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1992赛季是英甲联赛的最后一个赛季,1992-1993赛季是英超联赛的第一个赛季。从英甲到英超,绝非“忽如一夜春风来”,英格兰顶级联赛也并不是单纯换了一个名字而已,更确切地说,是换了一种活法。
【臭名昭著的足球流氓】
英甲时代的终结,是在1990年代初,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它的帷幕就已经开始缓缓下落。从成绩来看,那是英格兰足球的黄金期。利物浦在1977年夺得欧冠冠军,这是继1968年的曼联之后,第一次有英伦球队问鼎欧洲至尊荣誉,次年,正处鼎盛期的“红军”成功卫冕。接下来的两个赛季,则是诺丁汉森林异军突起,蝉联欧冠冠军,成为史上最大黑马。其后是利物浦和阿斯顿维拉称雄——至此,英甲球队连续6个赛季问鼎欧冠,这一成就至今没有任何联赛能够与之媲美。1983年汉堡敲断英甲链条的一环,但直到1984年“红军”夺冠后,英甲的垄断地位才宣告终结。
从1977年到1984年,英甲创造了欧冠史上无比辉煌的不列颠时代,而从1975年到1986年,英格兰足球联赛的上座率却下降了1/3,斯诺克甚至一度超越足球,成为最受英国人追捧的运动项目。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英国球迷是怎样看球:啤酒是男人的必需品,俱乐部提供“佐酒”的食品,主要是派,但做得很粗糙,谈不上什么美味。球迷们要的不是美酒佳肴,而是边看球,边喝酒,边与旁边的朋友闲聊调侃的气氛。主队球迷还有一项特权,可以根据球队的进攻方向随意更换看球位置和看台,没有固定性可言。
听起来不错吧?其实不然。经历过那个时代的阿森纳著名球迷皮尔斯·摩根回忆道:“前往令人作呕的球场,吃着味道可怕的派,喝着滋味令人厌恶的啤酒,还得和客队球迷打一架。”还有人用了三个词来形容当时现场看球的观感:冰冷,灰暗,消沉。摩根的话反映了两个问题:球场、派和啤酒是俱乐部为球迷提供的服务,服务意识的欠缺并不致命;最致命的是最后一句,它代表着球场暴力,如果所有球迷都很有教养,彬彬有礼,哪怕在酒精的熏染下也能保持英国绅士的风度,那么不会产生这个问题,更不会诞生臭名昭著的足球流氓了。
提到“足球流氓”,不仅整个世界足球都深恶痛绝,英国球迷也愤恨不已。皮尔斯·摩根在1983年的亲身经历:“一个喝醉的人拿起玻璃杯,狠狠砸在我的头上,而我和他们是一队的球迷,天知道他们是怎样对待客队球迷的。”因此,很少有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去现场看球,甚至不让他们靠近球场周边,因为那里也是足球流氓的“势力范围”。
其实早在1960年代,足球流氓就开始发轫,当时他们针对的是来到英国观看欧冠比赛的国外球迷,但英国政府和足总一直未能给予球场暴力足够的重视。到了80年代初,足球流氓出现低龄化、组织化的趋势,许多年轻人以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结帮拉派组成足球流氓集团。1985年《卫报》总结了新型足球流氓的特征:“他们很多人有自己的工作,或者是大学生,有的人可能已经成家立业。这些人善于创新,组织严密,有计划地进行足球流氓活动。他们甚至能负担起远赴海外的资金。传统的足球流氓本身对足球感兴趣,但他们并不一定喜欢足球。”
除了打架斗殴之外,球场暴力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种族歧视。后来成为英格兰首位黑人国脚的维夫·安德森在诺丁汉森林完成首秀时,就遭到了对方球迷的歧视,方式与现在的种族歧视者没有太大区别:朝他扔水果。赛后安德森跟主教练布莱恩·克拉夫说:“他们扔了我两个梨,一个香蕉。”利物浦的黑人边锋约翰·巴恩斯也有过相同遭遇,在默西塞德德比中,埃弗顿球迷向他投掷香蕉,并高唱“埃弗顿是白的”。
【惨案连连,“铁娘子”开战】
以上种种行径,有一个人是深恶痛绝的,她就是1979年开始担任英国首席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虽然丈夫是高尔夫球手,儿子是板球手,但撒切尔夫人对任何体育运动都毫无兴趣,当然也包括足球。英足总前CEO格拉汉姆·凯利称她是“鄙视足球的恶霸”,撒切尔夫人任命对足球一窍不通的人担任体育大臣,她的“足球智囊”是卢顿俱乐部的主席大卫·埃文斯,这位埃文斯先生竟然建议禁止球迷到客场观赛,也是奇葩。
