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 非手术治疗 观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221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老年人多于青年人,该病症状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临床采用溶栓、抗凝、祛聚药物消融血栓[1]。护理措施为抬高患肢、清淡饮食、密切观察凝血功能变化,注意出血倾向等。
资料与方法
2004~2008年收治非手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患者68例,男31例,女37例;年龄30~75岁,平均46岁;体重48~84kg,平均58kg。左下肢患病29例,右下肢患病20例,双下肢均患病19例。其中肢体肿胀40例,静脉曲张9例,静脉溃疡5例,剧烈疼痛3例,皮肤色素沉着6例。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或放射性核素检查确诊。平均住院天数18天。
治疗方法: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临床采用溶栓、抗凝、祛聚药物消融血栓[1]。急性期患者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及华法令。慢性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钠、丹参注射液及华法令[2]。
结 果
本组68例静脉血栓患者中除8例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外,47例临床治愈,11例好转,1例截肢,1例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
讨 论
全面了解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卧床休息,急性期一般为2周,并抬高患肢,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屈曲10°~15°[3],腘窝处避免受压,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肿胀明显时可适当利用利尿剂。患肢疼痛时不可过分限制使用止痛剂,以免过分疼痛引起动脉痉挛[4]。
血黏度增高是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所以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少盐,进食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黏稠度的食物[5],保持大便通畅,以免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防止大便用力致血栓脱落及加重心脏负荷。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针对性的向他们介绍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应多关心病人,注意语言艺术,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轻柔熟练,尽量地减轻病人的痛苦,以获得病人的信任,使病人增强安全感,从而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增强病人的信心,为其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密切观察凝血功能的变化,注意出血倾向。发病后10天左右可床上活动,定时作屈伸运动,2周后下床[5]。活动应循序渐进,不可过度,避免久站、久坐、久走,避免剧烈活动。
出院后需继续服药者,应遵医嘱服用并定时复查凝血酶原时间,下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作好弹力袜的保养,避免久坐、久走或久站,卧床时抬高患肢,适量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关节挛缩,定期门诊复查。
总之,下肢静脉血栓如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该病的发生率,可降低患者住院日、致残率、医疗费用和死亡率,在护理过程中应多与患者交流,多关心病人并严密观察病情,给予卧床休息、抗凝溶栓等治疗,在用药过程中掌握药物的用药原则,了解各种药物的不良作用,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掌握病人的病情动态变化,以提供更优质的护理,促进病人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杨晓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中外健康文摘,2009,6(26):473.
2 孟娜,张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21):964.
3 黄红建.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护理学杂志,2002,17(5):399-401.
4 瘳桂红.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2,18(8):34.
5 张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与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6,5(20):3682-368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221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老年人多于青年人,该病症状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临床采用溶栓、抗凝、祛聚药物消融血栓[1]。护理措施为抬高患肢、清淡饮食、密切观察凝血功能变化,注意出血倾向等。
资料与方法
2004~2008年收治非手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患者68例,男31例,女37例;年龄30~75岁,平均46岁;体重48~84kg,平均58kg。左下肢患病29例,右下肢患病20例,双下肢均患病19例。其中肢体肿胀40例,静脉曲张9例,静脉溃疡5例,剧烈疼痛3例,皮肤色素沉着6例。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或放射性核素检查确诊。平均住院天数18天。
治疗方法: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临床采用溶栓、抗凝、祛聚药物消融血栓[1]。急性期患者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及华法令。慢性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钠、丹参注射液及华法令[2]。
结 果
本组68例静脉血栓患者中除8例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外,47例临床治愈,11例好转,1例截肢,1例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
讨 论
全面了解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卧床休息,急性期一般为2周,并抬高患肢,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屈曲10°~15°[3],腘窝处避免受压,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肿胀明显时可适当利用利尿剂。患肢疼痛时不可过分限制使用止痛剂,以免过分疼痛引起动脉痉挛[4]。
血黏度增高是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所以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少盐,进食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黏稠度的食物[5],保持大便通畅,以免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防止大便用力致血栓脱落及加重心脏负荷。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针对性的向他们介绍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应多关心病人,注意语言艺术,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轻柔熟练,尽量地减轻病人的痛苦,以获得病人的信任,使病人增强安全感,从而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增强病人的信心,为其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密切观察凝血功能的变化,注意出血倾向。发病后10天左右可床上活动,定时作屈伸运动,2周后下床[5]。活动应循序渐进,不可过度,避免久站、久坐、久走,避免剧烈活动。
出院后需继续服药者,应遵医嘱服用并定时复查凝血酶原时间,下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作好弹力袜的保养,避免久坐、久走或久站,卧床时抬高患肢,适量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关节挛缩,定期门诊复查。
总之,下肢静脉血栓如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该病的发生率,可降低患者住院日、致残率、医疗费用和死亡率,在护理过程中应多与患者交流,多关心病人并严密观察病情,给予卧床休息、抗凝溶栓等治疗,在用药过程中掌握药物的用药原则,了解各种药物的不良作用,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掌握病人的病情动态变化,以提供更优质的护理,促进病人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杨晓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中外健康文摘,2009,6(26):473.
2 孟娜,张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21):964.
3 黄红建.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护理学杂志,2002,17(5):399-401.
4 瘳桂红.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2,18(8):34.
5 张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与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6,5(20):3682-3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