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生—荞麦—甜豌豆模式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ang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述了青花生-荞麦-甜豌豆种植模式的优点,并总结了该模式的关键技术,可为泰兴地区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青花生;荞麦;甜豌豆;模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0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22-052-02
  泰兴市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土质以高沙土、沙壤土为主,排灌良好,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宜花生、荞麦、甜豌豆等作物生长。花生、荞麦、甜豌豆均为泰兴市传统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高效农业的迅猛发展,这些传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各类高效种植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通过技术组装、集成,笔者总结形成了青花生-荞麦-甜豌豆高效种植模式,并在泰兴市进行了较大面积示范应用。
  1 茬口安排
  11月上中旬整地作畦播种甜豌豆,翌年4月底~5月上中旬收获,甜豌豆收获后及时整地播种花生,或于甜豌豆收获前7~10 d将花生套种于甜豌豆行间,甜豌豆收获结束后及时清茬离田,8月底9月初收获青花生,花生收获后及时整地播种荞麦,也可于8月下旬荞麦育苗,9月10~15日移栽荞麦,11月上旬荞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播种甜豌豆,如此循环。
  2 青花生-荞麦-甜豌豆种植模式的优越性
  2.1 青花生-荞麦-甜豌豆种植模式复种指数较高
  该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稳定单位面积经济产量的同时,还可增加青贮饲料的产量,甜豌豆、花生、荞麦收获后的秸秆均可作为牛羊的饲料,有利于促进养殖业发展,实现秸秆过腹还田,培肥地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青花生-荞麦-甜豌豆种植模式种植效益较高且稳定
  甜豌豆是泰兴市特色农业亮点,有着稳定的订单,花生、荞麦为泰兴市高沙土地区特色杂粮,市场需求潜力较大,该模式纯经济效益正常年份是稻麦两熟的3~4倍。
  2.3 青花生-荞麦-甜豌豆种植模式可缓解季节性用工矛盾
  用工较大的甜豌豆搭架和采收分别在早春3月初和4月底~5月中旬,花生播种在5月中旬,花生收获在8月底9月初,荞麦收获和甜豌豆播种集中在11月上中旬,基本都错开了农村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2个用工高峰。
  3 该模式关键技术
  3.1 甜豌豆高产栽培技术
  3.1.1
  播前准备。
  3.1.1.1
  土壤选择。选择地势高爽、排灌良好、肥力较高的壤土、沙壤土田块。
  3.1.1.2
  施足基肥。结合翻地施入优质腐熟的堆厩肥和人畜粪等有机肥,施用量为45 t/hm2,整地前根据土壤情况施入375~450 kg/hm2的高浓度复合肥以满足甜豌豆在整个生育期内对肥料的需求。
  3.1.1.3
  整地作畦。播前2~3 d整地,按照1.4~1.5 m规格开沟作畦,畦面宽1.2~1.3 m,沟宽0.2~0.3 m,深0.25~0.30 m。挖好横墒,做到沟沟相通。
  3.1.1.4
  种子准备。甜豌豆品种以“奇珍76”和“台中13”为主,选饱满无病虫籽粒,去除虫蛀及病粒、瘪粒,播种前晒种2 d。
  3.1.2