上任伊始,撒切尔夫人并没打算和足球流氓开战。1980年欧洲杯上,英格兰球迷与意大利球迷发生冲突,她也只是为此向意大利政府道歉而已,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但是在客观上,撒切尔夫人还是对英格兰足球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她推行的货币主因经济政策导致大量工人阶级失业,而他们是球迷群体的主力军,哪怕一场英甲联赛的最低票价只有3.5英镑,很多球迷也负担不起了,这导致英甲球队的门票收入大幅下降。
其次,撒切尔夫人关闭煤矿的政策导致政府与矿工的冲突,这让“铁娘子”格外重视公共秩序的有序稳定,一旦碰上“麻烦制造者”必得严惩。再次,1982年马岛战争爆发,英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战争的胜利让足球流氓团体变得更加自负、更加排外,也越来越肆无忌惮。最终,1985年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让足球流氓真正成为撒切尔夫人眼中的“麻烦制造者”。
第一起事件是1985年3月,卢顿球迷和来访的米尔沃尔球迷发生大规模骚乱,造成47人受伤,就连警察也遭到了足球流氓的袭击。撒切尔夫人怒不可遏,将英足总和足球联赛的负责人召集到唐宁街,要求足球管理机构承担起球场安全的责任,要求俱乐部加快引进闭路电视。5月,布拉德福德火灾惨案发生,一个烟头点燃了年久失修的木制看台,导致大火蔓延,最终这场火灾夺取了56人的生命,至少有265人受伤。而就在同一天,一名小球迷在伯明翰和利兹联球迷的骚乱中丧生,那天是他第一次到现场观看足球比赛。
接下来便是发生于1985年5月29日的海瑟尔惨案了,利物浦与尤文图斯在布鲁塞尔的海瑟尔球场争夺欧冠冠军,赛前双方球迷发生激烈冲突,导致39名球迷身亡,其中有38名是意大利人。撒切尔夫人在电视上看到了这起事件的报道,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还没等欧足联做出处罚决定,英足总就宣布所有英格兰球迷退出欧洲赛场,撒切尔夫人再次公开向意大利政府道歉,不过这次在道歉之外,她还宣布将对“麻烦制造者”进行控制和严惩,并委任奥利弗·帕波维尔爵士对相关事件进行质询,并提交一份报告。 很快,英国政府就通过了禁酒令,球迷不能在球场、大巴甚至火车上饮酒。禁酒令引起许多俱乐部的不满,因为啤酒是他们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在1986年1月,帕波维尔爵士的最终报告出炉,他建议放松球场禁酒令,但啤酒只提供给行政包厢里的球迷,看台上的球迷依然不能饮酒,同时表示如果足球流氓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足球运动可能无法再继续下去”,建议赋予警方搜查球迷的权力,阻止球迷携带投掷物和烟雾弹入场。在报告中,他不支持“设立全座椅看台”的建议,认为足球流氓会将椅子拆卸下来作为武器。英国政府部分接受了帕波维尔的建议,比如允许在行政包厢里饮酒。内务大臣道格拉斯·胡德还要求俱乐部加快推行会员身份证准入制度(球迷凭借ID入场),此举遭到了俱乐部的反对,球迷更是掀起抗议浪潮。
转眼间,时间来到1989年4月15日,震惊世界足坛的希尔斯堡惨案发生,96名利物浦球迷在骚乱中身亡。英国议会委派以大法官彼得·泰勒勋爵为首的调查团进行调查,1989年8月,调查团发布《希尔斯堡足球场事故调查报告》的中期报告;1990年1月,又发布了《希尔斯堡足球场事故调查报告》的最终报告,即著名的《泰勒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调查团认为应该终止ID准入计划,泰勒表示:“我怀疑这一计划是否达到让足球流氓远离球场的目的。我认为它达不到。我认为短期内它可能会增加球场外的麻烦。”在报告中,泰勒还要求球场看台全部设立座椅,这是在要求俱乐部提高服务意识,真正把球迷当做顾客,给他们提供安全现代的看球环境。
