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缺失与改善途径探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缺失是大学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水平,进行分段式教学和专题式教学,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特色化的高校思政教学是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思政课;获得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7-0138-02
   获得感,是人在取得某种利益之后产生的一种满足感,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获得感不仅仅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感受,它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获取,所以,它不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层面的获取,也是一种看得见的、行之有效的物质层面的获取。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就是大学生通过思政课的系统学习,有所感受,有所感知,有所感悟,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对思政课的学习给予积极的、肯定性的、正向的评价。大学思政课作为每个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它不像专业课那样有专业针对性,对大学生将来的职业影响也不是直接的,所以,要获得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与认可是有相当困难的。在学习思政课时,绝大多数学生会问:“思政课有什么用?能干什么?”看似简单的一问,实际上它关乎学生的出勤率、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能否主动学习等一系列问题。增强和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满足大学生的现实成长需要,是提高大学思政课教学质量,实现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关键。通过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我们的亲和力与教学针对性,使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得以提升,是我们每一位大学思政课任课教师都应当思考的迫切问题。
   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缺失的现状与原因
   (一)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程度低
   许多大学生认为大学思想政治课是政治宣传课,是意识形态宣传课,是“洗脑课”,所以,大家对大学思想政治课比较排斥。不可否认,大学思想政治课有它的政治宣传、意识形态宣传的职能,但是,大学思政课无论从职能还是内容上讲,都是远远超出政治宣传、意识形态宣传这个范畴的。从职能与内容上讲,首先,它的主要职能在于育人,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大学思政课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社会培养一批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其次,大学思政课还担负着公民教育的功能。现代社会是公民的社会,现代教育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合格公民。有现代公民意识的、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是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主体力量。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一系列活动的主体,他的心理认同,他的理性自觉的培养离不开大学思政课的教学,有关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有关保障与促进公民权利的措施与法律,有关国家权力资源的配置等诸多知识与理论也离不开大学思政课的教学。最后,大学思政课也担负着知识传播的职能。大学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无疑是政治理论课,但它的内容是多学科的、多方面的,它包含了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民族学、军事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的部分内容,涵盖了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
   (二)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滞后
   以教师为主体的注入式的教学理念,“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无法满足目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需求,这是导致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效率低下,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缺失的重要原因。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它以教师为本位,教师在教学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与主导地位,教师是知识的输出者,教师具有权威性,教学内容具有正确性与真理性。而学生在教学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与从属地位,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现成的知识与观念注入学生的大脑。“注入式”“灌输式”教学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剥夺了大学生积极思考的权利,取消了大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在学习上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与乐趣,形成惰性,不愿思考、不会思考,过分依赖教师,依赖标准答案,最终导致死记硬背,學习效率低下,产生厌学情绪。“注入式”“灌输式”教学是与大学思政教育的德育目标相违背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道德的说教难以引起学生的共情,不但难以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反而会形成大学生懦弱、懒惰、无主见的道德缺陷与能力缺陷。
   (三)统编教材的局限性
   首先,我们现在使用的都是统编教材,它体现不了地域特色,体现不了院校特色,体现不了行业特色,体现不了专业特色。同时,由于高校思政课由过去的六七门,整合成四门课程,六七门的内容要在四本书里讲完,导致教材内容简略,难于透彻地说明知识点。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本书,要将过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的内容在二三百页的教材中讲清楚,教材肯定是无法详细讲解的,只能点到为止。
   (四)大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大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师配备严重不足、教师科学研究不足、教师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等问题。思政课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众多,教师数量不足,缺口大,师生比悬殊,导致在岗教师课时量大,教学任务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社会去调查研究。进而使教师自身对所讲问题缺乏研究、对现实社会缺乏了解,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很难使学生有获得感。    二、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的途径
   (一)讲好“绪论”部分,提高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认知水平
   教材的“绪论”部分是一门课程的总纲和头绪,绪论的教授效果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绪论部分要讲明课程性质,讲明教学目标,讲明学习方法,解决学生的困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学生首先会问一个问题,即一百多年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指导现代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我们讲清楚:什么是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与具体论断的区别何在?明确指出我们要学的是基本原理,学的是思想方法,学的是方法论,对现实是有指导意义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大学思政课的认知水平。
