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峰:白天干革命晚上搞音乐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e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峰很忙,对于采访,直言要不是为了中央歌剧院,他从来不主动宣传自己。他微卷的头发,淡淡的微笑,浓浓的宁波口音的普通话,让人感觉既亲切又严谨。对于肩挑的重担与责任,俞峰乐观而洒脱,丝毫看不出压力与忙乱。
  
  俞老师:晚上搞音乐
  
  俞峰每天的作息时间是白天在中央歌剧院上班,晚上给学生上课或者研读总谱。有时上到夜里12点,有时更是能上到后半夜。俞峰笑称这叫“白天干革命,晚上搞音乐”。
  俞峰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师从徐新,研究生师从郑小瑛,是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个音乐指挥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32岁成为指挥系主任。在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俞峰早已桃李满天下,张弦、杨洋、陈琳、夏小汤等相继在国际、国内崭露头角。
  对于如何培养指挥,俞峰有一套自己的“中国现代指挥教学法”。“培养一个优秀的指挥,首先耳朵要灵敏;其次要掌握和声、复调、配器、作品分析四大件;第三要有指挥技术;第四是综合素质。坚强的毅力,意志力,沟通能力是做为一名指挥必不可少的。年轻的指挥面对的都是职业音乐家,或者说是自己的叔叔、阿姨辈的人,一开始开展工作比较困难,但是又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学生们常常会给俞峰提问题,有些问题把俞峰也难住了,要考虑上三天三夜。但对于师生间的这种沟通方式,俞峰又很是喜欢。
  对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教学质量,俞峰很自豪,直言指挥系的教学质量很高,为院团输送的人才直接就能用,不需要再去花时间培养。“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院团是使用人的地方,没有理由毕业进入院团还要让院团重复学校的工作。”同时,俞峰只允许学生在大一和大五的时候可以指挥乐队,其余时间都要“闭门造车”。“如果只有依靠一个乐团才能培养出指挥家,那满世界都是指挥大师了!”
  
  俞院长:白天干革命
  
  2005年,俞峰被中央歌剧院聘为艺术总监,2006年文化部调任俞峰担任中央歌剧院副院长,2009年2月27日,俞峰走马上任中央歌剧院院长,同时兼任艺术总监。俞峰上任院长时的就职演说只有一句话——“发展经济,繁荣艺术。”这个目标2009年基本实现。问及当院长是不是很辛苦,俞峰只有淡淡地一句“没什么,只是多一些杂务而已。”对于担任“一把手”一年来的表现,俞峰自信地表示自己干得还不错。
  俞峰坦言“一把手”对他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只因“这是一项光荣的事业,是自己想做的事,能够显示出一个人的能力。我把身家性命都压上了,因为关乎声誉,而不仅仅是个职位,这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能力。”
  俞峰与中央歌剧院有深厚的感情,当年跟随郑小瑛学习的时候,他天天泡在中央歌剧院。20年后成为中央歌剧院的掌门人,冥冥中似乎有一种命运的安排。俞峰说:“中央歌剧院有我成长的足迹,留下来不只是因为我和剧院有很深的感情,更重要的是我要完善自己的艺术体系,证明自己既是优秀的老师和交响乐指挥,还是一名优秀的歌剧指挥。”
  2010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中央歌剧院调研,为中央歌剧院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强调要积极推动国家重点扶持的艺术院团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实践中,进一步增强生机活力,多出精品力作、多出优秀人才,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更大贡献。这让俞峰更加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俞指挥:一年损失200万
  
  作为中央歌剧院的艺术总监,中央歌剧院每年的大型、重头演出都由俞峰亲自执棒。出任中央歌剧院院长后,俞峰推掉了国内、国外所有的演出邀请,辞去了深圳交响乐团艺术总监一职,专心耕耘在中央歌剧院。俞峰粗略地计算过:这样一来,他一年损失至少200万。“院里不能总是看不见领导,实在是走不开,钱什么时候都可以挣。”面对这200万,俞峰坦言没有任何心理不平衡。
  调入中央歌剧院后,俞峰将工作重心也由指挥交响乐转移为指挥歌剧,但指挥歌剧要比指挥交响乐复杂得多。俞峰说:“歌剧要顾及到合唱、独唱、乐队、戏剧表演、舞台美术灯光,艺术总监要全部把控这几百人的队伍,指挥要进行现场把控。歌剧是音乐的综合艺术,对指挥是一大挑战,指挥的工作和导演一样,前期的案头工作非常庞大。我有时也把它比喻成作战的将军拿到地图,音乐会确定演这场歌剧就说明这一仗肯定要打,怎么打才能把敌人打败,根据地图制定战术。所以要研究透彻。经过排练最后进入到演出,整个过程就是培养指挥的过程。”
  
