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国家公园旗舰物种

来源 :绿色中国·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ians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其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独特,一直以来都是高原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是雪豹、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金钱豹、兔狲、藏狐、棕熊等珍稀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高原野生动物王国”。
  雪豹
  雪豹,地球上最神秘的野生动物。雪豹,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物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具有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等技能。雪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中国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其皮毛为灰白色,有黑色点斑和黑环,尾巴长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称。
  雪豹,一般体长110?130厘米;尾长90~100厘米,体重一般30?60公斤之间。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头部黑斑小而密,背部、体侧及四肢外缘形成不规则的黑环,越往体后黑环越大,背部及体侧黑环中有几个小黑点,四肢外缘黑环内灰白色,无黑点,在背部由肩部开始,黑斑形成三条线直至尾根,后部的黑环边宽而大,至尾端最为明显,尾尖黑色。
  三江源国家公园包括长江源(可可西里)、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在内的“一园三区”,其中,长江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是中国雪豹重要栖息地。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全世界雪豹分布最密集的地方。
  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旗舰物种,雪豹主要活动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裸岩地带及雪线附近,近年来出没范围及频次大幅增加。
  雪豹是三江源区的旗舰物种,处于三江源食物链的顶端。据专家介绍,一只雪豹的健康生存,下端食物链至少需要三四百只岩羊,而支持三四百只岩羊,至少需要一百平方公里的草原。因此,拥有生态环境良好的草被,以及蹄类动物种群的增长,才能保证有越来越多的食物供给雪豹。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里内,澜沧江源园区的雪豹数量分布较为集中,位于昂赛雪山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每百平方公里分布有近三只雪豹。科研人员通过红外相机共捕捉到超数万张雪豹相关影像,画面涵盖雪豹捕食、交流、行进、求偶等场景,内容极为丰富。依据相关模型估算,三江源地区现存雪豹或已超过1000只,被学界公认为世界雪豹连片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藏羚羊
  藏羚羊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属的哺乳动物。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雄性有直而细长的角,长约55?62厘米,近基部有明显的横棱。雌性略小。该物种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鼻腔二侧鼓胀,呈半球状。背毛厚密。上体淡棕褐色,颈下、胸、腹和四肢内侧均白色。背毛色同体背,尾侧及尾尖白色,尾腹面裸露。
  藏羚羊体形也与黄羊相似,但比黄羊大,也显得健壮。体长为117?146厘米,尾长15?20厘米,肩高75?91厘米,体重45?60千克。通体的被毛都非常丰厚细密,呈淡黄褐色,略染一些粉红色,腹部、四肢内侧为白色,公羚羊的面部和四肢的前缘为黑色或黑褐色。
  每年4月底,公母羚羊开始分群而居,未满一岁的公仔也会和母羚羊分开,到五六月,母羊与它的雌仔迁徙前往产羔地产仔,然后母羚又率幼仔原路返回,完成一次迁徙过程。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羚羊合群。有少数种群不
  迁徙。
  藏羚羊性情胆怯,常隐藏在岩穴中,或者在较为平坦的地方挖掘一个小浅坑,将整个身子匿伏其内,只露出头部,既可以躲避风沙,又可以发现敌害。藏羚羊善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80千米,寿命最长8年左右。
  2021年8月,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中国藏羚羊数量已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目前的约30万只。藏羚羊保护级别也从濒危物种降级为近危物种。
  藏野驴
  藏野驴算是西藏最有“特点”的野生动物之一。
  藏野驴头大得出奇,鬃毛短而硬,耳朵竖直,毛色斑驳;四肢和身体下侧,包括颈下方白色,耳朵内侧和口鼻端也是白色;背脊上,一条深色条纹从鬃毛处一直延伸到尾端,尾巴上有一簇黑色细丝状的毛,身体强壮而整洁。它们的毛还会“变色”。冬季的毛,呈土黄色,而夏季的毛色则较深,最鲜亮的就是红棕色,在太阳的照射下,像骏马一般,靓丽夺目。
  藏野驴是所有野驴中体型最大的,外形与蒙古野驴相似,体长可达2米多,头体长182?214厘米;尾长32?45厘米;肩高132?142厘米;重量250?400公斤。四肢较粗,比起家养的小毛驴多了几分矫健,前肢内侧均有圆形胼胝体,俗称“夜眼”,蹄较窄而高,可以说是“高头骏驴”。
