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尝试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etian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入新课
  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理解了小说叙写的中心事件是去赵庄看戏,刻画了双喜、阿发等一大群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本堂课则准备重点讨论作者围绕看戏所进行的大量描写及其作用,好吗?
  生:好。
  二、阅读感悟
  抽二位学生朗读课文“月夜行船”和“月下归航”两部分,同时伴以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三、探讨交流
  师:小组交流讨论,然后用“我认为……描写生动,因为……”的句式在全班畅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生1:我认为“一出门……即又上前出了桥”描写开船时的动作好,如“跳”、“拔”、“点”、“磕”、“退后”、“上前”等,因为这些词语既能显示少年朋友们驾船动作的熟练,又能表现出他们的聪明能干。
  师:(微笑)你读得很认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对这句有什么体会呢?
  生2:我认为对开船动作的描写,还能表现出“我”和小伙伴们去看戏时兴奋愉快的心情。(掌声响起)
  师:很不错,现在我们继续探究文中的精彩描写,听听同学们的感悟和体会。
  生3:我认为“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一句描写生动,因为作者从嗅觉、触觉、视觉着笔,不仅准确把握了江南水乡春末夏初的月夜特征,显示一种特有的美景,而且还能衬托出“我”去看戏的轻松、愉快心情。(掌声)
  生4:我认为“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一句的比喻用得好,置身于船上,作者把夜幕笼罩下的连绵的山峰比成不断跳跃的铁一般的兽脊向后跑去,贴切生动表现出船行很快。
  师:(兴奋地)××同学能从修辞的角度探究文中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船在向前行驶,感觉两岸的连山向后跑,同学们有过这样的体会吗?(抢着举手)
  生5:我们在坐汽车、火车的时候,就感觉车窗外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而且车越快它们移动也越快。
  师:很好,同学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属于相对运动。既然“连山”飞一般向船尾“跑去”,表明船开得很快了,“但我却还为船慢”又该如何理解呢?
  生(抢答):表现社戏对我有很大吸引力;反衬我想看戏的急切的心情……。
  师:回答精彩极了。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实则是内心活动的表现。同学们还能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生6:有“……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料想便是戏台”,描写也很精彩,从后文看,这时还没到赵庄,但作者一心想看社戏,他的心早已“飞”到赵庄了。
  生7:还有“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一句更能表现“我”想早一点看到社戏的欣喜急迫之情……
  师:(兴奋激动)同学们对课文真是读出了情,品出了味。社戏是这样的使人梦牵魂绕,难怪作者说是我“第一盼望”的。通过这样的班级探讨交流,共同分享对课文的阅读体验,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本文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情感和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大家想想,课文所采用的景物描写方法对我们平时的作文有没有启示作用呢?能举举例子吗?
  生8:我们在作文中也可通过景物描写使文章生动感人。上次我写《家庭风波》一文,爸爸妈妈因误会发生争吵,我劝阻无效悲愤地冲进夜幕中,我感觉天上的星星、人家的灯火也在嘲笑我似的……(掌声)
  生9:我在半期考试中得了进步奖,心里特别高兴,我仿佛觉得小树向我点头,鸟儿也在为我歌唱……(热烈掌声)
  四、求助热线
  师:(不少学生还欲发言)现在进入课堂“求助热线”时刻,你对课文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地方,请提出来让我们共同探究,好吗?
  生10:“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句中,我不明白“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该怎么理解?(同学举手)
  生11:我认为这句主要强调了“我”能看成戏时的轻快心情,并不是说身体真的变“大”了,“舒展”前面的“似乎”就是“好象”的意思。
  师:大家同意XX同学的看法吗?(鼓掌表示同意)
  生12:“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一句我不理解,明明戏看得叫人“打呵欠”“昏昏欲睡”,为什么作者还把这时的戏台写得如“仙境”一般美?
  师:这同学问得非常好?谁能帮助解答?
  生13:“我”猜想老旦已经回去,好戏就要开演了。
  生14:这主要是与前文相照应,显示一种结构美。
  生15:戏虽然不好看,但“我”与小伙伴们归航时的心情愉快无比,这样写可以为后文写“偷豆”埋下伏笔。
  师:同学们各抒已见,精彩激烈,不知提问题的同学满意不?(该生点头,全班掌声)
  ……
  五、结束语
  今天我们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去探寻作者围绕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去体会作者美好难忘的童年生活,整个课堂非常活跃。同学们,我们能拿起笔,去诉说留在自己童年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吗?
