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呼唤与补缺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j0425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他们的船》从主题上来看,通过表现主人公柳叶嫂一家和河木桩在灾后重建家因的过程,体现出他们对灾难中失去的爱的呼唤,同时在失去寄托着爱的有形体后,怀着对生活的希望,在共同托起生命之船的过程中,完成了心灵的补缺与自我救赎。由此表现出受灾人民在灾后重建的积极心态与生命信念。
  [关键词]爱的呼唤 缺位 补缺 自我救赎 生存态度
  由潇湘电影制片厂制作拍摄的影片《他们的船》。在我国电影中可以说是具有东方诗意化灾难片意义。这部片子主要讲述湖南郴州受台风影响后一家人建起新的家园的故事。家中的支柱大牛在灾难中因救人而牺牲。灾后被救者河木桩照顾了大牛的家人,最终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从情节上看,这部片子反映的是两个主题,一是爱的呼唤,一是补缺。而这两方面与片名结合起来或许可以理解为正是因为灾难过后人们的生活及心理都一时失去了稳固的依靠,如那条翻躺在江里的船。因此,人们通过呼唤、通过补缺来修正灾后的生活与心灵,拖起船,划向向往的前方。影片实则彰显的是一种积极的生存态度。
  爱的呼唤是面向过去,对在灾难中遭受不幸的人们以及被破坏的物件,是幸存者对他们的爱的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尊重和缅怀。而补缺则针对现实与未来。受灾后,面对被毁坏的家园,逝去的亲人,人们普遍有一种心理缺失感,进而在灾后的重建中心理趋向于找回这些东西,弥补空缺。
  片中,具有儿子、丈夫、父亲、救命恩人多重身份的大牛的死,使这个家不再完整。也让被他救的人心中留下了一个缺口。由此片中人物展开了呼唤、呈现了缺失。
  大牛娘一开始就沿河岸呼喊“儿啊!”这是对儿子生命的呼唤,是父母之爱:片中柳叶嫂两次坐在船上,向江水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与丧夫之痛,这是柳叶嫂的呼唤方式。这里的江水是对大牛生命的物化。人虽然不在,但灵魂仿佛无处不在,这是一种夫妻之情:而河木桩满怀愧疚与感激地跪在河边吹起唢呐,这是对救命恩人灵魂的深切、徜徉的呼喊与祭奠。还有当他手持蜡烛看到墙上大牛一家和美的照片后,跪地而哭,这低声的抽泣中不仅有自责、感恩,还有呼唤,心与心相沟通的对话。这些呼唤,表达的是人们对灾难中毁坏的事物的惦念、依恋,是对他们的永久记忆。是在大喊:我们没有忘记你,我们想你,想有你的日子,想你带给我们的平静。而为配合这种无形的深切沟通。镜头的把握也可圈可点。大牛娘在河岸边呼喊儿子的那一段,好几个镜头都是逆光拍的,老人瘦小的身躯轮廓映在夕阳中。显得这个刚经历过灾难的人物格外凄苦。还有河木桩持蜡烛跪地那个场景。此时镜头把河木桩放在画面的边缘一角。他跪的位置之低简直要出离画框,这种将人物“边缘化”的画面处理再加上当时昏暗的灯光设置使得整个视觉场景易于诉诸情感,具有很强的现实感染力。同时,镜头还为人物持蜡烛的手给了一个特写:融化的蜡烛落在河木桩手上,而他丝毫没有反应,因为此时他的全部情感已经被深深的自责占据,没有分给自己一丝一毫。人物的形象及心理就这样与观众相沟通,使我们能够深切体味人物内心。
  片子反映的是灾后重建,可以说始终没有离开过补缺的主题。大牛的死使这个家出现了儿子、丈夫、父亲角色的缺失,这个有形的缺位使家中每个人心里都出现了一个无形的缺口。于是,片子通过人的缺位、人心的缺口打开了叙事的切入口。由此将重点放在表现如何补上这个家庭角色、如何补上每个人的心理缺口。这个过程即是河木桩的出现以及被这个家庭认可与接纳的过程。由此。影片的叙事理由就有了支架。
  大牛娘一开始连儿子的唢呐都不让河木桩动,不让他跟着自己,要赶他走,到后来喊儿子时默许河木桩应声,这一声“哎”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附和回应,这标志着大牛娘对河木桩的心理认同已经达到了一个质变,也说明了她心中的丧儿之伤的日渐愈合。到最后河木桩要走时,大牛娘连儿子的唢呐都送给他了,这是对河木桩身份的认同的强化。更是一种无形中的情感寄托的换位——她的儿子没有死。她有了一个新儿子。这一处是大牛娘心中缺口补好的仪式。
  柳叶嫂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劳动妇女,勤劳能干,她的这些优点让人毫不怀疑灾后毁坏的家园她可以自己修补好,婆婆、儿子她可以照顾好。撑起一个家庭的担子让她丝毫不能表现出柔弱的一面,否则年迈的婆婆、幼小的儿子怎么办?但是丧夫之痛她怎么疗?这就是中国女人!影片挖掘到了这一点,所以虽然没有很直接的表现她的痛苦。但观众丝毫不会怀疑她丧夫的伤心。反而会体会到她识大体、坚韧、能干的美德。观众从她对河木桩的一定的抗拒——劝他回去、反抗婆婆“他不是你儿!”,可以体会到她对大牛的感情。然而她心里的缺口,并不是她表现得强一些就能愈合的。落入水中的船,她自己是拖不上岸的。而她也并没有主动去拖,但与其说这是她对自身柔弱的逃避。不如说是她对现实的无奈与直面。这船让她明白自己的孤独、柔弱。而她的心要重归完整不仅是她个人的事。还关系到整个家。婆婆如果不能接受另一个人来替代儿子,那么柳叶嫂是决不会用行为来挑战的。这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感情上相对被动的中国女性。纵然有些保守。但是这与中国观众的内心道德评价、审美是相贴合的,使人感到更加真实。当婆婆默认这个儿子后,柳叶嫂便也默认了这个丈夫。从对方带给她的安全、分担中找到依靠,而同时也不忘给死去的丈夫一个交待。于是河木桩划起船,船头坐着柳叶嫂,他们向映在水中灿烂的太阳划去。暖色调、慢节奏使得画面显得十分稳定、安逸。未来是不是会如这太阳般明亮美好呢?至少他们重新划起了船,至少这家里又有了一个划船的人。这宣告了柳叶嫂心中缺口的补好。
  河木桩作为被救者,没有把自己的救命恩人救上来,使他内心充满自责,充满对柳叶嫂一家的愧疚。而自己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使他深切的体会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无力,这一点让他的心灵一定程度的有些异化。片中的河木桩开始显得木讷呆滞。少言寡语。所以了无牵挂的他只想要报恩,替恩人照顾家。唯有他为这个家庭出点力,他心里自责的缺口才能弥补一些。在他的努力下,他为这个家庭带来了精神上的抚慰。他先后被瞎眼婆婆,胡伢子,柳叶嫂接受。到最后被这个家庭接纳的同时,他也完成了自我救赎与精神补缺。
