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涉现实、反思自身、诉诸道德--从维兰德小说《金镜》中的《自然之子故事》看18世纪下半叶的德语启蒙乌托邦文学

来源 :国外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情节上几乎独立成章的《自然之子故事》是维兰德小说《金镜》(第一版1772/第二版1794)的重要组成部分;孤立来看,《自然之子故事》本身也是一篇相对完整的乌托邦小说。通过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分析,本文一方面尝试凸显《自然之子故事》与整部小说的有机关联,从而达致对维兰德小说《金镜》的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另一方面,本文尝试从《自然之子故事》出发,探讨18世纪下半叶的德语启蒙乌托邦文学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特色所在,即这一时期的德语启蒙乌托邦文学所具有的现实指涉性、自我反思功能和道德诉求;同时,本文亦尝试凸显以上三种特色在《自然之子故事》中的交织与融合。
其他文献
17世纪末18世纪初新出现的英国小说主张对个人经验的描写,并以此区别于过去的虚构故事。伊恩·瓦特等人倾向于认为形式现实主义是英国小说的唯一形态,小说应该以有序的叙述形式表现有序的世界。笛福的虚构创作继承了流浪汉故事的特点,不符合形式现实主义的规范,因此被认为是一种过渡性的虚构形式,而非小说。本文以笛福的部分虚构创作为例,分析其叙述结构和叙述节奏,认为笛福的"类流浪汉"叙述以有序的叙述形式表现无序的世界,符合小说的定义。笛福的虚构创作可以表明英国小说在形式现实主义之外,尚有其他诸如"类流浪汉"叙述的
本文考察了消费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异同,强调了从美学角度研究消费主义的重要性。在梳理了历史上一些消费文化理论家的著作之后,本文揭示了消费文化研究如何进入英语学界并成为当今文学批评的一种研究范式。本文指出,消费文化研究不仅关注与以往文学批评不同的问题系列,而且其注重社会文本和拼贴形式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立场。
从《木屑录》与《伦敦消息》里,可以发现夏目金之助最初以笔名"漱石"进行创作的重要历程。两部作品里都多次出现面孔与镜子,暗示着不同的自我形象与他者视线:在《木屑录》里,漱石向正冈子规展示了自己创作汉诗文的能力;在《伦敦消息》里,描绘了漱石作为黄种人的弱势,由此引发了漱石对人及文学分类标准的思考。这不仅体现于其文学理论中,还成为贯穿于漱石文学作品的深刻主题。通过考察其初期作品,不仅可以阐明面孔与镜子这一主题的深化过程,而且可以发现不同于以往所谓日本近代文豪的的青年漱石形象。
自中古以降,朝圣故事及"人生即朝圣"的主题在西班牙文学中一直回响不绝,直至20世纪的西语美洲文学经典中仍能觅得变体。本文选择两位哥伦比亚作家的代表作(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费尔南多·巴列霍的《杀手圣母》)为个案,考察二者如何套用、戏仿和颠覆"直线"与"环形"的朝圣范式,建构纸上的(反)朝圣之旅,书写当下国族命运的新章。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遭到屋大维放逐后创作的《哀歌集》第二部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艺术自治宣言。他用大量例证和归谬法证明,生活与艺术是彼此独立的领域,诗人有根据个人才能和性情选择题材的自由,读者也有解读作品的自由,统治者无权对作品进行道德审判。在奥古斯都时期的文化秩序中,奥维德远离政治的艺术自治观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立场。置于西方古典诗歌演进的大框架中,奥维德的这首诗也表明,艺术与权力二者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本文将法国作家保罗?克洛代尔(1868-1955)对逃逸的反思置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语境。通过作家在人生不同阶段对"个体的逃逸"、"外部的逃逸"和"心灵的逃逸"的反思,分析在"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心怀信仰的作家对个体自由与幸福、对社会飞速变化现象的反思和对自己艺术创作姿态的确立,并揭示他在现代和古典语境之间、在跨文化语境之间所作的富有开拓性的对话尝试。
威廉斯的"可变音步"素被评论界视为难解之"谜"。本文拟运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思想,就"可变音步"的源起与构建两个层面展开剖析,以期厘清并揭开"可变音步"之谜。早在1921年爱因斯坦初访纽约之际,威廉斯创作的诗歌《水仙花的圣弗朗西斯·爱因斯坦》即已涵括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两大思想:相对同时性的主体经验感知与相对时空观;在后期"可变音步"的具体构建中,这两大思想又成为其构建之宗即"美式口语节奏"与"诗行重塑"的重要指向。威廉斯深受相对论影响的"可变音步"构成20世纪诗歌与科学相交融的
《埃涅阿斯纪》卷六中的金枝意象是西方古典研究的难题之一。单就当代的研究而言,布鲁克斯(Robert Brooks)和韦斯特(David West)二人的解释影响深远。韦斯特重申金枝与柏拉图的联系,以惟一的一条文献证据为基础,存在以偏概全之虞;布鲁克斯以文本细读为圭臬的解释在细节上与他自己所倡导的"文本本身的内在进程"原则不合,虚构或至少放大了某些特定情节,有求之过深、穿凿附会之误,遭韦斯特指责实属难免。本文认为,作为埃涅阿斯往返冥府的"通关文牒",金枝是肉身死亡的赦免证明,其作用是让埃涅阿斯这个大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家》聚焦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呈现了黑人个体和群体在战后繁荣时期面临的种种生存困境。小说书写的现代医学为谋求快速发展对黑人生命的征用,以及黑人在社会生活中遭遇的暴力、规训和制度性隔离等细节,蕴含了有关生命政治治理逻辑及其手段的丰富表征。同时,作家对黑人抗争和出路的探究又赋予了小说"反生命政治"的文本表征。莫里森借由《家》打破了长久以来公共叙事对生命政治在上世纪50年代任意宰制黑人生命的缄默,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美国黑人民权问题的洞察与深入思考。
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历来得到批评家们的重视,但我们的目光往往集中在麦克白及麦克白夫人的人物形象上。本文拟从《麦克白》第四幕第三场中突兀出现、看似与全剧无关的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的御触行为这一细节描述入手,结合英国王室仪式传统,比较剧中的君王与詹姆士一世,揭示出这一细节背后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