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可以这样熨帖童心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8743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治教育只有珍视儿童的生活经验,找准儿童的认知起点,契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才是符合教育逻辑的,才能让儿童亲近。
  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时代环境密切相关。依托当前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颁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指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可见,法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方面。
  《大纲》还对学生在成长的每个阶段所应接受的法治教育内容进行了细致地梳理,小学阶段概述为“应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那么,在小学阶段,怎样让法治教育贴近儿童、走入童心,助推儿童的道德成长呢?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索。
  一、珍视儿童生活经验,法治教育应找准起点
  我们所面对的儿童并不是一张白纸,生活经验给予了他们一定的感性认识,形成了相应的认知积累。法治教育只有珍视儿童的生活经验,找准儿童的认知起点,契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才是符合教育逻辑的,才能让儿童亲近。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玩耍方式,其实也是他们的一种学习方式,甚至是主要的生活方式。通过观察,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会因对规则的理解或遵守而产生矛盾,于是,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进已有的游戏规则,设计新的游戏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要考虑到所定规则的合理性、可行性,同时也领悟到在游戏过程中只有每个人都严格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快乐。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是新时期中小学生的行为准则,笔者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理解。首先,利用晨会时间和学生欣赏、学唱《新中小学生守则之歌》,动听的旋律、富有童趣的画面,让学生一下子获得了亲近感。其次,组织学生用最喜欢的图说的方式进行诠释,可以画出自己读了《中小学生守则》中相关条文之后应该怎么做,也可以画自己在生活中是怎么遵守条文规定的,还可以画身边的榜样行为。学生在“画”中主动解读、积极反思、寻找榜样。最后,选取优秀画作让学生展示并解说。学生在展示、交流中内化行为规则,为身边的榜样点赞,主动产生遵守规则的愿望。
  美国伦理学家约瑟夫·弗莱彻说:“哪里有了境遇所提出的问题,哪里就有真正的伦理学。”情境模拟也是儿童喜爱的一种形式。在引导学生了解、遵守交通规则时,笔者就使用了这种形式。由老师或学生设置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行走或行驶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请所有的学生当“交警”,评判模拟者的行为是否恰当,同时,老师趁机渗透《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学生在模拟中进行演练,在评价中深化认知,增强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在法治教育与学生生活之间架起桥梁,以丰富有趣的形式巧妙实施,刚性的法治教育就有了柔性的温度,就能激发儿童尊法、学法的积极性。
  二、建设特色班级文化,法治教育需潜移默化
  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直接、深远的影响。笔者将法治教育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努力将法治教育中的相关要求转化为班集体的规范和价值观,利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条规范、每一次活动营造法治文化的氛围。
  1.物质文化。班级环境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教室的黑板、墙壁“说”出与法治相关的话。组织学生寻找“身边的法”,搜集相关的名言,从中选出最想向伙伴推介的一两句,用图画或文字进行注解。古今中外的许多名言进入了学生的视野,他们或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推介卡,或对生活中所见到的事例甚至是读到的故事进行阐释,形成“法治名言笺”,还有的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创作出了自己的“格言”作品。把这些富有创意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学生几乎时刻都能聆听到先人、名人关于“法”的教诲,在把它们谙熟于心的同时形成对“法”的认同感,从而实现了“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的目的。
  2.制度文化。笔者所在的班级无论是常规的细则制定还是奖惩制度、事务承包责任制度的制定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我们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投票的形式确定常规和奖惩细则,设立常任班委和非常任班委进行自主管理。非常任班委一天更换一次,每天傍晚放学时,当天的值日班长公布第二天值日班长的人选并讲清推荐理由,这其实就是以正面典型激励其他学生。除了有值日班长对班级“面”上的管理,我们还有以4~6人为小组的“微管理”,将常规管理落到实处、落到细节处。一周结束,常务班委对全班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小结,表扬优秀、提出不足,集体评选出“本周之星”“进步之星”等,然后由老师或班委会在班级群中发送表扬信,或者给予被表扬的学生更多的管理机会等。让学生以轮值的形式进行自主管理,使每个学生在角色转换中体验规则对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树立起自我约束的意识。
  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虽然无形,却是班级学生共同信奉的价值准则,对班级成员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塑造班级法治精神文化时,除去在设计制作班训、班歌、班徽这些班级象征物时糅合进法治要素这样的常规做法,笔者更注重在班级活动中渗透法治教育,使遵规守法成为班级成员共同的意识和自觉行为。
