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防治的专家共识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碘对比剂在介入治疗、血管造影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虽然碘对比剂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疗水平,但其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不容忽视。为降低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国内专家,成立《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防治的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碘对比剂的结构和分类、已上市的碘对比剂品种及理化性质、碘对比剂的应用现状、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定义、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病理特征、危险因素与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证据检索和评价,并充分讨论,制定了本共识,为临床医、药、护、技更有效、更安全地合理使用碘对比剂提供指导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7受体α抗体对MRL/lpr狼疮小鼠免疫炎症和肾脏损伤的作用。方法15只体重15~16g无特定病原体3~4周龄雌性MRL/lpr小鼠饲养至14周龄,随机分为IL-7受体α抗体干预组、IL-7受体α同型抗体组(阳性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IL-7受体α抗体、同型抗体和生理盐水,每周3次,每次100μg,共4周。18周龄时处死小鼠,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h尿蛋白量;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清肌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自身抗体(抗双链DNA抗
目的探讨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odifiedGlasgowprognosticscore,mGPS)评估腹膜透析(腹透)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腹透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mGPS各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腹透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303例腹透患者入选本研究。mGPS0分组234例,1分组27例,2分组42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H
锐性开通重建血管是血液透析患者上腔静脉闭塞的主要处理措施之一,术中严重并发症包括纵隔血肿、上腔静脉破裂、心脏压塞等。而导丝穿出血管重回真腔这一并发症并未得到重视,现报道本中心上腔静脉闭塞锐性开通中出现导丝穿出血管重回真腔的2例病例,并探讨预防方案。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以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累及肾小球较少见。本文报告1例经唇腺和肾活检证实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例。患者以大量蛋白尿起病,经激素联合羟氯喹、环孢素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
动静脉内瘘是人为构建的一种非生理性结构,可引起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导致心输出量增加,通常无临床意义;但当内瘘流量过高时可加重心脏容量负荷,引起心力衰竭发生。本文报道1例以恶心、呕吐为首发表现的高流量动静脉内瘘的诊疗经过,分析并总结其病理生理机制、预防管理等,以提高临床对内瘘高流量的重视。
黏质沙雷菌属肠杆菌科,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性革兰阴性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水、土壤、植物和动物中的常居菌群,通常很少引起感染,但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可导致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感染,甚至会引起医院感染的爆发。本文报道1例黏质沙雷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罕见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病原体导致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自体动静脉内瘘真性动脉瘤(arteriovenousfistulaaneurysms,AVFAs)是动静脉内瘘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动脉瘤可致皮肤变薄、破溃、感染、疼痛;血栓形成;穿刺受限;肢体缺血;高输出量心力衰竭,严重者可能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甚至死亡。目前国内对AVFAs的治疗等方面缺乏经验及总结。本文从AVFAs的定义、分型及治疗最新进展等方面作阐述。
外泌体是直径40~160nm的细胞外囊泡,含有DNA、RNA、蛋白、脂类等丰富的生物学信息,参与多种病理生理学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存在于机体多种体液中,其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具有巨大潜力。尿液外泌体由于收集的无创性、来源细胞的多样性、稳定性等特点,在疾病诊断中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开发适用于临床的高效、新型外泌体分离技术近年来也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对于外泌体的提取尚缺乏标准化的方法,本文综述了传统及新型的外泌体分离提取方法及尿外泌体组学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肾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变化,其治疗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改善肾纤维化所致的肾功能障碍被认为是治疗CKD的重要策略。自噬作为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内降解系统,已被证实与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肾脏固有细胞自噬变化对肾纤维化的影响被研究得较多;然而,自噬对肾纤维化的作用可能是细胞特异性及疾病环境依赖性的,即在不同的细胞或不同的疾病模型可能有截然相反的作用。因此,自噬对肾纤维化的作用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就肾
腹膜透析患者的腹水嗜酸性粒细胞>100/μl或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比例>10%被称为腹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peritonealfluideosinophilia,PFE),其中符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定义者,则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腹膜炎(eosiniophilicperitonitis,EP)。PFE和EP病例多发生在腹膜透析开始后3个月内,但在长程腹膜透析的任何时期均有报道。PFE和EP发病率和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自发缓解,也有经抗过敏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本文综述了腹膜透析患者PFE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