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民营经济走过了40年的风雨历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民营企业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的贡献,再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振了信心、注入了强大动力,体现出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一定意义上讲,40年的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民营经济砥砺前行的成长壮大史。民营经济的产生、发展、壮大内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开始冲破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之后,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确定下来。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党立足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由此可见,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和立场是一以贯之的。
也正因为如此,一大批民营企业在40年改革发展中蓬勃兴起。一大批敢为人先的民营企业家艰苦创业,见证了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比如,有敢为天下先,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柳传志;有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创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企业品牌的代表任正非;有创业创新、积极探索,走在改革开放前沿,推动产业模式变革的新经济代表马云。这些民营企业家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社会影响广泛,示范作用突出,已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兴起了新一轮创业兴业、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大量机关干部、科研人员、国有企业员工纷纷下海辞职创办企业。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辞职下海人数超过12万人,投身商海的人数超过1000万人,很多知名的大型民营企业就是在这个时期起步的,由此也推动了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2001年,隨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策束缚进一步松绑,民营企业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全国工商联数据显示,500家进出口额最大的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01年的5家增加到2010年的44家。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中累计共有137家企业开展了海外投资,兼并收购海外企业事件明显增多。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发展迅速,2017年全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66万户,民营企业数量年均增速在20%以上,在新登记的企业中,96%以上属于民营企业。
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0万家左右发展到27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数量已经过亿。民营企业数量占市场主体数量超过95%,占企业数量接近90%,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在质量品牌和要素效率提升上取得积极进展,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完整产业体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总体来看,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仅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从这个角度讲,民营经济已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当前,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这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交织引起的,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重要,也不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变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三个没有变”,明确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因此,必须辩证看待民营企业家面临的“三座大山”考验。应该看到,虽然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给市场预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我国还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但民营企业在稳投资、调结构、促出口等方面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中央政府鼓励政策支持下,民营企业大量进入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领域,同时加大了在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布局。民间投资及民营企业投资增速从2016年起逐步企稳回升,2017年民营企业投资占比超过30%,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占比大体持平。民营企业出口近年来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5年民营企业在出口中的比重首次超过外资企业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延续态势。 民营企业在改善经济发展质量、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通过转型升级和自主变革,民营企业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据显示,2017年民营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在10%以上的企业数量占比为47.85%,研发强度超过1%的企业占比接近45%,其中华为和浙江吉利研发投入最高,分别达896.9亿元和182.7亿元,华为还在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中首次超过苹果公司位居第八位。第二,通过抢抓机遇和自主创业,民营企业的创业氛围日渐浓厚。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新浪、网易等一批民营企业抓住了第一次互联网创业发展机遇,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些公司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甚至全球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主要代表。第三,一大批民营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积极主动履行更多社会责任。《2017中国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报告》显示,排行前10名中的民营企业就有4家,在自我责任、社区责任和国家责任三项指标上,民营企业的表现要好于国有企业,向全社会释放民营企业更多的正能量。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让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也面临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风险,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韧性。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发展动力。
企业只有轻装上阵,创造活力才能充分迸发,创新源泉才能充分涌流。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等六个方面的政策举措,实实在在为民营企业解难纾困,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政策出台千条万条,关键在于落实。目前,中央已经出台的各项决策部署必须尽快落地,下大力气办实事、求实效,让各项政策红利惠及广大民营企业,但也不能以搞“一刀切”的方式执行政策。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准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堵点痛点,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到位。
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因此,要从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全局出发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一是建立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大力推进以公平为基本原则的产权制度改革,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保护一视同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对一些民营企业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要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切实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真正把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
二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要把民营企业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通过精简取消审批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空间。同时还要进一步清理规范涉及民间投资的行政審批事项和涉企收费,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三是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优势互补,逐步在电信、铁路、电力、石油、天然气、军工等领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提升民营资本在混改之后的国企经营和管理中的话语权,切实维护各类股东合法权益。
四是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素市场化改革是重中之重。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化金融、财税、价格体制改革,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逐步放开垄断性要素市场价格管制,取消各级财政资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补贴,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全面清理违反市场规则的政策文件,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民营企业伴随着40年改革开放不断成长壮大
