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的故事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rQ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坐上出租车后,我会看司机的营运工号。如果工号以“0”、“1”或“2”打头,我只要报出目的地,然后安心做自己的事,因为这些都是“老法师”了,有一二十年的开出租车经验。这一天,我坐上了一个“0”字打头的出租车,建议司机走小路会更快,但司机却小心翼翼地反问:“你知道小路怎么走吗?”我好惊讶:开了20年出租车,不知道小路怎么走?司机解释:“我已有10年不开出租车了,对路不太熟悉了。之前我开过6年出租车。现在重开只能用我以前的营运号。”
  接下来,我知道了他的故事:16年前他开出租车,那时开出租车收入不错。后来生意就没有那么好了,经朋友介绍,他到一家外资公司应聘为财务总监开车,总监是美国总公司派驻上海的老外。他觉得自己开车的风格比较适合总监——他一拿到车钥匙,马上把车擦得干干净净,把车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开起车来也非常稳。
  公司提供了一辆宝马让他开。第一天,总监坐在副驾上系上保险带,神情专注地看着外面。第二天,仍是这样。两天后,总监坐到了后排,带了文件,在车上开始办公。“总监知道,我开车,他放心,完全可以把他的安全交给我。”他开始学些最基本的英文,比如gohome、waithere,总监也开始讲些最基本的中文,比如8点、吃饭。两个人开始了长达10年的默契共事。他的车永远干干净净,在道上不抢道、不随意变道。
  “开了10年车,你出过事吗?”我问。
  “有一次,一辆自行车突然从旁边蹿出来,还好我刹车及时,只是擦碰了一下,人没有事。为了保证开车的安全,我不熬夜,不搓麻将,休息好,保证精力充沛。”
  “你现在为什么不为总监开车了?”我继续问。
  “他升迁了,回美国总部了。然后我继续为新来的总监开车,也是一个外国人。开了一个星期,人力资源部的人告诉我,说新总监觉得我不懂英文,沟通起来困难,要换人。我只能离开公司。喏,上个月离开的。”
  “那你10年间为什么不学英文呢?”
  “没有必要啊!我和以前的总监沟通得很好,包括总监让我采购东西,并在规定的时间送到指定的地方,这么复杂的事情我们也能比画得清楚,我从来没有出过错。”这倒是很厉害,我心想。
  “那你有跟公司说,作为10年的老员工,不能随便开掉你吗?”
  “我觉得原先的总监看重我的开车技术和责任心,所以会耐下性子和我沟通,现在的总监看重沟通,我英语不行,那就离开。再说了,让新总监尽早和新司机磨合,也方便他在上海的工作。”
  “开了10年宝马再回来开出租车,感觉会不一样吗?”我问。
  “当然不一样。宝马开起来多好啊!别的不说,座位比这部车舒服多了。”司机显然有很多感触。
   “会觉得失落吗?”
