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不同时空中的生命状态,体悟作者的情思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ji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内容碎片化、理解浅表化,学习情境脱离社会生活,是长期以来被诟病的问题。改进方向是提高语文课程的整合性、学习深度和实践性,而单元教学被认为是落实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路径。
  然而在实施单元教学中,我们又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比如怎样处理单元的整体性与单篇课文的独特价值的关系,如何平衡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与课堂上有教师引领的精读的关系,如何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不忽视必备知识的学习。这则设计将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單元的《秋天的怀念》《散步》以及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老王》合为一组学习内容,通过梳理文章中描写时间与空间的信息,寻找它们在传情达意方面的共同之处,进而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并建构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策略。整个教学活动包括五部分:一个预备活动,三个主要教学环节,一个课后拓展练习。以下是教学设计及实录的部分片段。
  一、课文预习
  自主阅读《秋天的怀念》《散步》《老王》,大体理解文中的人物、事件,获得初步感受。可以重点阅读其中的一篇,其他两篇泛读。在实际执教中,学生已经学过《秋天的怀念》《散步》,对两篇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得比较好,有利于从内容梳理直接进入文本机理的分析。
  二、交流阅读《秋天的怀念》《散步》的收获
  课堂伊始,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阅读《秋天的怀念》《散步》的感受。学生能普遍体会到文中母爱的伟大、生命的珍贵、亲情的美好以及自身的责任。教师需要做的是,考察这些收获是阅读的感受,还是学来的标签。下面是师生的一段交流:
  师:《散步》中有亲情,也有生命的活力与色彩。你讲得很好。你能不能从文章中找些例子略作展开?或从哪里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来?
  生:比较充分体现的是第四自然段。南方初春的植物、景色用来衬托生命的活力、生命的美好,还有它的色彩。
  师:太好了。除了第四段,还有没有表现那种生命活力的?
  生:我认为在最后一行。“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菜花、桑树和鱼塘,初春的时候,万物生长,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师:还有哪位同学讲一讲?(另一个学生举手)把话筒递给他。
  生:在倒数第二段,也有对春天景物的描写。“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景物描写也体现了春天的色彩与活力。
  师:好,大家有感觉吧?你能不能把这一段好好读一下,让同学们体会作者在景物排列上的用心。(生读)
  师:大家注意景物的描写,体会到语言的变化了吗?
  生:由轻到重。
  师:(板书:由轻到重)还有——
  生:有动感。
  师:(板书:动感)“水波粼粼”就有一种动感,同学们的感觉很好。还有什么变化?(再读)
  生:方位。
  师:对,有个方位词,尽头(板书:尽头)。这位同学的发现很好,还有补充吗?
  生:“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鱼塘在冬天会结冰,到了春天冰化开,鱼塘有了活力。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一下放松了。
  师:你这个“放松”用得特别好,我刚才担心你会用“高兴”。“高兴”就显得轻飘飘了。(板书:放松)
  生:从小的事物到比较大的事物。菜花是比较小的事物,桑树就是稍微大一点的,最后到水波粼粼的鱼塘,大概像那种湖吧。
  师:他对语言的感受、对生活的观察多么细致!(板书:由小到大)你们看,这么一段小小的景物描写,大家发现了哪些角度?动静、远近、大小等。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越来越放松了,越来越是欣赏的,对承担责任的一种欣慰感,都传递出来了,是不是?
  三、发现时空特性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师:从景物描写到感受亲情、生命、责任,难不难?
  生:不难。
  师:下面,我们要完成一个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有两个很重要的东西。一个是时间(板书:时间),还有一个是空间(板书:空间)。下面,我们分成小组,把这两篇文章中的时间、空间一个一个圈画出来。包括直接写时间的,比如“秋天”“初春”,也包括暗含时间的。对写空间的也是如此。通过圈画,把这两篇文章在时间、空间描写上的共同点概括出来。前面的圈画不难,后面的概括比较难。愿不愿意挑战一下?