【时代终结,英超的诞生】
以上,便是英超诞生之前的时代背景,但有这样的时代背景,并不意味着英超的诞生就是理所当然,它需要一根导火线,而这根导火线就是转播权大战。1980年代,英格兰足球的电视转播由BBC和ITV(独立电视台)联手垄断,而所有俱乐部都意识到垄断集团的存在无助于电视转播比赛价值的提升,双方之间一直存在斗争。BBC和ITV以退出足球转播相威胁,逼迫当时英格兰足坛的“Big Five”(曼联、利物浦、阿森纳、埃弗顿、托特纳姆)妥协。
此时,传媒巨头默多克的BSB(英国天空电视台)杀了出来。推崇付费模式的BSB愿意将每年的转播费提升至2500万英镑,还愿意牺牲拳击和其他运动项目的部分收入,这让英甲联赛的秘书格拉汉姆·凯利很感兴趣。BSB的报价让ITV的体育主管格雷格·戴克很是紧张,他不像保守同行们那样敌视、不看好付费模式,而认为这种模式会给传统转播业带来冲击,但戴克未能成功劝说BBC同意他的看法,于是ITV与BBC的垄断联合破裂了。
为了得到足球界的支持,戴克联络了当时的阿森纳副主席大卫·戴恩,经过戴恩的引荐,他在1988年6月与“Big Five”的俱乐部代表进行会谈。以示诚意,戴克首先承认ITV和BBC之间确实存在过垄断联合,然后向“Big Five”表明自己的立场:ITV给出的转播费不如BSB,但转播费将由实力最强的“Big Five”分享,四级足球联赛的其他87家俱乐部没份儿!戴克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只有强强对抗(而非强弱对话)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电视观众,转播方和豪门俱乐部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进一步来说,如果一个联赛的比赛全部都是强强对话,那么转播方和俱乐部的利润将最大化。于是,由强队组成的“超级联赛”这一概念首次问世。
当然,只有“Big Five”的支持还不够。第二次会议,西汉姆联、纽卡斯尔、阿斯顿维拉、诺丁汉森林、谢菲尔德星期三也加入其中,他们与“Big Five”一道被称为“ITV Ten”。对于戴克的“分裂”行为,英甲联赛方面当然要不满和抗议了,最终双方协商确定ITV匹配BSB四年5300万英镑的报价。不过在私下里,戴克向“Big Five”保证,会多安排他们的比赛直播。
中小俱乐部也不是傻子,ITV对“Big Five”的偏袒令他们很不满意。作为报复,大卫·戴恩和埃弗顿主席菲利普·卡特被赶出联赛管理委员会。切尔西主席肯·贝茨和水晶宫主席罗恩·诺阿德斯还提出减少英甲球队数量的计划,由现有的22队减至20队,最终目标是减少到18队。这一计划其实对“Big Five”更有利,因为“Big Five”的实力保证他们不会降级,而联赛球队数量越少,他们获得的权力就越大、占有的财富就越多。不过以“Big Five”为首的强队想要攫取更大的利益和财富,所以决定退出足球联赛,另立门户。
想要自立门户,首先要保持政治正确,占据道德制高点。“Big Five”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最上层,他们宣称会利用手中的金钱和权力来全力支持英格兰代表队;最底层,他们宣称支持草根足球,支持致力于业余足球和学校足球事业的志愿者。托特纳姆主席埃尔文·斯考拉表示:“过去一谈退出,大俱乐部都被视为反面角色。但这次我们要让英格兰队变得更好。”说的好听,事实上,“Big Five”们从未想真正自上而下的改革英格兰足球,他们最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利益,想利用英足总和足球联赛长久以来的矛盾,换取足总对他们退出的支持。因为一个联赛不可能只有5队参加,而由“Big Five”单独发起组建的话,不会赢得其他球队的信任,而英足总出面的话,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Big Five”之外的英甲球队,相对于其他级别的联赛球队也属于大俱乐部,“Big Five”联手英足总对抗足球联赛,优势明显,为了前途和钱途考虑,他们决定追随“Big Five”,共同退出足球联赛系统。接下来是一系列手续问题,由曾经当过财务总监的里克·帕里负责,他很快便完成了有关顶级球队退出足球联赛的法律与技术事务,还就球员的合同问题与PFA(职业球员工会)达成一致。
