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利亚姆守灵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y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曾敏昊
  文:丽丝尔·史林格(Liesl Schillinger)
  
  妙语迭出,冷峻幽默,层层剖析,不留喘息,安妮·恩莱特的小说阴郁晦暗,但同时却又如此光彩夺目!恩莱特的文字常常像在施暴,有时还让人生厌:阅读时,我们好似要洞穿波光粼粼的湖面,察觉出隐匿其中的危险。在其第二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安娜·肯尼迪的灵魂问道:“你像什么?”这个死于分娩的爱尔兰女人回想其自己十六岁读书时,修女让她翻译的那句德语:“无论童年还是未来,它们都不会消弱。”这个措辞激动的预言一次次地为恩莱特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恩莱特的第四部小说《聚会》在男性主宰的英国布克奖中一举夺魁。书中塑造的维罗尼卡•赫戈特易怒不安,她兄弟姐妹众多,但母亲的形象却模糊不清,就像“屋里坐着的一块没有危险的人肉”;父亲说话精炼,举止文雅,然其尊严大大地“被他疯狂的生育速度所损害”,于是还远未等到他的尸体下土,葬礼上追悼者就开始偷笑不止了。如今,三十九岁的维罗尼卡正在哀悼她最爱的哥哥利亚姆,其兄酗酒成性,而且总“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就在不久前,他把石头塞满口袋,一步步滑向布莱顿大海的怀抱。利亚姆复活时,兄弟姐妹们还在争吵,母亲似乎仍没意识到失去了什么,维罗尼卡却无比震惊。她自言自语道:“对于我来说,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便再也无法替代。”而母亲呢,“无论哪个儿子离去她都会哭……她的有太多的儿子。”
  利亚姆入海自杀时没穿内衣、没穿袜子,为此维罗尼卡连连掉泪。她就像了解自己一样熟知其兄,她清楚,无论利亚姆如何酗酒,他总会一丝不苟地保持整洁:“用煤焦油深层清洁液洗发,李斯特林牌漱口水漱口……全身都涂满防菌粉。”他宁愿去死也不愿被深埋在一大堆肮脏的内衣里:“冷水浸入他鞋子时,他考虑的大概还是与清洁去污有关吧。”
  一想到利亚姆生前的耻辱和悲伤,维罗尼卡就恨从中来——父母如此默然,丈夫和兄弟姐妹无法理解她对自己以及对自以为是的中产阶级的那种绝望。为什么自己和利亚姆从小一起生活,长大后各自的境遇却想去万里呢?维罗尼卡想起两兄妹二十岁刚出头时在伦敦合住一套肮脏的公寓的事,那时她常常躺在“不知是谁的熏鼻的毯子上……等着远方滚来个轮子,把生活向前推。回想起来,我当时肯定迷失了自我。”可上天究竟是怎么审判的,如今迷失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哥哥!
  沉痛中,维罗尼卡抛开丈夫和孩子,烦躁不安地驱车夜行,悲伤的里程似乎也在慢慢积累。凄清的回忆朝维罗尼卡袭来:十多岁时,利亚姆让她坐在自行车的横梁上带着她去游泳池;秋日,两人走在树林中山毛榉大道上,树木“苍老而有生气”,树叶“色彩明丽得像橘子一样夸张”。对维罗尼卡而言,那个下午空寂得意味悠远。“天空苍白高远,在这样的景致中,没有任何人参照,我们是那样渺小。就这样。无穷无尽的神灵不在的感觉笼罩在身上。”只有像恩莱特这样的爱尔兰女人才能描绘出上帝缺席时这般神圣的回响,可这缺席却恰也意味着存在。
  维罗尼卡无法自已地沉思回想,她在珍贵的童年记忆中奔跑着,搜寻着蛛丝马迹,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把她哥哥带到“楼下的盒子”那儿。她坚信可以在 “谦逊、热情”的外祖母埃达房间发现不少线索,两兄妹八九岁时曾和祖母住在一起,当时他们的母亲正迷失在生育的氲霭里,并且利亚姆命中注定的一些事还不尽明了。维罗尼卡想:“这世界永远不会清楚你经历过什么事,也不会知道这些事对你有什么影响。”“即使是你妹妹,我这个站在大厅亮光处、可算作你的救星的亲妹妹,即使她也未必能记住和把握所见之事。”维罗尼卡明白她的探求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真相现在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但是她的良心停不下来。
