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观察技能的几点策略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观察技能则贯穿于小学阶段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中,它不仅是一种感知技能,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技能和思维技能,促成对研究对象的深入认识。
  目前,小学生科学课观察技能普遍存在诸多问题:观察热情不足、观察韧性不够、观察有效性低、观察严谨性差等。为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笔者尝试从学习的主体出发,认真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通过给足学生观察的时间和空间、设计观察指导卡、提供结构性强的活动和开展严谨的观察活动,因势利导地开展教学,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提高科学观察的效率。
  给足观察的时间和空间,保护学生的观察热情
  案例1:是什么影响了学生的观察热情?
  在执教“微观世界”相关内容时,教师出示显微镜,并对如何使用显微镜进行细致指导。然而学生观察显微镜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流失”,学生的目光早已转移到了显微镜上了,导致后续使用显微镜时出现操作不当的现象。
  教学建议:尽量把时间和空间交还给学生
  由于科学课教材改变了以往以知识为中心的教材结构,采用了以活动为基础的呈现形式。近年来,教师普遍开始重视活动的内容,尤其是加强了对观察前的指导,有的老师认为:指导得越细,活动的效率就越高,观察活动开始后就不用进行指导了。观察前的指导往往要占去整节课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事实上,观察前的指导是不能包办一切的,在观察中依然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这些新的问题正是驱动学生作更深入观察的动力,这时教师的有效介入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顺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少讲、精讲,尽量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交还给学生,通过设计观察帮助卡、说明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观察欲望。
  以“微观世界”内容教学为例,我在课前让5位学生参照《显微镜的使用说明书》(以下简称《说明书》)自主学习使用显微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原来的《说明书》 文字量大、关键词隐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操作习惯。因此,我对《说明书》进行了改进。
  1.图片要针对性强,以降低操作的失误
  根据课堂上学生使用顯微镜的种类选择对应的实物图,避免学生使用显微镜时出现术语不明白导致操作的失误。如《说明书》中出现“镜臂”一词而显微镜的图片上没有标明,导致学生并不清楚哪个是显微镜的镜臂。因此,《说明书》的制作要符合学生使用的显微镜型号,各类术语要跟操作过程匹配。
  2.文字要简洁明了,以降低理解的难度
  《说明书》中的文字说明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如“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什么是低倍物镜呢?而改进后的《说明书》是这样呈现的“选择最低倍物镜:从4倍和10倍两个物镜中,选择4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这样学生很明确什么叫做选择低倍物镜,操作就容易准确到位。降低文字阅读难度大大提升学生操作的成效。改进后的《说明书》中对重点字词加粗,对关键操作要点加下划线,并归纳操作中每一步的要点,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使他们不在文字斟酌上浪费时间。
  3.评价要与文字融合,以保证操作的正确性
  学生使用显微镜向来就爱不释手,如何吸引学生认真阅读文字说明呢?教师可以把文字与评价结合,便于学生边操作边评价,促进学生的分工合作。对于《说明书》中枯燥乏味的内容,可以融入评价来激励学生认真阅读,从而使操作更正确。
  学生借助《说明书》自主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降低了操作难度,增加了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呵护了学生的观察欲。
  设计观察指导卡,激发学生长期观察的动力
  案例2:是什么影响了学生观察的持久性?
