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梅毒血清学检验的不同检测方法

来源 :大家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诊断梅毒效用。方法:取204例确诊梅毒患者作为病例组,208例全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以联袂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1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胶体金快速检测实验(SYP)、梅毒螺旋体凝集实验(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serum test,TRUST)进行检测。结果:TRUST病例组与一期梅毒阳性率低于SYP,SYP低于ELISA、TPPA、TPH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诊断三期、隐性梅毒阳性率低于SYP、ELISA、TPPA、TPH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TPPA、TPHA均可作为理想的梅毒血清检验方法,SYP也可用于隐性梅毒诊断。 Objective: To compare different serological tests to diagnose syphilis. Methods: Totally 204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syphilis were selected as the case group and 208 healthy control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PPA) , Colloidal gold rapid test (SYP), 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 (TPHA) and toluidine red unheated-serum test (TRUST).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TRUST cases and primary syphili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SYP and SYP, but lower than that of ELISA, TPPA and TPHA (P <0.05) , TPPA, TPHA,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ELISA, TPPA, TPHA can be used as ideal syphilis serum test methods, SYP can also be used for diagnosis of latent syphilis.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研究商周时期"虎噬人"纹饰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揭示其精神内涵及原始艺术思维模式,找到原始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契合点,使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发扬光大。
从单片机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分析了其原因,并从理论、实践与考核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与改革,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决定农村人地矛盾能否缓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稳定推进,农业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全局性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详细分析邯郸市农民工目前的工作生活
高端白酒应达到如下品质:口感方面有优美的醇和度,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化,低醉酒度,严格的质量标准。
目的:通过观察左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分化调控因子OPG和RANKL表达的影响,探讨肾主骨的机理。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实验分为两部分:(1)左归丸含
随着嵌入式处理器、微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微小型四旋翼无人机逐步向高效、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首先,从原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医院逐步建立了电子病历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等医
<正>今年1月,由湖北省农机监理(推广)总站王林松供稿,湖北省农机局向上推荐的一篇"大力发展机械化粮食烘干设备迫在眉睫"信息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刊登标题为"湖北反映大力发
<正>目前,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电子学等领域,并逐渐向生物医学领域渗透。2000年,杨氏等[1]在通过研究不同粒径(≤100、150、200、500nm)的矿物中药雄黄和石决明(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