  针对学生在学校图书馆自主借阅图书时不能如期归还、不愛护公物的现象,笔者带领他们进行管理员、机器维修工人的角色体验,并组织他们排演情景小剧在学校活动中展示,学生在亲身感受中达成了以诚立身的共识。
  许多家庭喜欢在节假日时出行旅游,笔者让学生参与办理登机、住宿等事宜,然后到班级开展交流会。通过交流,孩子们懂得身份证或户口簿是不可缺少的物件,哪怕是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也需要出生证来证明身份。据此,笔者引导孩子们了解关于公民及其责任、义务的相关法律规定,使学生对抽象的法律规定有具象的了解,提高其对法律的敏感性。这样的交流活动,使学生分享了同伴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感知,培养了群体法治意识。   班级法治精神文化的建设使得班级拥有了一个磁场,每个学生都受到磁场力量的驱动,自觉规范自身行为,逐渐凝聚成个人的法治价值观念,从而形成一定的法治素养。
  三、提高活动育人实效,法治教育当具有张力
  法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认知层面,助力德性生长才是它的最终目标。笔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法治主题活动深化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素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使他们的法治精神得到发展。
  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笔者组织他们观察、记录校园里花草的生长变化,收集资料了解花草树木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学校花圃设计标语,组成“护绿小组”监督同学们不能踩踏草坪。到了高年级,让他们用拍照、采访的形式调查家乡河流的生态现状,设计表格对比研究河流的生态变化,了解《环境保护法》中的相关法律条文,撰写倡议书进行呼吁。学生在这样的“行动研究”中主动建构、丰满自己的认知。
  南师大教授吴康宁说:“自由人格与规则意识,民主精神与集中意志……诸如此类相反相成的品质,应当成为教育的成对目标。教育目标只有在成对互补时,才会是有张力的。有张力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并因此成为合理的教育。”法治教育中,這样的成对目标很多。面对课间安全游戏的规定,玩滑板的个人喜好怎么办?保护动物的规定和人们对肉类食物的需求怎么平衡?信件作为公民隐私受法律的保护,可父母私自查阅邮箱、日记本时,你也搬出法律吗?笔者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虽然这样的讨论未必会有确定的结果,但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得到了锻炼,对法律规定的认识更加深刻。思辨,是让法治教育避免片面化的一个可行途径。
  共享单车是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学校不少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使用,但它们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少问题。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它们。在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共享单车“生存”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观看《朗读者》中共享单车创始人胡玮炜的一段视频,听她讲述自己创造共享单车的初衷以及推广过程,听她动情地朗诵《自行车之歌》。学生在倾听中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他们知道了爱护共享单车的必要性——每辆单车上都有定位系统,公安部门随时可以确定单车的具体位置,更了解到创始人用单车让城市生活幸福指数提升的美好意愿,感受到它们其实是送给现代城市的一份轻巧而温暖的礼物,从而将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的规定内化为自我要求,形成必备的社会公德。
  将法治教育和道德培养巧妙结合,学生既接受行为准则的规范,又以道德的力量自我约束,这样富有张力的教育才是真正着眼于“立德树人”的完整的教育。
  四、协同多方教育力量,法治教育宜联动实施
  法治教育要想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就需要整合教育资源,凝聚多方教育力量,使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协力、携手共育。
  1.学科融通。在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时,笔者不仅在品德课上通过做游戏、讨论等方式引导他们感受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懂得保护动物、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同时阅读语文教材中讲述外国人自觉遵守保护动物规定的文章,切实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在学校主题整合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围绕“升国旗”这个主题,以语文课本上《升国旗》一课为发散点,与数学中的认识数以及音乐、美术教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链接、整合,四门学科的老师共上一节课,使一年级学生对国旗及其象征意义有清楚、全面的认知,为他们以后建立国家的概念作了充分的铺垫。
  2.家校联合。为了让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真正转化为行动,笔者设计了“文明出行记录卡”,请学生对自己和家长在出行时遵守交通法规的情况进行自评、记录,这一做法既将法治教育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上,又让“小手”拉起了“大手”,营造了遵守规则的大氛围。在“家长素养课堂”上,笔者邀请班上从事交警、律师、环境质检工作的家长走进学校,为学生量身定制相关的法律知识课堂。家长们特殊的职业身份极具说服力,专业而不失趣味的课堂让学生从心底对“法”产生了敬畏之情。
  3.校社携手。社会是个大课堂,法治教育岂能局限于学校。笔者带领学生走进消防中队观看消防官兵的专业演练,了解消防安全知识;走进法庭旁听法官开庭审理案件,身临其境感受法律的威严,了解相关司法知识;聆听法官为校园欺凌现象开设的法律专题讲座,从法的角度审视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规范自身行为,学习用法律保护自己。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延展了法治教育的时空,增强了学生的法治认同感,使他们感受到法在身边,进而从小树立起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
