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通信、网络、多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计算机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改变着教育与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从探究式学习的定义,中职计算机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网络 中职计算机 探究式学习
一、引言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网络在职业学校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为学生学习情境的提供者,而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这为我们本来文化基础知识就薄弱的中职生提供了另一种发展空间。学生不用死记枯燥的理论,而可以通过实际练习去逐步理解,为步入社会打下了合作与动手操作的基础。
二、探究式学习
1.探究式学习的含义。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学习主题,通过主动或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实验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2.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1)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思维。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开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生自主参与,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探究式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使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这种通过多样、复杂的活动情境来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更容易地激活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重视协作学习。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经验来建构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能扩展学生的视野;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1.设疑——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发现要探究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提出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的产生问题阶段,就需要学生融入教师提前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或情境时要注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提供相互矛盾的事件、呈现令人困惑的问题情景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探究——多种形式探究问题。这一阶段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部分,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思考空间。如在学习photoshop课程《院子里的小狗》这一效果时,学生用套索工具、仿制图章制作出来的效果都与我制作的效果差别较大,这时我就提示学生用图层蒙版。学生便开始看书,有些学生是边看书边练习,有些学生是通过交流讨论确定怎样进行,也有感觉书上说的不明白上网查找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变成了学习的主导者、鼓励学生合作交流的表扬者。25分钟以后,所有同学都制作出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比起纸上谈兵的做法,学生学到了更实际的技能。
3.归纳知识——成果展示,张扬个性。这个环节是先小组内交流,归纳探究的问题。再每组派代表一边展示探究成果一边用文字说明,完成知识的内化转化。师生共同交流、分享各自的结论和对问题的解释,有助于学生对理论、实验或实践证据进行反思;有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在探究过程中进行意义建构,从而增长知识和技能。
4.应用—知识迁移。经过以上三个阶段,学生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已经比较熟悉了,接下来就是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提高,也就是知识的迁移延伸。如在学习《院子里的小狗》这一知识点的最后,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将风景图提亮的任务,学生只用了5分钟左右就较好的完成了。
探究式学习模式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一种学习选择,对于职业学生尤其适用。当然,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施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灵活处理。但是,在整个探究式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设自由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者单位:新郑市龙湖镇柏树刘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网络 中职计算机 探究式学习
一、引言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网络在职业学校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为学生学习情境的提供者,而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这为我们本来文化基础知识就薄弱的中职生提供了另一种发展空间。学生不用死记枯燥的理论,而可以通过实际练习去逐步理解,为步入社会打下了合作与动手操作的基础。
二、探究式学习
1.探究式学习的含义。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学习主题,通过主动或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实验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2.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1)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思维。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开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生自主参与,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探究式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使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这种通过多样、复杂的活动情境来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更容易地激活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重视协作学习。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经验来建构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能扩展学生的视野;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1.设疑——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发现要探究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提出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的产生问题阶段,就需要学生融入教师提前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或情境时要注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提供相互矛盾的事件、呈现令人困惑的问题情景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探究——多种形式探究问题。这一阶段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部分,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思考空间。如在学习photoshop课程《院子里的小狗》这一效果时,学生用套索工具、仿制图章制作出来的效果都与我制作的效果差别较大,这时我就提示学生用图层蒙版。学生便开始看书,有些学生是边看书边练习,有些学生是通过交流讨论确定怎样进行,也有感觉书上说的不明白上网查找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变成了学习的主导者、鼓励学生合作交流的表扬者。25分钟以后,所有同学都制作出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比起纸上谈兵的做法,学生学到了更实际的技能。
3.归纳知识——成果展示,张扬个性。这个环节是先小组内交流,归纳探究的问题。再每组派代表一边展示探究成果一边用文字说明,完成知识的内化转化。师生共同交流、分享各自的结论和对问题的解释,有助于学生对理论、实验或实践证据进行反思;有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在探究过程中进行意义建构,从而增长知识和技能。
4.应用—知识迁移。经过以上三个阶段,学生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已经比较熟悉了,接下来就是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提高,也就是知识的迁移延伸。如在学习《院子里的小狗》这一知识点的最后,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将风景图提亮的任务,学生只用了5分钟左右就较好的完成了。
探究式学习模式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一种学习选择,对于职业学生尤其适用。当然,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施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灵活处理。但是,在整个探究式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设自由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者单位:新郑市龙湖镇柏树刘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