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乐观空巢老人” 其实内心很孤独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n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顽童热爱音乐,潮得很
  老顽童出名了,自从上了湖南经视中老年人相亲节目《幸福来敲门》后,平常走在街上,不少他不认识的人看到他,都会微笑着向他点头打招呼。
  老顽童名叫张立新,今年68岁,原籍江苏泰兴,15岁来到株洲做学徒,之后便在株洲工作生活。他兴趣广泛,尤其爱好音乐、旅游和摄影,并以“老顽童”自居。
  但是这个老顽童,已经三年没见过自己的女儿了。
  孤独而忙碌的老头
  “一个人生活,肯定会觉得孤单,但日子总要过的,所以平时会找很多事情做,让自己充实点”
  在荷塘区小巷深处的南岳岭小区,我们来到了老顽童家中。
  二胡、电子琴、笛子、葫芦丝、乐谱、收音机、音响、刻录碟片……这套位于5楼的两室一厅小居室里,因放满了老人的音乐器材,而略显紧凑。
  进门右手边的墙上,贴满了老人生活中和旅游时的照片。
  老顽童说,每天,他都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
  早晨起床后听音乐、搞卫生、买菜做饭。下午练二胡、整理资料、出去教学,或和朋友搞音乐活动。晚上去和朋友聚会、在广场演出。10点多回来后,还要捣鼓2小时网络才睡觉。
  这样的独居老人生活,老顽童已经过了十几年了,即便是出去旅游,他也是一个人去。
  “一个人生活,肯定会觉得孤单,但日子总要过的,所以平时会找很多事情做,让自己的生活忙碌、充实点。”
  独居的日子,陪伴老人最多的,便是音乐了,“我一天都不能离开音乐。”老顽童有个收音机挺特别,由三个机身组成,体积庞大,具备收音、录音和音响播放的功能,他说,这原本是别人坏了准备处理掉的,看着可惜,他便搬回来,居然修好了,“现在每天在家做什么都得听着收音机。”
   女儿三四年都不来看他
  “女儿在上海有了自己的家庭。可因工作和母亲的关系,三四年才来看我一次”
  老顽童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长远而纠结,第二次短暂且易逝。
  和第一任妻子小兰是青梅竹马,15岁那年,老顽童跟着叔叔来到株洲,而小兰去了上海。两人一直书信来往,并于1965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女。可因两地分居,聚少离多,在纠结了18年以后,两人最终以离婚告终。
  这之后,老顽童还有一段短暂的婚姻。和对方相识,是在日报社登广告时,偶然遇见。对方是醴陵人,原本以为可以相伴一生,但最后却发现,她不过是想借这场婚姻,调到株洲工作,这段婚姻仅维持了1年多。
  如今,女儿在上海有了自己的家庭。可因工作和母亲的关系,来株洲看老顽童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三四年才来一次。
  据知情人透露,曾经为了能让女儿来看自己,老顽童甚至一度将女儿告上法庭。
  至今,老人还记得当年女儿在株洲生活时的情形,“小时候她还在这边住过呢,那时我就帮她剪了个短发,看起来就像个小男生。”说及此,老人嘴角洋溢着笑容。
  他平常做得比较多的事情还有相亲,“我是征婚专业户,在晚报都打了两次征婚广告了。”在湖南经视的相亲节目中,老顽童表现乐观,但还是有些激动,特别是讲他一个人过年的时候——每年大年三十,别人全家团圆,老顽童却独自在家做饭、放鞭炮、写春联等,陪他过节的,只有父母和奶奶的遗照。
  想找个老伴安度晚年
  “我还是希望能留在株洲,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如果能找个老伴,在株洲安度晚年,那就最好了。”
  老顽童已在株洲生活了53年。2008年11月,为庆祝自己在株洲生活50周年,他还请来各方好友,举办了一场有声有色的纪念晚会。
  自那年以后,他女儿至今也没有来看过他。
  “前几年身体还好,现在渐渐不行了,要好好考虑自己往后的日子了。”老顽童说,现在他还不确定自己是继续留在株洲,还是回老家江苏。
  无论去留,老人都有难以跨越的坎。
  株洲有自己的好友、单位,医疗有保障,可是一个人独居,总归有些孤单。有一次晚上,因为拿错药了,原本只能吃1粒的药,他吃了6粒,导致身体出问题,“幸好当时还能打电话给好友,否则……”
  回老家能和亲人相聚,虽说因前妻的关系,不能和女儿同住,女儿希望帮老人租套住房住,可老顽童觉得那并不是属于自己的家。
  老顽童已去世的母亲90岁生日时,家人准备举办活动纪念她。老人则早早买好了火车票,并在挂历上用笔标记出来,“这次回去还有一个事要了,那就是我的去留问题。”老顽童说,这次回去,他会和女儿协商好,到底是回老家还是留在株洲。
  虽然老顽童平日里把“空巢老人也可以战胜孤独、战胜病魔、战胜冷漠”挂在嘴边,但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他叹息着,“我还是希望能留在株洲,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如果能找个老伴,在株洲安度晚年,那就最好了。”
其他文献
1980年至今,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已经翻倍,到2050年,他们的绝对数量将从6.05亿增长到20亿。尤其是在未来5年中,65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数量将超过5岁以下儿童人数。  资料显示,全世界能够活到80多岁或90多岁的人数将超越以往。例如,80岁或8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将在2000至2050年之间增加到从前的近四倍,达到3.95亿人。  数据显示,未来5年,在人类历史上,65岁及以上成年人的
期刊
