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山说:有时候你明明挺想做一件事的,但是被别人一催促,就不想做了?有的话,你可能已进入“被动废”人群行列。偶尔的话无伤大雅,但一直“被动废”,很容易被生活淘汰。
“本来已经设了闹钟,但我妈一催我,我就更想赖床。”“计划好了要锻炼,同学一问我,今天你怎么还不去,心里反而有点动力不足了。”本来愿意主动做一些事情,但由于别人的催促而“一催就慢,一点就炸”。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毛病,“被动废人群”,说的就是你。
前段时间,“被动废”成了热词,微博博主“语文指挥中心”为其下定义:“本来很主动且愿意干的事情,一旦被催促,就会立马出现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的抗拒。学习、婚姻乃至生活各方面的事,别人可以提醒,但请勿催促。催促会将主观意愿上的美好变为被动意义上的承担,对于被动废人群而言,一催就慢,一点就炸。”
有网友说,这个词适用于“我妈叫我起床、不要一直玩手机、多出去走走”等家庭场景。英语系大四学生周贝对此感同身受,每年过年回姥姥或奶奶家,作为小辈的她总要负责摆桌子洗碗,帮厨打下手。周贝一点都不反感做家务,但让她难以忍受的是,明明她愿意主动收拾,可每次饭前饭后,妈妈总会几次三番督促她。“我知道这是我的任务,到时候一定会去干,但不要每次都催促提醒,把我当小孩,这样我反而会逆反不想做。”
在学习和工作中,“被动废”人群常常即使不想做某件事,也不得不做,网友调侃道:“导师催论文,前一秒还是被动废,后一秒爬起来继续。”中文系大二学生林越则表示“扎心”:“‘被动废’这个词一针见血地描述了我的学习。”学中文的她喜欢文学,爱看小说,但当某本小说成为导师布置的读书札记作业,并在DDL(截止日期)前被催促,她会瞬间陷入“被动废”的状态。“当它变成了作业,我会不想看它。”“被动废”的结果往往是以敷衍的态度完成作业,既浪费时间,也毫无收获。
已经工作的毕子琪有相同的体验。刚入职创业类猎头公司10个月,常常在项目推進方面被领导催促。“我自己会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但是leader(领导)有时会直接催问我:怎么还没有出成果?何时完成?听到这些话,我瞬间丧失斗志,心情和效率急速下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辅导员黄利老师表示,“被动废”实际上是个人自主权的问题。“人是需要有自我掌控感的,如果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在掌控之内,就会很有安全感,有掌控感和一切井然有序能够给人带来新生力量,会感觉生活饱满而幸福。而不确定性就是失控,‘被动废’是因为那件事情不是由自己推动,因此就会失去掌控感,丧失积极性。”
公众号“简单心理”指出,当人们主动要求做一件事时,是充满期待和成就感的,执行规划能够带来自我实现的快感,但被别人催促时,主观能动便会变成客观被动,自我满足感消失,出现抗拒的心态。因此,在与“被动废”人群交流时,与其用催促的语气让其产生抵触情绪,不如换种形式,提出更真诚的邀约。
有同学为此很苦恼,因为被催促而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该怎么办?
“这涉及社会功能适应性。人生活在社会上需要承担责任,每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既有权利又有义务,作为学生,应该承担作为学生未来为社会做输出服务的责任,需要完成学业。”黄利老师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因为不开心就不做这件事。在工作岗位上,也有很多你不擅长、不喜欢但不得不做的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状态,不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换个角度积极去完成。”
毕子琪笑言:“我发现避免‘被动废’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老板催你之前,提前把你的计划和进展都告诉他。与其被催促,不如主动出击,‘堵住’他的嘴!”
王传生摘自《中国青年报》
“本来已经设了闹钟,但我妈一催我,我就更想赖床。”“计划好了要锻炼,同学一问我,今天你怎么还不去,心里反而有点动力不足了。”本来愿意主动做一些事情,但由于别人的催促而“一催就慢,一点就炸”。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毛病,“被动废人群”,说的就是你。
前段时间,“被动废”成了热词,微博博主“语文指挥中心”为其下定义:“本来很主动且愿意干的事情,一旦被催促,就会立马出现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的抗拒。学习、婚姻乃至生活各方面的事,别人可以提醒,但请勿催促。催促会将主观意愿上的美好变为被动意义上的承担,对于被动废人群而言,一催就慢,一点就炸。”
有网友说,这个词适用于“我妈叫我起床、不要一直玩手机、多出去走走”等家庭场景。英语系大四学生周贝对此感同身受,每年过年回姥姥或奶奶家,作为小辈的她总要负责摆桌子洗碗,帮厨打下手。周贝一点都不反感做家务,但让她难以忍受的是,明明她愿意主动收拾,可每次饭前饭后,妈妈总会几次三番督促她。“我知道这是我的任务,到时候一定会去干,但不要每次都催促提醒,把我当小孩,这样我反而会逆反不想做。”
在学习和工作中,“被动废”人群常常即使不想做某件事,也不得不做,网友调侃道:“导师催论文,前一秒还是被动废,后一秒爬起来继续。”中文系大二学生林越则表示“扎心”:“‘被动废’这个词一针见血地描述了我的学习。”学中文的她喜欢文学,爱看小说,但当某本小说成为导师布置的读书札记作业,并在DDL(截止日期)前被催促,她会瞬间陷入“被动废”的状态。“当它变成了作业,我会不想看它。”“被动废”的结果往往是以敷衍的态度完成作业,既浪费时间,也毫无收获。
已经工作的毕子琪有相同的体验。刚入职创业类猎头公司10个月,常常在项目推進方面被领导催促。“我自己会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但是leader(领导)有时会直接催问我:怎么还没有出成果?何时完成?听到这些话,我瞬间丧失斗志,心情和效率急速下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辅导员黄利老师表示,“被动废”实际上是个人自主权的问题。“人是需要有自我掌控感的,如果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在掌控之内,就会很有安全感,有掌控感和一切井然有序能够给人带来新生力量,会感觉生活饱满而幸福。而不确定性就是失控,‘被动废’是因为那件事情不是由自己推动,因此就会失去掌控感,丧失积极性。”
公众号“简单心理”指出,当人们主动要求做一件事时,是充满期待和成就感的,执行规划能够带来自我实现的快感,但被别人催促时,主观能动便会变成客观被动,自我满足感消失,出现抗拒的心态。因此,在与“被动废”人群交流时,与其用催促的语气让其产生抵触情绪,不如换种形式,提出更真诚的邀约。
有同学为此很苦恼,因为被催促而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该怎么办?
“这涉及社会功能适应性。人生活在社会上需要承担责任,每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既有权利又有义务,作为学生,应该承担作为学生未来为社会做输出服务的责任,需要完成学业。”黄利老师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因为不开心就不做这件事。在工作岗位上,也有很多你不擅长、不喜欢但不得不做的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状态,不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换个角度积极去完成。”
毕子琪笑言:“我发现避免‘被动废’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老板催你之前,提前把你的计划和进展都告诉他。与其被催促,不如主动出击,‘堵住’他的嘴!”
王传生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