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以人为本”“全方位开放”“信息反馈多元化”“追踪延伸”的4S店经营理念对初中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谈了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以学生为本,如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如何转变观念,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和教育事业。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因材施教;学生活动
传统的数学教育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体,对学生采取“满堂灌”“题海战”等应试化方式,学生被动接受多、自主探究少,死搬硬套多、灵活应用少,机械训练多、有效实践少。这样的教学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会产生厌学情绪,至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4S店是一种以“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包括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等。“以人为本”“全方位开放”“信息反馈多元化”“追踪延伸”是4S店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4S店经营理念对初中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以人为本: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1. 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如果无视学生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必定使不同的学生发展受阻,其中素质优秀的学生得不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另一部分学生则由于认知能力的相对薄弱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偿、补漏,结果“吃不饱”和“吃不了”,同时也制约着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首先,对班级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A、B、C三层,定出相应的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降级”,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其次,教学目标分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学生的特点;既有统一要求,也有适应各层次学生的要求。如“因式分解”一节课教学层次目标定为:C层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整式的因式分解。B层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能熟练地因式分解。A层学生在B层学生的基础上,还要能够熟练运用因式分解解决有一定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问题。第三,教学过程分层,主要是在问题的设计与提问上做一些处理。同一个知识点,设计问题时注意梯度,从简单的提问入手,给C层学生更多发言的机会,难度适中的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重启发他们思考探索,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一节课,可以设计以下因式分解:①x2-y2 ②9x2-y2 ③16x2-4y2 ④25(x y)2-4(x-y)2。第四,课堂课后作业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练习,供学生选择。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要先完成共同的基础练习,再做中等练习和拓展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五,评价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2. 授人以渔,提升思维能力。
我始终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记得几个概念、公式、性质及定理,也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做几道题,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学习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教,是为了不教。试想,如果学生一直离不开老师的教,这样的学生即使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又有何发展潜力呢?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将学生逐步培养成由不会学,到能学会,再到会学,直至能够自学。
二、 全方位开放:要求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1. 优化课堂结构。
优化课堂结构就是从创设问题情境到探索新知,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于拓展、评价等方面都力求做到优化组合。避免传统的新知单刀直入,课堂讲练为主,学生机械训练,小結简单回放。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学习新知的必要性。例如:七年级“数轴”一课的引入,课本上仅仅利用了一个温度计和带有刻度的直尺让学生联想,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实例:校门前有一条笔直的马路,有一人向学生询问该路上的一个小区在何处?两个学生家与学校在同一直线上,但在不同方向,问如何描述这三个地点?这种生活化的情境便引入了数轴,而且学生容易深刻理解数轴的三要素。其次,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模式。
2. 重视学生活动。
备课时进行“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板块即每节课学生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的层次。串即根据板块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结合教学目标和要求所进行学与教的活动和学与教的目标达成与反馈的设计。有“三串”,分别为:“问题串”,是对教师活动的设计;“活动串”,是对学生如何开展学习的设计;“目标达成反馈串”,是对学生活动后的评价设计。
3. 抓住动态生成。
众所周知,教师的精心预设尤为重要。然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拘泥于预设,正确对待并抓住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则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更高境界。比如,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节课中,要求解方程x(x 6)=7。学生们会用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进行求解,学生的回答让老师非常满意,突然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这道题也可以这样做,1×7=7,(-7)×(-1)=7,所以得x=1或x=-7”。此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点评这种方法并不符合任何一个方程,并不能抹去学生内心的困惑,甚至这种做法还会继续。我们为何不尝试着让学生们逐渐发现问题呢?事实上,当方程(x a)(x b)=c中的a,b,c满足一定条件时,学生的这种做法是具有一般性的。看似学生发出的“不和谐音符”扰乱了教师的预设,打乱了教学程序,但却使得课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 信息反馈多元化: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
1. 重视数学评价。
首先,評价的主体要互动化。要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习热情。
其次,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应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最后,评价的过程要动态化。教师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学生更多的形成性评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
2. 重视讲评时效。
讲评作业时,教师可根据问题的内容、难易程度、学生的作业情况等灵活的采取讲评方式和讲评方法。而且讲评程度上也要灵活处理,要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并获得最大的收获。
3. 重视家校一体。
首先,彼此的沟通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原则上,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家长。其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无论是电话、书信、家访,还是面谈、家长会等,都要避免从头到尾的告状,其实,赞美的作用远大于指责,我们可以赞美家长素质高、赞美家长懂教育、赞美家长爱孩子但不护短、赞美家长不只爱自己的孩子,也关心班级的孩子,家长们在这些出色表现的熏陶下,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的。
四、 追踪延伸: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和教育工作
1. 课后辅导。
“售后服务”和“质量三包”对“4S”店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样我们的数学教育,也要进行“追踪延伸”。毕竟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关注班级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让一部分学生吃饱,另一部分学生消化好。
2. 课后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反思,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使自己的课堂不断优化,并逐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但我们的反思不应局限于自我的总结反思,还应有意识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同行经常互相听课、评课,多学习优秀教师的长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3. 建立档案。
学生档案,可以分为家庭情况栏、学习情况栏、个性心理特征栏、日常情况栏等等。通过建立档案,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优点及不足,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进行教育;其次为客观公正的写学生评语以及评优评先奠定了基础;另外也为班级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指明了方向,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发展;当然,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档案内容深度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改进不足,实现个人的最佳发展。
数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而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因此,它提供的服务应该是优质的、全体的,方法应该是灵活的,体系应该是开放的,管理应该是民主的,机制应该是激励的。如果数学教育工作能够将这些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用理念指导行动,那么,“快乐学习”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作者简介:
