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人物报道比较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ee_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中西方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中西人物报道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文摘报》、《参考消息》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的人物报道作为样本,对其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获得启示,便于人物报道取长补短。
  【关键词】中西人物报道;内容;形式
  
  从宏观上看,中西人物报道异中存同,且异远远大于同。“同”主要体现在中西人物报道都要求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地报道人物,树立人物鲜明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异”却有很大区别。本文将从内容、形式对中西人物报道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一、内容差异
  (一)中国选“代表性”人物,西方选“个性化”人物
  在我国,人物之所以被报道,是因他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时代主题,成为众人之中的典型,具有代表性、指导性和思想性。这也成了我国记者选择人物的一个标尺和传统。[1]《文摘报》的人物报道涉及的人物主要是政界重要领导、在某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知名人物、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身残志坚默默奉献的平凡人物。在西方,人物报道更注重新闻性、趣味性、人情味,新闻人物更具个性化。《参考消息》中的人物报道主要是政界人物、与疾病及生理缺陷抗争的普通人、道德上存在争议的普通人、与种族贫富等社会问题相关的人物、犯罪活动中的受害者等。
  中国的新闻,强调党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其重要任务,因而报道人物趋向于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或各界知名人物,对反面人物却报道很少。如《文摘报》刊登的《我是浩瀚太空中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袁隆平的“财富观”》、《邓亚萍:我和萨翁》、《新首富李锂》等都以人物的显著性作为新闻的着眼点。中国人物报道也有对普通百姓的关注,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如《文摘报》刊登的《时代女工的2009:在坚守中等待幸福》,分别以“彭春霞的坚守”、“黄冬艳对英文犯难”、“肖红霞首次回家”、“邱小院的事业”四个小标题写了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工作的四个普通工人,字里行间宣扬着新时期的社会风貌。西方的人物报道,也有对政界领导和知名人物的关注,但更多是没有光辉事迹的普通人,这些人没有特别崇高的品质和精神追求,他们大多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有的甚至违反法律、违背道德,颇具矛盾色彩和争议性。记者更多的是如实地再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体现人物与环境和命运抗争的精神。如《参考消息》刊登的《杰克逊私人医生学雷锋》,对处于众人非议中的杰克逊的私人医生进行了如实报道。
  以集群整体为价值取向的中国人物报道,使报道缺少了人的色彩,缺乏可感可亲的魅力。在避免西方人物报道为表现趣味性而导致猎奇、低俗倾向的同时,中国人物报道可以大胆地借鉴西方成功的个性刻画的经验,既使人物报道反映出时代特征,有益于社会,又不以牺牲个体的生动性为代价。
  (二)中国人物“正面形象”,西方人物“全面形象”