  采访后记
  俞峰是个不好采访的对象。在记者设定的问题里,很多问题他总是一句话带过,奈何记者怎么追问,也三缄其口。对于中央歌剧院和指挥系的未来发展计划,他从不夸海口,也只是淡淡地一句“时机未到”。
其他文献
乡村合唱大赛即将决赛    近日,第二十届北京农民艺术节暨首届北京乡村歌舞节合唱大赛正在北京大兴剧院热烈展开,从初赛、复赛选拔出的10支团队将于2月4日举行。  为了此次大赛,房山区十渡镇的拒马河合唱团一排练就是一整天。由70岁高龄的退休老干部和老伴儿组建的平谷区金海湖镇将军关村和谐之声合唱团的相关设备完全由团员自费筹备。“乡村合唱大赛”是北京市13个郊区县农民参加的群众合唱艺术比赛、交流、展演活
期刊
鲍元恺,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57年至196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学习长笛和作曲,1962年至1967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就学,师从苏夏、江定仙、陈培勋、杨儒怀和段平泰学习作曲和作曲理论。  他的《京剧交响曲》以京剧中生、旦、净、丑等不同角色不同性格的音乐为基础,借助西方交响乐的恢宏气势和艺术手段,揭示了中华民族深刻、丰富的精神世界。除了独立的打击乐段落外,主要由西皮、二黄、曲牌和昆曲
期刊
《Private Corner私人角落》    《Private Corner》专辑共收录9首全新粤语新歌加1首英文新单曲。这次专辑制作人张学友找来老搭档,多次担任他演唱会音乐总监的杜自持共同合作;制作团队更是横跨德国、瑞典、美国、澳洲、马来西亚、香港等不同地区的音乐人。在记者会上,张学友现场演唱了《迷你》与《十二个音》,杜自持亲自弹奏钢琴。在分享制作过程时,杜自持大赞:“学友对音乐很执着、很认真
期刊
2010年新年刚过,北京下了一场大雪。1月4日早晨,元旦假期过后上班第一天,安志踏着厚厚的积雪徒步前往他的新单位——中国乐器协会。新单位离家很近,只需步行20分钟就可以到达。65岁的安志身子骨很硬朗,他非常享受步行上班的过程。在路上,他可以放松精神活动筋骨,锻炼身体。    新的岗位不仅给了安志锻炼身体的机会,还给了他许多更重要的任务。作为中国乐器协会的新一任理事长,安志将在未来五年的时间内统领中
期刊
琴行里各种品牌的钢琴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要想选购到称心如意、物美价实的钢琴,一方面要多了解有关的钢琴知识,另一方面在选购钢琴时要注意避免以下误区:    误区一:琴越高,声音越好     很多消费者简单地认为琴越高,琴弦就越长,音板就越大,所以声音就越好。  实际上,不同厂家的两台琴,即使琴高,弦长,音板大小完全一样,其声音品质的差距仍可能大。因为,除了弦的长度及音板的大小外,琴弦的排列尺寸,
期刊
这是一个需要理想和激情的时代,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的建立正是年轻艺术家们用歌声实现对理想和激情的追求,也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赋予军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由来自全国各专业音乐院校的优秀毕业生组成,是目前国内惟一的一支专业男声合唱团,曾于2007年4月首演于北京。自成立以来曾多次深入基层部队慰问演出,深受一线官兵的喜爱。该团先后在人民大会堂、北京保利剧院、北京音乐厅、民族宫大剧
期刊
首次尝试网络数码发行    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扎根于中国北京的实验音乐兄弟二人组Hot & Cold近期将通过网络免费发行他们最新的数字单曲《2010 NEVER KNOWS》。这首单曲充满了迷幻色彩,旋律飘逸却又处处克制,不难听出Frank兄弟已经告别了他们成立之初的朋克噪音色彩,转身投入了另一个音乐方向,不难让人发现其中来自Getatchew Mekuria和the Beatles这些乐队的
期刊
2010年1月21日,中国乐器协会、国家轻工业乐器信息中心联合发布2009中国钢琴产量统计数据。经过2009年国内主要钢琴生产企业自报产量的汇总,2009年中国钢琴总产量为323961架,其中立式钢琴产量305671架,三角钢琴18290架。    7家企业年产过万台    在被统计的25家钢琴生产企业中,年产一万架钢琴以上的企业有7家,与上年持平,分别是广州珠江、北京星海、杭州雅马哈、宜昌金宝、
期刊
“出售各种风格伴奏,详细价位,出版级400元起”;“1000元寻求认真的作曲者——曲风像李宗盛”;“低价甩卖,380元包作词、作曲并制作配音录唱”……登录一家音乐交易网站,你就会看到上述各种关于音乐作品或服务的买卖信息。感觉好像置身一个偌大的市场,吆喝声不断,有买有卖,好不热闹。原来可以高声叫卖的不只有白菜,还有音乐。    音乐作品成交易对象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往以实物交易为主的网络购
期刊
每年除夕夜,数亿观众都会守在电视机前,伴着春晚迎接新春的到来。即将27岁的春晚,尽管近年来饱受争议,但越争议越关注。不论每年除夕夜有多少人观看春晚,参与春晚、眼下感受春晚最直接的过程莫过于“猜想”!除夕夜答案揭晓的那一刻,期待的心情不亚于兑彩票。针对铺天盖地或真或假的春晚猜想,本报带您一探虚实,帮您提升命中率!    【语言类节目】 毙你没商量    语言类节目向来都是春晚的重头戏,从雏形到最后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