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式考验部下之荒谬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鹿为马”是人所熟知的典故。秦朝赵高为了验证自己的权威,给二世皇帝献一头鹿而称为马,看看大臣们怎样回答。结果,大臣分了三种:一种是顺应赵高的意旨,把鹿说成马;一种是既不愿意说马,也没胆量说鹿,保持沉默;一种是不看赵高脸色,坚持说鹿。这三种大臣结局如何不言而喻,史书也无详载,只是笼而统之地说赵高以违法为名,把说鹿的人都收拾了。
  如果把道德谴责先放在一边,从管理学角度看,所谓“指鹿为马”,是作为秦朝高管的赵高对自己的权威心中无数,借以用来考验部下的一种方式。这种考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是否忠于自己。重温指鹿为马的故事,是要告诉高管,考验部下一定要谨慎从事。
  首先,了解和考验不是一回事,但极易混淆。任何一个领导人或者高管,都要了解部下。了解部下是从事管理工作的前提。管理中的众多问题,都是由于对部下了解不够造成的。诸葛亮重用马谡失了街亭,归根到底要批评诸葛亮对马谡了解不够,而绝不是要诸葛亮拿出街亭来考验马谡。关于了解部下,法约尔说的两句话是比较全面的:一是对每个人可寄予什么期望,二是对每个人到底该给予多大信任。不少管理者试图采用考验的方式实现对下属的了解。但是,任何考验,都无法真正增进法约尔所说的这两种了解。如果认为指鹿为马可以检验部下的忠诚,更大错特错。这种考验方式,只能衡量依附程度,而不能衡量忠诚程度,更不能衡量能力和责任心。把鹿说成马,对良知未泯者来说,是恐惧压倒了诚信;对全无心肝者来说,是逢迎的大好机会。指鹿为马胜出的人,恰恰既不是忠于秦朝,也不是忠于赵高本人,而是见风使舵者。凡是用价值观的悖谬来考验部下者,肯定会承担这样的风险。对部下的了解,要靠日积月累的观察,而不是一时一事的考验。
  其次,如何考验部下,要避开领导人的示意。赵高在询问大臣前,先告知秦二世这个动物是马。这是一种很蠢的明示,它等于是赤裸裸地向大臣发出了威胁。这种威胁只能产生一个效果,即检验部下对赵高手中权力的惧怕程度,同时会增加赵高对自己能量的误判。采用指鹿为马的方法,不管是谁在赵高的位置上,效果是一样的。即便大臣们表现出依附,也是对权柄的依附而不是对赵高本人的依附。一旦失去权柄,立即就会众叛亲离。所以,这种方法只有心怀鬼胎、权柄来源不正,或者有严重心理毛病的人才会采用。其隐含前提是假定部下会屈从,目的也是淘汰不屈从的部下。部下如果有不屈从者,使用这种方法则会加剧他们的离心倾向。而对屈从依附者来说,所得到的不是心悦诚服,恰恰因为他们已经在高压下失去了道德的自我约束,所以,表面的顺从背后会随时滋生出叛逆行为。在逻辑上,这种考验也会失去意义。
  再次,即便不是指鹿为马这么荒诞,价值观的悖谬隐含而不外显,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决不会搞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这一套。但把握不好,就会出现近似情况。例如,有的领导明明写不了旧体诗词,连平仄音韵都不清楚,却要附庸风雅,表现一下,询问部下写得如何,部下肯定会认为你需要逢迎。实际上,管理中这种暗示式的检测相当常见。即便领导人不把它当作对部下的考验,部下也会觉得头儿是借机观察自己的反应。久而久之,奉承话听得多了,领导人很有可能真觉得自己的诗词本事提高了不少。当年乾隆皇帝到处题诗,大概就是这样养成的行为习惯。大体上可以说,如果是明示要求部下屈从,会滋生叛逆;如果是暗示乞求部下赞扬,则会助长领导的虚妄。不管是明示还是暗示,都会程度不同地败坏组织中的道德。
  有人会认为,把附庸风雅的小事同指鹿为马的大事相提并论,是否有点危言耸听?恐怕不是。因为把一首顺口溜说成好诗,同把鹿说成马逻辑上是一致的,仅仅是程度差别而已。同理,领导的“鹿”和“马”太多,即便不是鹿和马,在权力行使中也会变成鹿和马。不过,像赵高那样低水平的领导人确实不多见,真正的指鹿为马不过是千年一遇。然而,区分驾用马和骑乘马、区分梅花鹿和麋鹿,在现实中却司空见惯。所以,真正要警惕的,是具有指鹿为马的逻辑而又没有鹿和马差别那么明显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或者听到这样的事情:某次游泳,多名领导人的名次恰好同职务高低相对应;某机关钓鱼比赛,恰好官职最大的领导是冠军;甚至到卡拉OK唱歌,也是权力越大唱得越好。这里面,就有可能出现把蹇马说成千里马、把麋鹿说成梅花鹿的现象。君不见,曾经就有过领导游泳超越世界记录的报道。凡是出现这种偏差,就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鹿马问题。
  不过,指鹿为马也罢,附庸风雅也罢,如果没有随后的行为强化手段跟随,就不会造成危害。假如你喜欢下棋而又棋艺不高,输了棋也一笑了之,随后的行为没有权力偏向的因素伴随,那么大可放心同下属下棋,对手水平高低都没有关系。久而久之,重复行为可以让部下了解到你的心怀坦荡,你也可以知道部下棋艺的真实水平。这里面就不再是考验,而只有了解。
  
  责编:邓中华 dengzhonghua@guanlixuejia.com
其他文献
“占领华尔街”运动进行很长一段时间了,却还在持续扩大,如今已得到上千个城市的响应,并扩散到七十多个国家,最近已经发展到香港,有了“占领中环”运动。  9月17日运动刚开始时,并不红火,一直到八天后才受到美国主流媒体的注意与报道。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事是在“占领华尔街”的人占到了附近的布鲁克林大桥,阻碍了交通,数百人被捕时,凤凰卫视经济评论员只淡淡地评论说,这是一场“无组织、无目标的群众发泄情绪”、“不