  因此,这部片子要反映的最重要的主题就是爱的呼唤与缺失补足。这呼唤发之于爱、感恩。片中人物呼唤一条让大家有安全感的船,同时共同划好这条大家的船。他们的船在这里符号化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生、他们的家,甚至支持他们生存决心的精神支柱。观众也在好山、好水、好人的美丽画卷中体会了人物用爱与美重建生活,在灾难之后共度难关的生活态度。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指出,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情景式朗读、批注式阅读、合作式阅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真正地和文本、和作者对话,收获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语文教学 阅读方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改的理念也逐步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有人说:“一个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学困生,一个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教育改革的逐步发展,大学生就业模式与之前相比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和误区的分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工作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辅导员 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近年来不断发展和壮大,但这也让高校毕业生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显得有些手足无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践教学是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导致实践教学难以落实。本文从实践教学的意义和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途径方面作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地方资源  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断深化和素质
一、“被建构”的非裔美国人  在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理论体系中,话语就是权力[1],叙事本身因具有某种非凡力量,因此向大众传播具有隐秘倾向性的信息,从而潜移默化地对人施加影响。  在早期美国电影中,黑人形象寥寥无几,即便有,也多半是作为粗俗、鄙陋、暴力的代名词出现,例如在1915年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中,非裔美国人被塑造成强奸犯(影片中的黑人仍旧由白人扮演)。另外,自卑也成为这一时期黑人形象的特质,具
摘 要: 哈代最后的小说《无名的裘德》中女主人公苏·布莱赫德的形象不仅与当时读者的期待视域大大不符,而且对现在读者的期待视域进行了不小的挑战。本文立足读者接受美学批评理论,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综述读者对苏形象的解读,指出,苏的形象与现代读者公共期待视域不符主要在于不伦的表兄妹之恋,苏在性方面的过于保守,以及她对婚姻社会属性的蔑视。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苏·布莱赫德 叛逆形象    接受
1.  糟糕!一眨眼,新年就在鞭炮声和祝福声中成为过去。今天已是初五,初十开学的日子即将到来,可我的寒假作业还大半没做,不免瞬间心慌起来。翻翻9科28份82张寒假作业,我对英语就难免愤愤不平。  每一科都发3份作业,你英语凭什么发了4份?英语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就不能学一学数学和地理,别科都是每份作业3张,它们却各有一份只有2张,对学生而言,这也算减负啊!  看看具体安排到每一天的《高一年各学
[摘要]许鞍华以表现普通而渺小的、为生存而奔波的小市民生活见长,其影视作品具备社会映照的功能,被定位为现实主义作品。鉴于在其从影的二十几年里,香港正经历着巨大的蜕变,而这些变化表现出来的特征与恰恰与市民社会的特征相吻合,本文从许鞍华一直坚持的创作理念——关注普通人命运的悲剧性着手,重点在于将影片人物形象同所处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分析,寻找出导演对人物产生悲剧性命运原因的探索历程,从而得出悲剧人物产生
摘要 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全球化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分层解读模式对《卧虎藏龙》和《赤壁》的剖析中可以看到,要更好的实现电影跨文化传播,就要提高视听效果创造共通的语境,关注题材和故事中文化共通的符号,通过故事与主题的契合达到深层共鸣,作品采取宽容的文化态度,打通不同文化间的审美隔阂,获得多元文化的接受认同。  关键词 电影 跨文化 传播 《卧虎藏龙》 《
【摘要】戛纳广告节作为世界四大广告节之一,在广告创意方面享有盛誉。本文通过戛纳广告节影视广告“爱情故事”,来评析其创意特色。  【關键词】 戛纳广告节影视广告创意评析  在2006年戛纳广告节上,有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来自泰国曼谷JEH UNITED公司的系列广告“爱情故事”获得了影视广告金狮奖。本文就对这则爱情故事题材广告进行创意评析。希望能对国内广告人有所启发。  作品说明:  ①(时长90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刻画了霍尔顿·考尔菲德这一既叛逆又善良的少年形象,不同时代的好莱坞青春电影借用了霍尔顿的模型,塑造了一系列“霍尔顿式”的青少年银幕形象,而且这一银幕形象还将在好莱坞青春片中被持续制作下去。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考尔菲德形象 好莱坞青春电影    前言    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麦田》)于1951年问世后,其主人公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