“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这是军旅歌手阎维文曾经演唱过的歌曲《母亲》中的一段歌词,很多人都被这质朴而又真实的歌词深深打动过。不管母亲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第一个站出来承担子女的责任。  尽管母亲已不记得他了,但只要不下雨,他每天带妈妈下楼2到3次,进行康复锻炼。  今年59岁的易延良并不富有,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送报工,生活拮据,但他对母亲的孝心,让所有街坊邻居
期刊
从今年起,上海市政府为上海市城镇户籍、80-99周岁,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按月发放高龄补贴。发放标准为:80-89周岁,每人每月100元;90-99周岁,每人每月200元。  “生活困难”为以户口簿中的家庭组成人员月人均收入计算,中心城区家庭组成人员月人均收入在585元以内,远城区在494元以内。
期刊
流淌自心底的情感总是单纯而简洁。在通往博乐的路上,有湖如镜,远观如翡翠,近看若琥珀,雪山白云双双倒映,如大地的眼睛,像躺着的琉璃塔,又似孕育生命的女体之初,宁静、丰盛、璀璨。  站在赛里木湖边,贪婪地大口吞咽着新鲜空气,微风轻拂,带着古老元素的芬芳,让人血脉喷张,顿感空气凉润清甜,内心清新鲜活起来。轻泛涟漪的蓝色湖水浩渺、盛大、高洁、静美,就连那拍岸的浪花都踏着碎步而来。  你永远无法想象这水到底
期刊
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时期,民政部将在全国连续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并启动“敬老爱老助老”工程,争取到2015年,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床位总数新增340万张、达到660多万张的规划目标。民政部和地方要将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留存部分按不低于50%的比例集中使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加快适度普惠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  民政部部长李立
期刊
在重庆市万州区长江十七码头江边,一幅《清明上河图》画卷在多人牵扯下缓缓打开,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仕女、商人、儿童、僧侣惟妙惟肖地出现在画卷上,引得众人纷纷围观,啧啧称奇。  这幅长约24米的画卷并不是某位书画大家的作品,而是由一位年过六旬、仅有小学文化的母亲花两年零三个月时间绣制的十字绣。  家住万州区万里城墙55号的陈永兰老人说,自己绣制这幅十字绣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想为下岗的儿子
期刊
每天天刚蒙蒙亮,四川遂宁市安居区的街道上便会出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2005年至今,他坚持每天上街收废品,所得收入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并捐建了5座乡村阅览室。  老人名叫刘图 ,今年80岁,是遂宁百万名“五老”志愿者的一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早在2005年时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行1万里路,拾1万个矿泉水瓶子,收1万斤废报纸,攒1万元钱,送1万册书。“今年,我就能完成这1万册书的梦想了。”刘
期刊
吃“百家饭”长大  兰芝柏今年74岁,1938年出生于孝感市孝昌县一个普通的农家里。  2岁的时候,兰芝柏的母亲去世。他回忆说,因为家里很穷,有时连饭都吃不上,邻居们时不时给他一些吃的东西和破旧衣服。  1958年1月,孝昌农场垦荒招人,刚刚20岁的兰芝柏被招进去,每天和工友们一道,开荒种地。   好不容易有了这份工作,兰芝柏非常珍惜,在地里干活也特别拼命,第一年就被农场评为劳动模范。  兰芝柏
期刊
青海省民政厅计划投入资金4248万元,建设今年第一批农村牧区敬老院17所,可提供养老床位1180张。  近年来,青海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从实际出发,加快老年福利设施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44所。省民政厅安排的2012年度第一批农村牧区敬老院新建项目17所。项目建筑面积共计21240平方米,提供床位1180张,可切实解决全省农村牧区五保户住房困难,改善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条件。
期刊
近日,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部署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向全国推广河北建设“多院合一”型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创新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建设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典型经验。   河北省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在国家民政部的指导支持下,积极探索符合河北实际的养老服务模式,收到了较好效果。其中,以顺平县为代表的“多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