期刊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获取竞争优势。这是《斯隆管理评论》创新中心执行编辑David Kiron和IBM商业价值研究所分析员Rebecca Shockley最近的研究成果。  分析是指,组织为了促进基于事实的计划、决策、执行、管理、测量和学习,通过统计方法、内容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手段来利用数据和相关经营洞见(insights)。研究者收集了超过4500位管理者的调查结果,相对于去年的37%,今年有58%
期刊
对一个人公众身份产生影响力的维度有两个:声望和权势。权势是指一个人在群体中具有统治地位,而声望则是通过他人的钦佩和赞誉建立起来的。例如,阿尔 · 卡彭(Al Capone)被认为是具有统治地位的人,而特蕾莎修女(Mother Theresa)则是具有很高声望的人。  研究认为具有高声望的人是适合非竞争性组织的领导,与那些试图最大化个体利益的人相比,他们是温顺的。在这个崇尚竞争的时代,那些秉持较少利
期刊
在管理界,彼得 · 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1909-2005年)的名声如雷贯耳,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共出版了40本著作,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当然,德鲁克的成就绝不仅仅在于他的著作数量上,而在于他的著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新了人们对社会的观念,对个人、企业、政府以及非营利组织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哈佛商业评论》杂志
期刊
1954年,德鲁克出版《管理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开启了管理学发展史上的新时代。南京大学商学院赵曙明教授认为:“现代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粗略列举一下,就可以包括: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等。”的确,彼得 · 德鲁克对管理学的方方面面都
期刊
“山寨”一词,一开始是负面的,但随着产业的发展,逐步蕴含了“破坏性创新”的意味,也就是熊彼特所称的“创造性毁灭的过程”,即通过新产品、新市场、新产业组织,不断地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事实上,山寨产品从军工产业、纺织业开始出现,到计算机配件,最终以手机产业的发展达到巅峰。早期的山寨手机厂商在市场上是以模仿知名品牌甚至以仿冒品的方式吸引客户,但是随着后来面向客户的需求而逐渐加入自身独特的创意,并迎合
期刊
二战后,日本经济奇迹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日本诞生了一批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经营者,其中最负盛名者是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与稻盛和夫,他们被人称为“经营四圣”。四圣之中,稻盛和夫的年龄最小,但他创办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即京瓷和KDDI。与其他企业家不一样的是,稻盛和夫不但积极参与教育和社会慈善事业,而且在其晚年皈依佛门。世界上的企业家多得数不清,相信佛教的
期刊
作为中层领导者,经常会面临以下挑战:(1)高压力与高期望。11~12小时的连续工作成为很多中层领导的家常便饭;(2)三明治夹心层。中层管理者肩负着为下属基层领导将高层的战略目标转化为运营目标与具体流程的任务,经常会身处其中而感到左右为难;(3)有限的上升空间。事业的路径到目前为止都还明确清晰,但未来的发展空间却非常狭窄;(4)不断提升的复杂性。几十年前,领导和管理是相对简单易行的工作。与此相反,今
期刊
已经是下午4点了,马克的目光在写字台上堆积如山的未处理公文和显示着有73封新邮件到达的电脑屏幕间逡巡。他甚至还没有开始处理哪怕一丁点儿今天计划中的工作。一声长叹!他知道,今天又要加班了,要见到他的两个孩子只能是在他们熟睡之后了。幸运的是,他的妻子凯瑟琳表现出了充分的宽容和理解。其实,他原来以为,升任中层后就可以把更多的工作委派给下属做,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多的空闲时间,可情形恰恰相反。马克拿起了一份下
期刊
所谓瓶颈,即影响与决定企业系统整体运行的约束点或者杠杆点。非瓶颈环节效率的提升,实际上无助于整体效率的改善;只有瓶颈环节效率的提升,才有助于整体效率的改善。   从经济体系的多个互赖环节均衡发展的角度看,系统整体功能水平的高低,如规模、品质、速度、安全等,往往不是由系统的冗余环节决定的,而是由其中的稀缺环节决定的。正是系统产能相对不足的稀缺环节,才对系统整体运营性能的改善起着关键的瓶颈制约作用。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