  生:愿意。
  师:因为文章已经读过了,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着做。
  (时间约5分钟,生分组圈画,师巡视,偶尔加入小组交流)
  生:《秋天的怀念》,第一自然段里就有一处关于时间的描写,“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天上北归的雁阵”暗含的时间是秋天。
  生:我想纠正一下,“天上北归的雁阵”指的应该是春天,大雁飞到南方才是秋天。
  师:你同意吗?(生:同意)但他找的这个点很好,就是通过常见的物候现象来交代时间。
  生:第三自然段,“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师:嗯,除了“又是秋天”这样直接的词语,什么初春啊,秋天啊,都能找得到。但刚才同学讲到的典型的物候现象,还是有些挑战,是大家要注意的。
  生:我觉得除了“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还有“北海的菊花开了”,因为菊花是秋天开的花。
  师:是的。大家集思广益,把时间圈得多一点。现在我们准备迎接挑战,两篇文章在时间、空间表述上有没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大家还是四个人一起讨论。注意,时间和空间两个要素。
  (时间为5分多钟,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偶尔参加讨论)
  师:好,我走了一圈,发现同学们的发现真有趣。现在大家把自己发现的关键点分享出来,我们请没有发过言的小组先说一说,两篇文章在时间、空间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两篇文章都用了景物描写,暗示故事发生的季节。   生:我们小组发现,两篇文章都以看景为背景,而看景也都成为文章的叙事线索,突出了两篇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师:看景是一个事件,在这个事件中,主要空间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再推进一下?看到的空间有什么变化?母亲在什么样的空间里,“我”又是在什么样的空间里?
  生:刚开始是在屋子里,《秋天的怀念》中,一开始“我”是不愿意出来的,《散步》中的母亲也不愿意出来。然后就是到户外,北海,田野上,去看风景。
  師:(板书:室内,户外)他找到了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都有两种地方,一种是室内,一种是室外。这两种地方在空间形态上的差异是什么?
  生:我觉得,屋子里是属于比较封闭的环境,北海、田野是外景。
  师:(板书:封闭)“外景”能不能换成别的词,田野的特点是什么?
  生:开阔。
  师:开阔!这个好。(板书:开阔)北海呢?虽然不见得有多开阔,至少不是封闭的,不是有屋顶有墙的。还有什么区别?
  生:北海里有菊花,田野上有大块大块的绿随意地铺着。我觉得北海和田野都有生命力,而屋子里则没有。
  师:田野有一种生机(板书:富有生机)。屋子里也可能有,但这两篇文章没有强调是吧?
  生:是的。
  师:还有第三点吗?
  生:我认为,北海和田野都有色彩,而屋子都是白色的墙、地板。
  师:(板书:色彩丰富)嗯,北海与田野是不是有这些相同的地方?比较开阔,色彩丰富,一年四季一定会有很多变化(板书:变化)。当然,这三点概括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有没有第四点?
  生:我感觉,北海的水相对比较多一些,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再映衬着菊花,就会给人一种心情极其舒畅的感觉。田野虽然没有北海那么多水,但也分布着一些小鱼塘,整体上也是给人以舒畅的感觉。
  师:好。他谈到人物心情,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舒畅,为什么?
  生:拿史铁生来说,史铁生从屋里走到了北海,其实也是他人生态度的一个变化。史铁生通过母亲的事,能够从一个比较压抑的环境,走到了一个开阔的、舒畅的环境,也是人生态度和自己的变化。
  师:这是最关键的地方。大家体会到了没有?我还要问,北海在文章里出现了几次?具体说说。
  生: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第一自然段,“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第二次是第三自然段,“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第三次也是在第三自然段中,“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最后一次是第七自然段里,“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师:她梳理得非常清楚,但是我希望梳理完以后还要进一步想一下,四次出现的北海,跟文中的人是什么关系?第一次北海跟谁有关?
  生:“我”,“我”的母亲。
  师:“我”有心思关注北海吗?
  生:没有。
  师:第二次?
  生:“我”,“我”的母亲。
  师:“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谁的北海?
  生:母亲的北海。
  师:第三次北海是谁的?
  生:“我”的。
  师:只有“我”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谁说的?
  生:母亲。
  师:母亲显然也去了。大家体会到这个地点、空间中的人了吗?第一次、第二次,“我”的注意力在哪里?
  生:身体有病。
  师:双腿瘫痪。母亲一再希望“我”从这一切里面走出来,到哪里?