1991年4月5日,英超创立计划公诸于众,引起舆论和球迷的轩然大波,三天后,英足总公开表示支持这一计划。同年5月,英足总主席伯特·米利奇普与22家英甲球队会面,米利奇普提出新联赛一开始就由18队组成,俱乐部方面表示理解英足总减少参赛队以便留给英格兰代表队更多备战时间,但询问是否有妥协空间,米利奇普爵士妥协了:“你们的联赛,你们决定。”最终,双方议定新联赛于1992-1993赛季开赛,创始成员为22队,至1996-1997赛季减少至18队。 其实,当时水晶宫主席诺阿德斯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让英乙24队里的18支球队也退出足球联赛系统,组成英超联赛系统的第二级别联赛,对此他很有信心,要求给他7天时间来说服18支英乙球队,但诺阿德斯的想法没有获得其他人的支持,只能作罢。
1992年2月23日,一切尘埃落定。英超的22个创始会员正式诞生:阿森纳、阿斯顿维拉、切尔西、考文垂、水晶宫、埃弗顿、利兹联、卢顿、利物浦、曼城、曼联、诺里奇、诺丁汉森林、诺茨郡、奥尔德汉姆、女王公园巡游者、谢菲尔德联、谢菲尔德星期三、南安普敦、托特纳姆热刺、西汉姆联、温布尔登。不过由于西汉姆联、诺茨郡和卢顿排名末代英甲联赛的最后三名,必须接受降级的命运,所以他们的创始会员席位被升班马布莱克本、米德尔斯堡、伊普斯威奇取代。
原先的“18队计划”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由22队减少至20队,计划在1997年完成(最终提前至1995年,1994-1995赛季是英格兰顶级联赛最后一次有22支球队参加)。新的联赛,自然需要新的管理机构,董事会只有两人:里克·帕里担任CEO,约翰·昆顿担任兼职主席,他是巴克莱银行的主席。不设立永久性的委员会,所有决定都由英超球队集体表决,每队一票,超过三分之二才能通过,这样一来,“Big Five”的权力就得到了遏制。
英超确定成立,接下来就是未完待续的转播权大战了。ITV的转播合同于1992年到期,新的英超自然要有新的转播合同,而且价位水涨船高。1992年5月的最终投票之前,ITV开出5年共计2.62亿英镑的转播合同(含海外转播收入和赞助商收入,下同),这要比BSB与BBC的联手竞标价格高。但帕里想要双方展开更激烈的竞争,他打电话给BSB首席执行官萨姆·齐斯霍姆提高报价,齐斯霍姆直接致电身在纽约的默多克,得到老大的支持后,他开出BSB与BBC的报价:5年3.04亿英镑!
帕里向昆顿主席推荐了BSB的报价,大卫·戴恩支持的是ITV,他质疑BSB负债,但被昆顿一句“每个公司都负债”给堵了回去。在最终投票中,BSB获得了14票,ITV获得了6票,另有2张弃权票。“Big Five”一致支持ITV,但在每队一票的规则面前,他们也无能为力。这5年3.04亿英镑合同具体细节为:BSB支付1.915亿镑,每年转播60场比赛,BBC支付2250万镑,购买制作《当日比赛》节目的版权,海外转播收入预计为4000万镑,而赞助商收入预计为5000万镑。
1992年8月15日,历史上的第一轮英超联赛正式打响,在布拉莫巷球场,谢菲尔德联前锋布莱恩·迪恩打入英超历史上的第一个进球,而被他攻破城门的球队,正是将在未来成为英超历史头号霸主的曼联。始于1888,终于1992,英甲作为英格兰顶级联赛的时代落下帷幕,英超联赛的时代正式来临。旧时代结束,新时代开启,那是一个属于“天空”的时代,一个商业化、全球化的时代,那是一个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
《英伦传奇》正传到此为止,敬请关注《番外篇》系列
1989年4月15日,在谢菲尔德市希尔斯堡体育场举行的利物浦队对阵诺丁汉森林队的足总杯半决赛中,由于大量的球迷涌向同一看台,拥挤造成了严重的踩踏事故,导致96人丧生。
985年5月29日,在布鲁塞尔的海瑟尔球场,尤文图斯和利物浦两队争夺欧洲冠军杯,两队球迷爆发了大规模的斗殴,导致39名球迷遇难。
经过多年的改变,英超赛场越来越重视提高服务意识,真正把球迷当做顾客,给他们提供安全现代的看球环境。
