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征途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生存,生命能走多远?
  东非塞伦盖蒂中央平原上的牛羚,年复一年地沿着一条环线迁徙,每年的迁徙距离长达3200千米。每年二月左右,百万牛羚一边迁徙,一边繁殖,不断寻找水源和食物以求生存。它们一路向北,在六月左右跨過异常危险的格鲁美地河和马拉河。在纪录片《大迁徙》中,牛羚簇拥在河岸边踌躇不前,而河中的鳄鱼伺机而动——它们牢牢记住了牛羚到来的时间。终于,牛羚相继奋力跳入河中并狂奔起来。在湍急的水流和一拥而上的鳄鱼之间,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引颈就戮。成千上万的牛羚丧命,但它们不得不这样做——对岸满是肥沃的水草,这条河是求生路上必走的“鬼门关”。而对于鳄鱼来说,这几乎是一年中唯一补充营养的机会。之后,牛羚向南迁徙,再次渡河,直到返回南部地区,再开始下一次的繁殖和远征。
  漫漫长路绝非易事。牛犊在出生十分钟后就要学会站立,必须认识自己的母亲,一小时内就必须奔跑起来,几乎一生不停。任何受伤或落单的“小事故”都会让牛犊们变成草原上狮子、鬣狗和秃鹫的饕餮大餐。它们在年幼时便记住迁徙的路线,还需要预测降雨来调整方向,因为雨水是它们的一切,久旱导致的水源和食物的缺乏足以使它们丧命。
  相比牛羚的大规模迁徙,帝王蝶的迁徙更令我震撼。这场从墨西哥到加拿大的超过4000千米的飞行,竟然是由三至四代帝王蝶共同完成的。头几代在北迁过程中繁衍、老去,再由后代接力般飞完剩下的行程。
  迁徙的动作印刻在这些动物的记忆里,更刻在它们的基因里。在纪录片《迁徙的鸟》中,被小男孩救下的腿上绑着网绳的灰尾燕,在下个冬天又飞回了这片池塘;一群灰鹤第二年经过村庄遇见同一位老妇人,从她的手中叼走食物。导演雅克·贝汉浪漫地把这称为“承诺”。在他的镜头下,成群结对的鸟儿掠过山岩和浩瀚的大海,从容而优雅,绝世而文艺。被豢养的野鸭看着一掠而过的“迁徙大军”,激动地扇了扇翅膀;装满鸟笼的船上,一只聪明的小鹦鹉打开笼子,小心翼翼地试探了两下,便义无反顾地飞向了属于它的路。
  但理想主义明显流于片面,迁徙更多是动物的本能和求生行为,是不得不接受的挑战。茫茫大海中,飞倦了的鸟儿降落在船的甲板上,船舱里依稀有聊天的声音,几只鸟惧怕地踱了几步便倒头睡下了。任何漂浮的物体都能让跨海的鸟儿憩息,否则它们一路无法停歇。为躲避雨雪或寒冷,许多鸟儿被迫进入人类的活动区域,平添了迷路和受伤的风险。在一年又一年的循环往复中,生命群体的存活和“损耗”不过是概率上的,但对个体而言,迁徙行为却需要一些飞蛾扑火的勇气。
  人类似乎没有周期性活动的必要,但有观点认为,远古智人为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从东非走到了五大洲,迁移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在农业和畜牧业广泛发展之前,我们与动物无异。
  中国历史上也有记载,如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边疆民族内迁,唐宋后期的南迁,以及明清年间的“湖广填四川”“闯关东”等。而现今我们为了学习、工作,为了更好地生活和祖国的建设,亦可能背井离乡,移居异地。
  从麦哲伦环游世界到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这中间仅仅过了400余年。诚然,太久的习惯让人们对于家和故乡的情感根深蒂固,但就算世事变迁,我们如候鸟般飘无定所,也愿能如苏轼般“一蓑烟雨任平生”。
其他文献
近来主攻基因测序的初创公司在国内外兴起。它运用科技让我们了解自身的奥妙,为人类的好奇心抹上了“追宗溯源”的色彩。通过在无限种基因排列组合中寻找相似性,我们能得知祖先来自何处,亦能分析疾病,对其加以预防、控制。长长的基因报告中尽是统计学、生物科学和医学带来的宝贵启示,但也尽是人类无法解释的未知。看到数以万计的人和我有着相似的源头,看到无数人生同样的病、有着相似的行为是因为某个基因在作祟,我只觉自身渺
期刊
Across the oceans, across the seas.  Over forests of blackened trees.  Through valleys so still we dare not breath.  To be by your side.  Over the shifting desert plains.  Across mountains all in flam
