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对其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影响观察

来源 :健康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UNGKWOKK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对其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案例,遵循随机性原则予以均分2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其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研讨组患者的促甲状腺素指标高于参照组患者,而游离T4、游离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总甲状腺素等指标则低于参照组患者,参照组患者的新生儿先天畸形发生率5.13%低于研讨组患者的新生儿先天畸形发生率35.90%,P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在小儿哮喘患者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气雾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小儿哮喘病人8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分组,每组42例.常规组采用普米克气雾剂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气雾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0.95%,实验组为97.62%,差异明显(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率为26.20%,实验组为7.14%,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小儿哮喘患者治疗中应用孟鲁司
目的:分析肾脏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我院筛选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做简要分组,组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均得到明显改善,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并发症均较低,而对比发现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肾脏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以亚美马褂木优良品种为对象,采穗圃当年生穗条作插穗,研究了扦插季节、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扦插生根率显著不同,夏季扦插生根率最高为57.3%,其次是秋季扦插(40.3%),生根率最低是春季扦插(24.7%).(2)不同扦插基质生根率差异极显著,珍珠岩+蛭石+河沙(1:1:1)为基质的生根率最高为65.1%,其次为蛭石+河沙(1:1)(59.6%)、珍珠岩+河沙(1:1)(52.3%)、河沙(51.9%)、泥炭土(40.3%)、黄土(33.5%).(3)ABT1号、
目的:对胃脘痛人群接受中医护理技术烫熨疗法干预的价值做分析.方法:试验实际执行时间为2019.05~2020.05,样本为胃脘痛患者58例,抽签法将其均分每组样本量为29例.参照组、研究组分别拟定普通、中医护理技术烫熨疗法干预.观察比对疗效和疼痛相应分值.结果:执行有效措施后患者的疗效和疼痛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但对其相应数值进行比对,研究组均优,且有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烫熨疗法全面实行在胃脘痛疾病中,临床症状恢复明显,利于患者预后.
火是森林生态系统常见的干扰因子,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后土壤微生物的恢复直接影响地上生态系统的恢复,但对土壤微生物的火后即时恢复能力及不同土层微生物在火后土壤微生物群落恢复中的作用尚缺乏研究.本研究以火干扰后40?d的云南松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域,以相邻的非火烧地为对照,分层采集土壤样本(0~10?cm、10~20?cm、20~30?cm),使用传统培养法分离捕食线虫真菌,结合形态和分子技术鉴定物种,分析火后捕食线虫真菌群落的即时恢复能力及不同土层中捕食线虫真菌在群落恢复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针灸推拿是我国重要的中医医疗手段,也是中医专业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对学生进行针灸推拿教学过程中,建立实训课程体系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文章阐述了针灸推拿教学的现状,并针对以上现状分析了进行这一教学改革的策略,为中医针灸推拿教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对于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对小儿秋季腹泻患儿联合应用葡萄糖酸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32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纳入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对照组用药方案:单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观察组用药方案,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葡萄糖酸锌.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热、腹胀腹泻、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结论:联用葡萄糖酸锌可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与
通过调查采叶时间、采叶方式、树龄以及鲜干叶对出油率的影响,发现不同树龄的混合叶采集,树龄21—40年的油樟出油率均高于树龄20年以下和41年以上的出油率,其中,最高出油率的时间为三个月(4月、8月、12月);同一树龄的嫩叶采集,3月的春梢嫩叶的出油率最低,仅0.5%;油樟鲜叶和自然风干叶出油率的差距小,为0.11%.研究表明樟叶的出油率与木质化程度相关,当木质化程度越高,出油率越高.木质化以后,出油率稳定,损耗小.在生产中,建议在油樟充分木质化的时候进行采收樟叶较好.
报道了四川樟科植物2新记录种,即贡山润楠(Machilus gongshanensis?H.W.Li)和红河木姜子(Litsea honghoensis?Liou),并进行了鉴定讨论,同时提供了相关照片.凭证标本存放于西昌学院标本室(XIAS).新记录种均为我国特有种,该发现不仅丰富了四川樟科植物多样性,同时在研究相关类群的起源和扩散路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的:通过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右美托咪啶静脉泵入对全麻苏醒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126例全麻手术患者分组,甲组实施心理干预,乙组实施心理干预联合右美托咪啶,对照组实施常规疾病护理.结果:经不同护理实施后,三组患者中乙组患者苏醒期尿道刺激程度指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右美托咪啶静脉泵入预防全麻苏醒期导尿管相关性膀胱刺激症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