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犯罪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而青少年犯罪却与日俱增。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社会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100名罪犯中就有约10名是14——18岁的未成年人,这显然说明青少年犯罪已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人数逐年上升,这不仅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还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更影响了国家的未来。因此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一项主要任务。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096-01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规律特点
  
  总的来说,青少年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规律特点:
  1.青少年犯罪总数呈上升趋势;2.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3.犯罪类型多样化;4.犯罪形态团伙化;5.犯罪方式日趋智能化;6.犯罪突发义愤化,手段残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与其他犯罪一样,也是社会各种消极因素在个别青少年中的集中反映,其犯罪是主观因素与社会、学校、家庭等客观因素相结合所造成的,概括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少年犯罪的个体内在及心理原因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人一生的危机时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过渡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尚未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由于缺乏必要的是非辨别力,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极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对道德、法律认识愚昧无知,是非善恶不清,混淆黑白,一旦缺乏正确、及时的引导,就会陷入犯罪的泥潭。
  
  (二)学校教育方式失当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但近年来有些学校片面强调以教学为主,只管教学不管育人,放松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教育,致使一些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思想糊涂,甚至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导致在犯罪的青少年中不乏也是学校的学习尖子、三好学生。还有些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把精力集中在少数学习较好的学生身上,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教育。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失去信心,产生歧视心态,教育不严、管理松弛,动不动就把学生开除、劝退,过早的把青少年推向社会。这在客观上是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失去上进心、自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思想,再加上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结伴,很容走上犯罪的道路。据国家有关统计表明,辍学、失学学生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高发群体,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如:焦作市解放公安分局侦破的孙鹏磊等人抢劫一案,犯罪嫌疑人原是焦作市某中学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且好打架,学校便将其开除,这样致使其浪迹街头,与一些小痞子结识后,多次伙同这些痞子持刀抢劫在校学生的钱财。
  
  (三)不良家庭和畸形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家庭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圆满的家庭能够使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上健康发展。反之,不良家庭教育影响的青少年往往不能健康成长。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都是小环境,社会才是大环境,“金钱万能”、“拜金主义”的腐朽思想,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腐败等社会不良风气严重污染青少年的心灵,致使一些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偏离了社会正常轨道,当其对某种需要不能通过正常途径满足时,就会采取非法的或不理智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三、青少年犯罪的治理对策
  
  青少年犯罪有着深刻、复杂的根源,其形成是多种不良因素所致,青少年违法犯罪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突出问题,因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必须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齐抓共管。
  1.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并保障其合法权益。
  2.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切实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3.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创造青少年宽松和谐的成长环。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关系到我国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键在教育。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的青少年之所以犯罪,是多方面的原因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全党全社会要形成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都来做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工作。真正形成全党抓教育,全民齐参与的局面,这项工作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要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上是“犯罪能力”还是“刑罚适应能力”,还是二者兼备。刑事责任能力本质应当是“犯罪能力”与“刑罚适应能力”的统一。  关键词犯罪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  中图分类号:D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087-01    一、西方刑法学界关于刑事责能力本质的主要观点    (一)道义责任论者认为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实质上是意志自由的问题  刑事责任的产
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使任何制定法都不可能把全部社会关系罗列出来予以规制,也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缺陷.于是,法律解释成为法律发展以及克服制定法疏漏和滞后等弊端的主要方式.
本文分析了现代企业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在当前企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深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提高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探索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并分析安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2月医院收入的86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受试者,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预期违约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而不安抗辩发端于大陆法系,我国《合同法》则同时确立了这两项法律制度,本文在分析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的重建构想。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辐照时间高频诊断超声(HFDU)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超微结构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采用频率15MHz、热力指数(Ti)为0、机械指数(Mi)为0 .1和0 .3
我国行政法学界一般认为,行政行为可分为作为行政行为和不作为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职责,对相对人具有法律意义的一种消极的行为方式.包含三个要素:主
摘要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级强烈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造成严重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在抢救工作进入尾声之时,一些因地震引发的法律问题也逐步纳入我们视野,本文围绕着有关地震引发的财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无主财产产权的交付遗失物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095-01    由于汶川地震造成严重的财产毁损和数以万计的人员死亡,财产的事实状态
种曲微生物技术是指有效运用种曲微生物功能菌的优势联合,研发出能够使菌曲功效增强的微生物技术,它的功在于得到产酯菌,进而研发制造出酯化曲.在进行酶工程微生物科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