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趣 辨真 审美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8119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由趣味而产生关注,由关注而产生自觉,这是一个最自然最科学的高质量认知过程。本文根据这一认识过程,谈谈如何把握历史教学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本质特征 寻趣 辨真 审美
  历史教学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辨伪存真,对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其重点在于辨与存的过程,而不是真或伪的结果。
  社会进步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果,这种对美的发现、认识和追求,也是历史学习的本质特征之一。
  不知从何时起,高中历史教学开始向数理化看齐,追求流程的规范化、内容的公式化、结论的明确化。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真心希望能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尴尬中逃离,在历史课堂上与学生们纵情分享历史学科的本质乐趣,把握历史学习的真实脉搏。
  一、探寻史学之趣
  回忆中学时代,有位历史老师,上课之风趣生动令人叹为观止,至今我还记得老先生对“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足足讲了有三节课,从建园的历史到建筑之风格,从园中文物图书、古玩字画的收藏到西方殖民者的反复劫掠,从当代相关文物的走私与拍卖到国际追索,活脱脱一小部专题史话,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回头想来,我正是从那时起,萌发了将来选择历史作为专业学习方向和职业追求目标的念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由趣味而产生关注,由关注而产生自觉,这是一个最自然最科学的高质量认知过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学历史教学,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和要求下,都该充分利用好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选择一些趣味盎然又意味深长的素材,赢得学生的关注乃至热爱。
  我曾经听过某位特级教师讲“新文化运动”一课,他以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等多种媒体,花了不少时间让学生了解那个屈辱动荡又多姿多彩的年代,了解那个年代中倡导抑或反对思想解放的特立独行的大师们。精彩的讲课,使学生连同在场听课的老师都一起陶醉了。印象较深的是他讲到胡适倡导文学革命,颇受质疑刁难:“有一次,胡适想请京城一位篆刻家刻一枚‘胡适之印’的名章。这位篆刻家坚决反对胡适提倡的白话文,遂当面质问:‘胡博士提倡白话文,怎么也用之乎者也的之呢。’胡适苦笑告退。三天后,其收到的印章上刻有‘胡适的印’四个字。”师生会意,一片欢笑。相比听过的许多结构精细、逻辑严密、重难点突出、师生互动频繁的“好课”,多年后回想起来,只有这堂课能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之中。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认为决定学生们能否学好一门课程的最根本因素往往就是每一堂“有趣”的随堂课。常规的目标理想教育,方式方法指导,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引发学生质变的希望实属渺茫,而妙趣横生的课堂往往不但具备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即时效应,更会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颗种子,它们会发芽开花,使学生们收获到一片美好的未来。
  二、明辨史学之真
  历史教学的另一本质特征就是辨伪存真,对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其重点在于辨与存的过程,而不是真或伪的结果。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填鸭式的教与学,所谓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往往让学生陷入“认识和记忆教材告诉我们的种种‘结论’”这样一个误区。显而易见,这是对历史学习的一种敷衍。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理应做好把握时机、创造条件的心理准备。
  我在高一历史一节课上讲到“明初东南沿海倭患猖獗,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下令实行“海禁”政策时,有名学生当场质疑说:“不是真倭寇,是中国人……”我立即就请这位同学起来说说质疑“明代倭患”真实性的依据何在。于是那位同学便向大家介绍了他通过阅读《明朝那些事儿》了解到明代倭寇集团头目大多是中国人;并认为所谓“倭患”是因明代“海禁”严厉而引发海上私人商业集团的武装反抗。他的观点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强烈反响,有惊讶,有疑惑,也有表示支持的。我当堂对这位同学敢于质疑教材的精神给予了鼓励,并指出:“这个问题也是老师关注和了解过的、史学界争论已久的话题。”同时指出:“《明朝那些事儿》属于历史普及类的读物,以此为依据得出某种结论是不太科学、不太严肃的,系一家之言。现给大家推荐《明代私人海上贸易商人与“倭寇”》[1]和《明代的海禁与倭寇》[2]两篇持不同观点的史学论文,供大家学习、参考。”此外,还别出心裁地提出:“既然大家都挺感兴趣,可以尝试在课后以个人或分组的方式进行一些阅读和研究,形成一个小论文,字数不限,期末前完成。按照:(1)在推荐书目范围内完成学习性阅读并简要概述正反双方的主要观点;(2)适当扩大参考书目范围,并整理出正反双方有明显分歧的观点和相关论据;(3)扩大阅读,提出有创见性的认识,并言之有据这样三个层次的要求打分,作为本学期平时成绩。”
  这种“化简就繁”的做法,目的就在于抓住课堂上学生稍纵即逝的展现求知欲望的契机,进一步强化引导和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求证的历史素养,从真正意义上去体验更接近历史学习本质的过程与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三、审识史学之美
  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曾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某种角度上看,就是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历史学自古就横跨经史子集四部,当前更是最具有综合性、涉猎最广的课程,在畅享“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高中历史课上讲到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提及“白登之围”,刘邦不得不贿赂匈奴皇后,使其下巧妙说辞令单于网开一面,我曾引史记原文:“阏氏乃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并引导学生赏析:“《史记》素有无韵之离骚的美称,如今从阏氏说辞中可见一斑,一共三小句,第一句从政治角度上说,两国领导人本不应该相互困厄,为两国树立不世深仇;第二句从经济角度上说,即便大功得成,中原土地也非游牧民族需要和能够久居之地,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第三句从文化角度上说,莫以为操必胜之券,人家汉王也有神灵保佑,不管哪家神灵都得罪不起。语言严密简练,符合说话者的身份,又对接受对象有充分的说服力。史家语言的精美细腻,也是国史的魅力所在。”史料中承裁的“语言之美”,历史课上同样可以体会欣赏,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再如讲到世界近代文化艺术成果时,我曾用PPT展示过一幅19世纪古典主义著名画作《泉》,并配乐旁白解说词:“画家安格尔秉承文艺复兴时代的遗风,追求一种永恒的、纯粹的美……认为最美的线条是曲线,最美的形体是带圆弧形的形体。因为柔和的圆弧线在人的心理视觉上不受任何阻力……他在这幅画上展示了可以得到人类普遍赞美的恬静、抒情和纯洁性。安格尔笔下的这个少女纯洁、典雅、恬静、健康、美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朝气。……头顶上的绿叶,脚下的潭泉,幽静的山都增加了这幅画的意境。从这幅画里,人们感到的是一个宁谧,幽静的抒情诗般的境界,心灵得到慰藉,感情得到升华的崇高境界。……《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我分明看到学生们从乍见人体题材美术作品时的惊讶、尴尬、嬉笑中沉静下来,开始尝试体会和欣赏古典主义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文学艺术之美还是相对浅显直白的,其实人类历史上从制度创新到物质繁荣、从科技发明到文化衍进,美是无处不在的,只需要我们有发现和欣赏的心态和眼光。如今基础教育层面又有哪门学科能像历史这样能够全方位展现人类的美,以及对美的追求?正因为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所以这种对美的发现、认识和追求,就理应是历史学习的本质特征之一。
  无论何时,作为基层历史教师,我始终相信,在历史课堂上把握恰当的时机,以正确的方式,对真、趣、美加以发现和欣赏,才是真正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朴素情怀和本质追求。
  参考文献:
  [1]林仁川.中国史研究,1980(4).
