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各高校“神兽”出动!

来源 :求学·新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c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O. 1·狐狸
  武汉大学的狐狸“珞珞”可谓是国内高校中最负盛名的校宠了,几年前,一位教师在武汉大学珞珈山上发现了它,从此它便走进了武大师生们的视线里。大家都很喜欢这只美丽的狐狸,给它取名为“珞珞”,意思是珞珈山的精灵。珞珞从不怕人,十分有灵性,时常下山来“巡视”校园,或是在林荫小道上悠闲散步,或是和“小伙伴”流浪狗嬉戏,给本就美丽的武汉大学校园又增添一丝神秘色彩,让无数网友羡慕地表示“又是别人家的大学,别人家的狐狸”。今年疫情封校期间,珞珞曾几次出现在校园里,默默地守护着武汉大学,等待着学子们的归来(投喂)。
  NO. 2·黑天鹅
  黑天鹅是高校中最常见的校宠,似乎每一所大学里都有黑天鹅高贵优雅的身影,如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浙江大学……不久之前,电子科技大学的黑天鹅飞到隔壁西华大学“串门”的事件还一度上了热搜。不过你知道吗,我国许多高校的黑天鹅都来自一个故乡——合肥工业大学。
  从2004年开始,黑天鹅便入住合肥工业大学,迎来送往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们。经过多年繁衍,这个家族已经有了几十名成员。它们不仅是校园里的萌宠,还有一项“光荣”的任务——作为友好“大使”前往各大高校安家,如2009年,合肥工業大学赠送4只黑天鹅给中国矿业大学,庆祝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00周年;2013年,赠送4只黑天鹅给武汉大学,庆祝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2016年9月,向江南大学赠送4只黑天鹅……十多年间,合肥工业大学已累计对外赠送超过20只黑天鹅,学生们调侃:“合肥工业大学靠赠送黑天鹅完成了与其他学校的‘外交’!”
  NO. 3·孔雀
  位于彩云之南的云南大学四季风景如画,这不,吸引着学校隔壁动物园的孔雀一次又一次地“越狱”而来欣赏校园美景。只见它在校园内肆无忌惮地游逛着,时而飞上屋顶俯视整座校园,时而在草坪上撒欢儿,引得全校师生围观。2019年,学校干脆引进6只孔雀,让它们正式在云南大学内“落户”,住在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泽湖旁。网友们纷纷调侃“连孔雀都有一个大学梦”“云大的新住户,下一个对象估计是大象”。
  其实,养孔雀的大学可不止云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表示,早在2000年,学校就开始养孔雀了,还在校园内建了一座孔雀园,里面住着8只孔雀,这也是南京工业大学里最负盛名的一景。
  NO. 4·梅花鹿
  梅花鹿是中国古代的吉祥物之一,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那么在大学里养梅花鹿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2010年,江西师范大学为庆祝70周年校庆,特地引进了两头长有白色斑点的梅花鹿,安置于瑶湖校区白鹿会馆附近的小山坡上,取名为“校校”与“庆庆”。第二年,它们就孕育出了新的生命。这些年来,它们一直是江西师范大学全校师生及来访客人关注的热点,在校园一隅目送人来人往、花开花落。
  除此之外,内蒙古科技大学也养着二十多头梅花鹿。内蒙古科技大学位于包头市,包头的蒙古语意思正是“有鹿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些鹿之前都是散养在校园中的,它们在校园里自由地觅食、嬉戏,让静谧的校园多了几分灵动的气息。但是它们实在太调皮了,经常溜达到校外,使得校方经常要去派出所将它们领回来,后来为了方便管理就变成圈养了。
  NO. 5·羊
  蓝天白云下,小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这可不是大草原上的景象,而是出现在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操场上。操场养羊这个创意,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周院长。2006年,美术学院搬迁正好赶上校庆,于是周院长就买回了三只羊,寓意“三羊开泰”。就这样,三只小羊在操场上安了家,到现在已经繁殖到第六代了。据悉,这些小羊可没有“吃白饭”,它们不仅为校园增添了生气,还是操场上移动的雕像,学生们摄影、速写,都用它们做模特。它们还是“移动的除草机”,吃草很有技巧,能将草坪吃得很平整。
  这些羊已经成了杭州师范大学的校园“明星”,毕业生离校时都喜欢来找小羊合影;学生假期留校时,来和小羊互相做伴。周院长说:“人在城市中生活会失去很多,但这些羊,似乎给我们找回了一些本真的美。”
  NO. 6·恐龙
  说到校宠,恐怕全国没有几所高校敢跟成都理工大学比,因为人家的校宠是史前生物——恐龙化石本体。在成都理工大学,“校宠=恐龙”已经深入人心,不但学校曾经的校徽图案是恐龙,校门口的石碑上有恐龙,能源学院院楼门前的雕塑也是恐龙,就连地铁“理工大学站”的壁画上都是恐龙,而且学校的博物馆里真的有恐龙——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它是亚洲目前发现的骨骼较完整的恐龙化石中体形最大的一个,被众多古脊椎动物研究专家称为“中国恐龙的骄傲”。这个恐龙化石可以说是学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每位成理学子在入学的第一年都会去参观博物馆。不过目前新的博物馆正在筹建中,预计将于2021年6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其他文献
