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资本积累理论引发的深层思考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baobe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两个必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中却出现了一些困惑与怀疑。这是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的。当前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对“两个必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 经典作家 资本积累 “两个必然”
  [分类号]D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305-6505(2006)05-0061-03
  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论述了他的资本积累理论,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该结论事关人的思想灵魂、党的兴衰成败,所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话题,它必然引发出实事求是地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趋势的深层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七篇资本积累理论中得出了著名的论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列宁在1916年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更得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论断。如何理解这些论断,是当前学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原理必然引发出的重要思考。
  这是因为:首先,如何理解这些论断实质上涉及的是信仰、信念问题。这便关系到我们的指导思想、社会制度、干部队伍建设等诸多重大问题。其次,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被提出来的。因此,了解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历史趋势也是振兴社会主义的前提。此外,世纪之交,马克思被西方多家媒体评选为“千年思想家”和“千年风云人物”;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有些长期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同志,特别是一些年青人,却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以下简称“两个必然”)产生了怀疑与困惑,对此必须认真对待。
  
  二、出现困惑、怀疑的原因分析
  
  应该看到,在我们的队伍中对“两个必然”产生困惑和怀疑,是有着多方面复杂的社会原因的:有历史变革、社会转型、不同社会制度在相互对峙和交流中出现错综复杂的演进现象的迷惑,有敌对势力的攻击、错误思潮的传播、“苏东剧变”的震撼,还有我们党过去所犯错误的阴影、现有腐败现象的影响以及在宣教效果、学科方向、教材内容等多方面存在缺陷等等,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中的一些人没有用历史的、实践的和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出现困惑、产生怀疑的症结所在。
  (一)分析该问题的指导思想
  2004年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开局之年。为了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本观点研究课题提出要求:在研究中要努力做到“四个努力分清”、一个“特别注重”:即:要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划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此外,要特别注重对那些过去不够重视、而今天看来特别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进行研究。这也应成为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资本累及其历史趋势原理的指导思想。
  (二)对出现困惑、产生怀疑的症结分析
  如上所述,没有用历史的、实践的和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出现困惑、产生怀疑的症结所在。而“四个努力分清”是指导我们认识困惑、分析症结的指导思想。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但与此同时,如果不注意马克思所处的历史环境,甚至没有看到马克思作为科学工作者对自己许多结论局限性的认识和不断完善自己思想的行动,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了僵化的教条、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那么,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的思想方法就要影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完整、准确理解,使我们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上出现偏差,同时阻碍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具体说来:
  首先,从马克思方面看,他在提出他的学说时也会受到各种局限。
  1,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局限。当时正处在资本主义传统大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暴露出来了,但资本主义调解社会矛盾的能力、生产继续发展的潜力,基本上还没有表现出来,马克思当然会得出资本主义丧钟就要响了的结论。
  2.写作参考材料的局限。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马克思借以构筑自己思想体系的社会科学总体还处在比较低下的水平。当时最重要的是历史学。而马克思所能参考的多是西方学者的著作,而这些学者也只是对西方的历史有比较准确的了解,对东方和世界其他地区历史的了解是有限的,这必然使得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考察受到一定的限制。
  3.写作安排与时间不足的局限。马克思曾指出: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现行《资本论》,存在着研究对象的范围、研究对象的逻辑层次和关于研究对象叙述方法的三大逻辑局限。
  其次,从我们方面看,几方面的原因致使我们在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上也容易出现问题。
  1.接受上的“时代特征”容易导致教条主义。我们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离不开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国情。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来看,中国革命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具有其时代特征。比如当时中国最需要的阶级斗争理论等。这种接受方法容易导致教条主义。
  2传统的思维模式容易导致本本主义、实用主义。有学者指出,中国这个传统文化深厚、崇神拜上、习惯-统的国度,总是希望有一个权威来简化行动的程序,省却思考的痛苦。于是传播共产主义幽灵的书一到中日,使立即有了革命的“本本主义”。此外,马克思明明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而我们却硬要把他降低为一个行动家。共产主义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个方案。可是我们急于对号入座,急于过渡。实际上,马克思面对人们急切地询问他社会主义的步骤中说: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虚无缥缈的。恩格斯说得更明白: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和预定看法吗?您存我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
  3.实用主义的运用容易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出于宣传和动员的需要,把许多观点教条化、片面化了。例如,将马克思举例说明剥削需要雇佣八个人作为是否存在剥削的标准;只讲“两个必然”、不讲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提出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的所谓“两个决不会”;只讲“暴力革命”不讲有条件时也可以采用“和平手段”;只讲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对生产力的破坏,而不讲这一制度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于是,在某些不被强调的事情出现时,人们便会误解马克思主义,可见,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实用主义必然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   4.不能历史地、实践地、发展地看待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局限性。事实上,马克思作为科学作者,对自己许多结论的局限性有相当充分的认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曾经这样说过:后人纠正我们的错误往往比我们以轻蔑的眼光纠正前人的认识多得多;我们思想中被纠正的东西比可以保留的东西要多得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在马克思的研究有局限性的方面,他的历史贡献在于提出了新的问题,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运用了新的研究方法,这已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了。例如,他虽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调节能力,但却已正确地指出:生产力总是向前发展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在它还能调节的范围内所作的调整,并未超出马克思的论断。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对社会科学,包括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产生如此普遍、深刻和长远的影响,他至今仍是一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一位学者这样慨括当代青年人之所以不那么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他讲得不无道理:实际上,建国前马克思主义是最受青年人欢迎的、最受期待的思想,现在一些青年人将其看成是官方的东西、是陈旧落后的、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东西,说明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由于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已经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不再肓目地信仰某种意识形态。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也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并根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这些都使得主流意识形态被冲击、被淡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一些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缺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当代现实、回答当代问题的勇气和自觉性;缺乏与当代各种思想学术体系对话、交流与论争的热情与魄力;不能切实地解读民众的文化生存和生活诉求而是空话、套话盛行,表达苍白无力与枯燥乏味,甚至出现学术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失去了话语权或所谓“失语”状态,问题将是十分严重的。
  