  [2]陈学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厦门大学),1983(1).
其他文献
摘 要: 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实际上是将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与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党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是数字化时代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目标所在,盐城市委党校图书馆利用馆藏资源数字化,开发建设“新四军研究数据库”,说明数字化是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市级党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要通过加大投入,发展壮大专业人才队伍,积极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实行标准化管
摘 要: 随着快餐文化的流行,现在中学生越来越不爱阅读经典,如何让他们接触经典,走进经典就成了语文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从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引领中学生走进经典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 经典文化 语文教学 引领策略  不可否认,快餐文化确有泛滥之势,严重影响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语文教师面对着各种文化,极力在有限的课堂内引领孩子走进经典文学圣殿。虽然我们的努力可能是螳臂当车
摘 要: 沈从文先生在同时代的作家中显示独特的文学取向和文学道路,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就以清新凝练的笔触构筑了一个充满“人性美”的湘西世界,这是作者营造的一个虚幻的世界,是生命个体与客观现实冲突的世界。  关键词: 人性 冲突 湘西世界  名扬海外,声震中国现代文坛的沈从文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以清新凝练的笔触构筑了一个充满“人性美”的湘西世界,在同时代的作家中显示独特的文学取向和文学道
摘 要: 少数民族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问题。本文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阐释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现状和影响,得到我国现今民族高校校园文化仍然需要进一步建设才能使学校稳步向前发展的结论,并提出有利于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高校 校园文化 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继承和发展,没有文
摘 要: 无名氏多次修改《塔里的女人》看似是为艺术完善,实则意在掩埋一些被遗落的真相。当我们进入被屡次修葺后的新殿时,仍像行走在心灵之塔中不断攀升的阶梯上一样,它是永远无法突围的循环,如同一个魔咒。沉睡在“塔”状心灵梦魇中的作者认为自己已在精心淬炼过的文字中清醒,但事实真的如此么?进入无名氏对成名作多次修改后产生的不同文本,作者发现她们相互指涉、缠绕的朦胧意蕴会对上述艺术困境/突破之可能性做出终极
摘 要: 叶广芩的《月亮门》,是一部京城里的人生乐章,其视角依然是女童视角,叙述灵动、清新、俊逸,语言明快,京腔京韵浓郁,从一个女人的精细、缜密、细腻的视角出发,写出内心丰富、复杂、难以名状的情怀,写出两个女孩的情谊和两个家庭的变故,道出人间真情,阐明“真善美”的真正内涵,主题意蕴深沉隽永,读来荡气回肠。  关键词: 叶广芩 少数民族文学 京味 《月亮门》  一、叶广芩的写作风格  201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提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这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有效性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学生的调研,充分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学中母语的使用状况,提出利用母语的正迁移在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母语正迁移 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 有效性教学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和转变,现今社会对大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
摘要 作为女权运动产物之一的女性主义电影,在与社会思潮大背景若即若离的轨道上,应该怎样更好的前行?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支,女性电影的关注点应该在何处?梳理女性电影较为常见的视听表现手法,提出女性主义电影跳脱性别观念的思考起点。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激进女性霸权 女性特质 性别模糊    19世纪中期,启蒙思想将欧洲大陆带入理性的轨道,也激活了沉溺已久的女性自我意识,分散在西方社会中女性主义的涓涓细流开
中国最美丽的城市——银川  这是一座美得令人拍案叫绝的城市,她既苍劲又秀美,既豪放又从容,既古老又现代,既雍容又大气。走遍银川的大街小巷,第一个感觉就是——银川好干净。这几年,凡是到过银川的人,都会对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刮目相看,天蓝、地绿、水清、城净,一个高品位的城市呈现在人们面前。作为一个西部城市,银川市的洁净让人到了叹服的地步。一年四季,从春到冬,银川市始终那样清清爽爽、干干净净,似乎有一只无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实现从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在辩证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获得理论与实践、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系列具体教学方法。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 文化教育 方法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在教育界是存在分歧的,实质就在于对课程的质性理解上,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看做知识还是文化,是信仰文化还是科学文化的问题。在文化视阈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