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要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要经济资助、心理扶持和能力提升相结合。高校贫困学生存在“诚信意识薄弱、感恩意识淡薄、个体心理失衡、自我意识迷失、人际交往困境”五个方面心理问题。要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大力加强感恩教育,要“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进头脑”, 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还要大力拓展资助渠道,培养贫困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贫困生 诚信 感恩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02-01
一、高校贫困学生存在以下五个方面心理问题
1.诚信意识缺失。有的学生为能够享受国家或社会资助,夸大贫困程度;有的学生虚开贫困证明,获取助学金资格;有的学生通过不正当渠道在当地虚开证明,骗取生源地贷款;有的学生贷款到期不还,拖欠贷款;还有些“贫困生”受助后,花钱大手大脚,配置高档电脑,请吃请喝。
2.感恩意识淡薄。有的学生虽家庭经济困难,却盲目攀比,超前消费,买高档手机、笔记本电脑,,大吃大喝,用父母给的生活费和得到的助学金泡网吧、交朋友,不求上进,荒芜学业;有的学生不思报父母养育之恩却一味埋怨父母没本事;对老师的帮助和关爱态度淡漠;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给予的帮助认为是理所当然,不思回报,甚至不愿提起,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偿还。
3.个体心理失衡。贫困生内心非常敏感,看重他人的看法和评价,经常拿自身条件与他人相比,认为除经济条件外其他各方面自己条件并不比别人差甚至更强,从而表现出愤懑、痛苦、困惑、焦虑的情绪;也有的学生认为获得资助就是没面子,不愿贴上贫困的标签,极力通过各种方式掩饰自己的贫困事实。这两种心理都是错误的态度,极易导致其心理的失衡。
4.自我意识迷失。许多贫困生将庭贫困的原因片面归结为外部条件所致,原因是社会发展造成的机会不均,这种不正确的归因结果直接导致贫困生带着明显的个人偏见并使自身行为发生偏向;一部分受助学生逐渐产生了“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越来越缺乏自强自立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5.人际交往困境。贫困生有着孤独的心理,习惯性地将自己划为和别人不同的群体,独来独往,不愿接触他人,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易因某一方面的不足否定自己、盲目自卑,这是由于对自身层次及角色定位的错误界定形成的,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还有的学生只相信自己,不愿相信别人,过于自我欣赏,产生对别人的敌意和排斥,更不利于与他人进行思想接触和人际交往。
二、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中对金钱和名利的不择手段、对社会责任和国家法规的淡薄与漠视、对亲情及他人的冷漠等不良思想影响了贫困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2.成长环境的影响。有的学生自成长在贫困家庭环境,物质生活的匮乏导致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平衡,认为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自己接受是迫于无奈,因而在内心很难产生感恩回报的想法;有的学生因家庭变故变得贫困,原有的道德品质、处事态度和生活习惯,使大多数人无法立刻适应贫困生活,致使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产生严重心理问题。
3.个人心理问题的影响。贫困生多认为自己家里贫困,怕被别人看不起,受资助进了大学后,往往不愿再触及有伤自尊的受助问题;一些贫困生错将社会捐助看成一种“爱心交易”,认为爱心企业资助他的目的是为了赢口碑树形象,各取所需无须感恩;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虽家庭贫困,通过自己各方面优秀表现赢得的,有享受资助的权利。
三、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健康发展
1.积极开展诚信教育。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学生应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要把诚信刻进学生心灵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诚信修养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抓住际遇,成为栋梁之材。要从基本行为抓起,开展诚信教育,提高诚信素质,培养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拒绝作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2.大力加强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和人性教育,要把握“以人为本”、“关爱为先”的原则,要以培育、塑造健全的人为其追求的目标,加强感恩意识的培养,有助于贫困生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贫困生克服自卑、冷漠、仇视等不良心理、激发感恩之情,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树立远大理想,奋发成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3.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进头脑”, 扎实推进贫困生思想工作。把贫困生思想工作融入到学习、生活和活动中,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如举办以感恩回报、励志图强为主题的讲座和交流会、主题班会等多各种形式与贫困学生谈心交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帮扶孤寡老人、义务劳动;开展“五心教育”活动以及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蓄情、在生活中践行、在文化中熏陶,充实精神世界、促进人格的完善,使他们能够以感恩之心对待他人,以感恩行动回报社会。
4.大力拓展资助渠道,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勤工助学”能够促使贫困生自我解困、自我资助,提高自身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水平。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专业特色,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过程,尽快实现脱贫脱困;充分发掘社会资源,扩大勤工助学岗位的来源渠道,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广泛联系,帮助学生寻找需要临时用工的单位,帮助学生联系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发挥学科优势,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把人才培养、就业服务与助困工作结合起来。