  播种。泰兴市以秋播春收为主,一般于11月5~15日播种。每畦播种2行,在距溝10~15 cm处穴播,穴距27 cm左右,每穴2~3粒,播深3~4 cm,播后忌踩压,种植密度49 500穴/hm2左右。另在畦面两行间播少量多余种子作为预备苗。
  3.1.3
  苗期管理。
  3.1.3.1
  除草松土。甜豌豆幼苗期锄草需锄早、锄小,切勿伤苗。结合锄草在越冬前将锄松的土壤培壅在根旁,以防冻害。整个生育期需中耕除草2~3次。
  3.1.3.2
  苗肥。苗高5~6 cm时,用适量腐熟水粪肥促黄补瘦,越冬期施用腐熟水粪肥22.5 t/hm2加尿素75 kg/hm2,在距甜豌豆根部10 cm左右处打塘穴施,后盖土。
  3.1.3.3
  苗期病虫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发生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 g/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防治。病害主要是根腐病,苗高7~8 cm时,用75%的百菌清500~700倍液喷雾防治。
  3.1.3.4
  搭架。幼苗茎蔓高达30 cm左右时,及时用竹竿进行搭架,架成“人”字形,竹竿插到豌豆行的外侧,每0.5 m插1根,竹竿长1.8~2.0 m,与竹竿行向平行拉线绳或用竹竿绑付在架上起托蔓作用。用固定在横架上的绳子或稻草下垂引蔓栽培,使甜豌豆的蔓沿绳向上攀缘生长,并定期进行绑蔓牵引,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向上拉绳托蔓。
  3.1.4
  开花结荚期管理。
  3.1.4.1
  肥水管理。初花期追施45%高效复合肥300 kg/hm2。采收开始后每5~7 d追肥1次,每次追施45%高效复合肥150~225 kg/hm2,累计追肥2~3次,结荚中后期则需辅以根外喷肥。干旱时,从沟内灌跑马水。
  3.1.4.2
  病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等,一般于初花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防治, 或用10%溴氰虫酰胺450 ml/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进行第1次防治,1周后进行第2次防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等,白粉病用70%的甲基托希津1 500~2 000倍液或用30%特富灵2 000~3 000倍液防治。锈病用20%的粉锈宁1 500~2 000倍液防治[1]。   3.1.5
  采收、包装、贮运。甜豌豆开花后15~20 d即可采收,采收标准:厚度0.85~1.20 cm,长度5.0~8.5 cm,豆荚无畸形、无虫孔、无病斑。采收后用布袋或塑料桶盛装,使用有孔的塑料筐装运,当天采收的甜豌豆当天进行冷冻或保鲜处理,运输车辆必须清洁卫生,车厢无异味,且运输甜豌豆过程中不得进出加油站。
  3.2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3.2.1
  选用良种。目前,泰兴市大面积主推花生品种为“泰花4号”,搭配品种为“泰花5号”、“泰花6号”,后备品种为“泰花7号”,种源不足时,可以种植“泰花2号”。但不宜种植其他品种。
  3.2.2
  种子处理。在晒种、荚选、剥壳后粒选的基础上,用5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750 g/hm2加高巧(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50 ml/hm2,对水3 kg/hm2拌种仁375 kg/hm2。注意边拌边浇,浇透拌匀后凉干。同时注意拌好的种子切忌阳光直射。
  3.2.3
  及时清茬整地,施肥起垅。5月20日前后甜豌豆收获后,及时将豌豆蔓清理离田,施入优质腐熟的灰粪肥30~45 t/hm2,再加高浓度复合肥375~450 kg/hm2、尿素75 kg/hm2作基肥,以满足花生整个生育期内对肥料的需求。后用起垅机起垅,垅距调节至72~75 cm。
  3.2.4
