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项目全过程,夯实未来基础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网络探究性学习(WebQuest)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之中,同时,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推进,使教师开始接触到一些让学生参加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的教学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也渐渐走进了课堂。从日常生活出发,以项目引领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来,使学生可以更加灵活自然地完成问题解决,这使基于项目的学习逐渐火热起来。
  笔者从2010年开始接触基于项目的學习,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经过几年的实践,慢慢地把教学内容向基于项目的学习过渡。笔者发现,在实施项目学习中,有几个关键因素主导着项目活动,而且在观摩学习过程中,也发现不少教师忽视了这几个因素,导致基于项目的学习流于形式,甚至以失败告终。
  为此,笔者希望可以通过本文对这几个因素进行阐述与分析,使大家对基于项目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再述基于项目的学习


  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让学生组建团队解决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来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关注学生在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技能,如创造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动手能力、计划以及执行计划的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应对世界、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项目式学习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立项、规划、实施、验收、移交。
  立项: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范围或者课程计划自主确定一个与现实相结合,与真实世界相关的项目内容,并确定一个有意义、有挑战性的问题。
  规划: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头脑风暴、寻找资源、应用信息,进一步深化与细化问题。做好解决问题的相关分工与合作,列出解决问题的实施步骤,同时确认好项目推进时间表,写出完整的项目实施方案。
  实施: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记录好每一个项目流程,解决实施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困难,记录好一些规划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与困难,积累项目实施经验。
  验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项目成果与项目实施过程,教师与学生对照着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验收。
  移交:确认项目活动结束,不管项目成功还是失败,学生做好项目总结,并与项目实施材料、成果1并移交给教师,完成项目研究。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全程参与到以上几个环节,而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向学生灌输项目管理的一些知识,包括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和项目质量管理等。

项目式学习中几件被忽略的事情


  1.项目立项
  立项是项目式学习启动的一个过程,最主要的是确定项目的目标、对项目的说明解释、项目范围的说明、项目可交付成果确定、项目持续时间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学习的效率。
  大部分教师认为,立项是教师的事情,与学生关系不大,如果由学生来立项,会跑题,收不回来,教师不好管理。因此,很多教师都会选择用任务驱动中的任务来替代项目立项,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项目规划。我们都知道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要,项目立项就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而且学生自己立项,会使项目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会使学生对项目的实施更加感兴趣。学生在立项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发现问题或提出想法,再去自主找出解决的思路与方案,这才是立项的意义所在。
  在教学中,笔者往往只会给出一个大的范围,或者只是给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思想,然后就让学生去确定自己的项目的内容。例如,在复习Office套件的使用时,笔者只是跟学生说“现在需要大家根据学校里的一些现象,做一个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然后通过调查的结果,给学校的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有了这样的一个主题思想,学生会纷纷根据学校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确定调查的主题,然后学生们会兴高采烈地讨论着这些问题,对于完成项目都抱着非常高的期望,都希望自己的调查结果可以真正地改变学校的一些问题。在这样的氛围里,项目的推进自然也就顺利得多,学生的积极性也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了。
  2.项目规划
  规划是项目是否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在项目规划的过程中,学生会学到很多的背景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边缘知识,这些都是传统学习中学生接触不到的知识,而在学生的规划过程中,这些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碰撞,很多知识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提出来,被不断地拓宽与加深。学生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论证自己的项目的可行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可行性,这是积累经验以及思考问题的周全性的一次次的锻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锤炼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法,同时也在不断地吸收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教师会把项目规划与项目实施搞混,把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放到了项目实施中,让学生在实施的时候修改项目方案,边做边改,结果到了后面,项目已经面目全非了。因此,项目规划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做好项目推进时间表和实施步骤那么简单,更多的是要论证问题解决方法的可行性,并且进行修改,在项目方案定稿时就应该基本确定问题解决或者项目执行的最后方案,以保证项目可以顺利实施。
  在教学中,笔者一般会让学生花上两周左右的时间做项目规划,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项目实施方案论证。由于笔者所在学校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很多项目都与产品有关,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大,因此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本项目成果的问题,还要考虑本项目成果是否会与其他问题存在着关联,不能只顾完成自己的项目,影响到其他事情的同步进行,而且也可能存在因为其他项目的进行而影响到自己的项目的进程。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项目是独立存在的,都会与其他的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是项目规划时一定要考虑的,千万不能在一个理想的封闭的环境下进行项目规划与实施。   在项目规划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当方案定稿后就不允许再修改,也不可以在实施的时候修改方案与步骤。例如,出现一些在实施过程中无法完成的问题和困难时,他们只能面临项目失败,然后总结失败的原因,下次做项目的时候要多加注意,多方面考虑问题。
  3.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过程是项目学习中学生操作较多的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疑惑,碰到不少的困难,同时也能学习很多的知识,最终在小组群策群力的情况下完成作品的制作。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让学生自主完成项目管理,教师的关注点则放在学生的项目实施过程上,只关注一些技术性的事情,解决学生碰到的一些技术问题,给一些“专业”的解决问题建议等。由于教师和学生对项目管理知识都比较缺乏,因此,基本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都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常导致出现项目时间拖沓、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
  项目时间管理是确保项目可以按时完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在项目實施过程中,需要在方案中制订项目推进时间表,把每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标示出来,时间表除了作为学生自我督促以外,也是教师检查项目进度的依据,笔者经常采用甘特图来指导学生进行项目推进时间表的制订如下图。
  在甘特图上可以看出各项活动的开始和终止时间,在绘制各项活动的起讫时间时,也要考虑它们的先后顺序,以及各项活动之间错综复杂、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在甘特图上标出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表格更加容易被学生和教师看明白。
  另外,在项目管理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对项目方案的修改问题,通常只能让修改出现在项目规划的过程中,项目方案定稿以后,就不能再让学生修改了,如果出现重大的问题,将会被认为项目失败。
  4.项目验收与移交
  项目验收与移交是项目的最后一个过程,很多项目做到这个环节,时间就已经很紧张了,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展示一下项目成果,甚至来不及展示,只是教师收了学生的项目成果自己打分。
  在项目活动中,验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该环节不仅仅是学生表达的平台,同时也是同伴学习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由于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每组学生都会有一个主攻的学习方向,并不像传统的授课那样全面,那么这些补漏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项目验收活动来进行的。笔者一般会要求学生在项目验收展示的时候重点展示他们项目成果中的技术难点与技术创新点,让其他组的学生能够接触到这一部分他们小组未必研究过的知识与技术,使其有意识地去了解这些相关的知识。另外,让学生把知识与技术讲出来,也是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关键步骤。因此,验收这个环节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大家交流学习的过程了。
  另外,验收的过程也是头脑风暴的过程,可以使各小组的学生得到其他组学生的有益补充,使其更好地去完善各自的项目成果。
  当验收通过后,笔者要求各小组把整个项目的研究材料与成果事先整理和归档,然后再全部移交上来,这样他们又会再次把项目内容梳理一遍,同时也学会了档案的整理。这些研究材料对日后的项目重设、教学研究都是非常有用的。

