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好主题性报道是新闻媒体重点努力的方向,也是电视媒体在新闻实践中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本文将探讨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成就类主题性报道中,如何通过深入挖掘新闻现场,提高出镜记者现场感,增强新闻节目的可视性、贴近性。
关键词:主题性报道 出镜记者 新闻现场 运动镜头
一、主题性报道中记者出镜渐成趋势
所谓主题性报道,其实就是指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新闻报道,是媒体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所表达出的主观意图,集中体现党委政府的思路、成就,以及经验、典型,成功的做法、举措等,这类报道有着浓重的宣传色彩,但是往往也有很强的新闻特征,做好主题性报道是新闻媒体重点努力的方向,也是其在新闻实践中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
在以往的一些主题性报道中,记者只要在新闻现场对着镜头说上几句话就算创新主题性报道了,记者现场出镜一度成为电视媒体的 “必杀技”。如今这枚“万灵丹”在主题性报道中却正在沦为鸡肋。人们之所以这么看重记者的现场出镜,是因为好的新闻现场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1.可以调动观众的五官感受
一个好的新闻现场,记者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受众的“眼、耳、鼻、喉”等五官,能多方位地把受众带入到新闻现场,通过鲜活、生动的新闻体验真实地报道新闻事件。
2012年12月,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迎来了大规模持续降雪、降温天气,其中内蒙古根河等地区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中央电视台策划了一组极寒天气的主题类直播报道。但是“零下40摄氏度”究竟能冷成什么样子,对于很多没有过极寒天气生活经验的人来说,是没有概念的,也无法亲身感受。如何把“冷”通过电视表达出来,中央电视台的出镜记者下足了功夫。
现场记者没有简单地站在大马路上,拿一个温度计测温度,播报天气数据,而是别具匠心地做了两个实验。下面是记者的现场片断:
“——到底有多冷,我们给大家验证一下,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实验来给大家验证。首先给大家看一下北方滴水成冰的实验,现在看这里有一个铁锹,我们把水倒上去(动作:记者拿一个矿泉水瓶往铁锹上倒水,水在流下来的过程中就冻结了),水很快凝固成了冰,这是一根冰线,很快迅速就结成了冰,再多倒点儿,这是滴水成冰。”
“——现在大家看,我手上拿了一壶刚刚烧开的热水,我们给大家演示一下(动作:记者拿起一个小型电水壶,把一壶开水分批分次泼向空中,每泼一次,水就立即化成冰雾飘散开来),在极寒天气下,由于根河市天寒地冻,泼出去的热水,迅速在寒冷的空气当中固化,形成了冰雾,那么这种冰雾也是这里特有的。”
这次报道,记者将现场亲手做实验得出的结论,与观众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起联系,让“感觉”呈现在电视荧屏上,即便是千里之外的受众,也能感同身受。
2.现场记者是传播者、参与者
在很多主题性报道中,由于事先要做充分的策划和文案工作,记者说什么,怎么说,都是经过认真揣摩和思考的。但仅仅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如何以一种近距离、个性化的方式和受众交流,就需要记者在出现场的时候,尽量扮演新闻的传播者和事件的当事人两种角色。通过在客观的新闻报道中加以人际化的沟通交流方式,使得新闻更具有可信度。
中央电视台在“走基层”报道中涌现出很多此类优秀作品,记者和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体验生活的艰辛,一起感受收获的快乐。通过小细节、小人物,反映大主题,使主题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
比如《湖南板桥村蹲点日记》中,记者和老乡一起割稻插秧,一起在田间地头唠嗑;《新疆皮里村蹲点日记》中,记者和乡干部攀爬在悬崖绝壁上,接送孩子到县城去上学。在《“走基层”排水工:城市的“地下工作者”》里,记者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背起30多斤重的氧气瓶,和排水工人一起检查地下排水管线。正是有了记者的参与和感受,才让宏观成就变得微观可感,真实生动,直触人心。