  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可促进壮苗早发、针多、果多、果大、果饱,高产稳产。覆膜的方法:在施肥、起垅并喷施除草剂基础上进行地膜覆盖。覆膜时须注意边覆、边拉、边压,拉一定要拉紧,压一定要每隔50 cm左右压实一堆土。膜的规格为厚0.005~0.006 mm、宽90 cm。
  3.2.5
  播种。覆膜后应及时播种,每垅播2行花生,穴距18~20 cm,折13.5~15.0万穴/hm2,平均每穴2.2~2.4株。可以按2粒/穴、3粒/穴相间播种的方式来实现。播种的深度一般为3 cm,播后切忌踩压。
  3.2.6
  适当追肥,平衡施肥。泰兴市主要为中等肥力的沙土、沙壤土田块,要夺得4 500~5 250 kg/hm2的产量,需在施足基肥基础上,于齐苗后用尿素30~45 kg/hm2对水穴施“捉黄塘”。在此基础上,于花生6叶期用惠满丰1 500 ml/hm2或中华喷施宝75 ml/hm2对水750 kg/hm2进行根外喷肥,间隔1周,连喷2次。
  3.2.7
  消除鼠害、杜绝草害。 鼠害嚴重地块,播前采用磷化铝片堵鼠洞的方法,灭鼠效果达95%以上。 草害的防治可在覆膜前用72%都尔乳油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喷雾,能达到较好除草效果。露地栽培的田块,也可在苗期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0 ml/hm2对水750 kg/hm2喷雾化除[2]。
  3.2.8
  因苗及时化控。 在花针末期进行化控,以保证结荚期协调稳长,不倒伏。方法:花后25~30 d,株高33~35 cm,叶龄达13~14时,使用花生超生宝900 g/hm2或15%多效唑750 g/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若喷后6 h内遇有暴雨,须再次喷施。
  3.2.9
  狠治蛴螬、预防病害、消除渍害。 高巧拌种具有较好的防效。当蛴螬暴发时,可于1、2龄幼虫发生高峰期使用48%乐斯本乳油3 750 ml/hm2或40%辛硫磷乳油4 500~6 000 ml/hm2对水22 500 kg/hm2逐穴灌根。1周后调查防治效果, 若若虫还在75 000头/hm2以上则须再次用药。
  在收获前25~30 d,用等量式波尔多液600 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或50%福美双可湿性2 250 g/hm2对水1 500 kg/hm2灌根防治后期病害[3]。同时做好后期排涝降渍工作,确保雨止田干、墒无积水。
  3.2.10
  适时收获,丰产丰收。当饱果率达80%以上时开始收获上市,生产上一般应根据不同田块的成熟度分批收获,收获后须用透气的纱袋装运,以避免发热影响品质。同时收获后须清除田间残膜,避免并消除白色污染。
  3.3 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3.3.1
  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主要有晒种、选种、浸种和药剂拌种4种方法。
  3.3.1.1
  晒种。播种前1周选择晴朗的天气,将荞麦种子薄薄地摊在向阳干燥的地面、蓆片或塑料布上,晒种需要不断翻动,使种子均匀晒到。
  3.3.1.2
  选种。有风选、水选、筛选、机选和泥选5种方法,以水选和泥选较好,选种后剔除空粒、瘪粒、破粒、草籽和杂质,发芽率平均提高5%。
  3.3.1.3
  浸种。生产实践上,用35 ℃温水浸种15 min或用40 ℃温水浸种10 min,消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播种前用0.1%~0.5%的硼酸溶液或5%~10%的草木灰浸出液浸种效果较理想。种子浸种后需摊在地上晾干。
  3.3.1.4
  药剂拌种。药剂拌种是防治地下害虫和病害极其有效的措施。即在晒种和选种之后,采用种子量0.1%~0.5%的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或种子量0.4%~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防治疫病、凋萎病和灰腐病。用3%辛硫磷颗粒剂20~40 g拌1 kg种子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地蛆等地下害虫。也可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同时拌种。具体拌种方法是先用少量水将种子表面喷湿润后加入适量农药粉剂,均匀混合后晾干。