  一言以蔽之:沉重。读者大概有类似的体会。但在这追究历史原因的迷雾中,亏得恩莱特文字特殊的神力,小说才没有沉沉地压在读者身上。维罗尼卡回忆往昔时掌握了一种魔法,于是这些回忆不是让人抑郁不乐,而是叫人兴奋不已。就像成吉思汗的故事中女人哀悼她那魔鬼似的爱人,哭声无以形容,让人浮想联翩。
  维罗尼卡担心回忆会带来伤痛,便开始设想外祖母1925年到都柏林后青春时的模样,于是一幅幅不恰当的感官图画出现在眼前,填补着家族故事的空白,解释着为什么母亲没有思想,为什么哥哥利亚姆心痛地想不开要自杀。在维罗尼卡狂热的幻想中,外祖母成了神秘莫测的女妖,吸引着她的追求者(她后来的房东),招呼骑摩托的男人(后来成了她的丈夫)停车。外祖母厌恶这样的胡思乱想;埃达觉得臆想“就像说闲话一样缺乏品位,甚至还不如说闲话。”沉浸在对外祖母“浪漫史”的回忆遐想中,维罗尼卡得出结论:“埃达说得对,思想能看见的东西有长存的力量。”但抚摸错了东西,这其中长存的力量又是什么呢?这一点,维罗尼卡的外祖母没看出来。
  恩莱特目光犀利,写作风格简洁但又带有巴洛克的奇崛,近二十年来评论界一直为其倾倒。恩莱特以前的作品中常充满幻想和巧合。如她首部短篇小说集里的《便携式处女》,故事中电影导演有导演自己现实生活的本事。她的第一部小说《我父亲的假发》里,电视剧导演设想了一个会飞的自杀者。小说《你像什么》中丧母的孩子多年后重逢竟像碰碰车一样彼此相撞。恩莱特不久前完成的小说《伊莱扎·林奇的乐事》讲述了与巴拉圭放荡的独裁者小洛佩斯结姻的十九世纪爱尔兰性感美人(历史中确有其人)的故事,美人内心世界在作者笔下奇幻瑰丽,不禁让读者想起阿连德和马尔克斯的作品。
  在最新的这部小说中,恩莱特收起了她画家般的笔触。《聚会》中小说的魅力犹存,但其追寻的路线却是“超现实”而非“虚假”的:对某些人而言,今日之事,古之已有,后必再行。恩莱特一路磨练技艺,撇掉不实的幻想,放弃对“突然解围的情节”(dei ex machina)的依靠,勇敢地融入日常生活种种狂欢式的恐怖中。
  维罗尼卡努力探寻哥哥自杀的原因,她告诉自己,为了利亚姆她必须毫无退缩地承认哥哥的过去、承认两人共同的过去。“众所周知,真实的事件会产生真实的效果;这是虚假的事件办不到的。”维罗尼卡如是推理。她认为,利亚姆的本事就在于他能“揭示谎言”。而在《聚会》中,恩莱特让维罗尼卡去承担了更困难的工作——揭示真理。
其他文献
《圣经》“宽慰”我们,上帝是不得见的同在;远藤周作则在稠密的沉默中赤裸裸大喝一声,上帝是沉默的旁观者。所以每一个基督徒读罢《沉默》都不免掩卷长叹,为小说的主人公罗德里格弃绝神,更为神弃绝他的子民。  米兰·昆德拉纠结在小说“反讽”一面,将小说视为渎神之物。初读远藤确有同感,远藤周作借吉次郎抛出渎神这张牌。但更为高明的是,远藤在渎神的同时哀叹神性缺失。作者是个狡猾的设计师。乍看这篇二十世纪下半叶作品
期刊
进入五月,《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涌现出不少好书,譬如扎布里亚的这本《后美国的世界》,作者对中美印等国的剖析尤其值得我们深思。而肯尼斯·C·戴维斯的通俗历史类读物与“百家讲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放飞幻想的翅膀    迈进如今的书店,就发现如今的青少年书籍里难见科幻小说的踪影。而在国外,青少年科幻小说正在迎来它的黄金期。其实,喜欢阅读这些小说的成年读者也大有人在。偶尔看看这类想象力充沛的小说,
期刊
译:金逸明    只要你愿意,总能为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自传找到另一部文本,一部与之对应的文本。  ——菲利普罗斯,《事实》    I    我们都知道,大胆地写作自己的生活,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对那些自称为作家的男男女女而言,是一件有着致命诱惑的事情”。因为激发写自传的愿望的冲动与驱使他们写小说的冲动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者,正如诺思索普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一书中所写的那样,“我们或许可以将这种非常重要