  德润童心,法护成长。让我们不断探索法治教育的新途径,以法治教育助推学生良好公民道德的养成,为培养出既具有道德情操又具备法治精神的合格小公民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李 敏
其他文献
在学校的家长教育中,苏霍姆林斯基坚持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在家长学校中,体育、智育、德育、劳动教育和美育浑然一体,而且,要让理论课程与家庭的教育实践联系在一起。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问题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受到关注,因为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就实质而言,都负有多种职能,在儿童社会化,培养儿童为进入社会生活、履行不同社会职责作准备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家校合作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苏霍姆
2006年,海门市启动区域推进公民教育的行动。区域公民教育行动试图把学校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着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行为习惯,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以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项目为突破口,分年段贯穿公民教育的主题,探索区域推进公民教育的新路。  近五年的实践中,我们建构了一个以培养公民行为习惯为主的公民教育行动课程,确定了以下12个“每月一事”
爱国题材影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通过演绎出种种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的人物和故事,展现英雄人物的榜样力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近年来,富有德育意义的电影题材层出不穷,以前段时间热映的《厉害了,我的国》为例,作为展现祖国新时代复兴强盛的写实记录电影,该片自上映以来便引发了一阵观影热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其所蕴含的德育价值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討。  第一,《厉害了,我的国》体现了以
摘 要 耻感体验是一种让人们产生自卑与臣服的情感体验,许多道德学者提倡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实施耻感教育。然而,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证明耻感体验与道德教育有本质上的联系,与之相反,美德则是一种朝向善与正义的倾向性,在道德生活实践中,这一倾向性可以作为各种道德判断与言说的基础。因此,道德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个体美德品质的培养,它意味着一种对人们各种品质优秀性的追求与趋向体验。  关 键 词 羞耻体验;道德教育;
摘要 校园欺凌的各类参与角色在欺凌事件中都发挥着不同作用,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克里斯提娜·萨尔米瓦利参与角色理论的基础上,总结现有关于校园欺凌参与角色的研究,梳理校园欺凌参与角色的逐步划分以及各类参与角色的具体特征。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校园欺凌参与角色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依据校园欺凌丛生的特征对欺凌高发的学校开展针对性干预,以提升校园欺凌的治理效果。  关键
幼儿保育和教育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强了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准备,并开启了他们生活中的积极发展周期。由于学习差距在小学入学之前就开始扩大,确保弱势儿童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质量尤为重要。高质量的幼儿保育和教育是实现“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愿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科文组织通过循证宣传、知识生成和共享、能力发展和伙伴关系建设,支持会员国实现关于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4.2。教科文組织目前正与
在复杂的社会变迁中,我们还能清晰地判断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吗?社会发展了,教育变得更好,我们的老师变得更好了吗?面对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对“何为好老师”的问题充满困惑。何为好教师以及何为教师之善的叩问,已经不是无关痛痒的问题,而是作为一种观念和实践的羁绊,困扰着老师,影响着学生,决定着教育生活的伦理品质。“何为好老师”的追问触及的是教师之善这一本质性的教育伦理问题。  一、“善”
五育并舉,关键在“并”。这里的“并”并不是简单的“并列”的意思,而是“融通”“贯通”的意思,不是简单地在五育之间做“加法”,而是要在五育之间做“乘法”,以形成五育的整体倍增效应。而要实现五育之间的融通,教师的教育观念就要发生深刻的变革,从某一个学科或教育领域的教师转变为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关心学生某个领域的学习和发展,而且关心学生整体的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形成。学校的教研方式和教师的校本专业
黄局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近年来,南康区不忘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形成了教育发展的“南康模式”。在该模式下,南康区着力打造品质教育,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黄万林:高考成绩是南康教育靓丽的一笔,但南康教育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仅在此。近年来,南康扬优成势,以品质教育为主线,积极探索,教育成效显著。  一是营造了各界重视的育人氛围。在南康,全区上下都把教育作为闪亮名片悉心呵护,历届党委、政府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教育部也相应地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为教育更好发展助力。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