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郑州市区远期可用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黄河过境水、南水北调水、陆浑水库水、污水处理再生水等,通过需水总量和可用水源来分析城区供需水量关系。
关键词:供水量 需水量 供需平衡 水资源开发
1供需数量平衡分析
1.1可供水量
郑州市区远期可用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黄河过境水、南水北调水、陆浑水库水、污水处理再生水等。2020年城市可供水量为142901万m3/a。其中境内地表水476万m3/a,地下水28360万m3/a,黄河水近期2015年可供水量为28200万m3/a,2020年适当加大黄河水资源45355万m3/a,南水北调水35485万m3/a,引陆浑水库水9500万m3/a,再生水23725万m3/a。
1.2需水总量
(1)生活需水
2009年中心城区最高日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01/人·d(包括公建用水),2020年将采用220L/人·d(包括公建用水)。2020年郑州市居民综合生活需水量大概为99.00万m3/d,即2.78亿m3/a(日变化系数取1.3)。
而中心城区外围2020年的平均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185L/人·d(包括公建用水),2020年中心城区外围居民综合生活需水量为40.57万m3/d,即1.14亿m3/a(日变化系数取1.3)。
合计郑州市城区居民综合生活需水量大概为3.92m3/a。
(2)工业需水
根据郑州市区工业用水情况及远期规划用地构成,同时也考虑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工业发展,规划工业用水量占生活用水量的30%,则工业用水量为41.87万m3/d,加上大用水量企业(泰祥热电厂、郑州燃气电站、郑州市热电厂、郑东热电厂等,水资源需求量计22万m3/d),合计为63.87万m3/d,即2.33亿m3/a。
(3)管网漏损、未预见用水总量
管网漏损及未预见水量,取工业、生活两种水量之和的20%,2020年为36.29万m3/d,合1.02亿m3/a(日变化系数取1.3)。
(4)农村居民用水及农业用水
2007年河南省农村生活用水指标为71 L/人·d,2020年河南省农村生活用水指标为110L/人·d,2020年规划区农村人口约103.2万人,农村生活用水指标(含养殖)按130 L/人·d计,则2020年农村居民用水需求量将达到0.38亿m3/a(日变化系数取1.16)。
2007年河南省农业灌溉用水123m3/亩(有效利用系数0.48),2020年全省农业灌溉毛定额(P=50%)120立方米/亩(2020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
郑州市区农田保护区包括惠济、二七、金水、中原和管城五区的基本农田,主要农产品是粮食和蔬菜。区域内保留农地面积约25.86万亩,则农业用水需求量为0.31亿m3/a。则农村居民及农村用水需水量为0.69亿m3/a。
(5)生态环境需水
生态环境用水包括城区的绿化、河湖水系和环境卫生用水等。根据《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2020年生态环境用水为83万m3/d,即3.03亿m3/a,主要以再生水、黄河水以及陆浑水库水补给为主。
(6)需水总量
综合以上预测,在生活用水水平适当提高、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环境需水要求,并留足备用水量的情况下,郑州市2020年全年需水量10.99亿m3/a。
1.3供需平衡分析
表2 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根据以上分析,基本上可以满足郑州中心城区各水平年的用水需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35485万m3/a)更为郑州提供了优质水源,进一步提高了供水保证率,远期2020年充裕度可达1.3。
2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1 地表水利用方案
1、引黄水量
2008年引黄量为49000万m3,比2007年24550万方增加24550万m3,增幅100%。其中杨桥和三刘寨两个引黄口门除满足正常的灌溉引水需求外,另引黄19500万m3用于贾鲁河生态用水。
2、地表水开发利用
2008年全市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总量5.4220亿方,其中蓄水工程供水量为0.2663亿方,引水工程供水量为4.9185亿方,提水工程供水量为0.2372亿方。其中引黄水量4.9000亿方,占地表水供水量的90.4%。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
2008年全市地下水开采总量为12.4335亿m3,比2007年的增加0.2654亿m3,其中浅层水开采量6.0360亿m3,占开采总量的48.5%,深层水开采量6.3975亿m3,占开采总量的51.5%。
3节水技术与方案
(1)完善机制体制建设,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必须全面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对于地下水要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
(2)区域总量控制,微观定额管理,探索实践计划用水管理新模式。
用水单位科学合理用水、综合用水单耗和产品用水单耗进行有机衔接,有力地推进了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工作。
(3)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建设步伐。
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挖掘自身节水潜力。
(4)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为生态水系的建设提供保障。
设立排污口登记手续,建立入河排污口档案资料,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作者简介:王雪芹,吉林省舒兰市人,汉族,工程硕士研究生,2000年到2004年就读于郑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到2011年就读于吉林大学水利工程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2004年任教于郑州工业贸易学校,一直从事该校地勘系专业课教学工作。