  生:北海。
  师:去北海。最后是母亲去世后,“我”和妹妹去北海。体会到了没有,为什么最后一定是“我”和妹妹去了北海?我们请这位男同学说说。
  生:我觉得是情感的变化。一开始,母亲第一次邀请作者去看菊花的时候,作者是一种抵触的情绪;第二次比第一次好一点,感到(他)是会去,基本上是不耐烦地去;最后一次是和妹妹一起去看菊花,体现了作者的乐观,与前文相照应,突出了作者感情的变化。
  师:你梳理了感情的变化。后面同学要补充,你来说,关于这个空间,你有什么启发?
  生:我觉得,最后又去北海,表现作者已经找到了自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谛:生命是珍贵的,不要践踏自己的生命。
  师:对,也就是从母亲的北海,本来是母子的北海,到只有母亲的单向的北海,最后这个北海是——
  生:“我”的。
  四、运用阅读策略,尝试迁移学习
  师: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角度来理解作者的情感,是很重要的路径。下面我们试着再来读一下《老王》。
  师:你们关注一下,这篇文章中,作者最终有一句什么感慨,注意到是哪句话了吗?
  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现在,把杨绛和老王交往中涉及的时间和地点圈画一下,在旁边写批注。看看你能不能体会作者“愧怍”的缘由。就图画时间、空间,明显的马上圈画,不太明显的、把握不准的,打个问号。
  (生圈画,用时4分钟左右)
  师:好,我们从这边开始开火车依次说,第一段中“我常坐老王的三轮”,有时间、地点信息吗?
  生:没有。
  师:地点有没有?(有生小声:有)哪里?一路上,车上,三轮上。是不是地点?第二段中,“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地点?
  生:北京解放后。
  师:北京解放后是老王自己的时间,注意,是找“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共同的时间。
  生:有一天傍晚。
  师:有一天傍晚。地点在哪里?也就是空间。(板书:有一天)
  生:作者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   师:散步经过的一个小胡同(板书:小胡同)。接着火车往后开——
  生:我圈画的是有一年夏天,空间是……家里(板书:有一年家里)
  师:第四个。
  生:“文化大革命”开始,地点在医院门口。
  (板书:“文革”开始医院门口)
  师:第五个——
  生:从干校回来。
  师:(板书:干校回来)地点,大概在哪里?车上对吧?第六个——
  生:在家。
  师:(板书:家里)时间呢?
  生:有一天。
  师:(板书:有一天)有一天。在家的具体什么地方?
  生:门口。
  师:你怎么判断是家门口的?从哪些地方、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生:“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这说明他们两人交谈时没有进屋,是在门口进行的。
  师:非常精准。还有其他地方,但这句足够证明是在家门口了。接下来还有没有时间、地点?
  生:还有一个,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师:地点是哪里?
  生:应该是在路上。
  师:大家看,发生在路上,事件的发起人是谁?
  生:“我”。
  师:而这一类事件谁是主动的?家里是谁主动来的?
  生:老王。
  师:医院门口是谁主动去的?
  生:老王。
  师:你们发现共性了吗?“我”为老王做的事,“我”和老王主动的交往,往往怎么样?
  生:都在路上。
  师:是没有明确地点的路上。那么老王为“我”做的事呢?
  生:送香油鸡蛋。
  师:空间?
  生:来家里。
  师:刚才梳理过,这些地方有怎样的特点?路上和家里比有什么区别?
  生:不确定。
  师:很好,不确定!两个人在路上遇到,是特意安排的还是偶然碰到的?
  生:是偶然碰到的。
  师:但是,去一个人家里,去医院见一个人呢?
  生:特意的。
  师:专门去的,甚至是筹划已久的。大家再看,老王去“我”家里,是怎样的一天?
  生:重病。
  师:时间再具体一点。
  生:去世的前几天。
  师:去世的前一天。作者写他生命的体征,已经到了临终对不对?老王是在去世的前一天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过来,在杨绛这里只是什么?只是“有一天”,是普通的、偶然的、随机的。连老王去世,她都是怎么知道的?
  生:路上听说的。
  师:十多天,而且是在路上遇到老李。体会到什么了吗?
  生:老王对“我”特别认真,也很关心“我”。包括“我”先生一条腿走不动路了,把他送到医院。每天还会来帮“我”搬冰上楼,代“我们”放入冰箱。包括他来的最后一天,给“我们”送鸡蛋。这些都表明老王对“我们”很认真。
  师:认真这个词还不够,你已经体会到这个意思了,能不能把你的感覺再清晰化一些?