二、主题性报道记者如何出现场
记者如何能出好现场、出好的现场,带领观众在新闻现场里驻足,笔者以为应从以下5个方面来锻炼。
1.记者现场出镜要动起来
电视新闻画面最难表现的是那些抽象的、概念的、理论性强的事物。对于出镜记者而言,新闻现场最难有语言表现的也是上述问题。
若出镜记者在现场利用自身的触觉、嗅觉、味觉将现场信息予以细化,将其他感官信息与新闻画面、有声语言三者相结合,来弥补声画手段在传播新闻信息上的先天不足,就能使观众通过出镜记者的感官体验,感受新闻现场的逼真效果。
中央电视台十八大报道《走基层·行进中国》栏目中有一集《神东:高科技助力现代化煤矿》,节目记者一共出了4个现场,而每个现场都不是站在原地进行报道的。出现场的画面都是运动的,摄像机随着记者的播报,一直在移动,变换着不同的场景。即便是在井下综采工作面上的一个现场,由于受到环境的限制,记者只能站在一块巴掌大的台子上,而且不能动,但镜头没有停下来,而是采用“拉”——镜头从记者身上缓慢拉出来,交代了记者与整个煤炭采掘巷道的关系。
记者以运动的状态出现在报道中,“带领”着观众深入新闻现场,逐步将观众的参与意识唤醒。
2. 有效利用新闻现场空间
记者通过转换不同的现场空间,将不同场景的新闻空间信息有机结合,在报道主题的统领下,或依据前因后果的逻辑顺序,或依据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新闻空间进行合理安排。
有声语言信息是依据新闻空间来组织架构,报道内容的文稿创作依据来源于新闻空间。为了说明新闻空间,既可以采用先描述空间后整体评价的模式,也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模式。
新闻空间成为有声语言信息的实用载体,动态报道的突出特点就是利用新闻空间展开报道。
仅从文字稿内容上来看,我们常会发现有些报道内容指向性并不明确,“这个”“那个”等具体情景下的词汇使用很多。事实上,有时仅结合画面,观众就能看明白,原因就在于整个报道是在具体新闻空间里展开的,是出镜记者亲身演示说明下制作完成的,而空间就相当于交代背景。在具体情景下,记者的报道无须像纸面新闻那样严谨规整。 3. 巧妙利用新闻现场“实物”
好的新闻现场,记者的出镜是与整条新闻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而且不露痕迹,恰到好处。出镜记者在报道中,通过具体介绍新闻实物的有关功能,进而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其传播的优势显而易见。对于出镜记者来说,以何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展现细节成为当务之急,利用现场的“实物”或者事先准备好的“实物”,可以很巧妙地展示细节,起到增强说服力、渲染现场气氛的作用。
2012年12月6日和7日连续两天,央视在上午的《新闻直播间》中直播了内蒙古根河市极寒天气的报道,出镜记者充分利用了各种物品,有铁锹、水壶、肉皮、绳子、铁块等等,现场做了多个实验,《肉皮接触铁器瞬间粘连》《记者演示用水焊接铁器》《浸过水的绳子迅速变“冰棍”》正是有了这些实物,让观众影响深刻,也让当天的直播特别成功,“绳子变冰棍”迅速走红,成为了当天网络上搜索的热词,点击量创下新高,而且还被很多境外媒体转发。
4. 出镜形式要多样化
出镜记者以何种形式“镶嵌”在画面中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千篇一律的出镜形式势必带来审美疲劳,而鲜活、生动的出镜形式无疑会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005年3月20日在日本九州北部福冈县发生了7级地震,在日本TBS的各档新闻节目中均有关于此次地震的报道。这些报道,他们主要是以多地点、多场景的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形式来完成的。虽然报道向受灾情况、救援措施等内容倾斜,但是来自各个新闻现场的出镜报道,其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整个新闻报道层次清晰、信息丰富。其中,大量非常规性的出镜报道形式成为节目亮点,包括有静态报道、直升机航拍报道、俯拍出镜、动态出镜报道等。
5. 记者语言应以即兴口语为主
记者机械背稿会使主题报道的可信度、感染力大打折扣,事前写好的文稿虽然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但却会束缚记者的表达,使记者在报到中表情僵硬不自然。记者要想从稿子中跳出来,就要对报道内容进行精心组织,要重点明确、篇幅简短、具有逻辑性,而不是用尽心思去想高深的词汇。
参考文献:
[1]宋晓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2] 庄殿君:央视十八大报道的理念创新与手法创新[J]. 新闻战线,2012(12).