对于猖獗的足球流氓,英超也有相应的对策,尽可能地避免冲突的发生。
大卫·戴恩曾担任阿森纳副主席,正是在他的积极推动下,英超应运而生。
【臭名昭著的足球流氓】
英甲时代的终结,是在1990年代初,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它的帷幕就已经开始缓缓下落。从成绩来看,那是英格兰足球的黄金期。利物浦在1977年夺得欧冠冠军,这是继1968年的曼联之后,第一次有英伦球队问鼎欧洲至尊荣誉,次年,正处鼎盛期的“红军”成功卫冕。接下来的两个赛季,则是诺丁汉森林异军突起,蝉联欧冠冠军,成为史上最大黑马。其后是利物浦和阿斯顿维拉称雄——至此,英甲球队连续6个赛季问鼎欧冠,这一成就至今没有任何联赛能够与之媲美。1983年汉堡敲断英甲链条的一环,但直到1984年“红军”夺冠后,英甲的垄断地位才宣告终结。
从1977年到1984年,英甲创造了欧冠史上无比辉煌的不列颠时代,而从1975年到1986年,英格兰足球联赛的上座率却下降了1/3,斯诺克甚至一度超越足球,成为最受英国人追捧的运动项目。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英国球迷是怎样看球:啤酒是男人的必需品,俱乐部提供“佐酒”的食品,主要是派,但做得很粗糙,谈不上什么美味。球迷们要的不是美酒佳肴,而是边看球,边喝酒,边与旁边的朋友闲聊调侃的气氛。主队球迷还有一项特权,可以根据球队的进攻方向随意更换看球位置和看台,没有固定性可言。
听起来不错吧?其实不然。经历过那个时代的阿森纳著名球迷皮尔斯·摩根回忆道:“前往令人作呕的球场,吃着味道可怕的派,喝着滋味令人厌恶的啤酒,还得和客队球迷打一架。”还有人用了三个词来形容当时现场看球的观感:冰冷,灰暗,消沉。摩根的话反映了两个问题:球场、派和啤酒是俱乐部为球迷提供的服务,服务意识的欠缺并不致命;最致命的是最后一句,它代表着球场暴力,如果所有球迷都很有教养,彬彬有礼,哪怕在酒精的熏染下也能保持英国绅士的风度,那么不会产生这个问题,更不会诞生臭名昭著的足球流氓了。
提到“足球流氓”,不仅整个世界足球都深恶痛绝,英国球迷也愤恨不已。皮尔斯·摩根在1983年的亲身经历:“一个喝醉的人拿起玻璃杯,狠狠砸在我的头上,而我和他们是一队的球迷,天知道他们是怎样对待客队球迷的。”因此,很少有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去现场看球,甚至不让他们靠近球场周边,因为那里也是足球流氓的“势力范围”。
其实早在1960年代,足球流氓就开始发轫,当时他们针对的是来到英国观看欧冠比赛的国外球迷,但英国政府和足总一直未能给予球场暴力足够的重视。到了80年代初,足球流氓出现低龄化、组织化的趋势,许多年轻人以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结帮拉派组成足球流氓集团。1985年《卫报》总结了新型足球流氓的特征:“他们很多人有自己的工作,或者是大学生,有的人可能已经成家立业。这些人善于创新,组织严密,有计划地进行足球流氓活动。他们甚至能负担起远赴海外的资金。传统的足球流氓本身对足球感兴趣,但他们并不一定喜欢足球。”
除了打架斗殴之外,球场暴力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种族歧视。后来成为英格兰首位黑人国脚的维夫·安德森在诺丁汉森林完成首秀时,就遭到了对方球迷的歧视,方式与现在的种族歧视者没有太大区别:朝他扔水果。赛后安德森跟主教练布莱恩·克拉夫说:“他们扔了我两个梨,一个香蕉。”利物浦的黑人边锋约翰·巴恩斯也有过相同遭遇,在默西塞德德比中,埃弗顿球迷向他投掷香蕉,并高唱“埃弗顿是白的”。
【惨案连连,“铁娘子”开战】
以上种种行径,有一个人是深恶痛绝的,她就是1979年开始担任英国首席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虽然丈夫是高尔夫球手,儿子是板球手,但撒切尔夫人对任何体育运动都毫无兴趣,当然也包括足球。英足总前CEO格拉汉姆·凯利称她是“鄙视足球的恶霸”,撒切尔夫人任命对足球一窍不通的人担任体育大臣,她的“足球智囊”是卢顿俱乐部的主席大卫·埃文斯,这位埃文斯先生竟然建议禁止球迷到客场观赛,也是奇葩。
