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名字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我的家乡,每当天空再次涌起密云,对于是否会下雨的讨论便开始了。不必看天气预报,只要按照母亲所说,登上阁楼眺望,如果西甑山被云雾罩住,便是下雨的前兆。似乎这条规律屡试不爽。我也因此对这个山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西”代表山的方位在县城以西。“甑”则模拟了山顶的突石。“甑”是个相对生僻的汉字,意思是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这说明山的名字由来已久。在遍地高楼的今天,城市的古迹已所剩无几,能够证明历史的,大概只有这类孑遗的名字。
  台湾作家张大春在《认得几个字》自序中说:“倘若对于字的好奇穷究能够不止息,不松懈,甚至从理解中得到惊奇的快感以及满足的趣味,或许我们还真有机会认识几个字。否则充其量我们一生之中就在从未真正认识自己使用的文字之中‘滑溜’过去了。”识字,是认知的开始。
  “太初有字”,恐怕只是一句谵语。然而人们赋予仓颉造字那种“天雨粟,鬼夜哭”的神奇魅力,却是非常质朴地表现出了对于文字的敬畏心理。最初的文字多是模拟山川日月、鸟兽虫鱼,以象形的方式固定口中的一个个名字,然后让它们传递更明晰的讯息,承载起更纯粹的信仰。
  嗣后形声字盛行,仍由象形字孳乳而来,相同声旁的字,譬如一个人变换衣裳而不失其本来面目。清代著名训诂学家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中常常有“凡从某声皆有某义”、“某字有某义,故言某义之字从之为声”等论断,例如他在“騢”字注语中说:凡“叚”声多有红义。所以,“騢”为毛色红白相杂的马,“瑕”为玉上的红色斑点,“霞”为日出或日落时天上红色的云彩,而“鰕”(古同“虾”字)烧熟后亦为红色。此外,从“枼”字得声者多有“扁薄”之义,从“辟”字得声者多有“偏向”之义等等。
  可见,虽然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但是这个符号却有着特定的指向性,正是这种对应关系,构成人们认知外界事物的基础,并产生“言简义丰”的审美效果。孔子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正名”成了他为人处事的前提,而对于取名“信、达、雅”的讲究,更是深深影响了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洞庭碧螺春,其名字的由来就很有代表性。据清代陈康祺的笔记《郎潜纪闻》卷四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杀人香’。康熙己卯,车驾幸太湖。抚臣宋荦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吓杀人香”,用白话来说就是“香得吓死人”,单从名字看并不为茶叶所专属。而康熙帝御笔题写的名字,则兼顾了产地与时令,相当于今天的原产地域产品标志,起到了更好的品牌推广效果。
  一般来说,给事物取名着眼的是客观实际,即人们针对事物本身的属性,利用多种感官,加以主观想象,尽可能艺术化地表达出自己的褒贬。正如日本古典名著《徒然草》所说:“旧时为寺院及诸种物品取名,不会穿凿附会,只根据其本来面貌平实地叫来。”周瘦鹃在《桃花琐话》中提到:杭州栖霞岭满山满谷都是桃花,仿佛红霞积聚,因以为名。曹聚仁在《吴侬软语说苏州》中也提到:“邓尉山一名元墓,西背太湖,东对锦峰,丹崖翠阁,望如图画,居人种梅为业,花开数十里,一望如积雪,故名‘香雪海’。”四时山川,皆有绝美风物,塞北江南,无法互相替代。而我们不仅需要能发现美的眼睛,也需要一只生花妙笔来将它传说。《红楼梦》中贾宝玉给大观园内各景致的命名和后来元妃的赐名,则为红迷们所津津乐道,“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等名字,既契合了如诗如画的风景,更象征着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甚至是在外国地名的翻译上,同样可以看到汉字的诗意表达,文质兼美。国人将巴黎的“田园大街”音译为“香榭丽舍”。“榭”与“舍”一为形声一为象形,代表了不同的建筑风格;“香”与“丽”一为嗅觉一为视觉,既雍容大方又不失灵动飘逸。而著名诗人徐志摩曾将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在当地语中意为“鲜花之城”)音译为“翡冷翠”。“翡翠”是宝玉,用来表现其珍贵,嵌入一个“冷”字,又赋予其历史文化积淀的沉静之美。
  一个名字,就是一段历史,一处记忆。名字虽然只是主体的附庸,却显然有着比主体更长久的生命力。郁达夫曾寄信给林语堂,说“扬州之美,美在各种的名字,如绿扬村,廿四桥,杏花村舍,邗上农桑,尺五楼,一粟庵等;可是你若辛辛苦苦,寻到了这些最风雅也没有的名称的地方,也许只有一条断石,或半间泥房,或者简直连一条断石、半间泥房都没有的。”仔细想想,许多人的出行正是奔着景点的名字而去:或是难忘中学时代课本中的经典游记,或是好奇名人故乡何以钟灵毓秀,或想一探历史事件的真实发生地。所以,尽管会面临可能的失望,人们还是决定一试,“不撞南墙不回头”。执拗的林语堂就说了:“然我仍是要去,不管此去得何罪名,在我总是书上太常看见的地名,必想到一到。怎样是邗江,怎样是瓜洲,怎样是廿四桥,怎样是五亭桥,以后读书时心中才有个大略山川形势。即使平山堂已是一楹一牖,也必见识见识。”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修正自己的认知,感受社会的变迁,这才是无悔的人生。