张蓓蓓,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因材施教;学生活动
传统的数学教育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体,对学生采取“满堂灌”“题海战”等应试化方式,学生被动接受多、自主探究少,死搬硬套多、灵活应用少,机械训练多、有效实践少。这样的教学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会产生厌学情绪,至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4S店是一种以“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包括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等。“以人为本”“全方位开放”“信息反馈多元化”“追踪延伸”是4S店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4S店经营理念对初中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以人为本: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1. 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如果无视学生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必定使不同的学生发展受阻,其中素质优秀的学生得不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另一部分学生则由于认知能力的相对薄弱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偿、补漏,结果“吃不饱”和“吃不了”,同时也制约着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首先,对班级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A、B、C三层,定出相应的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降级”,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其次,教学目标分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学生的特点;既有统一要求,也有适应各层次学生的要求。如“因式分解”一节课教学层次目标定为:C层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整式的因式分解。B层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能熟练地因式分解。A层学生在B层学生的基础上,还要能够熟练运用因式分解解决有一定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问题。第三,教学过程分层,主要是在问题的设计与提问上做一些处理。同一个知识点,设计问题时注意梯度,从简单的提问入手,给C层学生更多发言的机会,难度适中的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重启发他们思考探索,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一节课,可以设计以下因式分解:①x2-y2 ②9x2-y2 ③16x2-4y2 ④25(x y)2-4(x-y)2。第四,课堂课后作业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练习,供学生选择。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要先完成共同的基础练习,再做中等练习和拓展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五,评价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2. 授人以渔,提升思维能力。
我始终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记得几个概念、公式、性质及定理,也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做几道题,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学习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教,是为了不教。试想,如果学生一直离不开老师的教,这样的学生即使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又有何发展潜力呢?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将学生逐步培养成由不会学,到能学会,再到会学,直至能够自学。
二、 全方位开放:要求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1. 优化课堂结构。
优化课堂结构就是从创设问题情境到探索新知,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于拓展、评价等方面都力求做到优化组合。避免传统的新知单刀直入,课堂讲练为主,学生机械训练,小結简单回放。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学习新知的必要性。例如:七年级“数轴”一课的引入,课本上仅仅利用了一个温度计和带有刻度的直尺让学生联想,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实例:校门前有一条笔直的马路,有一人向学生询问该路上的一个小区在何处?两个学生家与学校在同一直线上,但在不同方向,问如何描述这三个地点?这种生活化的情境便引入了数轴,而且学生容易深刻理解数轴的三要素。其次,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模式。
2. 重视学生活动。
备课时进行“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板块即每节课学生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的层次。串即根据板块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结合教学目标和要求所进行学与教的活动和学与教的目标达成与反馈的设计。有“三串”,分别为:“问题串”,是对教师活动的设计;“活动串”,是对学生如何开展学习的设计;“目标达成反馈串”,是对学生活动后的评价设计。
3. 抓住动态生成。
众所周知,教师的精心预设尤为重要。然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拘泥于预设,正确对待并抓住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则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更高境界。比如,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节课中,要求解方程x(x 6)=7。学生们会用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进行求解,学生的回答让老师非常满意,突然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这道题也可以这样做,1×7=7,(-7)×(-1)=7,所以得x=1或x=-7”。此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点评这种方法并不符合任何一个方程,并不能抹去学生内心的困惑,甚至这种做法还会继续。我们为何不尝试着让学生们逐渐发现问题呢?事实上,当方程(x a)(x b)=c中的a,b,c满足一定条件时,学生的这种做法是具有一般性的。看似学生发出的“不和谐音符”扰乱了教师的预设,打乱了教学程序,但却使得课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 信息反馈多元化: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
1. 重视数学评价。
首先,評价的主体要互动化。要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习热情。
其次,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应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最后,评价的过程要动态化。教师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学生更多的形成性评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
2. 重视讲评时效。
讲评作业时,教师可根据问题的内容、难易程度、学生的作业情况等灵活的采取讲评方式和讲评方法。而且讲评程度上也要灵活处理,要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并获得最大的收获。
3. 重视家校一体。
首先,彼此的沟通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原则上,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家长。其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无论是电话、书信、家访,还是面谈、家长会等,都要避免从头到尾的告状,其实,赞美的作用远大于指责,我们可以赞美家长素质高、赞美家长懂教育、赞美家长爱孩子但不护短、赞美家长不只爱自己的孩子,也关心班级的孩子,家长们在这些出色表现的熏陶下,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的。
四、 追踪延伸: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和教育工作
1. 课后辅导。
“售后服务”和“质量三包”对“4S”店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样我们的数学教育,也要进行“追踪延伸”。毕竟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关注班级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让一部分学生吃饱,另一部分学生消化好。
2. 课后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反思,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使自己的课堂不断优化,并逐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但我们的反思不应局限于自我的总结反思,还应有意识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同行经常互相听课、评课,多学习优秀教师的长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3. 建立档案。
学生档案,可以分为家庭情况栏、学习情况栏、个性心理特征栏、日常情况栏等等。通过建立档案,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优点及不足,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进行教育;其次为客观公正的写学生评语以及评优评先奠定了基础;另外也为班级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指明了方向,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发展;当然,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档案内容深度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改进不足,实现个人的最佳发展。
数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而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因此,它提供的服务应该是优质的、全体的,方法应该是灵活的,体系应该是开放的,管理应该是民主的,机制应该是激励的。如果数学教育工作能够将这些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用理念指导行动,那么,“快乐学习”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作者简介:
张蓓蓓,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