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折纸的博士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yueh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儿时的一堂手工课上,罗伯特·朗对折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折纸飞机、纸战舰、纸房子……只要一有空,他便折个不停。为此,老师对他只有不停地摇头,认为他将来注定没什么出息。
  然而,罗伯特并没有玩物丧志,相反,长大后,他轻松地考进了斯坦福大学,并从电机专业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毕业。
  毕业后,罗伯特在一家电机专业公司里获得了一份收入很高的工作。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他依然痴迷于折纸,一下班就躲进房间,关掉手机和网络,中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开始专心折手中的纸片。
  他折的形状越来越复杂,有带触角的火蚁、寄生蟹,甚至还有《星球大战》中的黑武士。慢慢地,罗伯特发现,几百年来,折纸不外乎就是那么几种折法,而且很多复杂的形状按传统的折纸方法根本折不出来。于是,他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打破折纸的“天花板”,解开折纸的科学奥秘,进而掌握更复杂、更精细的折叠技术。
  经过反复钻研,最后罗伯特别出心裁地开发出一种折纸软件。如果想折某种形状,但自己又折不出来,那么只要输入你想要的形状的简笔画,该软件就能自动列出所有的折法。很快,苹果公司便发现了这款软件,愿意出资收购,但被罗伯特果断拒绝了。
  此后,罗伯特不断完善该软件,很快便让折纸的方法倍增,能折出来的物体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带有翅膀和均匀斑点的甲虫……以前很多形状最多只需折叠30次便能成功,而现在许多形状则要折叠100次。
  罗伯特对此越来越不能自拔,后来他干脆辞职,成为一名全职“折纸人”,“电机领域已经有很多高手了,多一个少一个都无所谓,但折纸领域没有,我要对它进行创新。”他开始努力探究还没折叠出来的高难度形状。
  身边很多人都不理解罗伯特,认为折纸只不过是一种好玩的艺术,没什么实际意义和美好前景,更不能指望它发家致富,甚至养家糊口。罗伯特却认为,只要做得够棒,就能!他决定做第一个尝试者。
  果然,在经过一段艰难的困难期后,折纸开始在一些领域产生了现实作用。如美国航空航天局不知该如何将一架特大型的望远镜折叠起来,放入航天飞船里。罗伯特帮助了他们,成功地将望远镜折叠了起来,而对方也付给了他一笔不菲的“折叠费”;德国一家知名的汽车制造公司急需一种高超的技巧来折叠车内的安全气囊,他们找到了罗伯特,开出高价请求帮助,问题很快迎刃而解,随后他们又花了两百多万美元收购了罗伯特的这项气囊折叠专利;一些大型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也求助于罗伯特,请他帮忙设计出易于折叠的机器人,以减少运输的不便,提高效益;还有许多生物工程师与罗伯特合作,用他的方法折叠DNA分子链,用于更广泛、更有效的医学研究,救助病人。现在,越来越多领域的专家找到罗伯特,希望与他展开合作。
  “所有的创新都是在不同领域之间建立联系,可大多数人看不到这种联系,更不知道如何联系,但我知道!”罗伯特表示,他只是将传统的折纸技艺赋予了新的生命,让它成为了一门有用的科学。
其他文献
当前,校园里的人身伤害事件频频发生,性质日趋严重。这些暴力行为给众多师生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校的育人功能。应对校园暴力成为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
期刊
这里囊括了世界上最迷人的小众社团这里为你揭示那些似乎更为高贵的孤独为你指向似乎更为孤独的集体小众社团告诉你关于寻找的魅力。 Here is a list of the most charming
语文是学生学得最早、学习时间最长的一门课程。中职语文教学要倡导教学理念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
[案例一]rn第一次见到鹏,是正式开学前报到那天,他不想进教室,任凭老师怎么叫他,他都不进,甚至大声哭闹.因为哭闹得厉害,他的班主任只好求助于我.我闻讯赶去,走到他跟前,蹲下
期刊
在我的新闻生涯中,与两岸三地多位历史老人的交往十分难忘,其中汪道涵先生和南怀瑾先生都已故去,但是他们的音容笑貌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写作此文,是为追忆。一代学者型行政长
活动背景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从众现象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但由于中学生的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社会经验等相对比较缺乏,加之自
期刊
人们常说:“栽树栽根,育人育心。”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位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健康型人才,班主任就应当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搭起一座用爱心构建的“桥梁”。
期刊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官不大,却责任重大,学生的大事小事都得管.回顾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感受最深的便是职业爱好与共情能力保持童心与充满爱心责任意识与进取
规范书写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要领,也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障,因此,老师应从小学一年级便关注学生的执笔姿势,从而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以小学一年级学生为研
期刊
一、发展的眼光rn"顾华,这次你的数学竟然考了65分,是偷看来的吧?"由于顾华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出现"异常",班主任断定他作弊,于是找他了解情况。顾华生气地说:"是我自己做的,不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