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与错(牙合)畸形关系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髁突软骨作为颅面部生长发育的调控中心之一,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生长位点,下颌骨的区域适应性生长位点,它不同于其他软骨,像鼻中隔软骨,骺生长板,股骨头软骨等被定义为继发软骨。其发育异常可引起下颌骨发育异常,从而引起颌面畸形。多项研究表明,在体外实验中,给髁突加载压力后,将刺激软骨细胞产生I型胶原和纤连蛋白产物,同时,压力也可使下颌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基质合成发生变化。髁突软骨的生长受到了表达于软骨细胞多种生长因子和训节因子的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I)与髁突软骨关系密切,是调节软骨细胞牛长的重要因子。本文就IGF-I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综述如下。
  1
  IGF-I概况
  胰岛素样牛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factor,IGF)家族主要包括IGFs(IGF-I和IGF-Ⅱ),IGF结合蛋白(IGFBP1,IGFBP2,IGFBP3,IGFBP4,IGFBP5,IGF-BP6),IGF受体(IGF-I R与IGF-ⅡR)。其中IGF-I在1957年被Salmon和Daughaday定性为生长激素的中间介质,主要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其合成。在青春前期,IGF-I水平取决于生长激素水平,但在青春期,可直接由雄激素(睾丸素)刺激产生。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了解到其在多个组织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调节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同时它可刺激不同细胞类型的增殖和分化,主由人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对机体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 髁突软骨概述
  髁突软骨从组织学层次由其表面从上到下依次为:纤维层、生发层、成熟层及移行层。移行层作为由软骨转化为骨的中间区域,在整个软骨内成骨中起重要作用。在使用固定功能矫治器或咬合前导矫治器前伸大鼠下颌时,髁突软骨各层细胞面积均逐渐减小,预示着软骨内成骨过程的加速引起软骨细胞成熟和解体过程的加速。其中以生发层和移行层变化最为明显。就细胞学层次而言,细胞层次分类丰要取决于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组织学方法和蛋白标记物等。根据I型和Ⅱ型胶原纤维的位置,将其分为四层:纤维层、增殖细胞层、软骨细胞层及肥厚细胞层。
  3 IGF-I与髁突软骨的关系
  3.1 促进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和抑制其凋亡
  髁突作为下颌骨生长发育的中心,动物实验研究表明,IGF-I因子主要对出牛后的大鼠髁突软骨发挥调控作用,但IGF-I蛋白表达模式在新牛鼠及幼鼠是一样的,这表明IGF-I在颞下颌关节的生长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胚胎早期,下颌骨初形成时,IGF-I mRNA并不表达于下颌骨和Meckel软骨,它主要表达于下颌骨周围的间叶组织,咬肌和Mechel软骨的软骨膜。IGF-I在大多数组织的产后发育中是一个关键的调节者,主要通过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发生,细胞移行、存活和自分泌机制进行。IGF-I对于髁突软骨细胞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凋亡,并促进软骨基质的合成,稳定细胞型。IGF-I调节体细胞的增殖分化主要通过激活体内两个重要的细胞信号通路,MAPK通路和PI3K通路。江莉婷等研究发现,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主要是IGF-I通过参与IGF-I R/PI3K/Akt/NF- KB,Ras/Raf/MAPK等复杂信号转导通路,intrgrin及TGF-B蛋白相互作用进行调控,Chen等也证实MAPK-ERK通路在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分化起了重要作用,主要是将信号从细胞外传递到正常髁突细胞核内。抑制细胞的凋亡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凋亡因子Bcl-2的分布与IGF-I受体(IGF-I R)的表达分布重叠,主要分布在髁突增殖层及肥大层浅层,促凋亡因子Bax多分布在肥大层深层,此区域IGF-I R表达水平较低。
  3.2 促进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合成
  李唐新等研究证实IGF-I可以促进软骨特异性蛋白多糖及胶原的合成,而作为蛋白多糖代谢中间产物的糖醛酸,IGF-I对其有促进作用,可以间接反映外基质中的蛋白多糖的含量。同时Mat sumoto等实验研究发现IGF-I可在转录水平调节Ⅱ型胶原的表达,激发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促进特异性蛋白多糖的代谢,调节细胞的新陈代谢。稳定软骨细胞表型,促进其分化。
  4 IGF-I与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关系
  骨性Ⅱ类错矛合畸形是临床常见错牙合畸形,其病因机制可归结为上颌前突或下颌后缩。那么对于下颌后缩的患者,促进其下颌生长成了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的重中之重,而IGF-I作为髁突生长的标志性因子,其在下颌生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髁突软骨作为初始软骨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即出现,被认为具有相对独立的生长潜能,对功能因素相对敏感。Denise Hajjar等利用下颌助推装置来促进小鼠下颌的牛长,发现助推装置可以改变下颌的姿态,牛成了关节和肌肉的紧张区域并刺激髁突软骨区生长分子的表达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改变IGF-I和IGF-Ⅱ的表达模式,周征等也认为前伸下颌可以激活髁突软骨中的部分为表达或表达较弱的细胞,使其基因表达的效率增高。胡娴洁等将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注入大鼠颞下颌关节腔,发现下颌的高度和长度都有所增加,与Suzuki的研究发现相同,这为临床治疗下颌发育不足提供了新的思路。Mohamed等利用5年时间通过测量25例患者的下颌牛长量与IGF-I因子的关系,得出如果IGF-I读数呈现上升趋势,且平均在250μg/L以下时,其下颌临床预期生长量有2mm,如果IGF-I读数呈上升趋势,且平均在250μg/L以上,那么下颌的临床预期生长量将会达到5.5mm年长量,但如果IGF-I呈现下降趋势,其临床生长量将会少于2mm,然而这仅代表了人群生长的集中趋势,,每个患者都有其独特的生长曲线。Mohamed还发现在一些女性群体其IGF-I水平与下颌长度呈现负相关,其负相关的意义是,在IGF-I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的女性,在IGF-I还为下降之前,下颌的牛长量显著减少。这一观点的提出,为临床治疗骨性下颌后缩,抓住最有利的治疗时机提供了参考。