  3.3.2
  播种育苗。青花生一般于8月底9月初收获,为保证荞麦有足够的生长周期,可采取育苗移栽方式播种,一般于8月25日前后在预留的苗床上播种育苗 ,播种时可撒播也可条播,苗床用种量:小粒品种45.0~52.5 kg/hm2,大粒品种为60.0~67.5 kg/hm2。   3.3.3
  及时清茬,整地作畦。
  花生收获结束后,及时将花生秸秆清理离田,施入腐熟有机肥22.5~30.0 t/hm2和过磷酸钙15 kg/hm2左右作基肥并耕翻整地作畦,畦宽3~5 m,由于荞麦幼苗顶土能力差,根系发育弱,以耕深25~30 cm效果最佳。畦面平整细碎,上散下实。同时挖好田间三沟以利排水,防止渍涝死苗。
  3.3.4
  适时移栽。一般于9月10~15日移栽,移栽深度3~4 cm,行距25~30 cm,株距18~20 cm,移栽密度18~21万穴/hm2。
  3.3.5
  肥水管理。荞麦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的原则。在施入基肥基础上,苗期追肥尿素37.5 kg/hm2左右,开花期追施硫酸钾112.5 kg/hm2左右,追肥需选择在阴雨天气进行。此外,开花期用适量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作根外追肥有一定增产效果, 荞麦生长期间应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荞麦幼苗期能忍受一定程度的水分不足,但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左右最有利于植株生长。开花结实期荞麦对水分的需求最高,此时要求田间持水量不低于80%。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干旱时应及时灌水,以畦灌或沟灌为好。遇涝渍时应及时排水降渍。
  3.3.6
  田间管理。
  3.3.6.1
  破除板结。播种后若遇大雨造成地表板结和缺苗断垄时,需注意及时破除地表板结,在雨后地面稍干时浅耙,以不损伤幼苗为度。在低洼和多雨地方需注意开沟,及时排水。
  3.3.6.2
  中耕除草。在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后结合间苗、疏苗进行第1次中耕,荞麦移栽后封垄前,结合培土进行第2次中耕,中耕深度3~5 cm。中耕锄草的同时进行疏苗和间苗,去掉弱苗、多余苗,提高荞麦植株的整齐度和田间均匀度。
  3.3.6.3
  防止倒伏。苗期以200~250 mg/kg浓度的多效唑叶面喷施,可降低植株高度,加粗植株茎秆,促进根系生长,减轻后期倒伏。
  3.3.6.4
  病虫害防治。 当地荞麦生产中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轮纹病等,虫害主要有荞麦钩刺蛾、黏虫、红蜘蛛、地下害虫(蝼蛄、地老虎、蛴螬)等,一般为轻度发生。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措施防治为主,例如清洁田园、集中销毁病残体及秸秆、深耕、轮作、更换抗性品种、种子处理、合理肥水管理等方法,力争将病虫害控制在较低水平。
  3.3.7
  收获。
  “荞麦见霜,粒粒落光”,因此秋荞必须在下霜之前從大田收回。收获宜选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并注意轻割轻放,以减少落粒。脱粒宜选在晴天进行,采用脱粒机脱粒,或在水泥晒坪上翻打脱粒。荞麦收获后,及时脱粒晾晒,待籽粒含水量降低至13%以下时再入库,适宜低温贮存。
  参考文献
  [1]王全友,蔡志林,吴学文,等.甜豌豆高产障碍及解决办法[J].安徽农学通报,2013(6):54.
  [2] 王书勤,谢吉先.花生泰花四号提纯复壮与高产栽培[J].农业科技通讯,2012(5):187-188.