上任伊始,撒切尔夫人并没打算和足球流氓开战。1980年欧洲杯上,英格兰球迷与意大利球迷发生冲突,她也只是为此向意大利政府道歉而已,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但是在客观上,撒切尔夫人还是对英格兰足球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她推行的货币主因经济政策导致大量工人阶级失业,而他们是球迷群体的主力军,哪怕一场英甲联赛的最低票价只有3.5英镑,很多球迷也负担不起了,这导致英甲球队的门票收入大幅下降。
其次,撒切尔夫人关闭煤矿的政策导致政府与矿工的冲突,这让“铁娘子”格外重视公共秩序的有序稳定,一旦碰上“麻烦制造者”必得严惩。再次,1982年马岛战争爆发,英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战争的胜利让足球流氓团体变得更加自负、更加排外,也越来越肆无忌惮。最终,1985年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让足球流氓真正成为撒切尔夫人眼中的“麻烦制造者”。
第一起事件是1985年3月,卢顿球迷和来访的米尔沃尔球迷发生大规模骚乱,造成47人受伤,就连警察也遭到了足球流氓的袭击。撒切尔夫人怒不可遏,将英足总和足球联赛的负责人召集到唐宁街,要求足球管理机构承担起球场安全的责任,要求俱乐部加快引进闭路电视。5月,布拉德福德火灾惨案发生,一个烟头点燃了年久失修的木制看台,导致大火蔓延,最终这场火灾夺取了56人的生命,至少有265人受伤。而就在同一天,一名小球迷在伯明翰和利兹联球迷的骚乱中丧生,那天是他第一次到现场观看足球比赛。
接下来便是发生于1985年5月29日的海瑟尔惨案了,利物浦与尤文图斯在布鲁塞尔的海瑟尔球场争夺欧冠冠军,赛前双方球迷发生激烈冲突,导致39名球迷身亡,其中有38名是意大利人。撒切尔夫人在电视上看到了这起事件的报道,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还没等欧足联做出处罚决定,英足总就宣布所有英格兰球迷退出欧洲赛场,撒切尔夫人再次公开向意大利政府道歉,不过这次在道歉之外,她还宣布将对“麻烦制造者”进行控制和严惩,并委任奥利弗·帕波维尔爵士对相关事件进行质询,并提交一份报告。 很快,英国政府就通过了禁酒令,球迷不能在球场、大巴甚至火车上饮酒。禁酒令引起许多俱乐部的不满,因为啤酒是他们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在1986年1月,帕波维尔爵士的最终报告出炉,他建议放松球场禁酒令,但啤酒只提供给行政包厢里的球迷,看台上的球迷依然不能饮酒,同时表示如果足球流氓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足球运动可能无法再继续下去”,建议赋予警方搜查球迷的权力,阻止球迷携带投掷物和烟雾弹入场。在报告中,他不支持“设立全座椅看台”的建议,认为足球流氓会将椅子拆卸下来作为武器。英国政府部分接受了帕波维尔的建议,比如允许在行政包厢里饮酒。内务大臣道格拉斯·胡德还要求俱乐部加快推行会员身份证准入制度(球迷凭借ID入场),此举遭到了俱乐部的反对,球迷更是掀起抗议浪潮。
转眼间,时间来到1989年4月15日,震惊世界足坛的希尔斯堡惨案发生,96名利物浦球迷在骚乱中身亡。英国议会委派以大法官彼得·泰勒勋爵为首的调查团进行调查,1989年8月,调查团发布《希尔斯堡足球场事故调查报告》的中期报告;1990年1月,又发布了《希尔斯堡足球场事故调查报告》的最终报告,即著名的《泰勒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调查团认为应该终止ID准入计划,泰勒表示:“我怀疑这一计划是否达到让足球流氓远离球场的目的。我认为它达不到。我认为短期内它可能会增加球场外的麻烦。”在报告中,泰勒还要求球场看台全部设立座椅,这是在要求俱乐部提高服务意识,真正把球迷当做顾客,给他们提供安全现代的看球环境。
【时代终结,英超的诞生】