(作者单位:陆伟,内蒙古电视台新闻中心外宣部;赵晓媛,内蒙古博众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编辑:赵萱瑞
关键词:主题性报道 出镜记者 新闻现场 运动镜头
一、主题性报道中记者出镜渐成趋势
所谓主题性报道,其实就是指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新闻报道,是媒体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所表达出的主观意图,集中体现党委政府的思路、成就,以及经验、典型,成功的做法、举措等,这类报道有着浓重的宣传色彩,但是往往也有很强的新闻特征,做好主题性报道是新闻媒体重点努力的方向,也是其在新闻实践中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
在以往的一些主题性报道中,记者只要在新闻现场对着镜头说上几句话就算创新主题性报道了,记者现场出镜一度成为电视媒体的 “必杀技”。如今这枚“万灵丹”在主题性报道中却正在沦为鸡肋。人们之所以这么看重记者的现场出镜,是因为好的新闻现场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1.可以调动观众的五官感受
一个好的新闻现场,记者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受众的“眼、耳、鼻、喉”等五官,能多方位地把受众带入到新闻现场,通过鲜活、生动的新闻体验真实地报道新闻事件。
2012年12月,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迎来了大规模持续降雪、降温天气,其中内蒙古根河等地区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中央电视台策划了一组极寒天气的主题类直播报道。但是“零下40摄氏度”究竟能冷成什么样子,对于很多没有过极寒天气生活经验的人来说,是没有概念的,也无法亲身感受。如何把“冷”通过电视表达出来,中央电视台的出镜记者下足了功夫。
现场记者没有简单地站在大马路上,拿一个温度计测温度,播报天气数据,而是别具匠心地做了两个实验。下面是记者的现场片断:
“——到底有多冷,我们给大家验证一下,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实验来给大家验证。首先给大家看一下北方滴水成冰的实验,现在看这里有一个铁锹,我们把水倒上去(动作:记者拿一个矿泉水瓶往铁锹上倒水,水在流下来的过程中就冻结了),水很快凝固成了冰,这是一根冰线,很快迅速就结成了冰,再多倒点儿,这是滴水成冰。”
“——现在大家看,我手上拿了一壶刚刚烧开的热水,我们给大家演示一下(动作:记者拿起一个小型电水壶,把一壶开水分批分次泼向空中,每泼一次,水就立即化成冰雾飘散开来),在极寒天气下,由于根河市天寒地冻,泼出去的热水,迅速在寒冷的空气当中固化,形成了冰雾,那么这种冰雾也是这里特有的。”
这次报道,记者将现场亲手做实验得出的结论,与观众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起联系,让“感觉”呈现在电视荧屏上,即便是千里之外的受众,也能感同身受。
2.现场记者是传播者、参与者
在很多主题性报道中,由于事先要做充分的策划和文案工作,记者说什么,怎么说,都是经过认真揣摩和思考的。但仅仅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如何以一种近距离、个性化的方式和受众交流,就需要记者在出现场的时候,尽量扮演新闻的传播者和事件的当事人两种角色。通过在客观的新闻报道中加以人际化的沟通交流方式,使得新闻更具有可信度。
中央电视台在“走基层”报道中涌现出很多此类优秀作品,记者和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体验生活的艰辛,一起感受收获的快乐。通过小细节、小人物,反映大主题,使主题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
比如《湖南板桥村蹲点日记》中,记者和老乡一起割稻插秧,一起在田间地头唠嗑;《新疆皮里村蹲点日记》中,记者和乡干部攀爬在悬崖绝壁上,接送孩子到县城去上学。在《“走基层”排水工:城市的“地下工作者”》里,记者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背起30多斤重的氧气瓶,和排水工人一起检查地下排水管线。正是有了记者的参与和感受,才让宏观成就变得微观可感,真实生动,直触人心。
二、主题性报道记者如何出现场
记者如何能出好现场、出好的现场,带领观众在新闻现场里驻足,笔者以为应从以下5个方面来锻炼。
1.记者现场出镜要动起来
电视新闻画面最难表现的是那些抽象的、概念的、理论性强的事物。对于出镜记者而言,新闻现场最难有语言表现的也是上述问题。