  三、实事求是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历史趋势
  
  首先,应历史地把握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论断。列宁之所以提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论断,是有其历史根据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其演变与发展的进程从来没有停止过。它曾充满活力、有过辉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它也充满矛盾和周期性危机,遭遇过经济衰败的大萧条时期。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内外交困,各种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并导致法西斯势力的泛滥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造成生产力破坏,生灵涂炭,文明丧失,社会倒退。可见,列宁提出该重要论断有其历史依据。
  其次,应该承认,在生产力发展、生产社会化要求的迫使及防止被革命阶级推翻的警示等情况下,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其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经济社会运行管理机制作了包括借鉴社会主义做法的调节与调整,因而它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加之经济基础及自然环境较好的历史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新科技革命的作用以及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掠夺与剥削等,使得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生命力。
  再次,当代资本主义的调整和发展,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具规律性,不论其发展的具体进程如何,最终都不可能摆脱客观规律;任何规律都是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和越来越深刻地发挥作用,并最终指向历史结局的。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本质(剥削剩余价值)、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没有根本改变,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不会消失。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坚定不移:“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许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当然,资本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过程,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
  第四,今后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变革的途径、形式和条件,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新的探索。“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
  第五,“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社会主义中国在这个伟大历史变革中的最大贡献,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条件,一是资本主义矛盾的积累;二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后者更为重要。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其成为人类向往的新制度。
  
  四、对“两个必然”所涉及问题的再思考
  
  一是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二是要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以及资本主义不得不调整生产关系等方面认识社会主义大有希望;三足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遭受的挫折的理解应更加全面,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会自动实现,它的发挥要靠各种条件,要做不懈努力;四是要坚信我们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是迄令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最科学、最严整的思想体系,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五是要牢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总之,马克思的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原钾所揭示的真理性永远不容置疑。
  [责任编辑:文慧]
其他文献
期刊
在多年语文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发现语文跟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脱离了语文的本质,导致学生对语文的疏远、冷漠,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到了兴趣的激发、素养的培养,也就很自然
在剧变以来的16年中,波兰左翼政党经历了两次大的起落浮沉,由此形成了发展演变的两大周期。作为新议会民主制度架构内的政治力量,左翼政党不仅快速适应了社会的急剧变革.而且成为
[摘要]“体验数学”作为一种新理念,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即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演进与发展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经历这种再创造或再发现的工作。本文就在《标准》的引领下,对“体验”的感悟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体验数学 新课程标准 感受数学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因此,“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体
《列宁全集》俄文第四版编印于斯大林体制形成和个人崇拜盛行时期,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的影响,带有强烈的斯大林主义烙印。《列宁全集》第四版编印过程中,斯大林主义种种表现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缓解疼痛和退热的药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头痛、流涕等不适时,经常自行购买使用。但对乙酰氨基酚长期、大量应用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本文对
我在下文所讨论的一些问题,是关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对作为理论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问题。最近30年来,这三个术语在全球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代表了不同
创意产业包括三个方面:文化、创意、产业。本文对美术创意产业教学实践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侧重对学生购件学科知识、能力、素养,并发挥其欣赏水平、设计思路,强化教与学的时间关
歌唱者积极的情绪投入是演绎好作品的关键,积极的情绪能够极大地增强演唱者的身心活动能力,使其对声乐作品有强烈的兴趣,敏锐地感受,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有意识的强化记忆。歌唱活
农民增收问题是世界各国在经济起飞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普遍遭遇的难题。制度要素是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内生变量,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国农民增收。因此,要切实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