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人类精神的家园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16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亨利·大卫·梭罗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超验主义哲学家、自然主义文学家。在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中,梭罗描写了他两年多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的生活经历,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他批判现代工业文明,批判低俗的物质主义,倡导崇尚简朴、回归自然的简单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以追寻人类精神家园的思想,对当今物欲膨胀的社会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亨利·大卫·梭罗  简单生活观  精神家园
   作为自然主义思想家、文学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两年生活中对自然的体验和思考,描写了他回归自然、简单生活、追求精神充实、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阐释了丰富的生态学意蕴。该书被誉为现代社会的“绿色圣经”,梭罗本人也被誉为“美国第一位主要的自然阐释者和环境主义的圣徒”。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和人类精神危机的凸显,梭罗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寓意。梭罗超前的生态思想——主张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批判,批判低俗的物质主义,崇尚简朴、回归自然的简单生活以追寻人类精神家园——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
   一  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梭罗生活的19世纪正是美国大力发展经济的时期。科技的发展、人类中心主义的盛行使人类的价值尺度成为最高尺度,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完全凌驾于自然之上,成为了自然的主宰。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痛斥工业化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他对于以火车和铁路为代表的工业文明采取了否定和批判的态度。
   他批判火车与铁路摧毁了乡村原有的宁静之美、自然之美,使自然满目疮痍,使人心喧嚣躁动。他痛心地写道:“自从我离开这湖岸之后,砍伐木材的人竟然大砍大伐起来了。……现在,湖底的树干,古老的独木舟,黑魆魆的四周的森林,都没有了。”
   对那些大量砍伐缅因森林的人,梭罗将之斥为恶魔,他愤怒写到,相比自然中其他的生灵,这些所谓的文明人砍伐树木,摧毁森林的生态,改变森林的本性,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对于工业文明的奇迹——铁路,梭罗表示了深深的憎恶,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自然闲适的生活,人们被它控制,变得麻木而忙碌:“列车的出站到站现在成了林中每一天的大事了。自从发明了火车,人类不是更能遵守时间了吗?……我有些邻居……现在只要钟声一响,他们就已经在月台上了。”宁静的乡村不再静谧迷人,变得喧嚣,不再有自然的美景,“我们的村庄变成了一个靶子,给一支飞箭似的铁路射中……火车像铁马一样吼声如雷,使山谷都响起回声,它的脚步踩得大地震动,它的鼻孔喷着火和黑烟……”整个乡镇都听得到这震耳欲聋的声音,清澈的泉水变得混浊,瓦尔登湖畔上茂密的树木消失了,自然的灵性和美景不复存在。
   工业文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对自然和土地的依恋和温情,完全陷入一种“火车式”生活方式中,火车驾驭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不停地追逐着目标前行,内心充满了躁动,可以说对铁路的着迷并未给人带来希望,反而扼杀了人性。这种以牺牲自然环境的掠夺式的发展所带来的文明是表面的,并不能掩饰个人精神的失落和迷失,人丧失了内心的安宁,成为被工业文明、被物质所异化的人。
   二  批判低俗的物质主义对人类心灵的戕害
