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球菌属细菌368株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肠球菌属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各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68肠球菌属的细菌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8株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213株,占58.0%;粪肠球菌145株,占39.3%;鹑鸡肠球菌4株,占1.1%;铅黄肠球菌3株,占0.8%;耐久肠球菌3株,占0.8%.肠球菌属细菌主要分离自尿液、血液、切口分泌物中,检出率分别为53.0%、13.6%、12.2%.粪肠球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和利福平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均>60%,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则<2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95%,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和四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3%和35.6%;两种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2%.结论 肠球菌属细菌对抗茵药物的耐药性较高,而且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耐药性明显不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菌株类别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其他文献
目的 对LAM双管喉罩耳前瘘管乳突根治手术麻醉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双管喉罩用耳前瘘管乳突根治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用药量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需行耳前瘘管乳突根治术全身麻醉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E组)和喉罩组(L组).E组和L组麻醉诱导期用药量相同,诱导用药后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记录人工气道建立时间,麻醉过程分别记录麻醉药用量.手术麻醉结束后分别记录清醒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优势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5月至2011年4月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187例,肾结石长径2.0~5.5 cm,平均2.8 cm,B超引导下选取肾盏穿刺,扩张经皮肾通道至F16,行经皮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结果 187例均一期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并碎石.单通道取石165例(88.2%),双通道取石22例(11.8%),一期
目的 探讨颈侧入路舌咽神经切断术的两种方式(颈侧切舌咽神经、喉上神经切除术与单纯性舌咽神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疗效及差异.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12例颈侧入路舌咽神经、喉上切断术(以下简称“术式一”)和13例颈侧切入路单纯舌咽神经切断术(以下简称“术式二”)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手术效果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术式一”术后随访3个月~3年,随访中位时间为15个月.12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4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实施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住院时间为(21.5±3.3)d,切口疼痛时间(2.3±0.5)h,伤残患者8例,死亡3例,并发症6例.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麻醉应在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其最佳的麻醉方案。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45例AMI并于12 h内成功施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AMI后第2天、第1周、第1个月监测心脏生物标志物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的血浆浓度;测量AMI后3个月时左心功能[选取左室射血分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生物胶粘堵肺大泡效果.方法 对35例肺大泡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大泡穿刺,抽出部分大泡内气体,注入生物胶,使肺大泡粘连闭合.结果 术后观察6个月~3年,治疗后的肺大泡均不同程度减小或消失.结论 采用生物胶粘堵治疗肺大泡,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且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及预防肾损害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100 U/(kg·次),1次/d,静脉滴注,连用10 ~ 14 d.结果 观察组患儿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症状消退时间及皮肤紫癜反复发生率均明显少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肾损害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且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弥可保和维生素B1),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显效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为基层医院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方式提供更好的选择.方法 选取在鄢陵县人民医院住院的86例胆囊结石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LC组)43例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开腹组(OC组)43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①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 探讨平片置入法无张力修补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平片置入法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42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切口感染,术后恢复快,随访6~30个月无复发.结论 平片置入法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