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生态农庄 促幼儿发展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孩子们被包围在高楼大厦、柏油马路的喧嚣环境之中。虽然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出门汽车,购物超市,但对于自然的情感却日渐淡薄,没有了去驻足欣赏路边野花小草的情趣,失去了感恩大地带来丰硕食物的情感,遗失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长此以往,孩子们可能会变得冷漠、浮躁。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把“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作为科学领域的重要目标,同时指出要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我园地处张家港市区,占地面积比较大,因此我们尝试通过“生态小农庄”建设,引导孩子参与种植与管理,帮助孩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丰收的喜悦,懂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养成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习惯。
  一、多方参与共建设
  生态小农庄的建设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还是很有难度。对于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来说,自从有记忆起就没有参加过下地种,根本没有种植的经验。《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于是我们想到了孩子们的祖辈。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由于城市的扩张,过起了城市生活,但对种植的情结却一直未改。于是孩子、老师、祖辈家长通过共同劳动,小农庄建设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劳动的过程中,虽然大多数时间孩子们都有些茫然,但看着他们一个个卖力劳动的样子,我想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有的家长还带来了盆栽,帮我们把小农庄装点得更加漂亮。接着爷爷奶奶们在小农庄种上了青菜、大蒜、葱等植物,边种边告诉宝宝植物的名称,种植的适宜时间,种植与管理的方法。虽然孩子们听了似懂非懂,但至少他们意识到了原来我们吃的青菜等食物要经过这么多劳动才能收获。这些知识我们老师也边做边学,受益非浅。
  为了使小农庄更具有“农味”,我们给小农庄扎了一个稻草人,戴上帽子,穿上衣服,挂上“开心农场”的小牌子,这样我们的小农庄正式挂牌成立了,稻草人成了小农庄的标志和守护者。
  二、悉心观察巧利用
  对于生态小农庄,每个幼儿都充满了期待与好奇。种植后的第二天一早,孩子们到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小农庄去看看。关于小农庄的话题,也成了他们近期交流的主要内容。“青菜宝宝长出来了吗?他们吃什么呀?下雨了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
  《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孩子们对生态小农庄的兴趣正是引导他们了解植物生长过程的最好契机。于是,每天中午与生态小农庄的亲密约会成了我们的固定活动。为了培养孩子们仔细观察的习惯,我们准备了几本大记录本,每天去小农庄时都带过去。孩子们先观察发现植物的变化,然后我们老师把孩子们的问题与发现用绘画记录下来,这样便于孩子们去翻阅。当孩子们第一次发现青菜叶冒出泥土时,都忍不住拍起手来。
  除了引导幼儿观察小农庄每天的变化,我们还和幼儿一起劳动。给植物浇水时,孩子们会念念有词“大蒜宝宝,请你喝杯水”。给植物施肥时,孩子们会喃喃自语:“你要多吃点,不能挑食,这样才能长得高。”不光是植物,对于稻草人他们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会不停地问:“下雨了,稻草人会不会淋湿?”“外面有太阳,稻草人热不热?”时刻把稻草人记挂在心上。于是下雨了,我记着给稻草人穿上雨衣,高温时,给稻草人戴上帽子。冬天到了,小农庄里的蔬菜也逐渐开始枯萎。孩子们忍不住问“这些菜怎么了?”“老师,他们怎么都变成黄颜色的了。”于是给孩子介绍关于冬天和植物的知识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他们也听得认真仔细。接着我带领他们到小农庄去把黄色的、枯萎的菜整理掉,并盖上了厚厚的稻草,给植物保暖。有的宝宝还说要把自己的棉袄给稻草人穿,因为冬天他太冷了。游移在孩子们意识中的泛灵论使孩子们真正地把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都当成了和他们一样爱哭爱笑的有生命的物体。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亲身阅历的经验印象更深刻。于是小农庄的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孩子们不仅熟悉了多种农作物,了解了相关农作物生长的相关常识,还在充分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关注、照顾与管理小农庄的过程,促进了幼儿关爱、勤劳等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三、收获丰收喜品尝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劳动的快乐与丰收的喜悦,每次收获时,我们都会让孩子们动手做一做,亲口尝一尝。六月份,蚕豆成熟了,我们和孩子一起先把它摘下来,然后再一起剥蚕豆,炒蚕豆,吃蚕豆。当炒蚕豆的香味在活动室弥漫开来时,孩子们一个个口水都流出来了。结果平时不吃蚕豆的宝宝那天也吃得特别香。剥蚕豆,还促进了孩子小肌肉的发展。
  十一月份,青菜丰收了,孩子们爱吃馄饨,我们发动家长们一起开起了“馄饨品尝会”。首先我们在网上发了贴,感谢因为有了家长们的参与,小农庄的青菜丰收了。然后发布了“馄饨品尝会”的信息,请有空且愿意和孩子们一起包馄饨的家长报名参加。信息一发布,很多家长分担了准备工作。我们和孩子也不能闲着,“馄饨品尝会”那天上午,到小农庄里收了青菜,一片片掰开清洗干净。孩子们干得特别专注,根本不需要老师去维持纪律。洗净后再请食堂阿姨帮我们煮了一下。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十点钟,陆傲妈妈拿来了馄饨皮。李梓乔爷爷、顾凌嫣奶奶带来了肉馅。开始包馄饨了,家长们娴熟地手法引来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孩子们缠着家长问这问那,有的孩子忍不住了也开始拿着馄饨皮要尝试着包,兴奋得个个小脸红扑扑的。快乐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快要结束时,有五六个孩子居然已经学会了包馄饨。今天孩子们吃得特别多,连平时不爱吃馄饨而且饭量很小的弈弈小朋友也吃了6个呢。就连我自己都觉得今天的馄饨特别美味。这样的品尝会,不仅让宝宝喜爱上了这些蔬菜,在剥蚕豆、洗菜、包馄饨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劳动技能,促进了大小肌肉的发展,还让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与甜蜜。同时也促进了他们不挑食、珍惜劳动成果等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在我班生态小农庄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陈鹤琴先生“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在和健康生态小农庄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孩子们始终保持着参与的热情,学习的激情,在亲自动手、亲身经历的过程中,积累着关于自然的知识,萌发着关爱自然的情感。而我们老师和家长也重温起都市里恬静的乡村气息,让我们的心灵得以诗意地小憩,同时让我们的家园关系也更趋和谐。在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今天,幼儿园“生态小农庄”的建设,无疑是处理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急剧扩张与引领孩子们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这一矛盾的最好良方之一。