  5 IGF-I与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关系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病因主要为上颌后缩和下颌前突。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是以遗传因素为主导的多基因遗传病,而以下颌前突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下颌骨的生长与其关系密切,髁突软骨成骨作为下颌骨生长的重要方式,IGF-I因子为诊断髁突生长的指标之一,陈允嘉等研究发现,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与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人相比,IGF-I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其主要原因可能为IGF-I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表面的IGF-I R的表达来介导生长激素的促生长效应,曾有研究发现由垂体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所导致的下颌前突,内分泌检测其IGF-I水平有明显升高趋势。
  综上所述,IGF-I与下颌骨生长关系密切,所以在临床正畸矫治过程中,要把握最佳矫治时机,以达到最有效地矫治效果。生长因子除了胰岛素样牛长因子外,还有转化因子一B,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都对下颌骨及髁突的生长有重要作用,作为口腔正畸医师,通过检测目标生长因子的含量,精确地确定患者的生长发育期,以便利用其生长发育高峰期,促进或抑制患者下颌骨的生长,缓解骨性错(牙合)畸形的严重性,为临床正畸治疗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牙齿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器官,由多种组织组成,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牙齿脱落是最常见的器官衰竭[1]。牙齿及其支持组织是由上下颌突和额鼻突的外胚层及外胚间叶细胞发育而来,其发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与细胞、上皮与间充质的相互作用,细胞分化,形态发生,组织矿化和牙齿的萌出,而牙胚的分化和发育过程是依赖于特定牙齿发生部位的上皮组织及其下方的间充质组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故对于再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肌皮瓣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修复慢性皮肤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采用肌皮瓣联合VSD技术修复慢性皮肤放射性损伤6例,臀大肌肌皮瓣3例,胸大肌肌皮瓣2例,腹直肌肌皮瓣1例。结果:采用肌皮瓣联合VSD术,6例患者移植皮瓣均成活、愈合。术后随访6月~3年,无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MTA根尖封闭法治疗窦道型顽固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来我科就诊的窦道型顽固性根尖周炎患者60例(66颗),用Protaper根管预备成形清理,将MTA封闭根尖炎症吸收区后,热牙胶根管充填、树脂修复患牙外形。结果:术后1周复诊,66颗患牙术后疼痛评价均为1级,即完全无疼痛。术后6~12个月复查,58例患者、64颗患牙均无自觉症状,窦道愈合消失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比CT三维重建技术与传统经验指导下硅胶隆鼻术前对术后效果的预判作用及相关性研究。方法:将60例行硅胶隆鼻术的汉族女性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30人。A组受术者接受CT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下的单纯硅胶隆鼻术,B组受术者接受传统经验指导下的单纯硅胶隆鼻术。于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记录两组的鼻面部相关测量指标及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与B组的个体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扩张的颈肩峰区锁骨上皮瓣修复面颈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 对24例面颈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年龄5~42岁,采用以锁骨上动脉为蒂的预扩张的颈肩峰区筋膜皮瓣修复。一期在颈肩峰区域深筋膜浅层埋置1~2枚扩张器(600~800ml),定期注水,二期切除面颈部瘢痕或色素病变,以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组织缺损,供区多可直接缝合。结果:本组24例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缺牙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系。方法:以颞下颌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之一为主诉被诊为TMD的伴有缺牙的病例1100例(TMD组),单纯缺牙要求修复的病例1100例,从两组中各筛选出仅缺前牙、仅缺前磨牙和仅缺磨牙的病例。两组按同龄、同性别1:l配对后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仅缺前牙和仅缺磨牙(P<0.05),回归系数依次为-0.359和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3种漂白方法对无髓变色牙的漂白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96颗无髓变色牙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过硼酸钠常规漂白联合TREE美白胶外漂白(A组)、TREE美白胶内漂白(B组)、TREE美白胶内外联合漂白(C组),观察3组有效率。结果:A组有效率90.32%,B组有效率70%,C组有效率91.43%,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髓变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前方牵引器及下颌支抗颌间牵引两种方法矫正上颌切牙阻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上颌中切牙埋伏倒置阻生的患者30例,经影像学诊断阻生程度相近的患牙30颗,随机分为A组(前方牵引器牵引组)和B组(和颌间牵引),每组15例,分别比较两组牵引时间与成功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A组牵引时间较B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近年来,激光在瘢痕防治中的应用有越来越广泛的趋势。为了客观地了解和正确评价激光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这里收集了2014年至2015发稿前的国外最新资料供同道参考。首先对激光相关基本知识作一扼要介绍。  激光,lase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字头的缩写,亦有”镭射”之称,是一种自然界并不存在的光源.是一种受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对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中TGF-β1和cyc linDl表达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增生性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BTX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检测MTT值;利用RT-PCR分析用药前后TGF-β1和cyclinDl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他们的相关性。结果:BTXA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