小结


  项目式学习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用而又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要掌握好项目式学习,教师要对项目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项目管理的知识。同时,对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必须认真对待,要让学生经历项目的整个过程。另外,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与实际的学习、生产结合,注重项目的管理过程,注意项目与其他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学生日后工作时会面临的问题。只有在求学阶段亲身经历项目的全过程,同时学会思考项目的周边关系与边界条件,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碰到项目时才会得心应手,这才是推行项目式学习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在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MOOC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夺教育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和焦点领域,并日益成为争夺教育对象、价值输出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创新推广理论为指导,以高校实践为案例,提出一体化以MOOC引领教学信息化生态化、规模化、效益化和深入发展的整体解决方案,进而促进高校信息化创新与变革发展。  关键词: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推广理论;MOOC;整体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
周苑和俞叶都是微课程教学法实验团队成员。周苑是青岛一中的生物教师,2016年开始修炼微课程教学法,同年9月,开始翻转课堂实验。  一个月以后,有学生反对天天探究,认为探究容易让他们想偏,想得太多了反而不能切中答案,要求回归传统教学。周苑当时很痛苦,但是没有草率停止实验。她让学生做了匿名问卷。出乎意料的是,80%的学生已经适应翻转课堂学习方式,还有学生给老师鼓劲:“要相信自己,不要因为少数同学而动摇
可视化编程软件一般具有图形化、模块化、易操作等特点,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编程兴趣,同时还可以通过可视化编程实现无人驾驶、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AI技术的应用,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创新精神以及综合能力。然而,传统的可视化编程教学,教法欠灵活,过分偏重教师讲解分析;教学过程缺乏探究性,更多的是让学生依样画瓢。这种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往往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近年来,笔者通过
冬天开始塌陷,树木和溪流也随之收紧。  有人因此喜欢上了政治,在餐桌上与人起着争执。  屋外,雪落向枯藤棚架,却填不满一只鸟窠。  世界就像一个典故,将一切隐含其中。  那么,他说的究竟是康德,还是黑格尔?  但是,偏偏有人相信捕风捉影的美学,  以为他的使命,或因这遍地的枯萎终于完成。  而我的意见是,所有应得的荣耀,  皆来自同一颗孤独的心灵没日没夜的劳作。  仿佛一次旅行,猛然结束于风景最为
摘要: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过程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关键要素。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可以从顶层设计、资金投入、培训跟进、意识提升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0)10-0092-03  在
我希望在《浮世侧影》这个专栏里对当下纷纭的大众文化现象和日常生活做些侧面的读解。当下的社会变动迅速,我们所面对的一切似乎都在浮动之中,我们可能难以窥其奥妙,但毕竟可以抓住几个侧影,为当下勾勒几笔速写。我们其实都是未带地图的旅人,面对着浮世的一切,只能自己标出一些匆匆抓住的“点”,期望通过这些“点”为今天留下一些思考的痕迹,给这个时代某种侧面的回应和见证。  一  中国中产群体的崛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
“互联网 ”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方法,探索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新模式。但从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看,很多教师局限于“多媒体演示—学生模仿练习”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效果不佳。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色,构建小学信息技术智慧新课堂?笔者借助教学管理软件——教学助手,摸索出了一条构建小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
● 课程介绍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对创客和STEAM教育的理解和探索始于2015年,随着市级和国家级课题的先后立项,我校对其已进行了四年多的实践和探索。课题组教师从信息技术、科学组拓展到学科全覆盖,教师们对课程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开发了《物联网创新科技》《小木工》《小小建筑师》《制作纸板乐器》等系列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迭代、更新。  近年来,我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生态
物联网最初的概念是由美国提出来的,把所有的物品通过物联网域名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等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的官方定义是:基于互联网之上,使不可交流的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交流而产生的过程,称之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从技术层面上讲,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
英国天气之阴冷独具一格,故而绅士风度成之有其先天条件,谦然、款款然,换了角度看,又与保守、拘谨结伴而行。投射于文学,也多是朔风暴雪、阴霾寒雾在纸上与自然作等量齐观。所幸的是,英国文学虽冷,却凭了几位文学家得以于米字旗、工业革命和坚船利炮外使英国一直光华昭彰。  “一个莎士比亚足可使英国永远亡不了国”,这是向前看;而一个托马斯·哈代使英国文学拥有了真正的未来,这又是向后看。莎士比亚是古典的巅峰,哈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