以上,便是英超诞生之前的时代背景,但有这样的时代背景,并不意味着英超的诞生就是理所当然,它需要一根导火线,而这根导火线就是转播权大战。1980年代,英格兰足球的电视转播由BBC和ITV(独立电视台)联手垄断,而所有俱乐部都意识到垄断集团的存在无助于电视转播比赛价值的提升,双方之间一直存在斗争。BBC和ITV以退出足球转播相威胁,逼迫当时英格兰足坛的“Big Five”(曼联、利物浦、阿森纳、埃弗顿、托特纳姆)妥协。
此时,传媒巨头默多克的BSB(英国天空电视台)杀了出来。推崇付费模式的BSB愿意将每年的转播费提升至2500万英镑,还愿意牺牲拳击和其他运动项目的部分收入,这让英甲联赛的秘书格拉汉姆·凯利很感兴趣。BSB的报价让ITV的体育主管格雷格·戴克很是紧张,他不像保守同行们那样敌视、不看好付费模式,而认为这种模式会给传统转播业带来冲击,但戴克未能成功劝说BBC同意他的看法,于是ITV与BBC的垄断联合破裂了。
为了得到足球界的支持,戴克联络了当时的阿森纳副主席大卫·戴恩,经过戴恩的引荐,他在1988年6月与“Big Five”的俱乐部代表进行会谈。以示诚意,戴克首先承认ITV和BBC之间确实存在过垄断联合,然后向“Big Five”表明自己的立场:ITV给出的转播费不如BSB,但转播费将由实力最强的“Big Five”分享,四级足球联赛的其他87家俱乐部没份儿!戴克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只有强强对抗(而非强弱对话)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电视观众,转播方和豪门俱乐部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进一步来说,如果一个联赛的比赛全部都是强强对话,那么转播方和俱乐部的利润将最大化。于是,由强队组成的“超级联赛”这一概念首次问世。
当然,只有“Big Five”的支持还不够。第二次会议,西汉姆联、纽卡斯尔、阿斯顿维拉、诺丁汉森林、谢菲尔德星期三也加入其中,他们与“Big Five”一道被称为“ITV Ten”。对于戴克的“分裂”行为,英甲联赛方面当然要不满和抗议了,最终双方协商确定ITV匹配BSB四年5300万英镑的报价。不过在私下里,戴克向“Big Five”保证,会多安排他们的比赛直播。
中小俱乐部也不是傻子,ITV对“Big Five”的偏袒令他们很不满意。作为报复,大卫·戴恩和埃弗顿主席菲利普·卡特被赶出联赛管理委员会。切尔西主席肯·贝茨和水晶宫主席罗恩·诺阿德斯还提出减少英甲球队数量的计划,由现有的22队减至20队,最终目标是减少到18队。这一计划其实对“Big Five”更有利,因为“Big Five”的实力保证他们不会降级,而联赛球队数量越少,他们获得的权力就越大、占有的财富就越多。不过以“Big Five”为首的强队想要攫取更大的利益和财富,所以决定退出足球联赛,另立门户。
想要自立门户,首先要保持政治正确,占据道德制高点。“Big Five”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最上层,他们宣称会利用手中的金钱和权力来全力支持英格兰代表队;最底层,他们宣称支持草根足球,支持致力于业余足球和学校足球事业的志愿者。托特纳姆主席埃尔文·斯考拉表示:“过去一谈退出,大俱乐部都被视为反面角色。但这次我们要让英格兰队变得更好。”说的好听,事实上,“Big Five”们从未想真正自上而下的改革英格兰足球,他们最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利益,想利用英足总和足球联赛长久以来的矛盾,换取足总对他们退出的支持。因为一个联赛不可能只有5队参加,而由“Big Five”单独发起组建的话,不会赢得其他球队的信任,而英足总出面的话,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Big Five”之外的英甲球队,相对于其他级别的联赛球队也属于大俱乐部,“Big Five”联手英足总对抗足球联赛,优势明显,为了前途和钱途考虑,他们决定追随“Big Five”,共同退出足球联赛系统。接下来是一系列手续问题,由曾经当过财务总监的里克·帕里负责,他很快便完成了有关顶级球队退出足球联赛的法律与技术事务,还就球员的合同问题与PFA(职业球员工会)达成一致。