   人类物欲的膨胀一方面导致了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人被逐渐物化。面对人类物欲的膨胀,梭罗看到了工业文明下物质对人心灵的戕害,以及人性异化下悲哀的人生。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严厉批判人们对物欲的追求,指出许多人为了追求所谓的奢侈生活,一生都在物质的重负下艰难挣扎,这些可怜的灵魂从一生下来就成为物质的奴隶,为着那些田地、庐舍、谷仓、牛羊和牧场,他们生活忧虑,整日辛苦劳作,就像机器一样,根本无法采摘生命中的美果,也无暇去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体味和享受人生的美好,几乎窒息在生活的重负之下。他们虽然得到了所想要的物质财富,看起来很阔绰,实际上却是所有阶层中最贫困的,他们得到了房屋,却变得更可怜更贫穷,因为房屋占有了他们,他们“不是居住在里面,而是被幽禁在里面了。”他们给自己铸造了一副金银的镣铐,“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
   对于这种迷失自我的生存状态,梭罗质问人是否有必要生活得如此糟糕吗?难道就不能改变吗?为什么人们不能生活得像大自然一样简单呢?在梭罗看来,财富大多只是身外之物,是对个人自由的一种拖累和妨碍。“占有财富不仅不是一种权利, 反而是一种累赘! 居住不等于占有!栖居不等于拥有……”梭罗认识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指出人应该摆脱对物质的膜拜,过一种简单而又内心丰富的生活。对人类来说,舒适的生活、诸多的奢侈品,只能麻痹人的心智,消磨人的斗志,对人类的进步毫无益处。他认为,人们终身辛劳将物质享受当成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其结果是给自己的一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丧失了心灵的愉悦和安宁的同时,也忘记了生命的意义。
   三  崇尚简朴,追求至上的精神生活
   在追求物欲的狂躁和生活方式的畸变中,物质财富的增加、奢侈的生活方式并没有使人增添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相反却令人迷惑、消沉和恐慌,精神无所皈依,出现精神上的荒原。物欲的膨胀虽然使人们获得了物质财富,却使人的道德、人的尊严和人的美好消失殆尽。
   正如华兹华斯指出:“物欲膨胀不仅伤害了自然,而且也伤害了人自身,使人丧失他的天真纯洁和美好的心灵。”梭罗敏锐而前瞻地看到了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挤压和侵蚀,他质疑人类精神家园的丧失,看到了人被扭曲、被异化的后果。在他看来,物质与文明发展并不是同步的,而且物质文明的进步似乎总是伴随着人性的堕落,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没有提高人的精神生活品质,改变人类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反而带来了很多社会弊病。当人们的房屋越住越大的时候,人的素质却没有相应变得越高,低俗浅薄仍然是一些人不变的标签。梭罗认为人应该注重精神,要生活得有思想、有意义,就要向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古哲学家这些最明智的人学习,他们生活得甚至比穷人更加简单和朴素,尽管外表生活贫穷,但内心生活却很丰富。    为此,梭罗提出了简单生活的观点,倡导人们摆脱物质的桎梏,转向内心生活,过一种精神丰富的理想生活,去追寻人生的真谛,探寻生活的本质。
   梭罗所提倡的简单生活的核心就是追求简朴,即人的生活应以满足基本需要为限度,不能索取太多有限的自然资源,应控制人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注重人心灵的富足,这充分体现了他的生态智慧。因此,梭罗所指的简朴“不是指匮乏、吝啬、自我否定,而是指如何在精神生活缺乏的富足中重建精神财富。”
   为此,梭罗独自一人来到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多,证明了简单生活是完全可行的。他认为人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要,实际上很容易就能得到满足。就住来说,他认为房屋并不需要有多奢华,人不能被房子所累,成为房屋的奴隶。在瓦尔登湖畔生活期间,梭罗就地取材,自己动手,仅花不到29美元就建成了自己栖身的简陋小木屋。尽管食物是生活必需品,但梭罗也力求简单,认为人不必一日三餐都吃,如果必要,一天也可以一顿;而菜不需要太多,至于别的,也可以同样的比例减下来。对于穿着,梭罗认为应尽可能简单,衣服“无非是我们的一层表皮或假皮,它并不是我们的生命的一部分”,他鄙视所谓的时髦,认为是“骄奢淫逸的人创设了时髦翻新,让成群的人勤谨地追随。”在梭罗看来,人不能在乎那些表面受人尊敬的东西,而更应注重于内心的充实和高贵。
   梭罗将对物质的需要降低到最少,从而更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精神的需要。在他看来,摆脱物质的桎梏,追求心灵的愉悦,是一种有价值的高尚生活。正如他在书中写到,这五年来他每年只需工作六个星期,就可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应对一切生活的开销了,闲暇之时,则可自由地思考和和阅读。在梭罗看来,阅读是实现精神富足的方式。书籍是人类思想的记录,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它可以涤荡人的心灵也可以启迪人的智慧,使人精神高尚而愉悦。
