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患者家庭照护及社会性综合干预对策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o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老年抑郁症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缺乏照顾的原因探讨,提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家庭照护外,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及保险机构的社会性综合干预对策。
  关键词:老年人;抑郁症;家庭照顾;综合干预
  一、老年抑郁症患者缺乏照顾原因探讨
  (1)人口老龄化趋高是老年抑郁症的高发诱因。国家老龄委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一半,未来将达70%。随着社会转型加快、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无子女老年人、失独老年人、丁克家庭和单身贵族开始增多。同时,虽着高龄化趋势日益加大,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逐渐减退或丧失,不仅生活上增加了困难,也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老年精神障碍疾病发生率显著增高。他们当中许多人存在孤独、苦闷、抑郁甚至厌世等心理问题。(2)年人的心理健康是主要问题。老年人随着年事增高,越发表现出自卑心理,甚至产生自弃行为,临床上表现出孤独、失落、恐惧、抑郁等症状。据调查统计,我国老年人中80%~90%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人格缺陷和不良行为习惯,27%的老年人有明顯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3.4%的老年人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7.5%的老年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由于子女长期在外打工、孙辈已长大成人也在城里安家,他们怀着对故土的眷恋而不愿过城市生活,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因此老年心理关爱工作已经成为老龄工作者和社区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3)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目前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其商业保险尚在推进阶段。精神病防治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九成重症患者散居社会,老年精神康复工作相对滞后,精神病分裂症患者居家照护压力很大,且需反复治疗,长期治疗费用较高,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长期照护的社会性干预对策
  (一)政府有关部门的作为
  (1)政府的人力财力保障。政府应鼓励和开展精神卫生专门人才培养,加强精神卫生专业队伍建设;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精神卫生所需经费,将精神卫生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扶持贫困地区、边远农村的精神卫生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精神障碍康复机构,以缓解老年精神障碍人群养老和治疗床位不足的现状。(2)政府老龄管理部门的关爱。各级老龄委应高度重视老年心理关爱问题,全面落实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从“养、医、教、学、为、乐”等方面切实关心老年人,加强老年保健知识教育,开展老年文体活动,鼓励老年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等。相关专家、学者、各老年团体应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向政府提供政策依据和对策。(3)尝试补偿性家庭养老模式。家庭是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场所,成年子女应主动履行对老年人的“反哺”义务;在现有家庭模式情况下,应创新家庭养老模式,可借鉴台湾地区的一些做法,实施“补偿性家庭养老模式”。例如台湾地区实施“人力时间银行”政策,规定如果子女没有和父母同住,应在自己工作的区域慰藉别人的父母,然后再通过公益团体,找到自己父母所居住区域的义工,顶替自己的角色关注其父母。此外,还可以实施自我慰藉的养老模式,鼓励老年人积极主动地寻求精神慰藉。(4)建立社区保障机制。贫困、健康状况差、独居的老年人是抑郁最为严重的人群,也是最需要关注的人群。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收入支持、必要的健康和生活服务是缓解他们抑郁情绪最好措施。这一保障机制,以社区为单位,由专门部门及社会志愿者加入,对辖区内的失能空巢老人重点关注和照顾,在解决其生活问题的同时,进行必要的精神抚慰工作。(5)改变养老机构资源不均衡的状况。当前我国养老结构资源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这三种养老形式发展不均衡,居家养老负担正在加重,社区养老的服务尚未成熟,机构养老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使老年人尽可能在社区得到帮助,从而使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时间推迟,提高不能自理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对养老机构实行动态考评,择优扶持,在基于相同服务水平、服务标准的情况下,政府补贴应向照顾失能老年人多者倾斜。
  (二)卫生主管部门协调各方技术力量
  (1)延伸精神病防治中心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作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除履行诊疗职能外,应联合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加强对老年人群的医疗服务功能,定期入户进行抑郁症状筛查,掌握动态情况,争取早发现、早干预。对回归社区精神障碍患者成立普查小组,由专家进行专业评估,同时建立详细的档案,定期随访,并为患者家属提供监护指导。(2)探索完善“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增强社区服务网络与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对应性,把对重型精神病患者的管理重点从医院转移到社区,在治疗、康复的过程中进行管理。逐步建立起社会康复体系,把精神病重点人员的管理纳入各街道、乡镇的年度综合工作范围,实行目标考核,制定应急预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精神卫生服务的模式,既能满足患者连续治疗的需求,也有利于保证社会平安稳定。
  (三)完善医护保险和机构意外保险制度
  (1)细化老年人建立健保、医保体系。解决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应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模式。政府应建立健全老年心理健康保障体系,社保和民政部门应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干预和早期预防;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2)建立老年精神疾病医护保险制度。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就是借助社区医保平台,坚持“医养结合”的管理模式,依托老年护理机构,将患有精神疾病参保老年人的医疗护理费用纳入护理保险基金支付,提高对该老年人群的整体保障水平,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3)建立养老机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一些养老机构拒绝收容精神疾患老人,担心他们发生自杀或者意外伤人之后,承担不起赔偿责任。如果能够建立养老机构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一旦患精神疾患老人发生意外,由保险公司出面理赔,可解决养老机构的后顾之忧。(作者单位:1,四川省攀枝花市红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攀枝花学院图书馆)
  作者简介:谢贤丽(1968~),女,副主任护师;罗兴社(1962-),男,大学本科,副研究馆员。
  参考文献
  [1]潘红梅.老年人心理健康及护理现状[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9):824—826.
其他文献
//7月7日,辽宁省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桂芬一行到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检查全省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日前,辽宁省已进入主汛期,省国土资源厅为全面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期刊
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闵行区面临着建设用地紧缺、低效工业用地多、违法用地突出、生态空间严重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闵行区经济社会的发展.rn为
期刊
期刊
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其管理者认识到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然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陷入了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中,没有认清客户关系的真正内涵.本文对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的误区进
“9.11”恐怖袭击过后,美国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国家安全和生存危机上了,人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怖和愤怒,同时爱国热情也空前高涨.恰在这时,美国有媒体称星巴克咖啡大发灾难财,这对
近年来,房地产业在西部中小城市获得迅猛发展,已成为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面貌,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兴产业。确保房地产业在西部中小城
谋生路rn早在26年前,北输员工早已走出去,远离故乡到新疆塔里木、山西等闯市场、谋生路.rn管道少,人员多,是困扰分公司多年的发展难题.rn2008年管道业务重组,劳务市场逐年萎
期刊
期刊
提要:不同地区中职学生的文化差异会是怎样?本文作了一番有趣的探讨,因为笔者在教学中有机会接触来自三地不同的学生,因而在授课之中体会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个体差异,并且感受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各自理解。  关键词:不同地区;中职学生;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7-0147-02    不同地区中职学生的文化差异会是怎样?本文将作一番有趣的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