期刊
译 李 旦 文 [英]弗兰克·曼雷    在一个她记得不太清楚的残梦中,她以为听到了她的丈夫在抓床头板,然后她醒了,听到了同样的声音。那声音就在她的头上。她躺在床上望着那个方向,但除了黑暗什么都没看到,来源于那里的那个声音,就像来源于她自己的思想。“老鼠是最精明的房客,”她想道,话也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它不用付租金。”她把它当作一种神秘的存在。  她敲了一下她丈夫的手臂。“起床吧,”她说,“房子
期刊
译 黄少婷 文 [美]琳·依格尔  去年夏天一个晴好的午后,我顺道拜访了大都会博物馆,在馆中,我满心渴慕地久久凝视着一件1911年的保罗·布瓦雷晚礼服,这件礼服的面料采用了郝鲁尔·杜非设计的印花天鹅绒,袖子宽大,绿松石色的衬里历经近一百年的时光仍然光泽闪耀。我素有衣着考究的恶名,这一天我身穿一件“Liberty of London”牌子的衬裙,外套黑色真丝雪纺罩衣,加上猩红色紧身裤和古铜色便鞋,这
期刊
译 袁 圆 文 [日]上总英郎    第一节 双面像——面临苦恼的远藤    读过远藤周作作品的人都知道,一提到远藤文学,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可能就是天主教文学。当然,因为作家本人是天主教徒,创作了一些关于天主教的作品是很自然的,但同时在他的多篇随笔,特别是以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活跃于日本中世的武将为主人公的历史作品中,以及堂堂男子汉突然变性成为女子的幽默讽刺小说里面,主人公风格迥异,让人无法相信这
期刊
译 吕 珏 文 [英]凯瑞·菲利普斯    远藤周作(Shusaku Endo)是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日本小说家,其作品着力挖掘背负信仰的矛盾处境。这样一位生于日本的作家竟激发了英国小说家凯瑞-菲利普斯的创作灵感。在这篇访谈中,菲利普斯详细分析了这位伟大的小说家何以对他产生如此持久的吸引力。  坐在我面前的加藤宗哉先生(Muneya Kato)满脸迷惑。他扶了扶眼镜,手指一会儿紧张地叉拢,一会儿又松开
期刊
《萨瓦纳湾》(1982)一剧,是杜拉斯专为法国舞台演员玛德兰·勒诺写的,主角的名字也叫玛德兰。这位名伶年轻时在各国的舞台演出红极一时,老了失去记忆,像幽灵似的住在她的女儿溺死的泰国海湾附近。每天晚上有一位少妇来看望她,那是她的外孙女,力图帮助外祖母回忆起她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母亲的旧事。从老妇三三两两的破碎回忆和少妇断断续续的补叙追问中,像从一张老底片上显现出在大海中的一块白石礁上,一个十六岁少女
期刊
文:【美】弗吉尼娅·普斯特雷尔(Virginia Postrel)  译:包慧怡    乔治·赫雷尔(1904-1992)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重要的美国摄影师之一,但在许多历史书中,你都找不到他的作品。他没有用镜头记录下经济大萧条或干旱尘暴区,没有为希特勒或斯大林拍过特写,也从未把机械和建筑物变为震慑人心的抽象画。赫雷尔专为电影明星拍摄广告照。1930年,他成了米高梅制片公司的主要摄影师,1942
期刊
2007年10月16日,英国“布克奖”评委会把这一英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颁给了爱尔兰女作家安妮恩莱特(Anne Enright)。由此,她的获奖小说《聚会》一改之前低迷的销售境况,立刻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许多人对于《聚会》的获奖大感意外,虽然评委会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很多读者依然感到小说思绪纷乱、晦涩沉闷,不少人甚至没有耐心读完全书。一时间,人们对于《聚会》争议不断,褒贬不一。  《聚会》的确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