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是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共同努力,既要使贫困生真正得到资助,同时又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1.王乃河 生于1967年9月 男 河北省宽城县 本科 高级政工师 学生管理
2.李昌永 生于1970年1月 男 河北省平泉县 本科 高级政工师 学生管理
【关键词】贫困生 诚信 感恩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02-01
一、高校贫困学生存在以下五个方面心理问题
1.诚信意识缺失。有的学生为能够享受国家或社会资助,夸大贫困程度;有的学生虚开贫困证明,获取助学金资格;有的学生通过不正当渠道在当地虚开证明,骗取生源地贷款;有的学生贷款到期不还,拖欠贷款;还有些“贫困生”受助后,花钱大手大脚,配置高档电脑,请吃请喝。
2.感恩意识淡薄。有的学生虽家庭经济困难,却盲目攀比,超前消费,买高档手机、笔记本电脑,,大吃大喝,用父母给的生活费和得到的助学金泡网吧、交朋友,不求上进,荒芜学业;有的学生不思报父母养育之恩却一味埋怨父母没本事;对老师的帮助和关爱态度淡漠;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给予的帮助认为是理所当然,不思回报,甚至不愿提起,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偿还。
3.个体心理失衡。贫困生内心非常敏感,看重他人的看法和评价,经常拿自身条件与他人相比,认为除经济条件外其他各方面自己条件并不比别人差甚至更强,从而表现出愤懑、痛苦、困惑、焦虑的情绪;也有的学生认为获得资助就是没面子,不愿贴上贫困的标签,极力通过各种方式掩饰自己的贫困事实。这两种心理都是错误的态度,极易导致其心理的失衡。
4.自我意识迷失。许多贫困生将庭贫困的原因片面归结为外部条件所致,原因是社会发展造成的机会不均,这种不正确的归因结果直接导致贫困生带着明显的个人偏见并使自身行为发生偏向;一部分受助学生逐渐产生了“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越来越缺乏自强自立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5.人际交往困境。贫困生有着孤独的心理,习惯性地将自己划为和别人不同的群体,独来独往,不愿接触他人,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易因某一方面的不足否定自己、盲目自卑,这是由于对自身层次及角色定位的错误界定形成的,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还有的学生只相信自己,不愿相信别人,过于自我欣赏,产生对别人的敌意和排斥,更不利于与他人进行思想接触和人际交往。
二、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中对金钱和名利的不择手段、对社会责任和国家法规的淡薄与漠视、对亲情及他人的冷漠等不良思想影响了贫困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2.成长环境的影响。有的学生自成长在贫困家庭环境,物质生活的匮乏导致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平衡,认为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自己接受是迫于无奈,因而在内心很难产生感恩回报的想法;有的学生因家庭变故变得贫困,原有的道德品质、处事态度和生活习惯,使大多数人无法立刻适应贫困生活,致使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产生严重心理问题。
3.个人心理问题的影响。贫困生多认为自己家里贫困,怕被别人看不起,受资助进了大学后,往往不愿再触及有伤自尊的受助问题;一些贫困生错将社会捐助看成一种“爱心交易”,认为爱心企业资助他的目的是为了赢口碑树形象,各取所需无须感恩;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虽家庭贫困,通过自己各方面优秀表现赢得的,有享受资助的权利。
三、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健康发展
1.积极开展诚信教育。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学生应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要把诚信刻进学生心灵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诚信修养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抓住际遇,成为栋梁之材。要从基本行为抓起,开展诚信教育,提高诚信素质,培养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拒绝作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2.大力加强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和人性教育,要把握“以人为本”、“关爱为先”的原则,要以培育、塑造健全的人为其追求的目标,加强感恩意识的培养,有助于贫困生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贫困生克服自卑、冷漠、仇视等不良心理、激发感恩之情,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树立远大理想,奋发成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3.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进头脑”, 扎实推进贫困生思想工作。把贫困生思想工作融入到学习、生活和活动中,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如举办以感恩回报、励志图强为主题的讲座和交流会、主题班会等多各种形式与贫困学生谈心交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帮扶孤寡老人、义务劳动;开展“五心教育”活动以及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蓄情、在生活中践行、在文化中熏陶,充实精神世界、促进人格的完善,使他们能够以感恩之心对待他人,以感恩行动回报社会。
4.大力拓展资助渠道,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勤工助学”能够促使贫困生自我解困、自我资助,提高自身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水平。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专业特色,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过程,尽快实现脱贫脱困;充分发掘社会资源,扩大勤工助学岗位的来源渠道,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广泛联系,帮助学生寻找需要临时用工的单位,帮助学生联系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发挥学科优势,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把人才培养、就业服务与助困工作结合起来。
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是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共同努力,既要使贫困生真正得到资助,同时又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1.王乃河 生于1967年9月 男 河北省宽城县 本科 高级政工师 学生管理
2.李昌永 生于1970年1月 男 河北省平泉县 本科 高级政工师 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