  中国的人物报道多为正面报道,充分展现人物的优点、亮点,使读者感受到人物光辉崇高的一面,树立的人物形象都是善良、勤奋、无私、爱国爱家爱人民……报道集中了人物所有的优点,分析《文摘报》中各大媒体人物报道,很少出现关于反面人物的劣迹、丑闻的报道。从而给读者形成了“英雄模范人物不是人,而是神”的感觉。而西方的人物报道更人性化、生活化,全面展现人物,立体化、多元化的报道使读者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物。如《参考消息》刊登的《叛逆青年必修课〈麦田守望者〉作者塞林格去世》这样写道:“1954年塞林格35岁时和19岁的克莱尔·道格拉斯结婚,生了两个孩子,1967年离婚。在一生中的最后30年,塞林格一直和一个名叫考琳·奥奈尔的女子同居,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记者并未避讳大作家曾经离婚、贫穷的事实。
  中国新闻报道历来重视道德教化作用,树立正面典型。记者常从人物身上挖掘共性,对人物的观察、素材的选取和写作加工被共性这根红线集中、收敛起来,报道隐藏了英雄模范人物的缺點,使人物显得“高、大、全”,这样人为“拔高”、“神化”的写作只会损害人物的形象,削弱作品的力量。西方人物报道偏重新闻性,记者将从人物身上观察和感受到的有价值的东西都写进报道中,而不必在意它们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因此在对人物报道过程中,记者更多地注重人物的个性化与多样化,人物的性格特征呈现出多面性,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化,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中国重“内在情感”,西方重“外在细节”
  中国的人物报道强调有感而发、以情感人,以某种道德或精神震撼感染人们的心灵,可强烈而分明地感到记者情感的涌动。西方的人物报道注重以细节、冲突、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美联社名记者雷尔迈·英林说:“你要收集有关细节,如面部表情、音调、姿势等。”[2]通过形象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表现出客观和理性,记者不会直接抒发感情。
  《文摘报》摘登的《学界泰斗双星陨落》,文章写道:“2009年7月11日,当代中国两位学界泰斗季羡林、任继愈同日辞世。让我们暂抑伤痛,在泪光中回望两位巨擘的生命脚步,感知他们的心灵旅程。”而《参考消息》刊登的同类题材的报道《叛逆青年必修课〈麦田守望者〉作者塞林格去世》却以“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去世,享年91岁”的客观陈述开篇,通过“然而塞林格的朋友们和去过他家的访问者们说,他有一个很大的保险箱,里面保存着至少15部已经完成但却未出版的小说手稿”这样的细节刻画出人物孤僻的性格。另外,中国媒体刻画人物时,着重从内在的思想、心理、情感角度入手,并借助大量抒情性语言,展现一种诗般的风采。而西方记者重在从人物外在的动作、服饰、语言等去刻画人物,目力所及皆成文字,字字有形体的依托与可视的对象,不空,不虚。[3]他们长于对人物细节进行细致、精确的刻画,常用动词等词语,力求准确地再现新闻人物的动态画面,使读者体验到现场感。西方记者对“细节写实”的追求,使细节成为人物报道中的点睛之笔,透过极具真实感和可视性的新闻细节,使人物报道的可信度和可读性大大提高。如《参考消息》刊登的《奥巴马每天读10封来信》中写道:“黑色的文件袋刚好在晚上8点钟前送达白宫总统住处,美国总统奥巴马把它拿上楼,开始了他的夜间阅读。文件袋里有一个紫色的文件夹,奥巴马常常立刻就翻到第一页。”全篇没有对奥巴马的评价和赞美之词,可是一个开明、亲民的总统形象立刻显现出来。
  (四)中国人物时效性弱,西方人物时效性强
  中国人物报道,记者往往在较长时间范围内来报道人物,为了渲染人物的崇高思想境界,记者需花费较长时间来准备新闻素材。如写某人为公殉职,往往在他去世一周甚至一个月后才能报道出来。我国的人物报道强调的是通过大篇幅、长时间的报道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化受众,所以在时效性上较弱。《文摘报》刊登的《令世人钦佩的大活佛》,文章开头的时间词是“近来”、“3月27日”、“3月28日”,接着文章追溯了他成长的历程:“记得1995年12月”、“年仅5岁的班禅活佛”、“14年的时间”。而《参考消息》刊登的《世界首富斯利姆:垄断之王》的报道,只介绍他的企业、生活现状,并没有回忆他如何走上世界首富之路。西方的人物报道普遍比我国的人物通讯短小,记者往往就最近的时间范围内来报道人物,很少连篇累牍长时期地宣传某个人物,多是篇幅短小、人情味浓厚的新闻报道。对于人物的突出事件,他们争取在“第一时间”报出,报道中常见的是“今天”或者“某日”。西方强调的是以最新鲜的元素来吸引受众,时效性较强。