  在开展“探究蜗牛”活动时,我发现学生对蜗牛很熟悉,却也十分陌生,不擅长持久观察,容易在困难中不断丧失观察动力。翻阅学生的记录内容,普遍都是蜗牛的外部特征、吃什么、吃的过程等重复的内容。
  教学建议:科学指导学生进行长期观察
  重复观察正透支着学生观察的持久力,从而降低观察的趣味性。长期观察类活动即学生用感官、工具进行简单重复的观察过程,导致学生操作与思维的倦怠,从而影响学生的内驱力。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持久观察,教师可以设计观察指导卡,帮助学生完成观察内容,并利用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观察欲望。观察指导卡,主要从观察方向、观察内容、观察技能等方面予以指导。以“观察蜗牛”活动为例:
  1.观察方向的指导卡设计
  学生观察蜗牛是随机、没有目的性的,往往会因为重复观察而失去兴趣。教师要做好观察方向的指导,设计符合思维发展的指导卡。
  通过调查学生对蜗牛想要观察和研究的问题,我发现学生对蜗牛的身体结构和生活环境更感兴趣。经过与学生的商讨,确定探究活动的主题为“小蜗牛大秘密”,明确了观察蜗牛的方向,为持久有序的观察埋下伏笔。
  2.观察内容的指导卡设计
  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容易重复、直观地观察蜗牛,导致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还常常会遇到一些饲养的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所以教师在指导卡上可以设计这几项观察内容:探究蜗牛喜欢的环境;探究蜗牛喜欢的食物;探究蜗牛的运动方式;探究蜗牛对光的反应;探究蜗牛对声音的反应;探究蜗牛对气味的反应;探究蜗牛的生殖方式(如指导卡8—10)。
  【指导卡8】探究蜗牛对光的反应
  将手电筒对准蜗牛,在饲养盒的四周蒙上黑布,模拟黑夜的环境,之后打开手电筒,用手电筒照射蜗牛,观察蜗牛的反应,从而知道蜗牛对光的反应,反复操作至少3次。
  【指导卡9】探究蜗牛对声音的反应
  在蜗牛伸出头来之后,在蜗牛的周围制造不同的声音(如拍手、唱歌等),看看蜗牛的反应,反复操作至少3次。
  【指导卡10】探究蜗牛对气味的反应
  将蜗牛放在圆盘中央,周围摆放不同气味的米饭(分别在米饭上沾上大蒜、辣椒、醋等各种明显气味),看看蜗牛的反应,反复操作至少3次。   有趣味性的观察实验,使学生的观察兴趣大大提升,同时引导他们提出更多观察活动,发展科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3.观察技能的指导卡设计
  学生观察技能的提升不是停留在“看”上,而是通过观察提升学生的实证意识,那么如何把观察到的内容转化成文字、图片、数据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呢?
  指导卡5(如图1)的设计以柱状图整理学生的实验数据,通过观察数据来分析实验现象,从简单的观察物体到观察数据,从具象观察到数据、点的观察,直面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观察技能。
  设计结构性活动,促进学生有效的观察
  案例3:是什么影响了学生观察的有效性?
  以“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内容为例,原来的教学过程中安排了混合沙和豆子、糖的加热两个实验,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学生的实验结果描述如下:
  生:白糖的颜色从白色到棕色最后黑色。
  生:冒气泡。
  生:从固体到液体。
  生:从香味到臭味。
  学生观察到的信息量很多,使得他们在处理这些信息时难度变大,效率变低。第一个实验是混合沙和豆子,对学生来说难度很低,而第二个实验加热白糖,对第一次接触化学变化的学生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化学变化还伴随着物理变化,记录难度影响了观察的有效性。
  教学建议:设计有结构性的活动,开展针对性的觀察
  为了促进学生观察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师要针对学生观察的目的,设计结构性强的活动。那么,以执教“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内容为例,如何设计基于有效观察下的结构性强的活动呢?
  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寻找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为是否产生新物质寻找证据。教师可以去掉沙与豆子混合实验,改为加热冰块和白糖实验。选择冰块与白糖进行加热,会发现有相同点与不同点,便于学生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内在联系,因此设计的记录单(如图2),重点提醒学生观察的时间点,指引学生观察的方向,通过打“√”、打“×”和打“○”的方式来聚焦实证意识,对观察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
  上述记录单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观察点聚焦在加热时和冷却后,对加热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物质”证据获取不足。为了使观察更加全面,我设计了围绕观察过程点的记录单(如图3),把各个时间点的观察与记录完美融合。记录单上设计“方糖原来的样子”这一栏,并在加热过程中,每隔1分钟取一点方糖样本粘贴在记录单圆圈内,让学生关注方糖加热的整个过程。学生能对加热前、加热时、加热后的实验现象进行科学的对比观察,并留下充足的证据。
  设计一张有效的记录表,既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观察,又能让学生在观察中有事可做,最大限度地实现观察的广度和深度。
  开展严谨的观察活动,保证建构证据的科学性
  案例4:是什么影响了学生观察的严谨性?