期刊
“凡,最括也。从二,二,偶也。从,,古文及。”这是《说文解字》给“凡”作的解说。也就是说,所谓“凡”,它的意义是最大限度地囊括,即全部。而字形,采用“二、”会意,“二”代表偶数,“”是古文写法的“及”字。可会意成这样子,跟“凡”相去甚远,倒是篆体的“凡”,很接近于今天的“凡”。  由此看来,“凡”的本义是“一概,全部”,我们平时说的“凡是”“大凡”就是这个意思。而今天,我们用“凡”组词,用得最多的
期刊
我自己拥有的时间越少,  就越想把更多时间给别人,  在遺嘱中将时间赠予他人,  赠给女孩俱乐部,赠给  市区树木的朋友们。  你的生活不是你自己的,  从来不是。它来到你面前,装在一只  箱子里,  上面标着“易碎”。它来自  投诉部门,像是对  某个订单的补偿,虽然你根本没有  下单。谁给我的,这寒冷的人生。  它送来时不带卡片。也不带  使用说明。上面写着  此端朝上,但是我并不相信那些  
期刊
给我我所钟爱的生活,  多余的一毫不取。  给我头顶的欢乐天国,  和近旁幽僻小路。  林中一张床供我仰望星空,  面包蘸着河水便可享用——  有一种生活属于像我一样的人,  有一种生活可以永恒。  任狂风来袭,未知或迟或早,  任一切发生,无论是坏是好。  给我四方大地的容貌  和前方的道路。  财富非我所愿,也不以爱情为希求;  更不要相知的朋友;  我所愿者,无非头顶的天国  和脚下的道路。
期刊
你或许可以  希望  它们永不再来;  它们相隔如此遥远,  来得如此隨性。  你无法等到它们,  却又不能放弃等待。  它们的三次  或者四次降临  留下了永不消逝的痕迹。  但即使它们  有更多造访,  也只能踩出模糊的图案,  和它们压倒一切的  重大效应相比,  总显得太轻。  荐诗丨光诸  有的诗特别简单,好像什么都没有说,但却特别打动我。  这首诗的灵感来自陨星(包括小行星和彗星)撞击
期刊
记住你诞生时的天空,  了解星星的每一个传说。  记住月亮,认识她是谁。  记住日出时的黎明,那是  最旺盛的时间。记住日落  它让位于夜晚。  记住你的出生,母亲如何奋力  造你成形给你气息。你是  她,她母亲,母亲的母亲生命的佐证。  记住你的父亲,他也是你的生命。  记住大地,你皮肤的颜色:  红土地,黑土地,黄土地,白土地  棕色土地,我们是土地。  记住植物,树木,动物的生命  她们都有
期刊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打出这个疑问句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个提问太过宏大。看似应该是对少年的提问,但又有多少成年人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呢?而现在就有一本书引导着人们思考这个问题。  这本书里并没有长篇大论说一些心灵鸡汤,它借由一位十四岁的少年和他舅舅的对话,来给我们慢慢解释这些关于成长的问题。  从小到大,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学会面对考试,但好像重要的事却没人教我们,我们一夜之间变
期刊
一个叫歐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导演:汉内斯·赫尔姆  编剧: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汉内斯·赫尔姆  主演:罗夫·拉斯加德/巴哈·帕斯/托比亚斯·阿姆博瑞/菲利普·伯格  类型:剧情  上映日期:2015-12-25  片长:116分钟  在我们的平凡一生中,究竟是什么留下了隽永的回忆?我想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假如我们在面临死亡的时刻,人生跑马灯开始不断闪回,最宝贵的东西也会变得清晰。电影《一个叫
期刊
高三,晚自习,教学楼灯火通明,鸦雀无声。“啪”的一声,停电了,教学楼甚至整个学校都陷入一片黑暗,唯有星空明月仍温柔地陪伴着我们。  那一天的停电,就像行走在瓦尔登湖畔。  明明是摘下眼镜变瞎、戴上耳机变聋的时代,黑暗中人们的双眼却明亮得像那天雅礼穹顶上的夜空,有月亮,也有星星。  瓦尔登湖给梭罗注入新鲜的灵魂,而暂时的黑暗给人们全新的感官。没有空调,能触摸到晚风;没有电灯,抬头可以窥见星空;没有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