一定意义上讲,40年的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民营经济砥砺前行的成长壮大史。民营经济的产生、发展、壮大内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开始冲破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之后,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确定下来。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党立足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由此可见,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和立场是一以贯之的。
也正因为如此,一大批民营企业在40年改革发展中蓬勃兴起。一大批敢为人先的民营企业家艰苦创业,见证了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比如,有敢为天下先,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柳传志;有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创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企业品牌的代表任正非;有创业创新、积极探索,走在改革开放前沿,推动产业模式变革的新经济代表马云。这些民营企业家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社会影响广泛,示范作用突出,已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兴起了新一轮创业兴业、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大量机关干部、科研人员、国有企业员工纷纷下海辞职创办企业。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辞职下海人数超过12万人,投身商海的人数超过1000万人,很多知名的大型民营企业就是在这个时期起步的,由此也推动了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2001年,隨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策束缚进一步松绑,民营企业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全国工商联数据显示,500家进出口额最大的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01年的5家增加到2010年的44家。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中累计共有137家企业开展了海外投资,兼并收购海外企业事件明显增多。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发展迅速,2017年全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66万户,民营企业数量年均增速在20%以上,在新登记的企业中,96%以上属于民营企业。
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0万家左右发展到27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数量已经过亿。民营企业数量占市场主体数量超过95%,占企业数量接近90%,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在质量品牌和要素效率提升上取得积极进展,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完整产业体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总体来看,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仅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从这个角度讲,民营经济已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当前,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这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交织引起的,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重要,也不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变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三个没有变”,明确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因此,必须辩证看待民营企业家面临的“三座大山”考验。应该看到,虽然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给市场预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我国还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但民营企业在稳投资、调结构、促出口等方面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中央政府鼓励政策支持下,民营企业大量进入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领域,同时加大了在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布局。民间投资及民营企业投资增速从2016年起逐步企稳回升,2017年民营企业投资占比超过30%,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占比大体持平。民营企业出口近年来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5年民营企业在出口中的比重首次超过外资企业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延续态势。 民营企业在改善经济发展质量、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通过转型升级和自主变革,民营企业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据显示,2017年民营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在10%以上的企业数量占比为47.85%,研发强度超过1%的企业占比接近45%,其中华为和浙江吉利研发投入最高,分别达896.9亿元和182.7亿元,华为还在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中首次超过苹果公司位居第八位。第二,通过抢抓机遇和自主创业,民营企业的创业氛围日渐浓厚。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新浪、网易等一批民营企业抓住了第一次互联网创业发展机遇,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些公司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甚至全球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主要代表。第三,一大批民营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积极主动履行更多社会责任。《2017中国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报告》显示,排行前10名中的民营企业就有4家,在自我责任、社区责任和国家责任三项指标上,民营企业的表现要好于国有企业,向全社会释放民营企业更多的正能量。
继续深化改革让民营企业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让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也面临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风险,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韧性。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发展动力。
企业只有轻装上阵,创造活力才能充分迸发,创新源泉才能充分涌流。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等六个方面的政策举措,实实在在为民营企业解难纾困,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政策出台千条万条,关键在于落实。目前,中央已经出台的各项决策部署必须尽快落地,下大力气办实事、求实效,让各项政策红利惠及广大民营企业,但也不能以搞“一刀切”的方式执行政策。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准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堵点痛点,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到位。
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因此,要从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全局出发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一是建立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大力推进以公平为基本原则的产权制度改革,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保护一视同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对一些民营企业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要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切实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真正把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
二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要把民营企业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通过精简取消审批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空间。同时还要进一步清理规范涉及民间投资的行政審批事项和涉企收费,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三是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优势互补,逐步在电信、铁路、电力、石油、天然气、军工等领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提升民营资本在混改之后的国企经营和管理中的话语权,切实维护各类股东合法权益。
四是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素市场化改革是重中之重。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化金融、财税、价格体制改革,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逐步放开垄断性要素市场价格管制,取消各级财政资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补贴,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全面清理违反市场规则的政策文件,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