  [3] 谢吉先,王书勤,丁国祥,等.泰花四号花生生产技术规程[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3):55-56.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当前蔬菜生产中肥料投入量过大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设施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处理平均增产率为54.9%。在各施氮处理中,N 450 kg/hm2处理辣椒果实产量和施肥效益最高,分别为22 560 kg/hm2和24.41万元/hm2;增加或减少30%氮肥施用量(N 585和315 kg/hm2),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出现下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2种土壤处理除草剂乙草胺和莠去津对玉米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盆栽法,以不同剂量的乙草胺、莠去津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表面喷雾处理,研究其对玉米的影响。[结果]乙草胺在推荐剂量的0.5~6.0倍用量下对玉米出苗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抑制玉米株高和鲜重;莠去津在推荐剂量的0.5~6.0倍用量下对玉米出苗率、株高、鲜重均无显著影响。[结论]播后苗前土壤表面喷雾处理,乙草胺对玉米安全性较差,莠去
期刊
摘要基于2011~2012年京杭运河常州段沿线5个水站的自动监测数据,着重分析了水质氨氮、总磷浓度的沿程变化趋势,沿程水质变化的同步性影响以及自动监测数据和手工数据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能有效地反映水质的变化规律,能较好地发挥预警功能。数据分析表明,在发生污染事件、降水等过程中,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均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关键词 水质自动监测;水质分析;沿程变化;同步性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香蕉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培育健康优质香蕉种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椰糠、泥炭土及红壤土为基质原料,香蕉组培幼苗为植物材料,研究不同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幼苗生长的作用。[结果]椰糠和泥炭土都具有较小的容重,总孔隙度分别为82.6%和77.0%,持水孔隙度分别为59.2%和64.3%,使栽培介质具有较强的通透性和保水能力;而红壤土则有较大的容重,较差的通透
期刊
摘要受自然和社会双重因素叠加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成为近代云南灾荒频发的一个高峰期。主要有4大特点:有5次比较严重的地震灾害均发生在云南由抗战大后方向抗日前线转变的关键节点上;疫情肆虐,导致万人以上死亡;各县水旱偏灾不断,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辛的岁月里,演变为一场遍及全省95县的大饥荒;国民政府在战时实行的田赋征实、征购、征借制度加剧了云南荒情。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云南;自然灾害;饥荒;田赋征实  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接种物对低次烟叶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方法]从低次烟叶厌氧消化的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等方面,研究了4种接种物对低次烟叶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结果]不同接种物对低次烟叶厌氧消化的启动时间以及产气量的变化规律无显著影响。相对于其他接种物,A接种物(猪粪+人粪+沼气池底泥+玉米芯,经过一年培养)对低次烟叶厌氧消化的累积产气量分别提高了49.0%、139.0%、85.8%、55.7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该区玉米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陕南丘陵山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玉米“3414”田间试验。[结果] 各处理中,产量最高的为处理⑥(N2P2K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95.54%;产量最低的施肥处理为处理②(N0P2K2),较不施肥对照增产27.88%。经济效益最高的为处理B12(N1P1K2),较不施肥处理增收75.51%;收益最
期刊
摘要 [目的] 解决北方地区蚯蚓的安全越冬问题。[方法] 对蚯蚓进行不同越冬模式的对比试验,探讨北方地区蚯蚓安全越冬的最佳模式。[结果] 北方地区蚯蚓安全越冬的最低温度应保持在5 ℃以上。蚯蚓越冬模式的效果依次为地坑基料加草帘再扣塑料拱棚模式>地坑基料上加草帘模式>地表堆肥加盖草帘再扣小拱棚模式>地表堆肥加盖草帘模式。[结论] 地坑基料加草帘再扣塑料拱棚模式为蚯蚓安全越冬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 北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高效、低毒、施用方便的杨树抗冻防病促生剂新配方及其施用方式。[方法]选择对氨基苯甲酸与6BA为主要试剂,氢氧化钠、甘露醇、硝酸钙为辅料,组成9种抗冻防病促生剂配方,以银中杨(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为试验材料进行喷施叶面试验,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与顶芽越冬存活率评价其抗冻效果。[结果]将配方4(对氨基苯甲酸1.25 g、6BA 0.20 g、氢氧化钠0
期刊
摘要利用宝鸡市渭滨站、太白站气象站1957~2012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2005~2009年地面、高空天气图资料和太白剖面站资料,分析太白县最高气温异常的时间分布、异常高温日气象要素及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太白县最高气温年均异常39.6 d,呈上升趋势,趋势倾向率为1.7 d/10a;异常高温主要出现在冬、秋季,冬季最多,占总数的58.3%,秋、冬季合计占82.2%;异常高温的地面主要影响系统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