   瓦尔登湖畔的简单生活,使梭罗有更多的时间与自然接触,与自然对话。他在蜿蜒的林间小路漫步,在清澈的湖水之间徜徉,观朝霞之灿烂,看落日之余晖,听森林的细语和动物的呢喃,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尽情享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慰藉。
   对梭罗来说,自然既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的精神之源。人是大自然的居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相融的人,才是最美的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梭罗感到每一天都非常愉快,自己的生活跟大自然同样的简单,同样的纯洁无瑕,而他静静地微笑,感受到了自己无涯的幸福。梭罗以物质生活的尽量简单换来了精神生活的最大丰富,欣赏和享受着世界的自然之美和精神之美。在梭罗看来,简单质朴的生活可使人们摆脱世俗的生活方式,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生活的最终目标不是占有无数的物质财富,而在于提升自己的人格,充实和丰富内心精神生活,与自然相融,诗意地栖居,在与自然和谐的同时也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才是人类生存的真正目的和归宿。
   梭罗不同于世俗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反思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环境和我们的未来。这种简单生活理念也给人们以启示:第一,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舒适是建立在以牺牲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的,这样的人类生活方式是违背自然发展的,对人的全面发展来说未必是有利的;第二,简朴生活是符合人类本性的生活,应是人生的最高准则,它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精神上的完善,可使人们在避免衣食之忧后,又能使人追求至上的精神生活,享受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四 结语
   《瓦尔登湖》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它抨击了人类依靠科学技术来征服、统治自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追逐物质财富、盛行消费主义的社会主流生活范式使得人们把此看成是个人幸福的先决条件,人类不仅面临着生态危机而且面临着精神危机。因此,梭罗倡导的简单生活观对当今物欲膨胀、精神日益呈现出荒漠化的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他所诠释的回归自然、简单生活、追求至上精神生活的完美生存范式,使人们节制奢侈的欲望,把物质需求和消费需要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范围之内,注重人类精神家园的建构,在自然中寻求诗意的生存,对找回人类业已丧失的精神家园,以人类精神生态的诗意建构对抗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从而使人类拥有永恒的家园具有深远的意义!
  注:本文系内江师范学院社科重点科研项目:梭罗《瓦尔登湖》的生态批评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3SA0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斯蒂·哈恩,王艳芳译:《梭罗》,中华书局,2002年版。
  [2] 梭罗,徐迟译:《瓦尔登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3] Thoreau,Henry David.Walden and Other Writing[M].New York: Bantam Books,1981:786.
  [4] Jonathan Bate.The Song of the Earth[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279-280.
  [5] Lawrence Buell.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Thoreau,Nature Writing,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M].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129.