  藏野驴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夏季它们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上生活,冬季则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它们喜欢开阔的领域,平原、盆地、宽广的河谷和丘陵都能够见到它们。尤其是在夏季七八月份,常常会看到成群的藏野驴奔跑在草原上,十分壮观。
  藏野驴好群居,它们多半由5、6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10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生活。藏野驴的行走方式是鱼贯而行,很少紊乱,雄驴领先,幼驴在中间,雌驴在最后,藏野驴走过的道路多半踏成一条明显的“驴径”,在其经过的地方有大堆的粪便,因此很容易辨别它们的活动路线。
  除了食物的短缺,它们常常数日滴水不进,但面对这片高原千万年的考验,它们适应了。聪明的藏野驴们会在河湾处找到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用蹄刨坑“掘井”,沙滩上刨出的那种半米多深的大水坑,当地牧民称为“驴井”。这些“驴井”除了满足藏野驴自己饮用外,还会供应给藏羚羊、藏原羚等其他动物。
  野牦牛
  野牦牛,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
  野牦牛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種环境均能见到它们。夏季甚至可以到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活动于雪线下缘。野牦牛具有耐苦、耐寒、耐饥、耐渴的本领,对高山草原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很多野生有蹄类和家畜难以利用和到达的灌木林地、高山草场,它却能登临受用。
  野牦牛一年四季住在山坡,喜欢吃柔软的邦扎草,夏季里用牙啃,冬天就用舌头舔。野牛多刺的舌头十分厉害,也是它的武器之一。主要在夜间和清晨出来觅食,食物以针茅、苔草、莎草、蒿草等高山寒漠植物为主,白天则进入荒山的峭壁上,站立反刍,或者躺卧休息、睡眠。
  野牦牛通常20?30只在草原上游荡、觅食,有时也会结成200?300头大群活动,据说是为了保护牛犊。有人亲眼见到13头母野牛一律头朝外围成圆圈,保护圈内一群小牛,对抗圈外的四头恶狼。野牦牛的嗅觉十分敏锐,有危险时,雄兽必首当其冲,护卫群体,而将幼仔安置在群体中间。一旦天敌接近,野牦牛会头向下、尾朝空,马上狂奔乱跑,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野牦牛一般不主动进攻人,它硕大的体格、从容不迫的风度,显示一副端庄、憨厚的模样。
  野牦牛常喜群居生活,除个别雄性个体常单独生活外,一般总是雌雄老幼活动在一起,少则数头,多则数百头甚至上千头。但年老的雄牦牛则性情孤独,夏季常离群而居,仅三四头在一起。
其他文献
以芒草秸秆纤维为原料,采用柠檬酸预处理结合高压均质制得木质纳米纤维素(LCNF);LCNF在催化剂三乙胺作用下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交联制备高吸油性木质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光学接触角仪对气凝胶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并以重量法测定气凝胶的吸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LCNF气凝胶有明显的多级微/纳粗糙结构,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疏水吸油性能,最大失重热降解温度和水接触角分别为353.6℃和152.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LCNF上的羟基与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了活性炭,并以活性炭为碳源,水热法制备了碳量子点(CQDs),再与TiO2超声波复合制得复合光催化剂CQDs/TiO2.通过FT-IR、XPS、TEM、XRD和拉曼光谱对CQDs进行表征,确证了CQDs主要含C、O元素,并且以C—C/C—C、C—O和C—O的结合方式存在;CQDs主要是纳米球形粒子(平均粒径3.1 nm),由石墨化碳核和表面功能基团组成.CQDs的荧光性能分析表明:其最佳激发波长为315 nm,发射波长为435 nm,呈蓝色荧光.采用TEM和XPS确证了
综述了活性炭的微观结构、比表面积对电化学储能性能的影响,归纳了生物质活性炭的管状、片层状、蜂窝状、网络状等常见微观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并从植物基、动物基、微生物基3类来分析不同生物质成分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最后简单介绍了制备活性炭的传统方法和近些年新的制备方法和思路,并指出了目前生物质活性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对于指导生物质活性炭前驱体的选择以及采用何种制备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生态完整虎豹家园rn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处于亚洲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中心地带,区域内的自然景观壮丽而秀美.老爷岭群峰竞秀,林海氤氲.亚洲温带针阔混交林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长期演化所形成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与该区域环境极为适应、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富饶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养育和庇护着完整的野生动物群系.因此,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存了东北温带森林最为完整、最为典型的野生动物种群.