“信息茧房”和“回声室效应”固然有一定的危害,但仍然是可破解、可避免的。其破解的核心,还是要靠个人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放弃一些过去的习惯。虽然这可能会让人脱离自己的舒适区,让人感觉不太愉快,但是,比起获得的益处,这种轻微的牺牲是十分值得的。  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进一步将个人近期的喜好作为推送信息的依据,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到自己曾经选择、喜爱的信息内容,而非我们不曾涉猎的应该知道的信息,从而禁锢了
期刊
打开网络,网上的各种媒体会不断向你推送消息,这对于想要获取信息的人来说,确实是件好事。可在接收信息时,往往会被归类,很容易被划入所谓的“圈子”里。这样一来,“入圈”与“出圈”之间就有了一道隐形的墙。  为了吸引新时代年轻人的关注,网络媒体往往会针对他们的兴趣特点来提供相应的信息,这对于强化个人原有的喜好来说,确实有利。比如,喜爱天文的,就能源源不断地看到天文信息;擅长文学创作的,可以看到许多写作圈
期刊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只愿意跟自己所处社群的人聊天;只看自己喜欢类型的书;面对海量的信息,只选择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我们的眼睛、耳朵正在被大数据和算法推荐过来的最“适合”的内容充斥着。  没错,我们与世界“隔绝”了,但是我们自己却全然不知。  小心,你的世界在缩小!  在刷抖音的时候,一旦你给某个类型的短视频点赞了,比如说萌宠类的视频,于是接下来的好几条短视频都是各种萌宠,而你沉浸在这类短视频里,无
期刊
与朋友出游时,因路途遥远,我便刷了下手機。“噢,都是娱乐圈和篮球的内容。”朋友凑过来,瞧了一眼我的手机说道,“你也入群了?”听他这一说,我觉得诧异。见我不解,他跟我说:“平时你关注什么,平台也会多推送什么,这就是入群了。”  入群了,是入哪个“群”了?忽然间,我有种不协调的感觉。虽然他说得在理,但我并不认同,毕竟自认是博览群书、对知识多捞多得的那种人,怎么就突然成了“群员”了?关键是自己并不想被归
期刊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高三伊始我郑重其事地在笔记本首页写下这句话,像一剂镇静剂,仿佛这样便能让所有的焦躁不安和迷茫无措有所遁形,也使自己在“前程”二字上死磕却寻不到落脚点而开始信马由缰的内心重新安定下来。  难由易就,大由细成  我的高三带着一个说差不差,说好也不好的成绩开始,可谓极“中”,极“庸”。我记得郎平教练说过:“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可当时的我却错误又偏执地以为“只要努力
期刊
那年深秋,仍是火辣辣的太阳。我拖着疲乏却内心坚定的身体走在偌大的大學校园里,痴痴地看着手中在阳光下格外刺眼的退学申请表。我意识到是真的要退学复读了,我没有退路了。  辅导员问我退学原因,我说:“复读可能会失败,但是不复读我肯定会后悔一辈子。”所以为了这“灼人”的遗憾,很快,次日我就搭上了从头再来的末班车。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以复读生的身份回到高中母校,体验可谓是百感交集。前一天还在大学吹着空
期刊
都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求学求知的道路上,可光有吃苦的精神,远远不够,还要有正确的“方法论”指引。否则,付出的努力一点没少,但收效甚微。在备战高考时更是如此,大家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最大化的成绩,所以老师同学们各显其招,各有各的宝典秘籍,我亦然。而我的宝典不仅陪我度过了高考,还伴随我之后大大小小的每一场考试。  现在,我把我的“修炼”经历分享给大家。  “死记硬背”
期刊
《活着》——“活着什么也不为,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据说余华偶然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这位老黑奴命运多舛,亲人相继离去,但他仍然能够乐观地对待这个世界。余华受其启发,写下了《活着》。  小说主人公福贵,少时顽劣不羁、嗜赌成性,把自己家的100多亩地和大房子给赌输了。他的生活因此一下子由云端跌落到泥潭:家变成了茅草屋,他从少爷变成了农民,搬家前父亲不小心
期刊
“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竺可桢老校长的两问还犹在耳畔,“求是创新”的校训亦牢记心间。转眼间,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已经度过了百廿春秋。无数浙大学子怀揣梦想,服务社会,汇成了新中国历史上那些灿若晨星的名字:李政道、叶笃正、谷超豪、程开甲、林俊德……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浙大坐落于美丽的“人间天堂”——杭州,曾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但是如果你觉得
期刊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华与实兮并茂,兰与芷兮齐芳。楚材蔚起,奋志安攘。振我民族,扬我国光。  ——湖南大学校歌  这首是每一个湖南大学(以下简称“湖大”)学子都能脱口而出的校歌,我们平时嘴巴闲了就唱一唱,脑袋放空想一想。对湖大新生来说,仿佛学唱了校歌才是真正地被湖大所接纳。从新生入学典礼第一次听、第一次学、第一次唱,到细细品味歌词中的内涵韵味,再到最后竟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