  [6] 约翰·雷恩,容冰译:《自愿简单》,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许酉萍,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一个姑娘从拥挤的车厢里挤过来,对我说:“你也坐这趟车上班啊?”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点点头“唔”了一声。显然,她对这声“唔”很不满意,于是有点闷地看着窗外灰色的人群。公共汽车在一个车站短暂停留,又重新开动之后,我听到她说:“我以为你还记得我,江亚。”  我不得不扭过头去,认真地打量着她。对于一个准确无误地说出你的姓名的人,你就必须要表现出足够的礼貌,哪怕你压根就记不清她是谁。  我的态度让她有了
期刊
摘要 鲁迅研究具有极其鲜明的“当代性”,鲁迅的精神文化遗产以不断与当代问题对话的方式存在着而且历久弥新。鲁迅遗产的“当代性”问题首先需要关注的是鲁迅的个体本位与“反权威”立场,其次,启蒙与大众、“中国人”与“世界人”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鲁迅“当代性”阐释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是应予重视的重要问题。鲁迅的精神遗产的继承和“当代性”问题具有知识分子自我定位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遗产 当代性
期刊
摘要 张爱玲不仅在其小说创作的内部世界中寻找、缔造着传奇,在其小说外部的封面世界里同样在创造着另一种传奇。通过对《传奇》三版封面的解码,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张爱玲,了解她的艺术梦想。  关键词:张爱玲 《传奇》 封面   书籍的封面就如同人的面孔一样,可以传递给他人多种的信息。特别是由作者亲自设计或挑选的封面所蕴含的信息则更为丰富。解码它,我们就可以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书籍的内容、情感与思想,还
期刊
孙慧芬是一个来自乡土的地道农家女,这决定了她区别于其她乡土女性写作的身份立场,以及表现领域的先天限制。乡村妇女在父权制传统顽固的乡村社会,活动的有限天地是在家族范围内,以及由家族延展到邻里的社群。即使在进入大都市之后,她们的第二性文化限制也是因袭的重负。日常生活中的挣扎与男性中心的心里对抗,成为心理戏剧的原初动力。孙惠芬的小说创作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文化宿命中,演绎着她们日常的心理戏剧,表现乡土女性身
期刊
摘要 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现代文学经典逐渐以影视这种全新的电子媒介形态进入公众的视野。在新的媒体语境下,现代文学经典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本文从电子媒介时代与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形式转换和现代文学经典与电子媒介的技术解析两个方面探索了转型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现实境遇和生存形态,力图构建一种开放的文学思想,以拓展现代文学经典的审美经验,促进其精神价值的延传。  
期刊
从《魔幻人生》到人生三部曲    一群素未谋面却生日相同的人,被神秘的信件邀请到了极具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塞汶山庄”之中。每个人心头隐藏的秘密随着接连发生的血案,在求生的本能驱使下,一个个撕去了伪善的面具,展现出一幅血与灵交织的悲惨画卷。  无处可逃的山庄,将死亡深深栽种。  千奇百怪的死状,将死罪默默朗诵。  凶手究竟是谁?这是一个问题。  凶手如何杀人?这是一个大问题。  在犹如魔术般迷幻的杀
期刊
摘要 传统文学与现代网络结合而成的网络文学,已经变成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一部分了。本文探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学术研究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期望网络文学能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关键词:网络文学 发展 现状 建议   在现代中国社会,网络已经全面覆盖了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谈到网络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通常就要说到网络文学。现在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们,均对网
期刊
序 罪之源    你能听到么?在这个虚无的世界里,我可以看到月出,然后月落。不论阴晴圆缺,世上已经没有什么能让我动容。我只倍感孤独,没有一个人理我。哪怕是最微弱的伤,也无法在我的胸口愈合。而你,却一去不归,你为何偏爱那里。是他们满足了你么?还是你满足了人类。  “罪”——曾是我们共同的名字,却被神无情的分成了7个。你走了,你们都走了,唯留下我。在这没有阳光的天际,我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我泪流满面,
期刊
1    我抱着课本去教室自修,时值假期清晨,校园的路上却仍是喧嚣阵阵。忽然有陌生女孩迎面而来,也不搭话,“啪”,径自一掌,击上我的脸颊。  我只觉脸上一热,未曾多想,反手扇去,更响亮的一声,那女生抚面呆立。  我反对暴力。但我赞成以暴制暴。  她大概也未料到我有如此凶悍,手指着我,说出最荒谬的指责:“你……你你你……你怎么打人?”  我一挑眉:“打人?你说谁?”  她终于也自知理亏,恨恨咬牙:“
期刊
摘要 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评论家们从各个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了评论和分析。本文尝试从新柏拉图主义入手,对小说的主人公马丁·伊登的性格进行剖析,并指出主人公的毕生追求正是新柏拉图主义者所极力提倡的人的精神世界,而正是对这种精神世界的追求导致了主人公的自我放逐,而不是自我毁灭。  关键词:马丁·伊登 自我毁灭 肉体放逐 新柏拉图主义 精神美   引言   对于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