  二、形式差异
  (一)中国结构统一,西方结构灵活
  中国的写作文体分类严密琐细,消息、通讯、特写都有统一固定的结构模式,这样逐渐形成了人人竞相仿效、单一呆板的局面。而西方在文体的分类上较宽松、广泛,各种文体之间交融流通,不受陈规束缚,常常将各种结构综合运用或交叉使用。西方人物报道在结构设置上更注重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开篇先设置一个个悬念,引起读者兴趣,让人们带着疑问来寻找答案。《参考消息》刊登的《已故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和他的信仰》这样开篇:“美国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因患脑癌去世,一些人士在回顾他的生平和政治生涯时指出,他一方面竭力为穷人、少数族裔和移民争取权利,另一方面又是妇女堕胎权和同性恋婚姻的积极倡导者,这与他所信奉的天主教信仰既吻合,又冲突。那么,天主教信仰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中国媒体多数报道依循“倒金字塔”、“金字塔”等既有模式而无意于翻新花样,西方记者在文体结构上则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创造性。
  (二)中国人物图片庄重,西方人物图片亲和
  中国人物报道所配的图片往往正式、庄重、正面,大多配以登记照式的头像。西方人物报道更注重图文并茂,图片以抓拍为多,强调生动性、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而且图片所占的比重一般要比中国大。[4]这点在关于政治人物的报道中尤其明显。西方更偏好轻松生活化的领导人形象,而中国领导人的新闻图片从来都是庄严的,没有丝毫幽默或讽刺之风。《参考消息》刊登美国“外交政策”网站推出的一组照片《妈妈:我能统治世界吗?》,有美国总统在母亲怀中、英国女王和母亲散步、叙利亚总统全家嬉戏的照片,展现出领导人生活化的一面。在中国报纸上几乎见不到类似的领导人家庭成员或业余生活的照片,看到的都是正式场合的工作照。中国人物报道一般展现的是人物严肃正面的形象,图片不会出现人物不雅或难看的动作和表情,也很少配以各样的图饰。即使在《文摘报》摘登的《上海男人新“长相”》这样的软新闻中,给新闻人物“姚明”、“韩寒”、“周立波”配的图片也是他们的正面半身帅照。政治领袖、明星人物、英雄人物也都有生活化的一面,中國新闻人物图片只展现他们正式光鲜的一面,就容易刻板化,引起读者审美疲劳。西方人物报道,多一些亲和力的照片,更能贴近受众;多一些个性独特的形象,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中国多用间接引语,西方多用直接引语
  中国人物报道较少使用直接引语,大多转述内容,也就是说多用间接引语的形式。对于新闻人物的话,都采用了“某某说”这种记者转述的方法。西方人物新闻中较多使用直接引语,经常是新闻人物直接说话,这已成为一种技巧。直接引语往往是人物讲话中最重要、最本质的意义所在,它所蕴涵的信息还具有集中性和潜在性的优点。这些都是记者转述所无可比拟的。中国人物报道中的人物语言多是经过记者加工过的,对于不雅或不适的表达都会进行删除,由记者转述人物光辉的语言,有些还会形成一种固定模式。经过记者转述过的内容里面掺杂了传者的思想过滤、语言修饰,甚至重新“编码”,往往会与讲话当时的内容有一定的出入,影响其准确性和真实性。西方更注重展现人物原生态的话语,让人物自己说话,这样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同时也能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
  从总体看,中国人物报道更看重宣传价值,更注意报道的社会效果。西方人物报道,在体现个性和人文关怀的同时,注重人物写作的形式和传播技巧,这对我国的人物报道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http://www.tianshannet.com.
  [2]李楠.历史的追寻 文化的沉思——新华社与美联社新闻写作比较[J].现代传播,1996(6).
  [3]熊文军.中西新闻写作思维比较[J].新闻天地,2009(12).