  教学后记:上课结束后,颇为欣喜。其一,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往日少有的阅读探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领会老师的意图,紧紧围绕景物描写,讨论热烈,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二,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同学们能把阅读感悟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然触合,把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课堂更显活跃。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预习,熟读课文,划出自认为描写精彩的句段:同时,精选出自己作文中采用过的景物描写句等……准备越充分,课堂就会越活跃。当然,一部分学生因语文表达能力较差,提问或回答欠准确清楚;也有部分差生讨论、提问时不知所措,这也成为美中不足。总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活跃语文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作者电话:15803088778;信箱:lhcyk2005@163.com)
  
其他文献
影响中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想学、会学。会学就是讲究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上存在的常见问题  想学的同学一定要找出自己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看自己是否存在下面的常见问题:  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愿动脑思考;不订学习计划,凭初中形成的学习惯性或良好的自我感觉运转;忽视预习,坐等上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会听课,或分散注意力,或凭兴趣听课;死记硬背,乱对题型,机械模仿;不懂不问,一知半解,日积月累
凉风卷过,院子里一片寂静。可以找到的食物越来越少了,过冬的粮食还不够,蚂蚁们决定冒险去小屋里找吃的。  晚上,小屋的灯一灭,小黑就带领大家从门缝悄悄溜了进去——屋里真暖和啊!  它们很快就找到了猫粮和香肠,正要扛走粮食时,突然听到门外传来颤抖的声音:“快,快拉我进去……”  蚂蚁们飞奔上前,把一只黑乎乎的虫子拽了进来。那家伙不断地打着冷颤,可就在看到粮食的一瞬间,又猛然精神起来。  “喂,小不点儿
茫茫太空里,有一颗星星散发着彩虹一样的光。星星上住着像鸟一样的人、像鱼一样的人、像苹果一样的人、像香蕉一样的人……这颗星星就是爱星。  爱星上有一个蓝鸟小孩,名叫提提拉。有一天,他飞到地球上来了……  在爱星上,天上飘着彩色的云,山上吹着清香的风,到处都是可爱的苹果人、香蕉人、黄瓜人、茄子人……  更让瓜瓜惊奇的是,这里的草地上长着糖果,大树上结着饼干,山上的瀑布沖下来的是果汁,温泉里突突滚着的是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你知道这一天要送给妈妈哪种花吗?帮提姆找一找吧!
猫头鹰一家人特别爱读书,他们家有一个像墙一样高的书架,上面放着一百年都读不完的书。  每当有人路过这座大书屋的时候,都会放慢脚步,屏住呼吸,悄悄地走过去,生怕脚步声会惊扰到他们。  如果你去猫头鹰家做客,仔细找,才能看见高高书架上的空隙里,坐着一个个安静读书的身影。  一天,陽光暖暖的,猫头鹰一家来到一片毛茸茸的蒲公英花田里,拿出各自喜欢的书,静静地看起来。  突然,猫头鹰先生听见一阵奇怪的声音从
小狐狸很想换一个名字,因为他觉得其他小动物的名字都可好听啦:小兔子有一个香香甜甜的名字——甜心,小熊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名字——维尼,连小猴子都有一个很酷的名字——乔治。  每当爸爸妈妈唤他们回家时,那些好听的名字就会飘荡在空气中:  “甜心,该回家吃饭啦,妈妈做了你最爱喝的胡萝卜蘑菇汤。”  “维尼,爸爸给你买了你最爱吃的蜂蜜。”  “乔治,天黑了,快回家。”  只有自己的名字最难听——豆豆,小狐狸
小知识 雨是怎么形成的唰啦啦,下雨啦!雨水把大树和小草的叶子洗得亮晶晶的。小动物们都回家躲雨了,可阿布、噜噜和白月在雨里做什么呢?  天上的云是由非常非常小的水珠组成的。  看,我拍到了雨滴的照片。小雨滴是圆圆的,大雨滴却像个小面包!  当空气变冷,小水珠就会聚在一起,变成大水珠。当水珠大到不能再停留在空中时,就会变成雨滴掉下来。  小提示下雨时,泥土里的雨滴能把空气中的灰尘带回地面,所以雨后的空
毛毛猴跟妈妈去商场购物。一进商场,他就兴奋地这里看看、那里瞧瞧。  “妈妈去试衣服,一定要在这里等我,不可以乱跑哦。”妈妈嘱咐道。  可毛毛猴只顾着玩刚买的玩具车,没认真听妈妈说的话。不一会儿,他看见了卖冰糖葫芦的熊伯伯,立马咂巴着小嘴跟了上去。  这时,猴妈妈从试衣间出来,发现毛毛猴不见了,着急地四处大喊,售货员羊小姐也一起寻找,可是谁都没找到毛毛猴。  猴妈妈赶紧报了警。黄狗警察赶过来,在了解