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孝文化 构建当代新孝道——评《中华孝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来源 :学习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的今天,孝道失范的现象却愈加严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中华孝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是李银安、李明等学者完成的关于“孝文化”的专题著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孝”与社会和谐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以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五大维度为支撑,从发展战略、体制机制等十大方面对“新孝道”进行论述,对当代新孝道的构建和孝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从物流企业的视角,根据对466名员工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探索式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管理创新的中介效应以及知识分享的调节作用。基于AMOS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结果表明,探索式学习对物流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管理创新在二者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探索式学习对物流企业管理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分享在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不仅对探索式学习与知识分享的深入研究具有理论启示,同时对我国物流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为充分研究苍岩山镇南高家峪村滑坡的分布范围、规模及诱发滑坡的影响因素,通过有限元、有限差分的仿真计算方法研究了降雨工况下高家峪村滑坡安全系数及滑坡滑动距离、范围及覆盖厚度。结果表明:当前高家峪潜在滑坡处于临界失稳状态,通过计算预估滑坡面积约为14000 m2,滑坡方量约为116000 m3。基于参数正交设计计算得出的结果显示:降雨导致的滑床孔隙水压力系数上升会大幅提高滑动距离,滑坡冲击距离的范围为96~155 m,极端条件下滑坡可能覆盖民房70余间,公路断交约1
期刊
针对采空区下大断面切眼掘进围岩变形规律及控制问题,采用FLAC数值模拟对设计支护方案进行分析,并通过工程应用及现场实测验证支护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采用锚网索+金属棚+单体支柱联合支护有效降低顶板位移,以中部单体支柱为界形成一大一小两个下沉区域;支护后应力重新分布,前后表面形成鲜明对比,前表面卸压区分为一大一小半椭圆形,后表面应力分布状态与无支护条件基本一致;支护前后减沉率最大达到38.73%;现场应用监测顶板最大下沉值为12 mm,两帮移近量最大为6 mm。围岩控制效果良好,不仅为后续工作面开采提供参
自2019年12月以来,由新冠病毒SARS-CoV-2引发的肺炎疫情(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作为典型的正链RNA病毒,新冠病毒进入细胞后,其基因组RNA既可以作为mRNA翻译出病毒蛋白,同时也作为模板合成负链RNA,然后以之为模板合成子代病毒RNA。N6-甲基腺嘌呤修饰(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mRNA上常见的化学修饰。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复制和增殖过程中,其基因组RNA是否会进行甲基化修饰以及发挥相应生
随着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地质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在对研究区基础资料与野外成果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等1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专家打分法和信息熵理论确定了各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为综合考虑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优缺点,通过建立博弈论集成模型获得组合优化权重,最终实现了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结果表明:承载力高区、较高区、中区、较低区和低区分别占整个评价区的24.65%、34.20%、16.02%、15.67%和9.47%。研
科技界学习党史,应从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初心使命、重大理论成果中赓续革命精神,坚定发展方向,汲取智慧力量。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聚焦国家战略科技需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变局中开新局,重整新装再出发,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促进重大源头创新成果产出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挥科技自立自强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齿轮在加载循环过程中,粗糙表面微凸体接触会在齿轮次表面形成应力集中,形成初始疲劳裂纹,降低齿轮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研究直齿轮表面微凸体曲率半径、高度对表面弹塑性接触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Hertz接触理论和粗糙表面形貌的Greenwood-Williamson理论,建立了粗糙齿面单微凸体法向正接触模型、粗糙齿面弹塑性接触模型和不同粗糙度的粗糙界面接触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模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分析得,增大微凸体曲率半径会使接触应力有所降低,微凸体越高所受接触应力越大,且微凸体高度对接触应力的影
东北某露天矿褐煤因水分含量高,使用前需要进行干燥提质处理,以提高其燃烧热效率。为研究褐煤干燥提质后对水分复吸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差热/热重分析仪(differential analysis/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DTA/TG)、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等先进分析手段,结合干燥提质工艺,研究褐煤干燥提质对水分复吸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