  [4]吴菁.人物报道的中西比较[J].新闻爱好者,2000(12).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代资讯传播全球化时代,“民间”和“主流”舆论场经常存在一定的悖逆。不能不注意到,有时正是这种悖逆,可能表明某些个性事件的某种真相所在。也许,有时正是这种悖逆,具有一定的普遍警醒作用,值得有关部门特别关注处理,以便有利于民心稳定,有益于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切莫忽视“民间”和“主流”舆论场哪怕是最初小小的分歧。  【关键词】主流;民间;舆论场     美国“主流”传媒虽然不乏对失业民生的报
期刊
【摘要】本文以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这一公共事件的微博传播为例,对公共事务及公益营销的微博传播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其特征、优势以及弊端,并对我国公共事务的微博传播提出建议。  【关键词】微博;传播;公共事务;公益营销    2011年1月25日,一个名为“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账号悄然诞生,随之引发了一场举国轰动的解救乞讨儿童风潮。这是一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发起的“解救乞讨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分析在2011年中东及非洲地区发生社会变革的影响下,新疆政府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如何借助天山网积极引导舆论,改善民族关系,应对中东危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树立政府新形象。  【关键词】新疆政府;天山网;网络问政    问题提出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界,亚欧大陆腹地,是国际反华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突破口,也是境内外“三股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前沿阵地。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
期刊
【摘要】随着基于计算机的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作为信道的经典传播学模式遭遇挑战,现今的媒介功效更像是办公室、实验室……在这种趋势下,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的暗喻应运而生。信道与生存环境的转变体现在人与环境、人与媒介以及媒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媒介;生存环境;范式    当代许多人机界面的人体工学程序,很多是基于用户加入半自动主体或智能主体组装的环境的隐喻和机制,这些技术形态包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畲族群众的媒介接触行为,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媒介已经对畲族民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媒介还触动了消费文化在畲族地区的萌生。而新兴媒介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盛行则可能使媒介对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畲族;文化变迁    “文化的变迁与不同文化之间持续和密切的接触程度相关,而这种持续和密切的联系有赖于传播媒介的发明和应用。”[1]391从人类
期刊
摘要: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对于这两场巨大的灾难而言,中日媒体都进行了及时有效翔实的报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日本媒体对日本地震的报道和中国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比较两个媒体在报道观念、内容、方式及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方面的异同,进而通过观察中日媒体地震新闻报道各自的优劣,为两国媒体在像地震这样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上提供相互见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梳理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史的认知是如何实现从“历史的报刊”到“报刊的历史”这一研究范式转变的,这种转变,给报刊史带来了哪些新的视野和价值,对于社会、国家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  【关键词】历史的报刊;报刊的历史;范式;文化转向    对中国近代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而言,报刊无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材料。“一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几乎同时也是一部近代主要‘报人’的思想言论史。”[1]然而,对于报刊
期刊
在大型赛事媒介服务中建立体育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要意义  媒体服务也就是媒体运行,是为得到国际奧委会认可的前来采访奥运会的全世界的媒体人员提供专业服务,即“在竞赛和非竞赛场馆内,通过为注册媒体提供最高质量的设施和服务,保证对奧运会进行最佳媒体报道”①。随着大型赛事规模的日益扩大,媒介服务由原来为记者提供新闻素材到现在提供包括新闻、食宿、交通、医疗、安保、通讯甚至旅游等服务,这可能算是所谓的媒介服务的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报纸在扩版时,纷纷开辟出不同类型的专刊作为新闻版的延伸。本文主要论述《喀什日报》为做好特区建设的宣传报道,尝试开辟新的主题型专刊——《特区周刊》,力求在新闻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以发挥党报在重大主题报道宣传工作中的领军作用。  【关键词】党报专刊;《特区周刊》;专刊;重大主题报道;新闻价值    在信息传播进入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地市党报要在同业、异业竞争中保
期刊
摘要:《深圳特区报》评论《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是近年本地媒体批评本地职能部门的力作,引起强烈反响。启示有四:“生猛”的评论还是稀缺品;评论还是要适当保持战斗性;评论编辑和评论员在选题时应开阔思路,不宜自我设限;评论的标题很重要。  关键词:《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 本地媒体批评本地职能部门 灯下黑    2011年5月9日,《深圳特区报》发表评论《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乍一看标题,或许有人会认为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