  生:对“我们”很真诚。
  师:真诚也还不够。
  生:竭尽心力。
  师:竭尽心力这个词好不好?
  生:好。
  师:太了不起了,写下来。最后一天,他身体像散了架一样,他却要把好香油、大鸡蛋送给“我们”。在那个年代,是要凭票才能买油的,有钱有时也买不到。真是尽心尽力!
  (通过梳理文中的时间、地点信息,学生容易发现老王与“我”在交往方式、交往态度上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含义。当“我”知道老王送“我”香油和鸡蛋的那天竟然是他生命的最后时光,这让“我”十分震惊;多年以后,每每想起老王在生命结束前把最珍贵的也可能是他仅有的东西送给“我”,而“我”当时并没有理解他的用意,低估甚至曲解了他对“我”的珍重。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
  五、完成课后作业,学会自主运用
  课后自主阅读《再塑生命的人》,注意文中有关时间的表述方式,理解这样的时间表述与作者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促进阅读策略的学习与建构。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要回到原点,即以人为本,促进发展。这就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努力改变“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因素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少”的不良现象。对《特殊的葬礼》教学,我们应跳出环保的窠臼,要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多形式地走进文本,既读文本,又思文本,更要悟文本;继而抓住文本空白处挖掘,以丰富文本的内涵,把阅读过程变成发现问题
习作内容    假如鱼能说话,它会说什么呢?请你以“鱼的心里话”为话题,大胆想象,写一篇想象作文,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题目自拟。    教学理念    想象不是凭空捏造,要有事实支撑,必须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必须以表达自己已有的观点、真实的情感、未来的憧憬为前提。想象作文一要想得开,二要收得拢。  首先,充分发挥班级群体的优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假想“我”就是一条鱼
张翎的《流年物语》自2016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以来,便获得较多的关注。小说共十个章节,主要围绕三代人的故事展开,借助十种“ 物”的视角洞察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贫穷与饥饿交织下的人性和欲望、坚持和妥协。  小说最突出的特点表现为叙事策略的革新,相比于张翎在2016年之前出版的作品,《流年物语》则在叙事上融入了编年体与纪传体的并行、限知视角与全知视角的交替、复调的多声部的技法,力图通过这
《桃花心木》这篇课文借种树育人,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    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课文末尾作者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后,深受感动,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神话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堂上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湖、救”等16个生字,会写“义、求”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意境、积累语言。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信用、守信用的好品质。
友人烙画作品在全国获奖,遂应邀前往小聚。道贺席间,听友人侃侃而谈:“知道吗,这幅作品的木板材料是我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一分钱没花,一点时间都没用,我只是看木板的质地和纹路特别好,最后竟然……你们说说看,这是老天开眼,天赐我宝,我真是运气好呀!”另一友人说道:“非也,在你眼里是块宝,而在我等眼里就只能是垃圾,即使被我们看见了也会视而不见。不仅如此,即使也是同样的一块板给别人来烙,也未必一定能得奖。这就
李朋(以下简称“李”):《老三》的故事情节是由一条狗串联起来的,为什么会考虑写这样一部题材的小说?  张保庆(以下简称“张”):我当时写这本书的一个主要缘由,是我本身喜欢狗。我从1958年就开始养狗,那条狗可以说是小说中老三的原型。它通人性。我父亲也很喜欢它。这条狗聪明到什么程度呢?书中因为情节的需要,我没有多说。我放学回来,它会在村口等我;我去放羊,这条狗虽然不是牧羊犬,但是它跟在羊的后面,把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教师的语言对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诗意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要重视自身教学语言的表现力和穿透力。    一、有声教学语言的策略    有声教学语言主要包括教师的提问语言、评价语言和讲述语言。  (一)提问语言——言简意赅,指向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课堂提问
信息技术集音、形、色、文于一体,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但是,如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不当,反而会在教学中起“画蛇添足”的反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使之为阅读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忌“画蛇添足”,偏离语文教学的本质    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作用毋庸置疑,然而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
伯明翰学派是当代西方美学和文化批评学派的代表之一,基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为主线形成,早期的主要成员一般是中下层家庭和工人阶级。与以往普通学派的知识分子思想不同,伯明翰学派用有特点的方式和态度理解通俗文化,并研究其中的价值。《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源流与方法》一书由和磊教授所作,在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伯明翰学派文化的深刻解读,凭借自己的独特见解,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