若出镜记者在现场利用自身的触觉、嗅觉、味觉将现场信息予以细化,将其他感官信息与新闻画面、有声语言三者相结合,来弥补声画手段在传播新闻信息上的先天不足,就能使观众通过出镜记者的感官体验,感受新闻现场的逼真效果。
中央电视台十八大报道《走基层·行进中国》栏目中有一集《神东:高科技助力现代化煤矿》,节目记者一共出了4个现场,而每个现场都不是站在原地进行报道的。出现场的画面都是运动的,摄像机随着记者的播报,一直在移动,变换着不同的场景。即便是在井下综采工作面上的一个现场,由于受到环境的限制,记者只能站在一块巴掌大的台子上,而且不能动,但镜头没有停下来,而是采用“拉”——镜头从记者身上缓慢拉出来,交代了记者与整个煤炭采掘巷道的关系。
记者以运动的状态出现在报道中,“带领”着观众深入新闻现场,逐步将观众的参与意识唤醒。
2. 有效利用新闻现场空间
记者通过转换不同的现场空间,将不同场景的新闻空间信息有机结合,在报道主题的统领下,或依据前因后果的逻辑顺序,或依据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新闻空间进行合理安排。
有声语言信息是依据新闻空间来组织架构,报道内容的文稿创作依据来源于新闻空间。为了说明新闻空间,既可以采用先描述空间后整体评价的模式,也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模式。
新闻空间成为有声语言信息的实用载体,动态报道的突出特点就是利用新闻空间展开报道。
仅从文字稿内容上来看,我们常会发现有些报道内容指向性并不明确,“这个”“那个”等具体情景下的词汇使用很多。事实上,有时仅结合画面,观众就能看明白,原因就在于整个报道是在具体新闻空间里展开的,是出镜记者亲身演示说明下制作完成的,而空间就相当于交代背景。在具体情景下,记者的报道无须像纸面新闻那样严谨规整。 3. 巧妙利用新闻现场“实物”
好的新闻现场,记者的出镜是与整条新闻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而且不露痕迹,恰到好处。出镜记者在报道中,通过具体介绍新闻实物的有关功能,进而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其传播的优势显而易见。对于出镜记者来说,以何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展现细节成为当务之急,利用现场的“实物”或者事先准备好的“实物”,可以很巧妙地展示细节,起到增强说服力、渲染现场气氛的作用。
2012年12月6日和7日连续两天,央视在上午的《新闻直播间》中直播了内蒙古根河市极寒天气的报道,出镜记者充分利用了各种物品,有铁锹、水壶、肉皮、绳子、铁块等等,现场做了多个实验,《肉皮接触铁器瞬间粘连》《记者演示用水焊接铁器》《浸过水的绳子迅速变“冰棍”》正是有了这些实物,让观众影响深刻,也让当天的直播特别成功,“绳子变冰棍”迅速走红,成为了当天网络上搜索的热词,点击量创下新高,而且还被很多境外媒体转发。
4. 出镜形式要多样化
出镜记者以何种形式“镶嵌”在画面中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千篇一律的出镜形式势必带来审美疲劳,而鲜活、生动的出镜形式无疑会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005年3月20日在日本九州北部福冈县发生了7级地震,在日本TBS的各档新闻节目中均有关于此次地震的报道。这些报道,他们主要是以多地点、多场景的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形式来完成的。虽然报道向受灾情况、救援措施等内容倾斜,但是来自各个新闻现场的出镜报道,其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整个新闻报道层次清晰、信息丰富。其中,大量非常规性的出镜报道形式成为节目亮点,包括有静态报道、直升机航拍报道、俯拍出镜、动态出镜报道等。
5. 记者语言应以即兴口语为主
记者机械背稿会使主题报道的可信度、感染力大打折扣,事前写好的文稿虽然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但却会束缚记者的表达,使记者在报到中表情僵硬不自然。记者要想从稿子中跳出来,就要对报道内容进行精心组织,要重点明确、篇幅简短、具有逻辑性,而不是用尽心思去想高深的词汇。
参考文献:
[1]宋晓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2] 庄殿君:央视十八大报道的理念创新与手法创新[J]. 新闻战线,2012(12).
(作者单位:陆伟,内蒙古电视台新闻中心外宣部;赵晓媛,内蒙古博众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编辑:赵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