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挖掘教学、活动、作业、评价等数学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于无声处; 润心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093-001
社会的发展,对未来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那么数学学科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挖掘教学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方法及呈现材料让学生产生兴趣,就会吸引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积极的、亢奋的、好奇的,甚至是渴盼的心理。
课间活动往往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听课效果,活动过度或不当,就很有可能带来不良的课堂心理,这时,教师就要从非语言行为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即从学生的表情、眼神、姿势等方面观察学生此时的心理状况,对课外引起的不良心理状态,通过生动的导入,有趣的话题、意外的惊喜、巧妙的悬念等方式引起学生的积极投入和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中。数学知识是前后联系,螺旋上升,因此在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单元,这是在第一学段和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并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特征的有关结论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抽象难理解的。如果新课开始时教师直接揭示课题,我认为不足以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我出示一个三角形问学生:“你们认识它吗,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用神秘的语气说: “我觉得你们不真正认识三角形,你们别看这简单的三角形,它可隐藏好多……好多……知识……”这样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是判断一个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探索新知,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课的特点,她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要使学生达到这样的境界,其教学方法我认为还是兴趣。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主动探索,才会保持良好课堂心理状态。例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给每个学生每人两张纸片,一张是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另一张是底5厘米,高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两张纸片的面积是否相等。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就主动应用“转化”思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长方形,顺利地推导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上面的“猜一猜”贴近学生生活,使数学生活化;验证迎合了小学生追根问底的心理。
二、挖掘活动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几乎每单元都有探索与实践的活动课,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小组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班级中包含了各种性格类型、各种学习风格的学生。有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怕在公众场合发言,而小组活动为那些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至少有一个缓冲的过程,不至于直接暴露学生自身认为个体的不足而使其感到不安。同伴之间有一种安全感,或许还可以从小组中得到某些帮助安慰,建立自信。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学会善与人处,消除孤独感和隔离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還有助于改变学生对事物的消极认识,克服或改善不良的心境。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通过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同时可以换来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三、挖掘作业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数学作业的类型种类比较多,有口算、计算、填表、作图(画角、画平行线、画各种平面图形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养成细心、专心、耐心的好习惯,为了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率,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如果将来你是一个银行工作人员、或是一个统计员,由于你的粗心,出现计算错误,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如果你将来是一个工程设计师,由于你的粗心,出现设计错误,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细心、专心的重要性,要学会自我控制,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为环境干扰与诱惑,同时也增强了责任心。
四、挖掘评价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认识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培养自我认识能力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基础。这里的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方面的观察和评价,是自我体验的基础和自我调控的前提,制约着自我的意识。自我评价是对自己本身的思想、能力、水平、个性等方面所作的判断和评估,是自我控制的前提。自我评价的结果及对待评价结果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自我接纳与否,决定着自我扬弃的内容,制约着主体的自我形象,内心情绪体验。只有保持对自己的客观观察,才能产生符合实际的评价,明白自我扬弃的方面,并确立自我发展的方向。过高的自我评价,会使人盲目自大、孤芳自赏,形成傲慢、自以为是的不良个性。而过低的自我评价,会使自己丧失信心,导致自卑、怯弱,从而影响参与学习表现自我的勇气和积极性。所以,一个人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反映着其心理成熟的程度,我们要提高心理健康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有正确的自我观。
小学数学从五年级下册,每个单元增加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栏目,要求学生从态度情感、学习方法、知识掌握等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有正确的自我观,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草草了了走过场,应该认真组织学生实施自我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是原动力,是发动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心育动则圆球动,心育止则圆球止。将心理健康教育置于教育教学这个圆球的千仞之颠,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生命之所在。为此让我们站在关爱学生、关注未来的高度,重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于无声处; 润心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093-001
社会的发展,对未来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那么数学学科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挖掘教学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方法及呈现材料让学生产生兴趣,就会吸引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积极的、亢奋的、好奇的,甚至是渴盼的心理。
课间活动往往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听课效果,活动过度或不当,就很有可能带来不良的课堂心理,这时,教师就要从非语言行为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即从学生的表情、眼神、姿势等方面观察学生此时的心理状况,对课外引起的不良心理状态,通过生动的导入,有趣的话题、意外的惊喜、巧妙的悬念等方式引起学生的积极投入和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中。数学知识是前后联系,螺旋上升,因此在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单元,这是在第一学段和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并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特征的有关结论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抽象难理解的。如果新课开始时教师直接揭示课题,我认为不足以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我出示一个三角形问学生:“你们认识它吗,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用神秘的语气说: “我觉得你们不真正认识三角形,你们别看这简单的三角形,它可隐藏好多……好多……知识……”这样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是判断一个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探索新知,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课的特点,她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要使学生达到这样的境界,其教学方法我认为还是兴趣。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主动探索,才会保持良好课堂心理状态。例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给每个学生每人两张纸片,一张是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另一张是底5厘米,高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两张纸片的面积是否相等。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就主动应用“转化”思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长方形,顺利地推导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上面的“猜一猜”贴近学生生活,使数学生活化;验证迎合了小学生追根问底的心理。
二、挖掘活动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几乎每单元都有探索与实践的活动课,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小组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班级中包含了各种性格类型、各种学习风格的学生。有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怕在公众场合发言,而小组活动为那些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至少有一个缓冲的过程,不至于直接暴露学生自身认为个体的不足而使其感到不安。同伴之间有一种安全感,或许还可以从小组中得到某些帮助安慰,建立自信。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学会善与人处,消除孤独感和隔离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還有助于改变学生对事物的消极认识,克服或改善不良的心境。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通过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同时可以换来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三、挖掘作业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数学作业的类型种类比较多,有口算、计算、填表、作图(画角、画平行线、画各种平面图形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养成细心、专心、耐心的好习惯,为了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率,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如果将来你是一个银行工作人员、或是一个统计员,由于你的粗心,出现计算错误,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如果你将来是一个工程设计师,由于你的粗心,出现设计错误,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细心、专心的重要性,要学会自我控制,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为环境干扰与诱惑,同时也增强了责任心。
四、挖掘评价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认识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培养自我认识能力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基础。这里的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方面的观察和评价,是自我体验的基础和自我调控的前提,制约着自我的意识。自我评价是对自己本身的思想、能力、水平、个性等方面所作的判断和评估,是自我控制的前提。自我评价的结果及对待评价结果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自我接纳与否,决定着自我扬弃的内容,制约着主体的自我形象,内心情绪体验。只有保持对自己的客观观察,才能产生符合实际的评价,明白自我扬弃的方面,并确立自我发展的方向。过高的自我评价,会使人盲目自大、孤芳自赏,形成傲慢、自以为是的不良个性。而过低的自我评价,会使自己丧失信心,导致自卑、怯弱,从而影响参与学习表现自我的勇气和积极性。所以,一个人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反映着其心理成熟的程度,我们要提高心理健康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有正确的自我观。
小学数学从五年级下册,每个单元增加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栏目,要求学生从态度情感、学习方法、知识掌握等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有正确的自我观,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草草了了走过场,应该认真组织学生实施自我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是原动力,是发动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心育动则圆球动,心育止则圆球止。将心理健康教育置于教育教学这个圆球的千仞之颠,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生命之所在。为此让我们站在关爱学生、关注未来的高度,重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