  “这倒没有。我现在还要把儿子供出来,等他上完大学我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我注意到副驾上放了一块雪白的毛巾,便问他干什么用。“这是擦车子的抹布啊!习惯了。虽然单位3天给车子消一次毒,我自己还是会再擦一遍车。”
  一直到下车,这位司机开得非常平稳,没有急刹车,没有突然变道,没有随意按喇叭……我确实可以坐在车里看书:能把一辆出租车开出宝马的感觉,这位司机让我肃然起敬虽然他在10年的安逸生活中滋生了惰性,没有利用机会学习英语。但当工作发生巨大变化,他在短时间内调整了心态,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痛恨公司,还替公司着想,平静地接受了生活当中的变化,很快开始了新生活。
  在这位出租车司机看来,重要的不是开什么车,而是用什么态度和方式去开。每个人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关键不是你处在生活的哪一层,而在于以什么态度、何种方式生活。
其他文献
1999,南城微凉的夜  1999年,果西15岁,她在南城一中上初三,她最热爱的科目是英语。虽然在不久之前,她是那么讨厌着这门课,甚至曾在英语课本上画下无数个叉叉。  果西恋上了自己新来的英语老师。好吧,虽然那只是暗恋。  她偷偷地把自己的心情写在日记里,然后锁上,最后又在抽屉外面补上了一把锁。  这把锁在她听到周围女同学的所谓老师不为人知的秘密后拆除了,她们说的故事是这样的:顾老师之前是大城市的
期刊
整个冬天,我都在那家小吃部吃早餐。  小吃部很脏,但因为做的烧饼好吃,小屋子里总是人很满。烧饼五毛钱一个,如果夹肉,就是两块钱;夹鸡蛋,一块五。来的人,总是买两个烧饼加一碗汤。  只有他是个例外。  大多数时候,他会带着一个馒头或包子来。  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他怀里揣着一个什么东西,然后缓慢地掏出来,近乎羞怯地和烙烧饼的人说:“麻烦帮我热一下。”烙烧饼的人大概早就和他熟识了,于是把他的凉馒头放在
期刊
2011年7月11日,在第22个“世界人口日”,一条新闻引发了舆论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广东常住人口已达到1.043亿,成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而恰恰这个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正在向国家提出“单独可生二胎”试点的申请。这看似有些“不合逻辑”的申请背后隐藏了哪些深意?  “老龄化”来敲门:计划生育当调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人口为13.4亿人,从人口出生率来看,中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
期刊
龚是我大学同学,为人性情温顺,敦厚老实,2004年的夏天,我们一起从北京的一所大学毕业。毕业之后,带着对这个城市的一丝眷恋,龚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江西南昌附近的一个小县城,当上了一名公务员。我却留在北京,混迹于一家翻译公司,每天埋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中。龚走的那一天,我送他去了北京西站,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不争气地下来了,不可否认,那是一个离别的季节,我没有矫情地唱起我们还会重逢的歌曲,只是呆呆地
期刊
因为下棋,10岁时我就离开家,住到了北京棋院。我的棋手生涯是从母亲转身的背影中开始的。  小时候,父亲在部队服役,是母亲和姥姥把我带大。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有几年甚至不得不休假在家吃劳保。那时候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不宽裕,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日子过得更是捉襟见肘。  在我幼小心灵的回忆中,母亲从来没有抱怨或者羡慕过别人什么,难得有空闲时总见她拿本书看呀看呀,对我这个独生女儿也没有显出什么特别的宠爱
期刊
他们来到火车站,却在候车室的入口停下来。两个人盯着安检仪的小屏幕,那上面不断流动着各种箱包和编织袋的轮廓。  男人说看到了吗,把行李放进去,屏幕上就会照出行李里面的东西……你看看,这是一个脸盆……这应该是一床被子……这个……一双皮鞋吧。可是,他为什么能照出里面的东西呢?男人低下头。问他7岁的儿子。  是X光的原因……你昨天跟我讲过。儿子说。  男人满意地点头。他说是。是X光。只有X光,才能把东西变
期刊
她是个漂亮的女孩,从湖南老家考上北京的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的一家公司工作,做普通的文员。   她有个男朋友,是北京人,在一家大公司做销售经理,收入比较高。他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做着生意,家里有三套楼房,是几百万的资产,他家算得上是北京的中产阶级了。   她的同事们都非常羡慕,不明白一个看着普通的女孩,为什么有着这么大的福气。现在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多了去了,有几个像她这样运气好的?   男朋友经常出差,
期刊
一    夕阳在天空中一点点流连,隐遁,天光一下子暗下来。  浅乐拖着满是灰尘的行李箱,高跟鞋踏在青石板路上,踏踏作响,敲碎了一巷子的清寂。  她在一家小小的院子门前停下,盯着门匾上几个黑色的小字:清苑人家。很疏朗,很大气的几个字。  站了一刻钟,店里的男人擎着紫砂壶走出来,上下打量浅乐。末了问一声:住?  浅乐想说什么,却只是点点头。  手续简单的很,只需押金,钥匙交接,甚至连身份证都不要看,办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