其他文献
一个主题结束,通常会留下一些相关的物品,如墙饰、调查表、照片等等,这些反映了主题开展的轨迹,留下了主题的相关进程。  一个主题结束,也会留给我们许多回味,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实践,更要注重反思:这个主题活动留给孩子怎样的印象?家长们是如何看待这一活动的?有可继续利用的隐性价值吗?——当我把目光锁定在主题延伸活动中,我发现,跟主题活动本身相比,它含有较高的“爱”的价值,也可以说:它是进行班级管理和德
期刊
这是一堂说话练习课,练习用“是”字说话造句。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爸爸是老师。”“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孩子们纷纷发表“见解”。  就在这时,有个叫刘涛的孩子站了起来,他是个有名的捣蛋鬼,班上的女孩子见了他就会赶紧躲开。“我是好……"听得出,他想说"我是好孩子”,可是没等他说完,孩子们已哄堂大笑。不少孩子在窃窃私语:“哼,他也能是好孩子?”“他那么淘气,不是好孩子!”……看着刘涛尴尬
期刊
摘要  幼儿绘画教育是全面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使幼儿获得美的感受、发展了幼儿美好的情感、陶冶了幼儿的性情、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园的绘画教学主要是让幼儿在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的基础上,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们幼儿园就利用从附近毛巾厂收集来的质地和色彩不同的各种废旧毛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幼儿手工制作活动,别有趣味。现结合案例谈谈毛巾资源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地有效利用。  一、毛巾资源在区角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它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材料是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
期刊
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改变环境,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而良好的环境又能给人以积极的影响,使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提升。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与一般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着质的区别。这种区别有相当一部分主要体现在环境的创设上。  《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幼儿园园所环境的教育性是幼儿园区别于其他非正规教育场
期刊
摘 要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作为一线教师,最基本的就是管理好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幼儿一日活动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民办幼儿园作为当前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管理水平是目前民办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关键词  民办幼儿园 教师 活动管理 管理现状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决定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一日活动管理则是
期刊
教育对幼儿的最初影响应该是引导儿童的独立成长,减少对幼儿不该有的束缚。一些专家为了让儿童获得独立性,在婴儿期就引导他们自发地展现人格的自由。从断奶开始,儿童就走上了这条独立的冒险之路。他们需要教育者为其提供一个可以相对独立的成长空间。  中国教育中经常把儿童作为玩偶,给他们穿衣服,喂他们吃东西,就好像他们是过家家的娃娃一般。我们很少停下来想想:一个不活动的儿童怎么知道如何活动?自然已赋予儿童学习如
期刊
课程方案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许多教育改革的成败,不只在于课程方案的科学与否,更在于实施课程方案的教师们的执行力。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和课程方案的实施在实践层面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幼儿教师课程方案的执行力有很大的关联,因此重视幼儿教师课程方案的执行力,改善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实现幼儿教育改革目标,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 幼儿教师在执行课程方案时存在的问题  (一) 对课程
期刊
阅读是读物对幼儿由外而内的滋养,说则是幼儿对读物由内而外的理解和表达。如何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幼儿健康长效的阅读习惯呢?笔者在平时的阅读教育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小小的经验,先罗列如下,以抛砖引玉。  一、用色彩鲜艳的图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图书的叙事功能由图画和文字共同完成,图画的功能要更强一些。国外的绘本发展到今天,形形色色、令人目不暇接。刚刚接触时,都觉得费解,怎么图画书
期刊
一、江村民俗文化中的民间游戏  “江村”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进行社会调查为我们江苏吴江庙港开弦弓村所取的一个学术名字,自费教授的《江村经济》出版后,江村已经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开弦弓村了,而是作为世界认识中国农村的一个窗口,被赋予民族标志,是中国农村对外的一个形象表征。  “江村民俗文化”是指太湖流域苏南庙港人民在数千年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传统文化、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