陷,2005年1月28日,日本丰田汽车制造公司设计出了“人车合一”的i-unit与i-foot两款超时空概念车,以达到“车中有人,人在车中”的状态。
i-unit超时空概念车,像一片放在4个轮子上的树叶,宽1米,长1.8米,高1.8米,可供四肢健全的成年人单独驾驶。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单个人交通工具”,以锂电池为动力源,后轮驱动;无方向盘、制动器和离合器,所有控制按钮均在扶手上;车身由环保型植物材料精致而成,不仅重量很轻只有180千克,且完全能回收再利用。这个车坛的“独行侠”,具有两种行驶模式:在人多车多的拥挤路面,它可以“站”直身子缓缓行走,司机坐在驾驶座位上;在路宽车少的路面,它就“伸展四肢”切换成轿车模样款款行驶,司机相应地处于半躺卧姿势。它不仅可以以0.9米的半径急速转弯,充分展现其小巧玲珑的优势;而且由于配置了“智能交通系统”,故能在特制的车道上自动驾驶。
i-foot超时空概念车,专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精心设计。它像一个长着两条腿的蛋壳,高2.36米,重200千克,把驾车者紧紧地包起来。这种“以人为本”的单驾车,开起来十分简单,一个操纵杆即可摆平一切,还能攀爬楼梯;双腿能够向后自动弯曲,最大限度地方便驾车者轻松上下。美中不足的是,i-foot超时空概念车把驾车者的颈部和上身支撑起来,从而大大增加了老年人、残疾人的转体难度,难以随心所欲地看到侧面或背后。
驾驶者难打瞌睡的汽车
为了最大限度避免疲劳驾驶司机在开车时打瞌睡,尽量消除由此带来的重大交通隐患,2005年2月6日,英国科学家发明创造出了“疲劳司机警报系统”——阿斯特德(ASTID)。
这一车载报警系统,将由于司机打瞌睡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高发期、车辆行驶状况、司机持续驾驶时长等常见因素作为参考系数,适时监控司机在开车中表现出来的疲劳迹象。
当司机进入汽车驾驶室准备上路时,只要先一按下“疲劳司机警报系统”电脑屏幕上的“菜单”按钮,显示屏就会显示出“新司机确定”指令,再按“确定”按钮就会显示确定提示“已重启并就绪”,这时“疲劳司机警报系统”就自动进入监控状态。
在自动监控状态下,“疲劳司机警报系统”会对当日时间、司机睡眠信息、已完成的驾驶时长和类型、车辆正在行驶的方式等变量实施持续监测,一旦变量产生异常就立即激活声音和图像警报,提醒司机疲劳早期迹象已出现,应赶快停车休息片刻以免无端惹祸上身。
更为神奇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疲劳司机警报系统”就会自动记录事发前的重要驾驶数据,诸如:司机是否启动“疲劳司机警报系统”并输入本人睡眠信息、“疲劳司机警报系统”是否适时发出警报、司机是否在警报提醒下采取必要的休息措施,从而鉴定和确定交通事故的成因。
目前,“疲劳司机警报系统”已在世界各地进行过数以万计的严格测试,并在欧盟各国、中东和美国正式投入使用。
自动呼救的汽车
为最大限度缩短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等待救护时间,使欧盟各国每年死于公路交通事故高达5.07万人的比率大幅度降低,2005年2月14日,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汽车工业系统联合制定一个行动计划——从2009年起,欧盟各大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的所有新车,都必须配置高科技自动呼救装置。
这一高科技车载自动呼救系统,能在发生车祸时自动启动拨打报警电话。并通过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指示事发具体方位,离事故发生地最近的救护中心将收到报警信号,在第一时间内赶到出事地点进行全方位救护。
谈及这一系统的强大功效,欧盟委员会女委员雷丁信心十足——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加强欧盟各国道路安全提供了可能性。与为汽车配置防撞雷达一样,配置车载自动呼救系统,同样需要在整个欧盟范围内达成一致,消除技术和贸易壁垒,以便让高科技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挽救更多本不该离世的宝贵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