  以执教“认识空气”内容为例,教师要求学生观察一袋空气,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观察空气是怎样的?学生有的往袋子中吹气,有的用力把气压出来,有的一直用橡皮筋在扎袋子口等,学生的观察结果如下:
  生:老师,我发现空气是无色的。
  生:我发现空气是摸不到的。
  生:空气是没有气味的。
  这位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观察前的指导,只是要求他们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观察空气,以致学生的探究活动处于迷茫和摸索的状态,从而影响了观察的严谨性。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科学观察,保证建构证据的科学性
  观察方法的指导。教师出示一袋已经系好的空气,并引导学生明确观察一袋空气的方法,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学生明确了观察方法后,再进行观察,会有更多的发现。
  建构证据的科学性。在研讨活动中,教师往往关注学生的回答,忽视学生描述的内容是否与观察方法相匹配。学生对空气观察到的信息有“没有气味”“摸不到”,当教师追问学生“你是怎么观察到的”,学生会回答“我用鼻子闻发现空气是没有气味的”“用手摸空气摸不到”,引导学生关注证据取得的途径是否科学。因此,教师组织学生研讨时,要关注学生汇报空气特点是否与观察方法匹配,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要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初步建构证据的科学性,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技能。
其他文献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超市竞争环境,经营者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在卖场的整体设计规划与布局结构中实现科学性,时代性,在设计思路和风格上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针对性。在此项
在冶炼矾钛磁铁矿过程中,高钛渣易于粘附在铁沟材料上是造成炉前工作量大,铁沟材料寿命短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粘附炉渣及铁沟材料残样进行研究后认为造成攀钢高炉铁沟材料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需要克服各种问题。检察机关具有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环境公益诉讼的被告不能对检察机关提起反诉;环境公益诉讼可以调解结案;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
在教学《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时,我发现学生对“昼夜对动物的影响”这一内容特别感兴趣,因为他们平时观察积累的相关知识比较丰富,但学生对“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一部分内容不感兴趣,仅有少数同学偶尔观察过相关内容。  在我尝试借用他们三年级学过的《花钟》一文(语文课)作为这节课的导入后,发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有些还能当场背诵: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手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社交、家庭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工具。同时,手机也被一些犯罪份子用做实施犯罪的工具,通话清单的分析为我们的侦查破案提供了排查嫌疑人的条件。但是从
随着炼钢快节奏、连续化生产的发展和不断降低成本的需要,必须加快钢包热周转,因此必须实现滑板砖连续多炉使用。首钢第三炼钢厂现有:3座80t转炉,2座LF炉(1台VD真空处理装置),3台
甬台温高速复线瓯江口跨海南大桥在灵昆岛正式开工。大桥是甬台温高速复线灵昆-阁巷段的控制性工程,预计工期48个月。建成后沿高速向北至瓯江口、乐清,向南至龙湾国际机场,洞
内隐学习是一种区别于外显学习的学习过程,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发进行,内隐学习在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内隐学习理论为切入点,在调查上海
结合武汉严西湖大桥东侧桥头道路引线拓宽改造工程,对既有悬臂式挡土墙段道路路基拓宽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针对墙身高度H≤2 m和H〉2 m的两种不同路基拓宽处理方案。改建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由过去单纯根据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统一分配的模式转变为在一定范围内由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直接见面,进行双向选择。这一改革举措,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