1991年4月5日,英超创立计划公诸于众,引起舆论和球迷的轩然大波,三天后,英足总公开表示支持这一计划。同年5月,英足总主席伯特·米利奇普与22家英甲球队会面,米利奇普提出新联赛一开始就由18队组成,俱乐部方面表示理解英足总减少参赛队以便留给英格兰代表队更多备战时间,但询问是否有妥协空间,米利奇普爵士妥协了:“你们的联赛,你们决定。”最终,双方议定新联赛于1992-1993赛季开赛,创始成员为22队,至1996-1997赛季减少至18队。 其实,当时水晶宫主席诺阿德斯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让英乙24队里的18支球队也退出足球联赛系统,组成英超联赛系统的第二级别联赛,对此他很有信心,要求给他7天时间来说服18支英乙球队,但诺阿德斯的想法没有获得其他人的支持,只能作罢。
1992年2月23日,一切尘埃落定。英超的22个创始会员正式诞生:阿森纳、阿斯顿维拉、切尔西、考文垂、水晶宫、埃弗顿、利兹联、卢顿、利物浦、曼城、曼联、诺里奇、诺丁汉森林、诺茨郡、奥尔德汉姆、女王公园巡游者、谢菲尔德联、谢菲尔德星期三、南安普敦、托特纳姆热刺、西汉姆联、温布尔登。不过由于西汉姆联、诺茨郡和卢顿排名末代英甲联赛的最后三名,必须接受降级的命运,所以他们的创始会员席位被升班马布莱克本、米德尔斯堡、伊普斯威奇取代。
原先的“18队计划”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由22队减少至20队,计划在1997年完成(最终提前至1995年,1994-1995赛季是英格兰顶级联赛最后一次有22支球队参加)。新的联赛,自然需要新的管理机构,董事会只有两人:里克·帕里担任CEO,约翰·昆顿担任兼职主席,他是巴克莱银行的主席。不设立永久性的委员会,所有决定都由英超球队集体表决,每队一票,超过三分之二才能通过,这样一来,“Big Five”的权力就得到了遏制。
英超确定成立,接下来就是未完待续的转播权大战了。ITV的转播合同于1992年到期,新的英超自然要有新的转播合同,而且价位水涨船高。1992年5月的最终投票之前,ITV开出5年共计2.62亿英镑的转播合同(含海外转播收入和赞助商收入,下同),这要比BSB与BBC的联手竞标价格高。但帕里想要双方展开更激烈的竞争,他打电话给BSB首席执行官萨姆·齐斯霍姆提高报价,齐斯霍姆直接致电身在纽约的默多克,得到老大的支持后,他开出BSB与BBC的报价:5年3.04亿英镑!
帕里向昆顿主席推荐了BSB的报价,大卫·戴恩支持的是ITV,他质疑BSB负债,但被昆顿一句“每个公司都负债”给堵了回去。在最终投票中,BSB获得了14票,ITV获得了6票,另有2张弃权票。“Big Five”一致支持ITV,但在每队一票的规则面前,他们也无能为力。这5年3.04亿英镑合同具体细节为:BSB支付1.915亿镑,每年转播60场比赛,BBC支付2250万镑,购买制作《当日比赛》节目的版权,海外转播收入预计为4000万镑,而赞助商收入预计为5000万镑。
1992年8月15日,历史上的第一轮英超联赛正式打响,在布拉莫巷球场,谢菲尔德联前锋布莱恩·迪恩打入英超历史上的第一个进球,而被他攻破城门的球队,正是将在未来成为英超历史头号霸主的曼联。始于1888,终于1992,英甲作为英格兰顶级联赛的时代落下帷幕,英超联赛的时代正式来临。旧时代结束,新时代开启,那是一个属于“天空”的时代,一个商业化、全球化的时代,那是一个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
《英伦传奇》正传到此为止,敬请关注《番外篇》系列
1989年4月15日,在谢菲尔德市希尔斯堡体育场举行的利物浦队对阵诺丁汉森林队的足总杯半决赛中,由于大量的球迷涌向同一看台,拥挤造成了严重的踩踏事故,导致96人丧生。
985年5月29日,在布鲁塞尔的海瑟尔球场,尤文图斯和利物浦两队争夺欧洲冠军杯,两队球迷爆发了大规模的斗殴,导致39名球迷遇难。
经过多年的改变,英超赛场越来越重视提高服务意识,真正把球迷当做顾客,给他们提供安全现代的看球环境。
对于猖獗的足球流氓,英超也有相应的对策,尽可能地避免冲突的发生。
大卫·戴恩曾担任阿森纳副主席,正是在他的积极推动下,英超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