关键词:供水量 需水量 供需平衡 水资源开发
1供需数量平衡分析
1.1可供水量
郑州市区远期可用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黄河过境水、南水北调水、陆浑水库水、污水处理再生水等。2020年城市可供水量为142901万m3/a。其中境内地表水476万m3/a,地下水28360万m3/a,黄河水近期2015年可供水量为28200万m3/a,2020年适当加大黄河水资源45355万m3/a,南水北调水35485万m3/a,引陆浑水库水9500万m3/a,再生水23725万m3/a。
1.2需水总量
(1)生活需水
2009年中心城区最高日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01/人·d(包括公建用水),2020年将采用220L/人·d(包括公建用水)。2020年郑州市居民综合生活需水量大概为99.00万m3/d,即2.78亿m3/a(日变化系数取1.3)。
而中心城区外围2020年的平均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185L/人·d(包括公建用水),2020年中心城区外围居民综合生活需水量为40.57万m3/d,即1.14亿m3/a(日变化系数取1.3)。
合计郑州市城区居民综合生活需水量大概为3.92m3/a。
(2)工业需水
根据郑州市区工业用水情况及远期规划用地构成,同时也考虑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工业发展,规划工业用水量占生活用水量的30%,则工业用水量为41.87万m3/d,加上大用水量企业(泰祥热电厂、郑州燃气电站、郑州市热电厂、郑东热电厂等,水资源需求量计22万m3/d),合计为63.87万m3/d,即2.33亿m3/a。
(3)管网漏损、未预见用水总量
管网漏损及未预见水量,取工业、生活两种水量之和的20%,2020年为36.29万m3/d,合1.02亿m3/a(日变化系数取1.3)。
(4)农村居民用水及农业用水
2007年河南省农村生活用水指标为71 L/人·d,2020年河南省农村生活用水指标为110L/人·d,2020年规划区农村人口约103.2万人,农村生活用水指标(含养殖)按130 L/人·d计,则2020年农村居民用水需求量将达到0.38亿m3/a(日变化系数取1.16)。
2007年河南省农业灌溉用水123m3/亩(有效利用系数0.48),2020年全省农业灌溉毛定额(P=50%)120立方米/亩(2020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
郑州市区农田保护区包括惠济、二七、金水、中原和管城五区的基本农田,主要农产品是粮食和蔬菜。区域内保留农地面积约25.86万亩,则农业用水需求量为0.31亿m3/a。则农村居民及农村用水需水量为0.69亿m3/a。
(5)生态环境需水
生态环境用水包括城区的绿化、河湖水系和环境卫生用水等。根据《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2020年生态环境用水为83万m3/d,即3.03亿m3/a,主要以再生水、黄河水以及陆浑水库水补给为主。
(6)需水总量
综合以上预测,在生活用水水平适当提高、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环境需水要求,并留足备用水量的情况下,郑州市2020年全年需水量10.99亿m3/a。
1.3供需平衡分析
表2 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根据以上分析,基本上可以满足郑州中心城区各水平年的用水需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35485万m3/a)更为郑州提供了优质水源,进一步提高了供水保证率,远期2020年充裕度可达1.3。
2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1 地表水利用方案
1、引黄水量
2008年引黄量为49000万m3,比2007年24550万方增加24550万m3,增幅100%。其中杨桥和三刘寨两个引黄口门除满足正常的灌溉引水需求外,另引黄19500万m3用于贾鲁河生态用水。
2、地表水开发利用
2008年全市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总量5.4220亿方,其中蓄水工程供水量为0.2663亿方,引水工程供水量为4.9185亿方,提水工程供水量为0.2372亿方。其中引黄水量4.9000亿方,占地表水供水量的90.4%。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
2008年全市地下水开采总量为12.4335亿m3,比2007年的增加0.2654亿m3,其中浅层水开采量6.0360亿m3,占开采总量的48.5%,深层水开采量6.3975亿m3,占开采总量的51.5%。
3节水技术与方案
(1)完善机制体制建设,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必须全面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对于地下水要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
(2)区域总量控制,微观定额管理,探索实践计划用水管理新模式。
用水单位科学合理用水、综合用水单耗和产品用水单耗进行有机衔接,有力地推进了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工作。
(3)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建设步伐。
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挖掘自身节水潜力。
(4)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为生态水系的建设提供保障。
设立排污口登记手续,建立入河排污口档案资料,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作者简介:王雪芹,吉林省舒兰市人,汉族,工程硕士研究生,2000年到2004年就读于郑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到2011年就读于吉林大学水利工程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2004年任教于郑州工业贸易学校,一直从事该校地勘系专业课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