  一枝一叶也关情。龙应台在其散文集《目送》中,表现出对名字的深深痴迷:“草木的汉文名字,美得神奇。一个数字,一个单位,一个名词,组合起来就唤出一个繁星满天的大千世界:一串红,二悬铃木,三年桐,四照花,五针松,六月雪,七里香,八角茴香,九重葛,十大功劳。”兴之所至,她更是将野草杂木的名字排列组合,变成行云流水般的“七绝唐诗”:蒲桃,绿萝,山牡丹;麦冬,血桐,细叶榕;野漆,月橘,飞扬草;黄独,海芋,鬼灯笼。这里远离人间烟火,这里是想象驰骋的无限疆域,抑扬顿挫的音节中,满满的是对于自然的讴歌和礼赞。
  具有同样情怀的,还有畅销书作家安妮宝贝:“名词使人觉得愉悦。一切美丽的名词,均具备一种理性。理性导致它的面目简洁,却是世间万物本来的样子。”为此,她还特地罗列了清代笔记《巢林笔谈》所载的菊花佳种:黄微,红幢,紫幢,松针,破金,鹤翎,松子,蜂铃,狮蛮,蟹爪,金超,银超,蜜珀,月下白,青心白,二乔,醉杨妃,玉楼春,三学士。尽管省略了呕心沥血的栽培过程,省略了万人空巷的围观盛况,但是我们知道,每个品种背后都有一段传奇,让最挑剔的品评家都难分轩轾。
  不觉想起了电影《荒原生存》,片中引用了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的一段话:“霎时间,生存的意义又展现在拉拉面前。这时她领悟到,她活在世上为的是解开大地非凡的美妙之谜,并叫出所有的事物的名称来。”更多时候,认知的起点不在于书籍。我们最疑惑的往往是明明就在眼前,却不知道事物的名称。任凭歌喉如何宛转,只能称之为“鸟儿”;任凭枝叶如何舒展,只能称之为“小草”。我们曾经困窘于才疏学浅,然后又习惯于精神胜利,用事物的统称来看待一切,最终只能收获一个懵懂的人生。
  我想,我们可以借助动植物图册,可以询问有经验的长者,还可以输入关键词搜索网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去确认事物的名字,以此开启认知的大门,去感受事物的多样性带给自己的欢愉。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三大石油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党中央“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东地区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石油企业的青睐。但是“民族中心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滞后的跨文化
魏金枝的新文学创作是从新诗创作开始的。他感应着“五四”时代新潮,在白话新诗创作中,对新时代充满向往,强烈地反封建,批判了民众思想的麻木,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表现了
幸福沉淀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无关权势,无关财富,无关才华。心念和情感是幸福与否的关键。如果心念和情感像太阳一样,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光芒灿烂温暖满溢,那么幸福就是让快
刘墉先生说过:“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的人内心的强大,能够稀释一切痛苦和衰愁;内心的强大,能够有效弥补你外在的不足;内心的强大,能够
[本刊讯]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公布了2014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90项,其中报告文学9项,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回族学会副秘书长李健彪申报的预计12万字的《达浦生评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大院内,小毛和小高小刘小张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巧合的是,四个人还是同龄人,又是同一年入的学。那一年,四个人又同时大学毕业,一同踏入了择业的大军。小毛历经辛劳,在一家
《祝福》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之作,不仅仅是因为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女性形象——祥林嫂,更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篇文章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比较多
1少年小志,时常冷笑。梅梅初次见小志,就对桂桂说:“这小子,你小心些呀!”梅梅是镇政府干部。桂桂说:“我不知道要小心他什么?”梅梅说:“不怕他拧你脑袋?”桂桂疑道:“他拧
坐忘·知行  邹 新 著  2014年1月出版 58.00 元  978-7-5049-7221-7  手里拿着这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坐忘.知行》,读着书里亦庄亦谐、自由散漫的文字,真切地感觉到作者的奋斗与进取,以及之后的积累与沉淀。  成长通常是由慢到快的过程,但快到一定程度之后,是更快呢,还是稍微放慢一下脚步?这时的慢已不是出发时的慢,而是经过否定之否定过程之后的慢。所以,由快到慢的过程,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