   (二)进行分段式教学、专题式教学
   大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是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构成的,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之外,还有历史专业、哲学专业、法律专业、经济学专业等。不同的专业,所擅长的领域是不同的。这样的状况,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教师可以将与其专业相联的内容讲得更为透彻;不利的一面:毕竟思政课的内容是综合性的,涉及哲学、经济、政治、历史诸多领域。人的精力有限,思政课教师不可能对这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在上课时,对非专业领域,难免似是而非,不容易讲透彻。基于此,采用专题式教学、分段式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选择与自己专业相近的专题进行讲授。一门课由不同的老师进行讲授,可以使学生转益多师,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可以充分地备课。
   (三)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实现探索式、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综合开发和整合运用,是提高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关键措施。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大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讨论,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自己解决问题;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探索实践教学新途径,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关注社会。
   (四)探索特色化的高校思政教学
   结合地域、专业、行业,引入地方文化资源,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探索特色化、个性化的高校思政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意义重大。高校所在地不同,地方文化各有差异,吸收地方文化资源进入高校思政课堂,可以使思政教学更加充实,不空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有很多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容,可以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途径,使高校思政课教学更有说服力。高校思政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的专业,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比如,在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可以融入医德修养的内容。同样,师范专业可以融入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五)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首先,积极吸引人才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扩大高校思政课教師队伍,一方面可以降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课时负担,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教学班级人数,降低教学管理难度,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多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去调查研究,去了解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卫红.认真总结经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2):4-7.
   [2]陈灿芬.聚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内容及途径的探析[J].江苏高教,2018(3):82-85.
   [3]邬勇,范建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用教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刘晓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8(18):202-203.
  编辑 常超波
其他文献
加强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全面找出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深度改革大学生就业指导方式,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有效性.现阶段,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
医疗旅游是医疗行业和旅游行业的融合,是现代社会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目前,国外医疗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且竞争日趋激烈,但韩国的医疗旅游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完全取决于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否建设得更加坚强和有战斗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城市经济改革和发展、
学校是乡村的文化中心,是一个村庄的未来之所在。留住了乡村学校,就留住了农村教育的根,留住了农村现代化的希望,留住了乡村文化的灵魂。可近些年来,一些学校和村民们之间的疏离感却在加剧,并逐渐沦为乡村社会的一方“孤岛”。  乡村学校的建立,让乡村多了文化底蕴。那时,虽然经济落后,但因为有学校领衔,乡村的精神生活却并不贫瘠,乡村文化生活依旧丰富多彩。那时乡村学校与乡村俨然是鱼水关系:教师经常去农家家访,农
“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它的形状如同一个孕育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听着这抑扬顿挫的语调,闭上眼睛,仿佛此刻自己就置身于鸟巢外,听讲解员一板一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新鲜血液、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其发展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衡量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自主创新力已经成为了一个核心标准。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可以通过研发活动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获得可持续发展
文章针对黄河中下游滩区面积大、土壤含沙量大、大量土地裸露,常常在农作物翻耕复种期间黄沙漫天的情况.借鉴国内外发展模式,提出在滩区建设大型牧场,用牧草常年遮蔽黄沙漫天
一所学校选择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外显为教育行为和校风,内含的则是内涵式发展。学校内涵式发展意味着学校要切实遵循和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提供优质教育和特色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只有优质教育才能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只有特色教育才能引导和塑造学生的鲜明个性。而要促进特色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就应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合理的学校发展定位。  本着以上教育理念,学校在“一校一品”“一校多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发展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有了新的标准,原本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为此必须要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学方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