期刊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公园。分布有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属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最具全球保护意义和研究价值。  大熊猫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中国的国宝,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省的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它不但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选为会标,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和平使者”。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中国野生
期刊
以改性松香为交联骨架,季铵盐阳离子为官能团,制备松香基阴离子交换树脂(RAER),研究其对蔗汁中代表性色素类黑精的吸附性能.采用静态吸附法对树脂投加量、吸附温度、pH值以及吸附时间4个单因素进行探索,在类黑精溶液初始质量浓度350 mg/L时,得到最佳吸附条件为:RAER投加量0.06 g/mL,温度333 K,pH值7.0,时间2 h.在最佳吸附条件下,RAER对类黑精的最大吸附量1.29 mg/g,吸附率达到22.07%,表明松香基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类黑精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采用改进的Ellis平衡釜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了常压、温度428.15~488.15 K下松香质量分数为0~70%的松脂体系气液平衡数据,考察了松节油优油(α-蒎烯95.85%)和松节油中油(α-蒎烯36.00%)组分对松脂蒸馏解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松脂气液平衡温度随着松香质量分数增加而升高,说明松脂蒸馏时松节油含量越低蒸馏温度越高,即松节油组分难以从松脂中解吸出来,但松香作为不挥发组分对松节油馏出组分的含量影响不大.依据松脂气液平衡特性和解吸影响因素,针对松脂蒸馏过程设计了N2/CO2循环活气法
采用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CNC),合成松香接枝纤维素纳米晶体(R-CNC),并以R-CNC增强天然橡胶(NR),制备松香接枝纤维素纳米晶体增强天然橡胶(R-CNC/NR)复合材料,并采用FT-IR、UV-Vis、XRD、SEM和万能试验机对R-CNC和R-CNC/NR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FT-IR证明R-CNC成功合成,通过UV-Vis试验得松香的接枝率为30%,XRD试验测得R-CNC/NR的结晶度为53.94%,SEM分析表明相比于CNC,R-CNC作为填料在NR分子中具有更好的相容性.通过拉伸
为了解牡丹干燥根皮(丹皮)多酚、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木瓜蛋白酶酶解丹皮粉末,提取丹皮多酚和总黄酮,选取多酚得率、总黄酮得率和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建立模型并分析得到3个指标分别达到最优时的因素水平,以及3个指标同时达到较优时的因素水平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多酚得率的最佳因素水平为酶添加量400 U/g,液料比21:1(mL:g,下同),pH值5.5,酶解119 min,该条件下多酚的得率为28.96 mg/g;总黄酮得率的最佳因素水平为
10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宣布,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涉及青海、西藏、四川、陕西、甘肃、吉林、黑龙江、海南、福建、江西等10个省区,均处于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关键区域,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保护面积19.07万平方公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