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互动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5te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互动之间应该实现良性互动。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重大,利用潜力极大,文章分析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互动机制:平衡机制、动力机制和创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三种互动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混合型模式。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应用 PC—1500型微机对选矿工艺技术文献频率分布数据进行了有向量研究。绘制出选矿工艺技术矢量分析模型并作了模型分析,获得了技术动向情报,具有一
【正】 今年初,日本邮政省“国家通讯调查研究会”提出了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电子图书馆”系统的设想:使用大型电子计算机,将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录像资料数据化,然后通过通
【正】 叙词语言于本世纪六十年代作为一种情报检索语言而问世,与体系分类法、标题法等检索语言相比,它的历史最短,但它却以能与不断发展的情报检索技术相适应的绝对优势,在
阮籍在《咏怀》诗中否定富贵和名的价值,而以个人的逍遥自由为人生意义所在。汉末《古诗十九首》中追求感官享乐,以富贵为人生目标,建安士人如曹丕等追求声名的不朽。阮籍的
通过对农村流动人口在南京"蔬菜村"生活与经营状况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出家族网络在社会流动下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变迁;认为家族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在演进中可以实
贵州经济的腾飞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贵州旅游业开拓了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旅游业成为贵州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正朝国际化迈进。少数民族文化是贵州旅游资源的灵魂,少数民族同
三峡地区的传统民间习俗表现出追求和谐的意识,要求克服山水阻隔,在协作互助中构建和谐的农村社区。借助于岁时节令的聚会平台,在歌舞欢娱中体认人生和谐;在祭祀朝拜中追寻人
地理标志亦称地理标识、原产地标记,是一项独立的知识产权制度,其前身即是原产地保护制度。专门针对与人文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的特色产品保护,其保护途径是通过建立标
作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丛书的重要著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开篇(1949-1966年)研究》(张乾元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民国时期,贵州会道门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明清时期相比,这一时期贵州会道门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名目繁多,信徒数量庞大;第二,分布地区广泛;第三,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会道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